学案4 突破文言断句题
考点解读
断句是学习文言文的基本功,也是文言文考查的传统方式。正确断句,需要我们
综合运用古汉语字词句等方面的知识以及古代历史文化等方面的知识。在《考
试大纲》中,虽然没有将“断句”明确列为考点,但《考试说明》中,明确有“古
文断句”题型,自2014年起,全国卷均专门设断句题考查文言文阅读能力。分析
近年全国卷断句题,不难发现,文言断句题具有如下特点:
1.断句的材料选自文言文阅读文本,而不是另选语段。
2.采用单项选择题的客观题型,而不是用“/”断句的主观题型。
3.断句的材料中很少有标明句子起始的虚词。
4.三个错误选项中共有2-3处错误的切分点。
5.所选语段皆叙述传主的主要事迹。
典题引路
1.(2018·全国Ⅱ卷节选)阅读下面的文言片段,完成问题。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判句,正确的一项是( )
A.王涣字稚子/广汉郪人也/父顺/安定太守/涣少好侠/尚气力/数通剽轻少年/晚
而改节敦/儒学习《尚书》/读律令/略举大义/
B.王涣字稚子/广汉郪人也/父顺/安定太守/涣少好侠/尚气力/数通剽轻少年/晚
而改节/敦儒学/习《尚书》/读律令/略举大义/
C.王涣字稚子/广汉郪人也/父顺/安定太守/涣少/好侠尚气力/数通剽轻少年/晚
而改节敦/儒学习《尚书》/读律令/略举大义/
D.王涣字稚子/广汉郪人也/父顺/安定太守/涣少/好侠尚气力/数通剽轻少年/晚
而改节/敦儒学/习《尚书》/读律令/略举大义/
解析 :B 根据语意 , “ 涣少好侠 ” 是 “ 王涣从小喜欢行侠 ” 的意思 , “ 王涣 ”
是“少好侠”的主语,语意连贯,中间不能断开。“尚气力”承前省略主语“
王涣”,语意完整,前面应断开,据此排除C、D两项。“敦儒学”中的“敦”
是“重视”的意思,后面带宾语“儒学”,中间不能断开。“敦儒学/习《尚
书》/读律令”是并列关系,中间应分别断开,据此排除A项。
参考译文:王涣字稚子,是广汉郡郪县人。王涣的父亲王顺,担任安定太守。王涣
从小喜欢行侠,崇尚武力,多次和强悍轻捷的少年往来。后来他改变操行,重视儒
学,修习《尚书》,诵读法律,大致能把握其主要意思。他担任太守陈宠的功曹,
担任职务,敢于决断,对豪强大户也决不留情。陈宠治政的名声广泛流传,到京师
任大司农。
2.(2018·全国Ⅲ卷节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片段,完成后面问题。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最合理的一项是( )
A.纯礼字彝叟/以父仲淹荫/知陵台令兼永安县/永昭陵建京西转运使/配木石砖甓
及工徒于一路/独永安不受令/
B.纯礼字彝叟/以父仲淹/荫知陵台令兼永安县/永昭陵建/京西转运使配木石砖甓
及工徒于一路/独永安不受令/
C.纯礼字彝叟/以父仲淹/荫知陵台令兼永安县/永昭陵建京西转运使/配木石砖甓
及工徒于一路/独永安不受令/
D.纯礼字彝叟/以父仲淹荫/知陵台令兼永安县/永昭陵建/京西转运使配木石砖甓
及工徒于一路/独永安不受令/
解析 :D 首先 , 通读选文 , 了解大意。其次 , 根据语法特征断句。 “ 知 ” 是 “
担任”的意思,作谓语:“荫”是“恩荫”的意思,不能作“担任”的主语;“
荫”和“知”中间要断开,排除B、C两项。“永昭陵建”是一个完整的句子
,“京西转运使”作下句的主语,据此可以排除A项。故选D项。
参考译文:范纯礼字彝叟,因父亲范仲淹的恩荫,担任陵台令和永安县令。永昭陵
兴建,京西转运使把木材、石料、砖和工匠役徒摊派给一路,只有永安不接受命
令。使者把这件事报告给陵使韩琦,韩琦说:“范纯礼难道不知道这件事吗?一定
有他的说法。”后来,众人责问他,纯礼说:“陵寝都在永安县境内,一年四时都
要修缮管理,没有闲着的时候,现在竟然和其他各县平摊赋役,怎么比得上将赋役
搁置,用它来供奉平时的用度呢?”韩琦肯定了他的回答。
解题指津
技法精讲
1.借助名词、代词、动词断句
同现代汉语语法一样,古文中的主语、宾语一般是名词(代词),断句时可先找出名词,如
:人名、地名、官名、国名、朝代名、器物名、动物名等;谓语多是动词,主语、谓语与
宾语是句子的主干,而谓语是句子的核心。因此,抓住谓语动词,分析动词与它前后词语
之间的关系,就能正确断句。
名词、代词常用来作主语和宾语,即在读懂全文,了解所点断文章的大致内容的基础上,
通过找名词与动词来组句,先断开能断的句子。
2.借助对话标志断句
对话、引文常常用“曰”“云”“言” 作为标志,一般情况下碰到它们都要停顿,且大
多用冒号顿开,后面“曰”的内容一般要加引号。如果两人对话,一般在第一次问答出
现人名,以后就只用“曰”,而把主语省略。遇到对话时,应根据上下文判断出问者、答
者,明辨句读。(口诀:对话、引文定句读——紧紧抓住“曰”“云”“言”,对话最易
被发现。)
技法精讲
3.借助虚词断句
虚词是语气转换的标志:句首语气助词“夫、盖、今夫、若夫”等词语的
前面要断开 ; 句末语气助词 “ 者、也、矣、哉、乎、焉、耳、耶、欤 ” 等
词语的后面要断开;关联词“虽、苟、向使、是以、所以、于是、然则、
至于、至若 ” 等词语的前面要断开。 ( 口诀 :“ 曰 ” 后冒 ,“ 哉 ” 问叹 ; “
于”“而”一般在中间,“耶”“乎”经常表疑问;“则”前断句常加逗,“
矣”“耳”“焉”后常加句;“者”“也”作用表停顿,或句或逗酌情看;“
盖”“夫”“若夫”“纵”“向使”,“然则”“是故”“于是”“苟”,
经常用于句子首。)
技法精讲
4.借助句式断句
文言句式往往有其固定的特征,如“……者”“……也”表判断,“为……所
……”表被动,“奈……何”表疑问,“直……耳”表感叹等。类似的固定结
构,有的中间要断开,有的不能断开,要根据表意的需要判断。
5.借助修辞断句
文言文也是讲究修辞的,顶真、排比、对偶、对比、对称、反复是文言文中常
见的修辞方法。句式整齐,四六句多,又是文言文的一大特点。利用这两大特
点,我们就可以比较好地断句。
技法精讲
1.用“/”给下面文言片段断句。
玄 保 既 善 棋 而 何 尚 之 亦 雅 好 棋 吴 郡 褚 胤 年 七 岁 入 高 品 及 长 冠
绝 当 时 胤 父 荣 期 与 臧 质 同 逆 胤 应 从 诛。何尚之请曰:“胤弈棋之妙,超古冠
今。父戮子宥,其例甚多。特乞与其微命,使异术不绝。”不许,时人痛惜之。
(选自《宋书·羊玄保传》,有删改)
玄 保 既 善 棋 而 何 尚 之 亦 雅 好 棋 吴 郡 褚 胤 年 七 岁 入 高 品 及 长 冠
绝 当 时 胤 父 荣 期 与 臧 质 同 逆 胤 应 从 诛。
解析:找出句中的名词“玄保”“棋”“吴郡”“当时”“胤父荣期与臧质”“胤”,根据
名词的语法功能,在句中充当宾语或主语,在它们前边或后边断开。
答案:玄保既善棋/而何尚之亦雅好棋/吴郡褚胤年七岁入高品/及长/冠绝当时/胤父荣期与
臧质同逆/胤应从诛。
技法精讲
参考译文:羊玄保善于下棋,而何尚之也极爱这种游戏。吴郡的褚胤七岁时便
进入了高品级,等他长大,冠于当今。褚胤的父亲褚荣期与臧质一同叛逆,褚胤
应当随着被杀死。何尚之坚持请求说:“褚胤下棋高妙,超过古代,冠于当今。
父亲被杀儿子宽大处理的,这种例子很多。特请给予他一个活命,使这种奇异
的技艺不致断绝。”结果没有得到批准,当时的人对此十分惋惜。
技法精讲
2.用“/”给下面文言片段断句。
庞 葱 与 太 子 质 于 邯 郸 谓 魏 王 曰 今 一 人 言 市 有 虎 王 信 之 乎
王 曰 否 二 人 言 市 有 虎 王 信 之 乎 王 曰 寡 人 疑 之 矣 三 人 言 市 有
虎 王 信 之 乎 王 曰 寡 人 信 之 矣。
解析:本题的断句,只要抓住“曰”字,即可化难为易。应注意两点:一是对话中又有对
话的情况,二是有的省略了说话人和“曰”字。
答案:庞葱与太子质于邯郸/谓魏王曰/今一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否/二人言市有
虎/王信之乎/王曰/寡人疑之矣/三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寡人信之矣。
参考译文:庞葱要陪太子到邯郸去做人质,庞葱对魏王说:“现在,如果有一个人说
街市上有老虎,您相信吗?”魏王说:“不相信。”庞葱说:“如果是两个人说呢?”魏王
说:“那我就要疑惑了。”庞葱又说:“如果增加到三个人呢?大王相信吗?”魏王说:“
我相信了。”
技法精讲
3.用“/”给下面文言片段断句。
物 之 所 以 有 韬 晦 者 防 乎 盗 也 故 人 亦 然 夫 盗 亦 人 也
冠 屡 焉 衣 服 焉 其 所 以 异 者 退 逊 之 心 正 廉 之 节 不 常 其
性 耳。
解析 : 解答此题 , 根据 “ 者 ”“ 也 ”“ 然 ”“ 焉 ” 句末助词 , “ 故 ”“ 夫 ” “
其”句首助词。
答案:物之所以有韬晦者/防乎盗也/故人亦然/夫盗亦人也/冠屡焉/衣服焉/其
所以异者/退逊之心/正廉之节/不常其性耳。
参考译文:物品之所以有隐藏不露的,是为了防备盗贼。人也是一样。盗
贼也是人,同样要戴帽穿靴,同样要穿着衣服。他们与常人有所不同的,是安分
忍让的心与正直不贪的品格,这种美好的本性不能长久保持不变罢了。
技法精讲
4.用“/”给下面文言片段断句。
贞观初,封曲阜县男,转给事中。时帝新即位,颖达数以忠言进。帝问:“孔子称‘
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何谓也?”对曰:“此圣人教人谦耳。己
虽能仍就不能之人以咨所未能己虽多仍就寡少之人更资其多内有道外若无中虽实容若
虚非特匹夫,君德亦然。故《易》称‘蒙以养正’,‘明夷以莅众’。”
己 虽 能 仍 就 不 能 之 人 以 咨 所 未 能 己 虽 多 仍 就 寡 少 之 人 更 资
其 多 内 有 道 外 若 无 中 虽 实 容 若 虚
解析:本题可根据句式断句,例如,“己虽能,仍就……,己虽多,仍就……”“内…… 外
……”“中……容……”等;还可根据名词作主语或宾语断句。
答案:己虽能/仍就不能之人以咨所未能/己虽多/仍就寡少之人更资其多/内有道/外若
无/中虽实/容若虚
技法精讲
参考译文:贞观初年,封曲阜县男,转任给事中。当时太宗刚刚即位,孔颖达几
次进献忠言。太宗问他:“孔子称许的‘有才能的人却向没有才能的人请教,
知识多的人却向知识少的人请教,有才能却像没有才能一样,知识渊博却像知
识贫乏一样’,说的是什么意思?”他回答说:“这是圣人教导人们谦虚而已。
自己虽然有才能,仍能向没有才能的人去请教自己所不能的事情;自己虽然知
识很多,仍能从知识少的人那里获取自己所不懂的知识。内心有道,外表好像
没有一样;里面虽然充实,表面就像空虚一样。不只是平民应该如此,国君的品
德也是这样。所以 《 易经 》 上说 ‘ 在蒙昧中默养正道 ’ ,‘ 隐蔽聪明来治理
百姓’。 ”
技法精讲
5.用“/”给下面文言片段断句。
中山君喟然而仰叹曰与不期众少其于当厄怨不期深浅其于伤心吾以一杯
羊羹亡国以一壶飧得士二人。(《战国策·中山策》)
解析:这句话中出现了多个对称句。“与不期众少”与“怨不期深浅”;“其
于当厄”与“其于伤心”;“以一杯羊羹亡国”与“以一壶飧得士二人”,我
们只要注意到了这些对称句,断句就迎刃而解了。
答案:中山君喟然而仰叹曰/与不期众少∕其于当厄∕怨不期深浅∕其于伤心
∕吾以一杯羊羹亡国∕以一壶飧得士二人。
参考译文:中山君仰天长叹,说:“施与不在多少,在于正当人家困难的时
候;仇怨不在深浅,在于是否伤了人家的心。我因为一杯羊羹亡国,因为一壶熟
食得到两个勇士。”
巩固训练
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片段,完成后面题目。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幼有识度/事亲孝母/死/蔬食十五年/入太学有声/试吏部考官/异其文/置优等
/赐上舍出身/
B.幼有识度/事亲孝/母死/蔬食十五年/入太学有声/试吏部/考官异其文/置优等
/赐上舍出身/
C.幼有识度/事亲孝/母死/蔬食十五年/入太学有声/试吏部考官/异其文/置优等
/赐上舍出身/
D.幼有识度/事亲孝母/死/蔬食十五年/入太学有声/试吏部/考官异其文/置优等
/赐上舍出身/
解析 :B 本题考查文言断句。解答该题可以根据句意、虚词和结构判断。 “
母”为名词,作主语,谓语是“死”,“母”前断句,排除A、D;“考官”为名
词,作主语,谓语是“异”,“考官”前断句,排除C。
参考译文:曾几,字吉甫,他的祖先是赣州人,迁居河南府。年幼时就有见识,服侍
双亲很孝顺,母亲死了,粗茶淡饭十五年。进入太学,有名声。参加吏部考试,考
官惊异他的文章,放在优等,赐上舍出身,提拔为国子正兼钦慈皇后宅教授。迁太
学博士,授任校书郎。
高宗即位,改任提举湖北,又改任浙西。恰巧兄长曾开为礼部侍郎,和秦桧极力争
论和议,秦桧发怒,曾开离职,曾几也罢官。过一个月,授任广西转运副使,调转官
职为荆南路。
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后面问题。
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邵当迁为郡/守会母亡/邵且埋尸于马屋/先受封然后/发丧/邵还至洛阳/燮行
涂遇之/使卒投车于沟中
B.邵当迁为郡守/会母亡/邵且埋尸于马/屋先受封/然后发丧/邵还至洛阳燮/行
涂遇之/使卒投车于沟中
C.邵当迁为郡守/会母亡/邵且埋尸于马屋/先受封/然后发丧/邵还至洛阳/燮行
涂遇之/使卒投车于沟中
D.邵当迁为郡守/会母亡邵且埋尸/于马屋/先受封/然后发丧/邵还至洛阳/燮行
涂遇之使/卒投车于沟中
解析 :C 解答断句题 , 应注意三个方面。一是注意名词 , 如本语段中的 “ 邵
”“燮”为人名,分别指甄邵、李燮,判断其在句中所作成分,进行断句。二
是注意断句的标志性词语,如“会”“然后”等。三是注意文意。
参考译文:李燮被提拔为河南尹。当时朝廷不仅可以花钱买官,诏书又无故征募
百姓三亿钱财来充实西园。李燮便上书进谏,辞义恳切,皇帝才停止。之前颍川
人甄邵巴结依附梁冀,担任邺令。有个同岁生员得罪梁冀,逃亡投奔甄邵,甄邵假
装接纳而暗中告诉梁冀,梁冀立即将此人逮捕并杀害。甄邵被升迁为郡守,恰逢
他母亲去世,甄邵暂且将母亲的尸体埋到马厩之中,先接受任命,然后才发丧。甄
邵回到洛阳,李燮在路上遇见他,派人将甄邵的车扔到水沟之中,用皮鞭和木棍猛
抽乱打,在布帛上大书“谄贵卖友,贪官埋母”,挂在甄邵的背上。(李燮返回后
,)便上表列叙他的罪状。甄邵便被禁锢终身。李燮在职两年去世,时人有感于他
家世代忠义正直,都哀伤痛惜。
3.阅读下面文言文,然后完成文后题目。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性好学/老而不怠/朝暮还/往常据鞍读书/至马惊/坠地损折支体/终亦不改/后
除国子博士/赐姓万纽于氏/
B.性好学/老而不怠/朝暮还往/常据鞍读书/至马惊坠地/损折支体/终亦不改/后
除国子博士/赐姓万纽于氏/
C.性好学/老而不怠/朝暮还/往常据鞍读书/至马惊坠地/损折支体/终亦不改/后
除国子博士/赐姓万纽于氏/
D.性好学/老而不怠/朝暮还往/常据鞍读书/至马惊/坠地损折支体/终亦不改/后
除国子博士/赐姓万纽于氏/
解析 :B 解答此题需要理解文意 , 注意古今汉语的区别 , 同时要注意选项之间
断句的不同之处。句子中有“往常”一词,现代汉语常用,但在此处“还往”
是“来往”的意思,古今意义不同。看懂了这一点,可以排除A、C两项;“至
马惊”不是一个完整的句子,应为“至马惊坠地”,而“损折支体”是“马惊
坠地”的后果,排除A、D两项。
参考译文:樊深,字文深,是河东猗氏人。早年丧母,侍候继母十分孝顺谨慎。弱
冠之年喜好学习,(他)背负书籍在三河跟从老师学习,讲议研习《五经》,日日夜
夜不知疲倦。太祖在东馆设学校讲学,教授诸将子弟,任命樊深为博士。樊深精
通经学,讲解经书时,经常引用汉、魏以来各家学说来解释。所以听讲的学生,不
能明白悟透。背后都讥讽他:“樊博士讲书时引用太多出自不同流派的内容,不
可理解。”但是儒生都推崇他学识渊博。他性情喜好学习,到老也不懈怠。早晚
来往,骑在马上也读书不停,以至于马受惊(使他)坠地,手脚都摔折了,但最终还
是没有改变这种习性。后来授国子博士,赐姓万纽于氏。建立六官,拜任太学助
教。建德元年,上表请求退休,(皇帝下)诏书准许。朝廷有疑问,经常召他来询问。
后来因病去世。
文档由机器转码 排版混乱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请下载原文档
本文档的下载地址为http://www.gaokaotiku.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5017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