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为高考题库的VIP用户

2020版高考(山东专用)语文一轮课件:专题十六 整本书阅读(推荐作品)

标签: 暂无标签
高考语文 (山东省专用)
   第五部分 整本书阅读
专题十六 整本书阅读(推荐作品)
                              五年高考
山东省卷、课标Ⅰ卷题组
题型一 客观题
1.(2019江苏,25,5分)下列对有关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选择两项且全答对得5分,选择两
项只答对一项得2分,其余情况得0分) (  )
A.《三国演义》中,张飞在长坂桥上睁圆环眼厉声大喝,吓退曹兵,然后迅速拆断桥梁,以阻追
兵,可见张飞十分勇猛,又很有智谋。
B.《家》中,许倩如倡导女子剪发,带头剪掉自己的辫子,还以梅的遭遇来激发琴拒绝包办婚
姻,鼓励琴做一个跟着时代走的新女性。
C.《狂人日记》中,狂人说将来的社会“容不得吃人的人”,最后喊出“救救孩子”,作者借此
表达了对社会变革的强烈渴望。
D.《欧也妮·葛朗台》中,夏尔在父亲破产自杀后,不愿拖累心上人安奈特而写了分手信给她,
这一良善之举让偷看信件的欧也妮发誓要永远爱他。
E.《老人与海》中,圣地亚哥经过生死搏斗最终将大马林鱼残骸拖回港口,有游客把它当成了
鲨鱼骨,这一误会让小说结尾更加意味深长。
答案    AD 本题考查名著阅读相关知识,旨在考查对名著相关内容的识记和理解能力,体现
了文化传承与理解的学科素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A项,“又很有智谋”错误,张飞“拆断桥梁”这一举动暴露了己方兵力不足的真实情况,并不
能体现出张飞有智谋。
D项,“这一良善之举让偷看信件的欧也妮发誓要永远爱他”错误,此时欧也妮只是非常感动,
并没有发誓要永远爱他。
2.(2018江苏,24,5分)下列对有关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选择两项且全答对得5分,选择两
项只答对一项得2分,其余情况得0分) (  )
A.《三国演义》中,曹操攻陷徐州后,派遣张辽劝降陷入困境中的关羽,关羽提出了“卸甲”的
三个条件,这一情节突出了关羽的忠义形象。
B.《茶馆》中,秦仲义说:“只有那么办,国家才能富强!”他说的“那么办”是指通过收回房
子、卖掉土地等途径,筹集资金来开办工厂。
C.《风波》中,七斤曾经在喝醉后骂有些遗老臭味的赵七爷是“贱胎”,并在革命后很快剪掉
了辫子,这体现了他是一个具有新思想的农民。
D.《老人与海》中,老渔夫圣地亚哥奋力捕到的大马林鱼被鲨鱼给毁了,回到港口后,男孩遗憾
地对他说,以后他们俩不能一起捕鱼了。
E.《欧也妮·葛朗台》中,葛朗台太太的性情极好,从不向丈夫要钱,她有着天使般的温柔,她的
善良和忍让反衬了葛朗台的冷漠和贪婪。
答案    CD 本题考查对名著相关内容的识记能力。C.七斤是一个落后的农民的典型,他进城
后被人剪去了辫子,风波由此而起。D.圣地亚哥回来后,马诺林要老人休息,把身体养好,以便
日后再一起出去捕鱼。
3.(2017北京改编,24,3分)下列对经典作品中环境与人物的联系,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大观园是《红楼梦》中人物活动的一个主要场所。正是这个众姐妹诗意生活着的“世外
桃源”,造就了贾宝玉力求摆脱世俗的叛逆性格。
B.《边城》的故事发生在20世纪30年代湘西小镇茶峒。山明水净的湘西风光,映衬了翠翠、
爷爷、傩送等人物心灵的澄澈纯净与人性的善良美好。
C.《红岩》讲述的是在黎明前的黑暗里共产党员在监狱中艰苦卓绝的斗争。牢房的阴暗、
刽子手的凶残,突显了革命者信念的坚定、意志的坚强。
D.《阿Q正传》写的故事以辛亥革命时期的未庄为主要场景。赵太爷、假洋鬼子为代表的统
治阶级对阿Q的压迫和欺凌,是阿Q“精神胜利法”形成的重要原因。
答案    A 贾宝玉力求摆脱世俗的叛逆性格并非由“大观园”这个环境造成的,而是由封建
大家庭——贾府造成的,“大观园”中众姐妹诗意生活的“世外桃源”是贾宝玉精神心灵的
寄托之处。
4.(2017江苏,24,5分)下列对有关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 (  )
A.《三国演义》中,曹操青梅煮酒,品评天下人物,认为当世只有自己和刘备可称英雄,刘备听
后大喜,于是有了夺取天下的雄心。
B.《边城》里,第一个端午,翠翠在河边等爷爷,突然一阵害怕:“假若爷爷死了?”后来,爷爷在
雷雨的夜里死去。死亡的阴影让小说笼上一层淡淡的忧伤。
C.《子夜》前三章用吴老太爷之死把军、政、工、商、学等各界人物聚拢到一处,为小说全
景式反映中国社会面貌、剖析中国社会性质奠定了基础。
D.《哈姆莱特》中,克劳狄斯送哈姆莱特赴英国,实际是要借刀杀人,后来哈姆莱特识破了克劳
狄斯的奸计,撕毁了给英王的国书,才得以脱险。
E.《老人与海》中,圣地亚哥捕鱼时体会到大马林鱼仿佛也是他的朋友和兄弟,不过为了渔夫
的尊严必须杀死它。这一矛盾具有扣人心弦的张力。
答案    AD A.刘备听了大吃一惊,筷子都掉在了地上;恰巧响起一阵雷声,他借雷声掩饰自己
的惊慌恐惧。曹操于是认为刘备胆小,也不再将其看作对手。D.哈姆莱特识破了奸计,将信的
内容改为杀死两位使臣,并盖上了父亲的信玺。恰巧又被海盗劫了船,不久就被放了。
5.(2016江苏,24,5分)下列对有关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 (  )
A.《三国演义》通过“温酒斩华雄”“挂印封金”“单骑救主”“义释曹操”“水淹七
军”等情节,塑造了忠心耿耿、智勇双全、有情有义的关羽形象。
B.《子夜》里,吴少奶奶与雷参谋的感情信物是一本破旧的《少年维特之烦恼》和一朵枯萎
的白玫瑰,这本书和这朵花曾经见证过浪漫、自由的“密司林佩瑶时代”。
C.《茶馆》中,一茶客说“我的铁杆庄稼又保住了”,另一茶客则抱怨“一份钱粮倒叫上头克
扣去一大半”,这些台词流露出老舍对于底层满族人命运的深切关注。
D.哈姆莱特为复仇付出了生命的代价,他在死前让霍拉旭活下去并传述他的故事,表现了他对
人生的执着和对荣誉的珍视。
E.尽管欧也妮的堂弟背叛了她,没有兑现娶她的诺言,欧也妮也没有任何怨恨,始终保存着堂弟
送给她的梳妆盒。
答案    AE A.“单骑救主”的人应是赵云。E.欧也妮在堂弟查理变心后,不是“始终保存着
堂弟送给她的梳妆盒”,而是让人将梳妆盒送还给堂弟。
6.(2015江苏,23,5分)下列对有关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 (  )
A.《三国演义》中,关羽接受曹操赠送的新战袍后,仍将旧战袍穿在外面,说明关羽生活简朴,
对新战袍格外珍惜。
B.鲁迅《白光》中反复出现的“这回又完了!”既是指陈士成又一次的科举考试失败,也是暗
示他对人生前景的绝望。
C.《子夜》开头,吴荪甫的一九三〇年式雪铁笼汽车与吴老太爷的《太上感应篇》形成强烈
比照,标志着资产阶级全面压倒了封建阶级。
D.第一幕开场时,哈姆莱特的父亲被克劳迪斯杀害,造成了哈姆莱特与克劳迪斯之间不断的争
斗,全剧人物无一例外被卷入其中。
E.《老人与海》中,老人年轻时曾在黄昏时分看到海滩上的狮子,后来又多次梦到狮子,这里的
狮子象征着旺盛的生命力和青春。
答案    AD A.《三国演义》原句:关公受之,穿于衣底,上仍用旧袍罩之。操笑曰:“云长何如
此之俭乎?”公曰:“某非俭也。旧袍乃刘皇叔所赐,某穿之如见兄面,不敢以丞相之新赐而忘
兄长之旧赐,故穿于上。”这正体现了关羽对刘备的忠诚仁义之心。D.《哈姆莱特》中的霍
拉旭是哈姆莱特大学密友,他没有直接卷入王室的阴谋,所以他成了哈姆莱特的传声筒,莎士比
亚用他来烘托剧情。他也是唯一一个活到全剧结束的主要角色。
7.(2015福建,7,6分)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的叙述,不正确的两项是 (  )
A.张飞攻下两座城池后在长沙受阻,关羽前来支援。交战中,黄忠马失前蹄而关羽让他换马再
战。黄忠被关羽的义气所感动,与太守出城投降。(《三国演义》)
B.黛玉从傻大姐儿的话里得知贾府要宝玉娶宝钗,就去见宝玉,宝玉只会傻笑。回到潇湘馆后,
病情日重一日,她感到绝望,便烧了诗帕和诗稿。(《红楼梦》)
C.高老太爷生日庆典后不久,觉新就接到梅去世的消息,他急忙赶往她家。看着梅的遗体,觉新
百感交集。他忍着悲痛,与梅的家人共同料理了丧事。(《家》)
D.赵伯韬告诉吴荪甫,外国金融资本家正要实施兼并中国的民族中小企业的计划。回到家后,
吴荪甫又得到在公债市场投资失败的消息,他彻底绝望了。(《子夜》)
E.欧也妮过生日那天,夏尔的公子哥儿做派让有些客人反感,但欧也妮却很喜欢。她细心安排
夏尔的卧室,并拿出零花钱让拿侬去买白蜡烛和糖。(《欧也妮·葛朗台》)
答案    AD A.赤壁之战后,刘备占领了荆州。209年,刘备留下关羽镇守荆州,自己带赵云、张
飞往南发展,赵云和张飞先后攻下了桂阳、武陵、零陵等地,关羽不甘落后,请命去攻打长沙。
首战,关羽与黄忠交战一百余回合不分胜负;第二战,黄忠马失前蹄被掀翻在地,被关羽放过;第
三战时,黄忠感谢关羽不杀之恩,只射中了关羽头上的盔缨根。长沙太守韩玄怀疑黄忠,命把黄
忠斩首,魏延带领民众造反,杀了韩玄,出城投降关羽。黄忠待在屋里不肯出降。之后刘备和关
羽亲自登门拜访,黄忠方才归顺。D.赵伯韬想吞并吴荪甫的企业,于是广布流言,说吴荪甫组建
的银行将不按时付息,鼓动股民将存款提出来。吴荪甫当机立断,贴出告示,告知股民,凡在半
个月内要提取没到期的款子,可以特别通融,利息照日子算。只此一招,就扑灭了赵伯韬的流
言。
题型二 主观题
1.(2019江苏,26,10分)简答题。
(1)《红楼梦》“寿怡红群芳开夜宴,死金丹独艳理亲丧”一回中,群芳行令,宝钗摇得牡丹签,
上云“任是无情也动人”。请结合小说概括宝钗的“动人”之处。(6分)
(2)《茶馆》第三幕,在得知来到茶馆的“老的不像样子了”的人是秦仲义时,王利发对他说:
“正想去告诉您一声,这儿要大改良!”这里的“大改良”指的是什么?这句话表达了王利发
什么样的情感?(4分)
答案 (1)容貌妍丽,行止娴静;才能出众,处事得体;善解人意,关怀他人。
(2)“大改良”指的是茶馆将被小刘麻子、沈处长等霸占。这句话表达了王利发与茶馆及老
友诀别时的悲愤。
解析 本题考查名著阅读相关知识,旨在考查对名著相关情节的识记和概括能力,体现了文化
传承与理解的学科素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1)解答本题,要对《红楼梦》中关于薛宝钗的内容有所了解,然后扣住“任是无情也动人”,
结合小说内容进行概括。
(2)《茶馆》以北京裕泰茶馆为中心场景,展示了不同时代的社会生活。回答第一问,要结合
《茶馆》第三幕的具体内容。第二问,回答表达了王利发什么样的情感,要联系王利发的身
份、性格等,他虽善于经营、改良,但无法抵御各种反动势力的欺压,因此他对改良抱有强烈的
不满。
2.(2018江苏,25,10分)名著阅读。
(1)《红楼梦》“散余资贾母明大义,复世职政老沐天恩”一回中,贾母得知府中库藏已空、入
不敷出的实情后,将自己多年的积蓄拿出来,以渡难关。请结合这一情节,分析贾母的形象特
点。(6分)
(2)巴金的《家》中,梅表姐因躲避炮火再次来到高家,她在花园里看见觉新站在树下,她“嘴
唇微微动一下,像要说话”,最终还是“转过身默默地走了”。请说明梅表姐为什么会有这样
的举动。(4分)
答案 (1)处变不惊,性格坚强;处置果断,能力出众;分配得当,处事公平;轻财重义,顾全大局。
(2)心中仍有旧情,想跟心上人说话;婚姻现状和礼教束缚,不便单独与觉新见面。
解析 (1)本题已提供相关情节,要求结合情节概括人物的形象特点,按照小说阅读概括人物形
象的方法回答即可。当然,如果考生自身对名著内容熟悉,了解贾母这个人物,那么对解答本题
自然会有不小的帮助。
(2)解答此题,一要把握梅表姐这一人物形象的特点,二要熟悉原著情节。梅表姐与觉新青梅竹
马,后因家庭阻力被迫他嫁,但对觉新情愫犹在;她又是一个受封建礼教束缚的女子,性格比较
软弱。抓住这两点,我们不难分析出梅表姐和觉新重逢后的心理状态。
3.(2017江苏,25,10分)简答题。
(1)《红楼梦》第四十五回“金兰契互剖金兰语,风雨夕闷制风雨词”中,黛玉对宝钗说:“我
最是个多心的人,只当你心里藏奸……往日竟是我错了,实在误到如今。”请说明黛玉对宝钗
的认识发生变化的原因。(6分)
(2)《阿Q正传》中,未庄谣传革命党个个白盔白甲,“穿着崇正皇帝的素”;《祝福》里,鲁四
老爷一见“我”就大骂其新党,但“他所骂的还是康有为”。这两个细节共同传达出鲁迅什
么样的观点?(4分)
答案 (1)黛玉在行酒令时“失于检点”,宝钗私下提醒;宝钗教导黛玉要做女性“分内的
事”,“看杂书不好”;宝钗关心黛玉的身体健康。
(2)民众愚昧、落伍,无法理解新思潮及其运动的意义;新思潮及其运动脆弱、不彻底,无力走
入民众的世界。
解析 (1)“金兰契互剖金兰语”是钗黛感情生活中很重要的一个情节,应该熟知。
(2)两个细节的共同点是:对于新思潮运动,民众不理解,甚至排斥,且他们还停留在为崇祯复
仇、百日维新的旧事上。应从“民众”“新思潮运动”两个角度概括。
4.(2016江苏,25,10分)名著阅读。
(1)《红楼梦》“大观园试才题对额,荣国府归省庆元宵”一回中,贾政称宝玉为“无知的孽
障”,“手足眈眈小动唇舌,不肖种种大承笞挞”一回中,又称之为“不孝的孽障”。请结合相
关情节,说明这两处的“孽障”分别表达了贾政对宝玉什么样的感情。(6分)
(2)在《药》中,华老栓眼里的观刑者时而像久饿的人见了食物,眼里闪出攫取的光,时而像鸭,
被无形的手捏住,向上提着。这两种联想表明鲁迅对于“庸众”有什么样的认识?(4分)
答案 (1)“元妃省亲”前,贾政带着宝玉给各个景点题匾额、对联,宝玉文思泉涌,贾政称其
为“孽障”,表面上是责怪,实际上是欣赏;“宝玉挨打”中,贾政认为宝玉在外流荡优伶,在家
淫辱母婢、荒疏学业,斥之为“孽障”,表达了强烈的痛惜之情。
(2)一方面,凶残、贪婪;一方面,愚昧、无聊。
解析 (1)前一回中,既然贾政对宝玉题的匾额及对联有点儿满意,那么宝玉的议论在贾政心里
应该也是得到赞同的;之所以这时贾政口头上称宝玉为“孽障”,不过是为了不让宝玉沾沾自
喜以致止步不前,而且在众人面前应该客气一下,不能显得过于轻狂。
后一回主要内容是宝玉挨打。起因有三:其一是宝玉会见官僚贾雨村时无精打采,令贾政很不
满意;其二是宝玉与琪官的交往激怒了忠顺王爷,无端给贾政招来政治纠纷;其三是贾环搬弄是
非,污蔑宝玉逼死了金钏儿。归结为一点,就是贾宝玉不愿意走仕途经济的老路,与望子成龙、
渴望重振家业的贾政背道而驰。贾政认为儿子如此发展下去不仅会损害家族利益,而且有可
能与宗法、社会对立,这是思想保守的贾政所不能容忍的,所以他打宝玉时下手极狠、内心极
痛。
(2)本题考查考生对名著细节的理解和概括能力。考生阅读名著时,若能关注细节、反复推敲,
解答此题轻而易举;但若是对名著内容记忆模糊,便要从题目本身入手。“眼里闪出攫取的
光”体现“庸众”的贪婪,“时而像鸭,被无形的手捏住,向上提着”体现“庸众”的凶残;不
过“观刑”而已,竟有如此表现,可见“庸众”愚昧、无聊。
5.(2015江苏,24,10分)名著阅读。
(1)在《红楼梦》第四十回“史太君两宴大观园,金鸳鸯三宣牙牌令”中,鸳鸯说:“天天咱们
说,外头老爷们吃酒吃饭,都有一个篾片相公,拿他取笑儿。咱们今儿也得了一个女篾片了。”
鸳鸯她们要取笑的“女篾片”指谁?请结合本回情节,归纳她的性格特征。(5分)
(2)《边城》中,端午赛龙舟,二老失足落水,上岸后迎面碰上翠翠。翠翠没有说话,到处找黄
狗。黄狗泅水而来,翠翠说:“得了,你又不翻船,谁要你落水呢?”翠翠对黄狗说话这一情节,体
现了她什么样的心理活动?(5分)
答案 (1)刘姥姥。朴实善良,善解人意;老于世故,精明狡黠;幽默风趣,性格诙谐;顺从讨好,偶
有反抗。
(2)因为听到碾坊一事,心中有些忧愁、嗔怪;因为二老明明对自己有意,又隐隐地有些欢喜。
解析 (1)《红楼梦》原文:李纨是个厚道人,听了不解。凤姐儿却知是说的是刘姥姥了。篾
片,旧时依附于富贵人家,为主子帮闲凑趣的人,也叫“清客”。应结合本回情节,并联系涉及
刘姥姥的其他各回中的相关情节,从不同角度分析刘姥姥的性格特征并分点概括。
(2)根据《边城》中翠翠与二老初次相遇的前后情节可知,翠翠心里一方面责怪,另一方面又有
欢喜,通过这一细节充分体现了翠翠的单纯可爱和对爱情的觉醒意识。
6.(2014江西,16,3分)阅读下面的《三国演义》选段,回答问题。
操曰:“夫英雄者,胸怀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者也。”玄德曰:“谁能
当之?”操以手指玄德,后自指,曰:“今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玄德闻言,吃了一惊,手中所
执匙箸,不觉落于地下。
玄德闻言大惊失色,是因为担心之前的哪件事被曹操觉察?
答案 衣带诏上签名(参与密谋伐曹)。或:担心自己学圃,实是韬光养晦的用心被曹操识破。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了解名著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的能力。第二十回《曹阿瞒许田打围
 董国舅内阁受诏》记载,董承接受汉献帝衣带诏,联合多人结义状欲除曹操。选段出自第二
十一回《曹操煮酒论英雄 关公赚城斩车胄》,本回记载,董承夜访刘备出示衣带诏,刘备签字
同意参与除操计划。接下来的故事情节就是刘备韬光养晦学习种菜,曹操派人请刘备,青梅煮
酒论英雄。
题型三 整本书阅读类微写作
1.(2019北京,22,10分)微写作。
从下面三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写作。
①《呐喊》中哪一篇作品的结尾,令你印象深刻,给你带来启迪?要求:复述大致内容,陈述理由,
150字左右。
②在《红岩》《平凡的世界》《老人与海》中,选择一位“内心强大”的人,写出其“内心强
大”的表现。要求:写出人物姓名,150字左右。
③在《边城》《红楼梦》中,谁是“心清如水”的人?写一首诗或一段抒情文字赞美他(她)。
要求:写出赞美对象的姓名和特点,不超过150字。
[写作指导] 此题难度不大,但要求考生对《呐喊》中的作品的结尾有一定印象,现将《呐
喊》中部分令人印象深刻的作品的结尾列出:《药》的结尾是“两个人都竦然的回过头,只见
那乌鸦张开两翅,一挫身,直向着远处的天空,箭也似的飞去了”;《孔乙己》的结尾是“我到
现在终于没有见——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狂人日记》的结尾是“没有吃过人的孩子,或
者还有?救救孩子……”;《故乡》的结尾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
路”。
[例文1]
《孔乙己》的结尾令我印象深刻,孔乙己被丁举人打断腿之后,用手“走”到咸亨酒店。他颓
唐的神情,粗糙的沾满泥巴的双手,让我久久不能忘怀。孔乙己本是个读书人,奈何社会“吃
人”,只能沦为一个靠喝酒麻醉自己的可怜人,最后因偷窃被人打断了腿。这样的结尾深深震
撼了我。作为一个读书人,我们要时刻审视自己的内心,让自己真正强大起来,投身于我们这个
新时代当中,为社会做出贡献。
[例文2]
《故乡》的结尾令我印象深刻,“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
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鲁迅把希望比作地上的路,有希望而不去奋斗、追求,
希望便“无所谓有”;始终不渝地斗争、实践,希望便“无所谓无”。无数个夜晚和黎明,每当
我伏在书桌上,徜徉在书海中,它总是回响在耳畔,激励我不断前行,它也是当代青年人充满斗
志、不断奋斗的精神源泉。
②[写作指导]    可以从人物的心理、语言、动作及神态等方面描述人物的“内心强大”,进
而展现出人物的性格与精神品质。
[例文1]
我认为《老人与海》中的桑提亚哥内心十分强大。连续84天捕不到鱼,他也没有沮丧,第85天
依然驾船出海,终于艰难地捕到了一条大马林鱼,在返回时经历了鲨鱼一次又一次的袭击,老人
勇敢迎战,直至打退最后一个敌人。老人那不服输、不放弃的硬汉精神,每每令我震撼,小说最
后桑提亚哥梦到了狮子,这样的结尾是对内心强大、永不言败的硬汉桑提亚哥的最好的赞
美。
[例文2]
如果让我选择一个内心十分强大的人物形象,我想是《平凡的世界》中的田晓霞。在物质极
度匮乏的时代里,很少有人去读书,而她没有随波逐流,最后考上了大学,这需要极强的自律性
和长久的坚持,没有一个强大的内心世界作支撑是做不到这一点的。她在洪灾中用生命救下
了一个孩子,那一刻,她的内心一定是笃定的。坚守善良,追求知识,无论何时何地,她都没有忘
记初心,活得精彩而灿烂。
③[写作指导] 可以从人物的事迹、语言、性格、性情等方面进行写作,采用排比、比喻等
手法,也可以使用第二人称,让抒情更加真挚。
[例文1]
傩送,沿着这湘西的河,你静静远去。远方是未知的世界,背后是熟悉的家乡。你要走了,并不
是因为你不爱茶峒,而是因为这里承载了太多回忆。你爱这平静清澈的水,爱这淳朴简单的生
活,也爱那眼神透亮的翠翠。可面对哥哥的去世,周遭的烦乱,你选择放下一切,离开这里,把爱
藏在心里,让爱的人不再受伤。湘水静静,你心清如水:再见,茶峒!
[例文2]
心清如水的你,如荷花一般,不仅出淤泥而不染,而且独有一份佛性。静静地看着你,就觉得现
世安稳,岁月静好。你用自己的魅力感染着身边的人,不管是总和你斗嘴的湘云,还是雷厉风行
的凤姐,就连宝钗的小丫头编了花篮都会想着先给你。虽然你的身体是羸弱的,但你丰富而清
灵的灵魂却深深震撼着我。林黛玉,愿我也像你一样拥有纯净如水的灵魂。
2.(2018北京,23,10分)微写作。
从下面三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
①在《红岩》《边城》《老人与海》中,至少选择一部作品,用一组排比比喻句抒写你从中获
得的教益。要求:至少写三句,每一句中都有比喻。120字左右。
②从《红楼梦》《呐喊》《平凡的世界》中选择一个既可悲又可叹的人物,简述这个人物形
象。要求:符合原著故事情节。150—200字。
③读了《论语》,在孔子的众弟子之中,你喜欢颜回,还是曾参,或者其他哪位?请选择一位,为他
写一段评语。要求:符合人物特征。150—200字。
  ①[写作指导] 考查点:对修辞(排比、比喻)运用能力的考查与学生的阅读积累紧密结
合。参考角度:可以从人物性格、情节发展、小说结尾、主旨等角度进行写作。
[例文]
《老人与海》就像黑夜里一束明亮的灯光,照亮我黑暗中前行的路;又如黎明时那明亮的启明
星,指引我迷茫时奋斗的方向;还如荒芜沙漠中的绿洲,滋润我跋涉时干渴的心田;更像漫无边
际的冬夜里一团渐渐燃起的篝火,温暖我寒风中不屈的灵魂。
②[写作指导] 简述人物形象,要结合原著情节,可以抓住人物的某一个性格特点进行描述,如
晴雯孤傲、不流俗的个人尊严,孔乙己迂腐、固执的读书人形象,阿Q自欺欺人的性格特点,以
及孙少平年轻而敏感的自尊心,等等。
[例文]
晴雯,你耿直、高傲。黛玉深夜探宝玉,你心直口快,连黛玉都吃了闭门羹;你心灵手巧,“勇补
孔雀裘”,不惜以生病之躯为宝玉解了燃眉之急;看到小红趋炎附势,你破口大骂;你骄傲、任
性,甚至借撕名扇来消气;你既光明磊落,又辛辣刻薄,难免招人怨妒;可你真实洒脱,活出了真我,
淋漓尽致地展现了自己的真性情。我惋惜你的悲惨结局,更佩服你的磊落与勇敢!
③[写作指导] 为人物写一段评语,要抓住人物形象特点。颜回,字子渊。在孔门弟子中,颜回
最称高足,其品德和学业均翘居群首,素以德行、忠厚、虚心好学受到孔子的赞许。孔子评价
颜回:“不迁怒,不贰过”“三月不违仁”“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
也不改其乐”。
曾参,性情沉静,举止稳重,为人谨慎,待人谦恭,曾提出“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的主张,提出“吾
日三省吾身”的修养方法,提出“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
后已,不亦远乎?”的见解,这种“以仁为己任”“临大节而不可夺”的大丈夫气概为后人称
颂。一生积极践行以仁孝为核心的儒家主张,他的修齐治平的政治观,省身、慎独的修养观,以
孝为本的孝道影响了中国两千多年,至今仍具有极其宝贵的社会意义和价值。
[例文]
曾参,你十六岁追随孔子,勤学好问,为人谨慎,最欣赏你提出的“吾日三省吾身”的修身方法,
它时刻提醒我们不断反思自我,克己守礼;时刻难忘你的“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以仁为己
任的大丈夫气概令人敬佩,给后人留下仁爱至上的铮铮誓言;也时时警醒自己,安贫乐道,追求
理想,勿贪图安逸;“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的思想,传承至今,虽经历千年仍熠熠生辉,意义非
凡。
3.(2017北京,25,10分)微写作。
从下面三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180字左右。
①《根河之恋》里,鄂温克人从原有的生活方式走向了新生活,《平凡的世界》里也有类似的
故事。请你从中选取一个例子,叙述情节,并作简要点评。要求:符合原著内容,条理清楚。
②请从《红楼梦》中的林黛玉、薛宝钗、史湘云、香菱之中选择一人,用一种花来比喻她,并
简要陈述这样比喻的理由。要求:依据原著,自圆其说。
③如果请你从《边城》里的翠翠、《红岩》里的江姐、《一件小事》里的人力车夫、《老
人与海》里的桑提亚哥之中,选择一个人物,依据某个特定情境,为他(她)设计一尊雕像,你将怎
样设计呢?要求:描述雕像的体态、外貌、神情等特征,并依据原著说明设计的意图。
①[写作指导] 类似的故事:明确《平凡的世界》中哪个例子体现了“从原有的生活方式走
向了新生活”这一特点——是孙少平回到煤矿,田润叶嫁给李向前,还是双水村的逐步发展、
脱贫致富?
叙述情节,并作简要点评:围绕《平凡的世界》中的某一例子,根据原著叙述情节,以介绍性文
字为主,明确、具体,不可泛泛而谈,切忌冗长。
[例文]
路遥笔下的孙少平也经历了“从原有的生活方式走向了新生活”的过程。老粗布衣,一双旧
胶鞋,两个黑馍馍是他的家当;贫困自卑的孙少平做过教师、漂泊的揽工汉、煤矿工人;受重
伤,英俊面容尽毁……他不断与命运做斗争,一刻不停息地奔向新生活,渴望独立创造生活,像
一个男子汉那样生活,哪怕比当农民更苦,无论是幸福还是苦难,荣誉还是屈辱,他都心甘情愿,
或许这就是孙少平所要的新生活,他还将继续走下去。
[点评] 紧扣“从原有的生活方式走向了新生活”这一主题,结合孙少平的生活经历,深入分
析了为什么要“走向新生活”,是因为“对生活的艰难和困苦有更高意义的理解,更心境祥和
地看待生活”,有独到的阅读体验。
②[写作指导] 第一,考生可以根据人物的形象、性格、品质、命运等多方面特点,选择一个
理解最充分的人物来写;第二,选择用哪一种花来喻人,要充分调动阅读积累,须符合人物的性
格特点;第三,将花的某种特点与人物某一方面的特点结合起来,依据作品内容,结合人物经
历、命运等陈述,要明确具体,不可脱离作品内容,泛泛而谈。
[例文1]
林黛玉寄居在安富尊荣的贾府,遍览姹紫嫣红,却仍独爱那片清雅高洁的潇湘竹,恰如一朵洁白
清雅的白莲。她芳姿翩然,才思敏捷,如白莲般香远益清。她惜花、葬花,为花立冢,不同流俗,
如白莲般出淤泥而不染,洁净天然。黛玉与宝玉木石前盟,真情缱绻,共读《西厢》。二人相知
相爱,如白莲之藕,断而丝连,坚韧而高洁,映水涟涟。林黛玉这朵白莲永远芬芳四溢。
[点评] 用白莲比喻林黛玉,能够结合小说内容“潇湘竹、葬花、木石前盟、共读《西
厢》”,将白莲的特点与黛玉的品质一一联系,二者相得益彰。
[例文2]
我认为用水芙蓉来形容林黛玉是最为合适的。水芙蓉,荷花也。北宋周敦颐的千古名句“出
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形容得恰到好处。黛玉身处纵横交错的污流之中,却能置身事外,
不与世人同流合污,与宝玉并肩而立。她清高,孤傲,不被世人理解,正如荷花一般,纤纤而立,高
昂着头颅,傲然俯视着众生,再大的狂风暴雨,也别想让她低头。
[点评] 能够将水芙蓉的纤纤、高昂、出淤泥而不染的特点与黛玉的经历、涵养相对照,并
能够结合作品而谈,恰到好处。
③[写作指导] 首先,明确写作对象及特定情境,在翠翠、江姐、人力车夫、桑提亚哥中选择
一个作为写作对象;其次,确定所描写人物的体态、神情等特征,特别是对雕像的细节描写,要
在具体的细节中,展现人物雕像的精神风貌。
[例文]
我为桑提亚哥与鲨鱼搏斗的场景设计一尊雕像。雕像的底座为一片汹涌的海浪形状,一头凶
恶的又粗大又尖长的鲨鱼张着两颚,桑提亚哥微弓着身,右手拿着鱼叉,怒目圆睁,愤怒地将两
片鱼叉深深地插进鲨鱼的两颚间。桑提亚哥那褐色的皮肤,被狂风吹乱的头发,在热带海面上
因反光晒成的肉瘤,手上很深的皱痕和伤疤都清晰可见。整座雕像反映出老人“人可以被毁
灭,但就是不能被打败”的不屈不挠的硬汉形象。
[点评] 能够截取与鲨鱼搏斗的特定情境,展现桑提亚哥的肖像、动作、神情,特别是细致而
准确的细节描写,主题明确,设计意图清楚。
4.(2015北京,25,10分)微写作。
从下面三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不超过150字。
①语文老师请同学们推荐名著中的章节或片段供课上研读。范围:《三国演义》《巴黎圣母
院》《四世同堂》和《平凡的世界》。你选择哪部著作中的哪个章节或片段?请用一句话表
述推荐内容,并简要陈述理由。
②乱涂乱贴、违禁吸烟、赛场京骂等不文明的现象,与首都形象极不相称。请针对社会上的
某一种不文明现象,拟一条劝说短信。要求态度友善,语言幽默。文体不限。
③请以“圆”为题,写一首小诗或一段抒情文字。
  ①[写作指导] 首先应确定所选作品及其具体章节或片段,然后用一句话概括其内容,最
后从情节、背景、人物、主题等不同角度陈述推荐的理由。
[例文1]
我推荐《三国演义》赤壁之战前曹操横槊赋诗这一片段。我推荐的理由有三:其一,曹操破黄
巾、擒吕布、灭袁术、败袁绍,纵横天下,“颇不负大丈夫之志”,对酒而歌,其豪迈情怀很是
感染人;其二,这一片段反映了曹操能以天下为己任,延揽人才,胸怀宽广;其三,战前的慷慨而歌
和战后的落荒而逃形成鲜明的对比,令人唏嘘。
[点评] 本语段从人物事迹、人物志向、情节等不同角度陈述理由,思路清晰,语言简明。
[例文2]
我推荐《平凡的世界》第一部的第一章。这一章向我们展示了20世纪70年代陕北某农村中
学的生活场景。雨雪交加的黄土高原,苦苦挣扎的贫寒农家子弟,连三等菜都买不起的孙少平
……每每读来,总令人感慨。书中主人公的坚韧、自强、奋斗的精神,令人落泪,催人奋发。
[点评] 本语段准确概述了所推荐名著章节的内容,并将读后感作为推荐的理由,层次清晰,语
言简练而有韵味。
②[写作指导] 题中已给出了“乱涂乱贴”“违禁吸烟”“赛场京骂”三种不文明的现象,
可任选其一,也可另举一例,然后简述现象,分析原因,表明自己的态度,从而达到“劝说”的目
的。注意“态度友善,语言幽默”的要求。
[例文]
在各种类型、各种级别的赛场上,颇具“特色”的“京骂”时有出现,并且大有“发扬光大”
之势。作为首善之区的北京,“京骂”之声冠绝全国,其整齐划一、配合默契、久盛不衰之程
度,可谓全国罕见。在下诚心劝勉各位“骂友”,尽快摒弃“京骂”之“国粹”,拿出咱老北京
人的热心肠,弘扬咱们“包容”“厚德”的北京精神。
[点评] 本语段针对“赛场京骂”的不文明现象,明确提出自己的看法,并劝说大家摒弃“京
骂”,弘扬文明精神。语言幽默,措辞委婉。
③[写作指导] 内容上,要在抒情的同时揭示出“圆”的象征意义,如“圆满”“团圆”“圆
融”“圆熟”“外圆内方”“灵活变通”等;表达上,可考虑使用比喻、拟人、对偶、排比等
修辞方法。
[例文]

我很喜欢我的青田石印章,它上半部分是圆柱体,下半部分是正方体,中间过渡自然,通体圆润,
泛着柔和的米黄色的光,让人爱不释手。更重要的是,它是爸爸送给我的生日礼物。爸爸说:
“十八岁意味着成年了,送你一方印章,希望你能像这方印章一样,为人方正,做事圆融。”睹
物思人,我不禁又想起了父亲的这番教导。
[点评] 本语段借印章紧扣“圆”字表达情感,饱含深情且富有哲理意味,情理并茂,促人深思。
                             三年模拟
                        整本说阅读专项训练题组
1.下面有关《红楼梦》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香菱的诗中,寓有香菱身世的影子。“精华欲掩料应难”,是说她出身高贵,聪明才华总要表
现出来;“缘何不使永团圆”,又像是对自小与家人离散命运的质问。
B.“抄检大观园”的大波澜是由一个小小的绣春囊引起的。绣春囊到了邢夫人手里后成了
她打击王夫人、王熙凤的一张王牌。王熙凤怀着复杂的目的,带领王善保家的、周瑞家的等
一群打手,深更半夜在大观园中抄检了七个地方。
C.王熙凤爽朗、泼辣、精明、干练、骄矜好强,在《红楼梦》里的重要性,仅次于宝、黛、钗;
作者对她有褒有贬,读者对她爱恨参半。她是一个形象生动、意蕴深厚的艺术典型。
D.芦雪庵即景联句时,史湘云和林黛玉两人皆对景伤怀,同病相怜的史湘云宽慰林黛玉,不要这
样感伤“自苦”,说着旧家的破落,未卜的身世,也使她产生人生幻灭的悲哀,二人先后吟出了
“寒塘渡鹤影”“冷月葬诗魂”这样悲凉凄婉的诗句。
答案    D 应该是“凹晶馆联诗时”。
2.下面有关《红楼梦》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红楼梦》七十回之后,贾府的败象越来越明显。如第七十二回写到贾琏、凤姐与平儿商
议典当贾母的“金银家伙”以解燃眉之急。恰到这时,夏太府小内监又传话来“借”银子,令
贾琏哭笑不得,妄想“这会子再发个三二百万的财就好了”。
B.贾母的八十大寿,祝寿的礼仪死气沉沉,草草收场。而且就在这一天王熙凤遭到了邢夫人尖
刻的嘲讽,这对王熙凤来说,是一次不可容忍的打击,这就进一步暴露了她们之间的关系已经激
化到剑拔弩张的程度了。
C.鸳鸯刚烈勇敢,同时又是一个充满爱心、同情心的宽厚善良的女人。她在大观园里无意间
撞上了迎春的大丫头司棋与其姑舅兄弟潘又安幽会。这对司棋来说,无异于大祸临头,但鸳鸯
信守承诺,从未将此事告诉任何人。后来潘又安畏罪逃跑,司棋病倒。善良的鸳鸯来探望司棋
时还“立身发誓”不告诉别人。
D.芳官是一个美丽的小优伶,王夫人撵晴雯时,把她和四儿一齐都驱逐出去。王夫人知道芳官
是怎样压倒过她自己的干娘,怎样和别人吵架,还认为她成精鼓捣,“调唆宝玉,无所不为”,于
是叫了她们几个小优伶的干娘都领了去配女婿。却没有想到这个唱戏出身、年纪幼小的孩
子会忽然想去当尼姑。
答案    A 贾琏、凤姐与鸳鸯商议典当贾母的“金银家伙”,而不是平儿。
3.下列各项中,对《堂·吉诃德》故事情节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神父和理发师为了医治他们的朋友堂·吉诃德的病,烧掉了大部分的骑士小说,并把书房砌上
砖堵死,以铲除病根。还借口说,是魔法师把他的书房连带所有的书一起弄走了。堂·吉诃德相
信了他们的话,之后安安静静在家待了十五天。
B.在一片林子里,一个牧童被绑在树上,主人责怪他丢了羊,正在用皮带狠命地抽他。堂·吉诃
德搭救了牧童,得知主人是有意想赖掉工钱,于是恐吓那富农一番。然后,他扬长而去。等堂·
吉诃德走远后,牧童遭受了更加严重的责罚。
C.堂·吉诃德参加了富翁卡麻丘和美人季德丽亚的婚礼。不料季德丽亚和意中人巴西琉同谋,
在婚礼上演出了一场假死之剧。堂·吉诃德坚决支持这对情人结成一对。富翁卡麻丘虽然懊
恼不已,却无可奈何,只好成全他们。
D.堂·吉诃德和桑丘走进一座深山。夜晚在寄宿处过夜时,桑丘的骡子被强盗胚子巴萨蒙泰偷
去。堂·吉诃德为了补偿桑丘的损失,答应给桑丘一张交换自家三只骡子的票据。桑丘忘记把
写有票据的记事本带下山,并没有如愿以偿地从女管家那里得到兑现。
答案    C ①季德丽亚并不知情,巴西琉预料她会和自己结婚;②卡麻丘并不懊恼,照旧庆祝,像
自己结婚一样。
4.下列各项中,对《堂·吉诃德》的故事情节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堂·吉诃德看傀儡戏看到人戏不分。拔剑跳上戏台来锄强扶弱,结果把一座戏台全打塌了,傀
儡的道具差不多全毁了。这虽然不是存心作恶,堂·吉诃德还是认错赔钱,傀儡戏的风波才算平
息。
B.堂·吉诃德说:“在征战方面你还是外行。他们是巨人。如果你害怕了,就靠边站,我去同他
们展开殊死的搏斗。”堂·吉诃德第二次出游,遇到的第一件事,就是把郊野里的三四十架风车
当作一群巨人。他不顾桑丘的劝阻,向第一架风车扑去,想砍断风车的翅翼;刚好这时起了一阵
风,那风车将他连人带马都摔了出去。
C.堂·吉诃德第一次出门时带个仆从,把客栈当作堡垒,把妓女当成名门闺秀,又把店主当成城
堡长官,还要求店主册封他。第二天,他回家置办行装。途中他搭救牧童,把商人当兵马冲杀,
结果他被一个骡夫打下马来,躺在地上动弹不得,最后被同村邻居搭救回家。
D.堂·吉诃德沉迷于骑士小说,忍不住要去行侠仗义。他四处冒险,上演了很多闹剧。他大战风
车,以致连人带马摔在地上,折断了长枪。
答案    C 堂·吉诃德第一次出门时没带仆人,第二天回家时找到了随从桑丘。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人们常以“人治”和“法治”相对称,而且认为西洋是法治的社会,我们是“人治”的社会。
所谓“人治”和“法治”之别,不在“人”和“法”这两个字上,而是在维持秩序时所用的力
量上。但乡土社会不是人治,可以说是个“无法”的社会,假如我们把法律限于以国家权力所
维持的规则;但是“无法”并不影响这社会的秩序,因为乡土社会是“礼治”的社会。
礼是社会公认合式的行为规范。合于礼的就是说这些行为是做得对的,对是合式的意思。如
果单从行为规范来说,这和法律无异,法律也是一种行为规范。礼和法不相同的地方是维持规
范的力量。法律是靠国家的权力来推行的,而维持礼这种规范的是传统。传统是社会所累积
的经验。不论哪一个社会,绝不会没有传统的。衣食住行种种最基本的事务,我们并不需要事
事费心思,那是因为我们托祖宗之福,有着可以遵守的成法——传统。在乡土社会中,传统的重
要性比现代社会更甚,那是因为在乡土社会里传统的效力更大。
乡土社会是安土重迁的社会,不但人口流动很小,而且人们用以获得资源的土地也很少变动。
在这种不分秦汉、代代如是的环境里,个人不但可以信任自己的经验,而且同样可以信任若祖
若父的经验。不必知之,只要照传统办,生活就能得到保障,自然会随之发生一套价值。依照着
做就有福,不依照了就会出毛病。于是人们对传统有了敬畏之感。“礼”字本是从豊从示。
豊是一种祭器,示是一种仪式。礼并不是靠一个外在的权力来推行的,而是从教化中养成了个
人的敬畏之感,使人服膺;人服礼是主动的。礼是可以为人所好的,所谓“富而好礼”。孔子很
重视服礼的主动性,《论语》记载: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
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这显然和法律不同了,甚至不同于道德。法律是从外限制人
的,不守法所得到的罚是由特定的权力加之于个人的。人可以逃避法网,逃得脱还可以自己骄
傲、得意。道德是社会舆论所维持的,做了不道德的事,见不得人,那是不好;受人吐弃,是耻。
礼则有甚于道德:如果失礼,不但不好,而且不对、不合、不成。这是个人习惯所维持的。礼治
从表面看去好像是人们行为不受规律拘束而自动形成的秩序。其实自动的说法是不准确的,
只是主动地服于成规罢了。孔子一再用“克”字,用“约”字来形容礼的养成,可见礼治并不
是离开社会,由本能或天意所构成的秩序。
法治和礼治发生在两种不同的社会情态中。这里所谓礼治也许就是普通所谓人治,只是“礼
治”一词不会像“人治”一词那样容易引起误解,以致有人觉得社会秩序是可以由个人好恶
来维持的。这种个人好恶的统治和礼治相差很远,因为礼是传统,整个社会历史在维持这种秩
序。礼治社会并不能在变迁很快的时代中出现,这是乡土社会的特色。
(摘编自费孝通《乡土中国》)
5.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
A.人们常认为我们是“人治”的社会,这种观点并不符合实际,因为我们是礼治社会。
B.礼和法律同中有异:它们都是一种行为规范,但两者用以维持行为规范的力量不同。
C.礼治社会的秩序不是人们行为不受拘束而自动形成的,而是通过传统的约束被动形成的。
D.相比较而言,礼治社会比法治社会更为优越,因为礼治社会是靠礼来维持秩序的。
答案    B    A.“因为我们是礼治社会”错误,原文所阐述的意思:在我国,乡土社会是礼治社
会。C.“被动形成的”错,原文中说“其实自动的说法是不准确的,只是主动地服于成规罢
了”,所以说应该是人们主动遵循礼而形成的。D.“礼治社会比法治社会更为优越”错,文中
只是讨论了两者的区别,并没有表明谁更优越,也不能因为“礼治社会是靠礼来维持秩序的”
就说它更优越。
6.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第一段先由“人们”的观点引出本文的观点;最后一段总结上文,并强调了礼治和人治的不
同。
B.第二段首先阐述礼的内涵,然后比较礼和法的异同,最后说明传统在乡土社会中的重要性。
C.本文要论证的中心是礼治和法治的不同,为了论证这一中心,文章多处运用了对比论证法。
D.文章引用了《论语》中“颜渊问仁”的相关文字,这是为了说明人们遵循礼应具有主动
性。
答案    C “本文要论证的中心是礼治和法治的不同”错,本文论证的中心是中国乡土社会
是礼治社会。
7.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乡土社会中,礼的运行并不需要有形的国家机构来维持,它依靠的是长期沿袭下来的传统。
B.乡土社会虽然从某种角度说是“无法”的社会,但并不是混乱的,它依然是个有秩序的社
会。
C.生活在乡土社会中的人们,按照传统去做,很多问题可能会迎刃而解;反之就可能受挫。
D.在变迁很快的现代社会,传统的效力无从发挥;礼在乡土社会中能够发挥作用是因为缺乏变
化。
答案    D “传统的效力无从发挥”过于绝对,原文说“在乡土社会中,传统的重要性比现代
社会更甚,那是因为在乡土社会里传统的效力更大”。由此可知,在现代社会,传统也会发挥作
用。
8.概括《红楼梦》中“大观园试才题对额”一事在小说中的作用。
答案 介绍大观园的布局结构、风貌景致;反映贾府的极度奢华;展示贾宝玉的文才;表现贾
政对宝玉的严厉以及对其才华的欣赏;为下文元妃省亲作铺垫。
解析 为迎接元春归省而建的大观园基本建成,贾政自谦自幼于花鸟山水题咏上就平平,如今
于怡情悦性的文章上更生疏;因闻塾师赞宝玉有对对联的歪才情,便带他进园拟匾题联。贾宝
玉在大观园里恣意品题,大大地露了回脸。贾政虽嘴上责备宝玉不知天高地厚,心里却颇有些
赞许。可以说,这一情节中,贾政带一干人等在大观园四处游走,将大观园的总体情况呈现在了
读者面前;贾宝玉在题对额中崭露头角,令贾政喜出望外。
9.试比较探春理家和王熙凤协理宁国府的不同目的。
答案 王熙凤是为了谋取一己之利,满足自己权欲的虚荣。探春是出于对这个家庭的公心,出
于一份朴素的情感和责任。
解析    探春理家,在大观园大兴改革之风,推出了承包责任制,显示了探春卓越的管理才能。她
主要做了三件事:一是支付赏银,秉公执法;二是蠲免费用,节约开支;三是实行承包,开辟财源。
秦可卿刚死,需要有人帮忙办理丧事,而贾珍夫人生病无法处理事务。王熙凤一向争强好胜,想
借协理宁国府的机会出出风头,免得别人说她没理过这等丧事;此外她也可以从中获取好处。
10.《红楼梦》中的宝钗这一人物“艳而冷”,宝钗的“冷”表现在哪些方面?请简要说明。
答案 居住环境的“冷”:室内的陈设如雪洞一般,只有一个土定瓶中供着数枝菊花。对爱情
的“冷”:她虽然心里爱着宝玉,但平时的言行举止却“远着宝玉”。对奴仆之死的“冷”:金
钏儿投井自杀,她却笑着用谎话安慰王夫人。
解析 题目要求学生说明《红楼梦》中的宝钗这一人物“艳而冷”的“冷”表现在哪些方
面。答题前先明确此处的“冷”是指宝钗性情中与其他女孩的不同,即其世故、虚伪、冷酷
无情、恪守封建礼教的一面。只要认真阅读过《红楼梦》这本书,回答本题还是比较容易
的。比如金钏儿投井自杀,她却笑着用谎话安慰王夫人。她喜欢奉承人。贾母要给她过生日,
问她爱听什么戏,爱吃什么东西。她深知老年人喜欢热闹戏文,爱吃甜烂食物,就按贾母平时的
爱好回答。她还当着面奉承过贾母。她说:“我来了这么几年,留神看起来,凤丫头凭他怎么
巧,再巧不过老太太去。”结果贾母夸奖她:“提起姊妹……从我们家四个女孩儿算起,全不如
宝丫头。”宝钗室内的陈设如雪洞一般,只有一个土定瓶中供着数枝菊花,穿着也是“不见奢
华,惟觉淡雅”。她虽然心里爱着宝玉,但平时的言行举止却“远着宝玉”。
11.阅读下面的《红楼梦》第十七回(大观园试才题对额)选段,完成后面的题目。(6分)
至院外,就有跟贾政的几个小厮上来拦腰抱住,都说:“今儿亏我们,老爷才喜欢,老太太打发人
出来问了几遍,都亏我们回说喜欢;不然,若老太太叫你进去,就不得展才了。人人都说,你才那
些诗比世人的都强。今儿得了这样的彩头,该赏我们了。”
  被小厮抱住的人是谁?引得老爷喜欢的有什么事?几个小厮讨赏的结果如何?请简述相关
情节。
答案 ①贾宝玉。②大观园题匾额对联,宝玉展现了诗才。③几个小厮将宝玉所佩之物尽行
解去。
解析 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熟悉相关情节,然后根据题干要求具体作答。根据题干和材料的
提示,梳理相关的情节作答即可。
12.简述堂·吉诃德的游侠准备。
答案 堂·吉诃德为他的游侠做了下列准备:拼凑了一套破烂不堪的盔甲,骑上一匹瘦弱的老
马,并给它取名为驽骍难得,挎上破盾牌,拿着旧长矛,还自名为堂·吉诃德(意思是“为家乡争
光”),又把邻村的一个姑娘想象为意中人,给她取名为杜尔西内娅。从第二次出游起,他还雇
了附近的农民桑丘做随从,骑着骡子跟在他后面。
解析 将其两次出游所做的准备说出来即可。
13.简述堂·吉诃德自封骑士的趣事。
答案 堂·吉诃德来到一家客店。他把客店当堡垒,把店主当长官,硬要店主封他骑士的名号。
店主乐得捉弄他,就当起他的“教父”。在受封“典礼”上,店主拿记骡夫草料的账簿当《圣
经》,念念有词,然后举手给堂·吉诃德狠狠一掌,并用剑在他肩膀上使劲拍一下,命令一个妓女
给他挂剑,另一个妓女给他套上马刺,整个仪式就此结束。
解析 将自封骑士的过程进行描述即可。
14.堂·吉诃德曾经那样热烈地投入到行侠仗义的行动中,梦醒后发觉一切都是空,对骑士文学
深恶痛绝。那么,他以前的种种行为还有没有价值?
答案 有价值。虽然堂·吉诃德做了许多荒唐可笑的事,但这些事大都出自他善良的动机——
为了解救人类的苦难。他是一个为了维护正义,拯救世人,甘愿牺牲自身生命的无畏勇士,是理
想主义的化身。只不过他选错了方式,他以为骑士道最能替人消灾解难,却不知道那个年代骑
士道太过时了,借骑士道根本不能实现理想。
解析 本题是开放性试题,通过阅读,领悟其中精神,然后作答。
15.简述一个关于侍从桑丘的故事,从这个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到他受到了堂·吉诃德的美好品德
的影响。
答案 他在当总督时,发财欲望已经改变为改革现状的民主要求。他十分敏锐,察觉公爵夫妇
设下的陷阱后,毫不贪恋权位,立即辞职。他对公爵说:“我光着身子进去,如今还是个光身,我
没有吃亏,也没有占便宜。我这个官当得好不好,那里有见证,可以让他们说。”
解析 回答本题,首先要从桑丘在做堂·吉诃德仆人后有所改变的事中选择,然后进行分析。
16.请用对偶句描述下面《红楼梦》中宝黛初会的情景,不超过30字。
黛玉一见,便吃一大惊,心下想道:“好生奇怪,倒像在那里见过一般,何等眼熟到如此!”……宝
玉看罢,因笑道:“这个妹妹我曾见过的。”贾母笑道:“可又是胡说,你又何曾见过他?”宝玉
笑道:“虽然未曾见过他,然我看着面善,心里就算是旧相识,今日只作远别重逢,亦未为不
可。”
答案 娇黛玉一见惊疑似何处见过宝哥哥,痴宝玉初识欣喜如梦里重逢林妹妹。
解析 解答本题首先找好符合要求的内容,即宝黛见面的情景,然后要组织好语言,最后看使用
的修辞手法是否符合要求。
  
  文档由机器转码 排版混乱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请下载原文档
本文档的下载地址为http://www.gaokaotiku.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5017
高三语文资料

写了 1378 篇文章,拥有财富 2762,被 0 人关注

代码测试
分享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高考题库网 www.gaokaotiku.com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欢迎注册高考题库
B Color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成为第一个吐槽的人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京ICP备13053688号-15|高考题库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