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 (课标Ⅲ专用)
专题二 实用类文本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五年高考
A组 课标Ⅲ卷题组
一、(2019课标全国Ⅲ,4—6,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材料一:
2008北京奥运会、残奥会将中国志愿服务活动推向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这批被誉为“鸟巢
一代”的奥运志愿者通过积极参与和真诚奉献,在奥运会的平台上展现、锻炼和成就了自
己。奥运会服务经历给“鸟巢一代”志愿者烙下了深深的印记,可以发现,奥运志愿服务的实
践产生了一种共同的精神素养,志愿者分享的回忆背后所蕴含的价值取向与我国倡导的“爱
国”“敬业”“诚信”“友善”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着较高的契合。他们积极投身奥
运这一全球性的体育文化盛典,充满了对国家的热爱和认同,展现出这代人的社会担当和国际
视野。因此,奥运志愿服务集体记忆可以作为潜在的精神遗产和志愿遗产,集体记忆的建构将
对北京2022冬奥会有所助益。
(摘编自王艳等《“鸟巢一代”奥运志愿
服务集体记忆与奥运遗产》)
材料二:
国务院印发的《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2016—2025年)》强调提升青年志愿服务水平、促进青
少年的社会融入和社会参与,中国体育志愿服务事业在冬奥背景下的健全与发展将为青少年
社会参与提供实现路径。志愿服务是一种利他行为,是以不求物质回报为前提地为他人、社
会团体或某项事业,乃至为整个社会提供援助。近年来学者们逐渐构建了以讨论志愿者行为
动机为主的解释范式,比如人们可能因表达个人价值、增强自身意义、增长职业技能和强化
人际关系等方面来进行志愿服务。志愿者的参与动机之所以重要,就在于志愿服务不能简单
地局限在无私奉献的框架内,志愿服务对于志愿者的自我成长和公民参与社会建设也有重要
意义。志愿服务的最终目的是在全体社会成员的心中内化志愿精神,形成一种面对社会、面
向人生的个体态度和公民意识,在这种层面上,志愿服务所谓“推动人类发展和促进社会进
步”的价值才得以彰显。
(摘编自李佳宝等《论冬奥背景下体育志愿
服务与青少年社会参与》)
材料三:
近两年,共享单车成为市民出行的新宠。然而,在共享单车发展正盛的同时,违规停车、私自上
锁、丢弃及破坏单车的现象也屡见不鲜。为了规范使用,共享单车公司也尝试采取一些措施,
除了运营人员加强维护之外,公司官方平台也会以信用分奖惩的方式来鼓励使用者对违规行
为进行举报,以此规范共享单车的使用。随着举报反馈机制的建立,在城市中涌现出一群单车
猎人。他们是共享单车的使用者,在业余时间他们也会寻找并拍照举报那些破坏共享单车正
常使用秩序的行为,并将违规使用的单车搬到公共区域停放以维护共享秩序,他们将此称为
“打猎”。在自发参与共享单车秩序维护的过程中,单车猎人的这一行为也逐渐体现出在消
费社会中使用者自下而上地参与社会治理的特点。作为消费者的单车猎人也逐渐体现出一
定的公民意识,他们参与治理并形成网络时代促进共享单车健康发展的新力量。
(摘编自许金凤等《卷入的消费者——以摩族猎人为例》)
1.下列对“志愿服务”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集体记忆的建构帮助“鸟巢一代”志愿者提升了志愿服务的水平,让他们能够更好地融入
奥运会,最终成就自己。
B.2008年北京奥运会志愿服务的经历对“鸟巢一代”志愿者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他们将这段
经历内化为一种志愿精神。
C.志愿服务不能单纯理解为志愿者只有奉献,没有获得,其实志愿服务对于志愿者提升个人价
值、增长职业技能等会有所帮助。
D.北京2022年冬奥会的志愿服务可以满足一些青少年作为社会成员参与社会建设的愿望,为
他们提供实践的平台。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鸟巢一代”参加奥运志愿服务形成了集体记忆,其中蕴含的价值取向与社会主义核心价
值观的契合度较高。
B.共享单车公司除了让运营人员加强维护外,还尝试通过信用分奖惩的方式来帮助解决破坏
单车等多种问题。
C.为了推动共享秩序的建立,单车猎人开始寻找并拍照举报违规停放、私自上锁和丢弃单车
等不文明的行为。
D.单车猎人的群体性行为有助于规范共享单车的使用,构建在共享单车公司之外的民间力量
参与治理的新格局。
3.单车猎人可以看作“新型”的志愿者,请结合材料分析这一说法的根据。(6分)
一、
1.答案 A 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和归纳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文题关注社会先
进文化,引领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A项,“集体记忆的建构帮助‘鸟巢一代’志愿者提升了志愿服务的水平”错误,应该是“鸟
巢一代”志愿者的积极参与和真诚奉献构成了奥运志愿服务的集体记忆。
2.答案 C 本题考查理解文本和归纳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文题关注社会发展、科技进步、
生产生活,指引学生拓展视野,关注大时代。
C项,“为了推动共享秩序的建立”错,原文是“并将违规使用的单车搬到公共区域停放以维
护共享秩序”,选项曲解文意。
3.答案 ①单车猎人和志愿者的行为都是一种不求物质回报的利他行为,彰显了“推动人类
发展和促进社会进步”的价值;②二者的行为均属于社会参与,体现了一种公民意识;③“新
型”体现在:单车猎人属于单车的消费者,他们是网络时代促进共享单车健康发展的新力量,
“打猎”的行为实际上是帮助公司进行运营的维护。
解析 本题考查对文本分析探究的能力,涉及文化传承与理解的核心素养,关注社会发展、科
技进步和生产生活的价值观念。
首先审读题干,抓住关键词“‘新型’的志愿者”。“单车猎人”作为志愿者的行为目的是
什么,为什么是“新型”的。然后找准区间,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内容筛选整合。材料二着重
探讨志愿者的动机和目的;材料三重点分析单车猎人的特点。最后整合信息,规范作答。
二、(2018课标全国Ⅲ,7—9,12分)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3题。
材料一:
2015年是“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调研、制定“十三五”规划的关键一年。2015年,
图书出版业取得了诸多重要突破,政府部门出台的多项政策、举措更加有力;图书出版产业规
模持续扩大,发展潜力持续显现。曾一度遭到电子商务冲击的实体书店,近一年来,伴随全民阅
读的推广开始逆袭。全国各地新建或改造了一批大型书城,这些大型书城注重“体验”和
“服务”,引入亲子阅读、创意生活、数字体验、咖啡餐饮等多元业态,逐步向文化购物中心
转型,赋予了实体书店新的生命力。
2015年,“互联网+”成为产业发展的新趋势,传统出版业转型升级及其与新兴媒体的融合是
新时代下出版业发展的必由之路。在2014年出台的《关于推动新闻出版业数字化转型升级
的指导意见》的基础上,出版社积极打造自身的数字出版平台,纷纷成立数字出版部门,专门负
责数字出版相关工作。诸多新改变和新方法让出版与市场的距离更近,如众筹出版、微店卖
书及微博、微信营销,改变后的赢利模式也让出版的效率变得更高。
[摘编自陈敏利《图书出版业品牌报告(2016)》]
材料二:
图1 2010~2015年实体店渠道市场码洋规模及年度增长率比较
图2 2010~2015年网店渠道市场码洋规模比较
(摘自杨伟《2015年中国图书零售市场发展》)
材料三:
由于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原有的图书出版业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借助互联网的优势,图书出版
可以实现内容的快速传播,并且不会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比如电子图书的开发,网上书店的
建立,这些新的形式扩大了图书出版的影响范围。图书出版业的信息获取方式也会发生改变,
面对互联网上的海量信息,对信息的筛选、分类和加工处理会成为图书出版业新的功能。在
市场经济条件下,图书出版的目的是要获得利润。但是在互联网条件下,许多图书资源可以免
费获得,因为互联网改变了传统出版业的营销模式,图书出版业需要从其他方面获得利润的增
长。图书具有的版权是图书出版业实现利润的基础,在图书版权原有的营销模式中,版权价值
仅局限于版权的转让。而在互联网条件下,版权的范围不再局限于文字,版权可以扩大到视
频、游戏等多个不同的领域,可以间接产生更多的利润。互联网还能够成为图书传播的平台,
让图书在传播过程中实现增值,比如在互联网传播中可以加载商业广告,产生巨大的效益。
(摘编自顾丽萍《试析“互联网+”时代的图书出版》)
1.下列对材料二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2015年,中国图书零售市场主要有实体书店和网店两大渠道,其中实体书店渠道市场码洋规
模达到344亿元,网店渠道达到280亿元。
B.实体书店渠道市场码洋规模2014年实现了3.94%的年度增长率,2015年市场码洋规模继续保
持增长,年度增长率达到0.29%。
C.2010~2015年,网店渠道市场码洋规模保持高速增长,可见,目前国内图书零售市场当中,网络
销售是图书出版业赢利的重要方式。
D.实体书店在经历了2010~2015年“增速下降—负增长—销售回暖”的过程之后,其市场码洋
规模与年度增长率也将趋于平稳。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图书出版产业的发展与繁荣离不开政策支持,“十二五”期间诸多法律法规与政策的及时
出台,为实体书店和网店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B.全国各地新建或改造的大型书城正逐步向文化购物中心转型,这表明实体书店向多元化的
经营方式转变,其业态已经成为一种主流。
C.各类出版社为加快产业升级,纷纷借助已有的数字出版部门,实现网络技术和图书出版的融
合发展,这拉近了出版业与市场的距离。
D.由于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电子图书的销售、图书版权产生的间接利润、图书作为传播平台
产生的广告效益等都会给图书出版业带来新的增值。
3.在“互联网+”的影响下,图书出版业发生了哪些转变?请简要概括说明。(6分)
二、
1.答案 D A.据图1、图2中2015年相关渠道的市场码洋数据可知,此项正确。B.据图1中201
4年与2015年的年度增长率可知,此项正确。C.据图2可知,网络销售市场码洋规模逐年递增,可
见“网络销售是图书出版业赢利的重要方式”;据图1可知,实体店虽然总数较大,但市场码洋
规模增幅不大。故此项正确。D.“增速下降—负增长—销售回暖”这一过程是2011~2014年
实体店年度增长率情况;“年度增长率也将趋于平稳”说法有误,据图1可知,2010~2015年波
动较大,无法以此预测未来是否将趋于平稳。
易错警示 分析图表“三误区”
误区一:只重图不重文,对文字的阅读不够仔细。
误区二:只看走向不看区间,在增加区间的增长率降低仍是增加,在降低区间的增长率仍是降
低。
误区三:只分析不综合,要综合各项指标的联系、区别,总结出规律性内容。
2.答案 A A.对应信息为材料一第一段“政府部门出台的多项政策、举措更加有力”,正
确。B.“其业态已经成为一种主流”说法错误,于文无据。原文只是说这种多元业态“逐步
向文化购物中心转型,赋予了实体书店新的生命力”。C.“借助已有的数字出版部门”说法
错误。据材料一原文“出版社积极打造自身的数字出版平台,纷纷成立数字出版部门”可知,
“数字出版部门”并不是“已有的”。D.“图书作为传播平台产生的广告效益”理解错
误。据材料三原文“互联网还能够成为图书传播的平台……加载商业广告,产生巨大的效
益”可知,“图书作为传播平台”应当改为“互联网作为传播平台”。
解题步骤 分析概括题“三步骤”
3.答案 ①开始数字化转型,并与新兴媒体融合;②营销模式多元化,赢利模式多样化;③图书的
传播速度加快,信息获取方式也发生转变。
解析 答题区间在材料一第二段和材料三。材料一,关键句“传统出版业转型升级及其与新
兴媒体的融合是……必由之路”“诸多新改变和新方法……微博、微信营销,改变后的赢利
模式也让出版的效率变得更高”;材料三,关键点“快速传播”“信息获取方式也会发生改
变”。据以上信息概括即可。
易错警示 准确概括文章内容“三警示”
警示一:切忌只寻找现成答案,无筛选、整合意识。
警示二:切忌只着眼于一处进行概括,无全局、通篇意识。
警示三:切忌只知堆砌罗列,没有分值意识。
三、(2017课标全国Ⅲ,7—9,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 题。
材料一: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需求的日益多样化,博物馆服务于社会建设的格局发
生了重大变化。博物馆收藏、展示的文化遗产资源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地为社会公众
所共享,在“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上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博物馆接待参观人次,从2001年的7 955万人次增长到2014年的7.2亿人次,13年间增长了8倍。
对于青少年而言,博物馆逐渐成为学校教育之外的“第二课堂”,在互动性、体验性、趣味性
方面发挥着独特的优势。2014年,全国博物馆拥有近3 000万件(套)藏品,依托这些藏品在历
史、文化、考古等领域开展了大量的科研活动,科研成果也非常丰富。针对藏品的研究,需要
整合学校和研究机构的学者、教师,因此博物馆往往会成为一个地区的文史研究中心。同时,
博物馆逐渐成为展示城市独特历史文化、提升城市文化品牌价值的重要载体。2010年,西安
市委、市政府正式提出把西安建设成“博物馆之城”的战略目标,随后广州、济南等城市也
纷纷提出建设“博物馆之城”的口号,以此提升城市的竞争力。
[摘编自刘世锦主编《中国文化遗产事业发展报告(2014)》]
材料二:
2008年起,中国文化文物系统的博物馆开始全面免费开放,此后博物馆的直接经济贡献逐渐弱
化。因此,只能通过博物馆事业增加值来衡量博物馆对国民经济的直接贡献。博物馆事业增
加值即文化文物系统内的博物馆向社会提供产品或服务(如文化创意产品销售、文物巡展、
社会文物鉴定及咨询等)而增加的价值总和。2001—2014年全国博物馆事业增加值变化情况
如下图:
[摘编自苏杨等主编《中国文化遗产事业发展报告
(2015—2016)》]
[注] 计算或比较不同时期的经济数据时,用某一时期产品的平均价格作为固定的计算尺度,
这种平均价格叫可比价格。可比价格计算出的指标,可以消除价格变动因素的影响,便于对不同时
期进行历史对比,以观察国民经济的发展情况。
材料三:
要真正了解或融入一个城市与国家,最直接也是最重要的途径就是参观博物馆。北京每年接
待的上亿游客中,相当一部分人要参观北京的博物馆。博物馆对于旅游经济的拉动难以用数
字衡量,它更多的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宣传和教育作用。通过品牌价值的提升和精神核心的建
立,实现对旅游经济的长远影响,这也是博物馆对国民经济的间接贡献。
(摘编自王小润等《博物馆能否成为旅游经济新坐标》)
1.下列对材料二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2001—2014年间,按当年价格计算出的全国博物馆事业增加值最低的年份是2001年,最高的
年份是2014年。
B.除2007年的全国博物馆事业增加值较前一年有所减少外,其余年份的增加值与前一年相比
均呈现上升态势。
C.按2001年可比价格计算,十几年间全国博物馆事业增加值大体上保持了较好的增长势头。
D.按当年价格计算出的增加值与按可比价格计算出的增加值相比,二者差距最大的年份是201
4年。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两项是(5分) ( )
A.直到今天,博物馆依然是通过藏品的基本陈列和专题展览的形式服务于公众,这种形式可以
丰富大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B.博物馆逐渐成为学校教育的“第二课堂”,它通过独特的学习资源,以适应青少年心理特点
的方式,激励青少年学习。
C.西安、广州等城市越来越重视利用博物馆来展现城市历史中最有深度和吸引力的元素,并
以此构建城市文化品牌。
D.博物馆免费开放会使其经济贡献逐渐弱化,因此需要通过博物馆事业增加值来衡量博物馆
对国民经济的全部贡献。
E.博物馆对旅游经济的拉动是非常重要的贡献,这也是提升博物馆诸如宣传和教育等其他功
能的关键所在。
3.根据上述材料,概括说明博物馆在科研方面的作用。(4分)
三、
1.答案 B “其余年份的增加值与前一年相比均呈现上升态势”错。仔细阅读材料二中的
统计图可知,2003年的增加值较前一年也有所减少。
2.答案 BC 本题考查对文本相关内容的分析概括能力。A.“直到今天,博物馆依然是通过
藏品的基本陈列和专题展览的形式服务于公众”与原文不符,材料一说“博物馆服务于社会
建设的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博物馆收藏、展示的文化遗产资源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
地为社会公众所共享”。D.“博物馆免费开放会使其经济贡献逐渐弱化”“衡量博物馆对
国民经济的全部贡献”说法均有误,材料二说“博物馆的直接经济贡献逐渐弱化”“衡量博
物馆对国民经济的直接贡献”,选项以偏概全。E.主客体倒置,答题区间为材料三,原文为“博
物馆对于旅游经济的拉动难以用数字衡量,它更多的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宣传和教育作用。通
过品牌价值的提升和精神核心的建立,实现对旅游经济的长远影响”,而不是通过拉动旅游经
济来提升博物馆宣传和教育的功能。
3.答案 ①依托藏品开展的科研活动能够产出丰富的科研成果;②博物馆可以整合一个地区
的科研力量,培育出科研团队。
解析 回答此题,要抓住题中“在科研方面的作用”一语,先在三则材料中仔细筛选相关内容,
然后进行归纳概括。答题区间为材料一,根据材料一中“依托这些藏品在历史、文化、考古
等领域开展了大量的科研活动,科研成果也非常丰富”可归纳出答案第①点。根据材料一中
“针对藏品的研究,需要整合学校和研究机构的学者、教师,因此博物馆往往会成为一个地区
的文史研究中心”可归纳出答案第②点。
B组 课标Ⅰ、课标Ⅱ、自主命题·省(区、市)卷题组
一、(2019课标全国Ⅱ,4—6,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材料一:
武汉长江大桥的兴建,开辟了我国桥梁建设事业的新历史。中国工程人员数十年来在桥梁建
设工程中作过许多努力,有过很多成绩,钱塘江铁桥就是中国工程人员自己设计的。可是,我们
从来没有完全用自己的力量建设过一座规模巨大的铁路桥梁。五十年前的黄河铁桥是由比
利时包工的,其后的钱塘江铁桥的主要结构部分也是由德国、英国、丹麦三个“洋行”分别
承包的。这就不可能使我们系统地积累自己的桥梁建设经验,没有能组成自己的桥梁建设队
伍,中国的桥梁建设事业也就长期停滞不前。武汉长江大桥的修建将改变我国桥梁建设事业
的面貌。三年来,主持武汉长江大桥勘测设计工作的工程人员和地质人员,在人力、物力、财
力上得到国家的大力支持,又得到苏联专家的无私援助,既考虑了最经济地建设桥梁,又考虑了
航运等有关部门对利用长江的要求,选择了最合理的线路和桥式,完成了这个伟大工程的初步
设计。同时武汉长江大桥的全部工程还将用自己的材料由我国自己的人力来建设。因此,这
个工程也将是我国一座最好的桥梁建设学校,将为我国培养出一批桥梁建设人才。
(摘自社论《努力修好武汉长江大桥》,
《人民日报》1954年2月6日)
材料二:
港珠澳大桥被英国《卫报》誉为“新世界七大奇迹”之一。对于这座目前世界上综合难度
最大的跨海大桥而言,每项荣誉的背后,都是一组组沉甸甸数据的支撑。全长55公里,世界总体
跨度最长的跨海大桥;海底隧道长5.6公里,世界上最长的海底公路沉管隧道;海底隧道最深处
距海平面46米,世界上埋进海床最深的沉管隧道;对接海底隧道的每个沉管重约8万吨,世界最
重的沉管;世界首创深插式钢圆筒快速成岛技术。截至通车前夕,港珠澳大桥共完成项目创新
工法31项、创新软件13项、创新装备31项、创新产品3项,申请专利454项,7项创世界之最,整
体设计和关键技术全部自主研发。在这一大国重器的背后,不光有千千万万建设者的汗水,更
有不少为其提供强有力科技支撑的团队。如今,中国的桥梁和高铁一样,已经成为中国走向世
界的一张名片。而随着这张名片一同递出的,是我们身为国人的自信心。
(摘编自王忠耀等《港珠澳大桥背后的科技支撑》,
《光明日报》2018年10月24日)
材料三:
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智能建造以信息化为基础,运用大数据、云计算及物联网等先进技术,创
造具有感知储存能力、学习判断能力的智能设备、智能控制系统等,扩展、延伸工程建设者
的感知能力、预测能力、控制能力及作业能力,将机器智能与人类智慧紧密结合,形成人机一
体化智能建造系统,使工程建设更为安全。智能建造平台由感知层、网络层、数据层、应用
支撑层及应用层组成。感知层是基础,借助卫星等多种技术手段,采集各类数据信息,类似人的
眼睛等感官;网络层利用光纤通信网等技术,将感知层采集的各类数据信息传输至数据层,类似
人体神经系统;数据层中存储着大量的数据信息资源,借助数据库、云存储等智能存储手段,实
现信息资源的有效存储和共享;应用支撑层是运算中心,类似于大脑,实现数据融合,最终在应
用层形成各种智能控制系统,辅助工程建设者进行决策。
(摘编自林鸣等《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智能建造探索与实践》)
1.下列对材料三相关内容的梳理,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岛隧工程智能建造 智能设备和智能控制系统等 工程建设者的感知等能力
B.机器智能与人类智慧紧密结合 人机一体化智能建造系统 工程建设的安全
C.感知层采集的数据信息 网络层 数据层
D.数据层 数据库等智能存储手段 数据融合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材料一的社论沉雄庄重,激发读者奋发向上的爱国热情;材料二的报道用确凿事实和翔实数
据凸显我国科技实力,唤起读者强烈的自豪感。
B.武汉长江大桥的建设虽然有苏联专家援助,但在建桥伊始就计划全部工程使用我国自己的
材料和人力,从而培养锻炼新中国自己的桥梁建设队伍。
C.港珠澳大桥拥有世界上最长的总体跨度和海底隧道、进海最深的沉管隧道、最重的隧道
对接沉管,以及首创的智能建造平台和深插式钢圆筒快速成岛技术。
D.综合三个材料可以看出,中国大型桥梁工程建设摆脱了以往的落后面貌,数十年来的中国桥
梁建设史,也反映了新中国综合国力的提升。
3.为什么说今天的中国桥梁已经成为体现国人自信心的一张名片?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6分)
一、
1.答案 D 本题考查实用类文本阅读的相关知识,着重考查内容的梳理能力,体现发展逻辑
思维的学科素养,引导树立正确方法论的观念。
关于数据层,原文说“……借助数据库、云存储等智能存储手段,实现信息资源的有效存储和
共享”,由此可知,D项中实现“数据融合”错误,应为“有效存储和共享”。
2.答案 C 本题考查分析概括文本内容的能力,体现思维发展与提升的学科素养,激发爱国
主义情怀。
C项列举了港珠澳大桥一系列之最,其中“首创的智能建造平台”原文没有体现;另外,应是
“世界上最长的海底公路沉管隧道”,而不是“最长的海底隧道”。故C项错误。
3.答案 ①港珠澳大桥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被外媒誉为“新世界七大奇迹”之一;②港珠
澳大桥证明当今中国桥梁建设水平已处于世界领先地位;③从武汉长江大桥到港珠澳大桥,体
现了我国科技实力的增强和不断创新的精神。
解析 本题考查分析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和筛选、概括信息的能力,体现思维发展与提升
的学科素养,培养良好思维品质。
依据题干,筛选、概括三则材料中的有关信息。材料一,武汉长江大桥的建设,为我国培养出一
批桥梁建设人才,体现出中国桥梁建设者们的奋斗精神;材料二,港珠澳大桥被誉为“新世界七
大奇迹”之一,创造了诸多世界之最,体现出建设者们的创新精神和我国的科技实力;材料三,
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智能建造信息化水平先进。从材料一中用我国材料由我国人力建设的
武汉长江大桥到材料二中建成世界上综合难度最大的跨海大桥,可以看出我国科技的发展。
综上,港珠澳大桥领先的建设水平和我国科技的发展,成为体现国人自信心的一张名片。
二、(2019课标全国Ⅰ,4—6,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材料一:
可移动文化遗产的保护是指运用各种方法延长可移动文化遗产寿命的专业性活动。保护技
术推进的核心是找到与遗产变化状况相适应的保护方法,以便及时对藏品进行预警、干预,使
藏品保持健康的状态。在此过程中,预防、治理、修复三个方面的技术运用起着至关重要的
作用。预防是所有的减缓文化遗产恶化和损毁的行为的总称,它涉及光照度、环境条件、安
全、防火和突发事件的准备等方面。治理是通过外界的干预直接作用于可移动文化遗产的
保护行为,是为了消除正在损毁遗产的外界因素,从而使遗产恢复到健康的状态。根据可移动
文化遗产遭受“病痛”情形的差异,治理技术可以分为杀虫、去酸、脱水和清洁等类型。修
复是对已经发生变形或变性的遗产进行处理,使之恢复到原有的形态或性质。修复的内容大
致分为两个方面:一是清除文物和标本上的一切附着物;二是修补文物和标本的残缺部分。
(摘编自周耀林《可移动文化遗产保护策略研究》)
材料二:
以温度25℃、相对湿度50%为标准寿命(设其指数为1.00),计算在温度15℃、35℃和湿度1
0%、30%、70%条件下,纸张的寿命和标准寿命的倍数关系,结果见下表:
湿度(%) 寿命倍数温 一年平均湿度(%)
度(℃)
70 50 30 10
35 0.14 0.19 0.30 0.68
25 0.74 1.00 1.56 3.57
15 2.74 5.81 9.05 20.70
(摘编自李景仁等《图书档案保护技术手册》)
材料三:
毛里求斯是非洲一个岛国,位于赤道南部的西印度洋上,气候湿热多雨。毛里求斯拟修复的档
案文件,形成于18世纪,文件纸张为破布浆机制纸,字迹材料为酸性烟黑墨水,双面手写。以手
感鉴别,柔韧性极差,几乎一触即碎。通过测试数据可知,文件纸张严重酸化。应毛里求斯大使
馆的要求和委托,国家图书馆图书保护组和图书修整组的技术人员,对部分档案文件进行了实
验性去酸和修复。方案如下:
(1)去酸方案
酸是纸张纤维发生化学降解的催化剂,能加快纸张纤维的水解反应,使纸张脆化变黄、机械强
度下降,直至脆裂粉碎,不能使用。为避免酸性对文献纸张的损害,人们研究了各种去除纸张酸
性的方法。根据毛里求斯档案文件的损坏程度和特点,技术人员认为采用氢氧化钙溶液去酸
法比较好,以氢氧化钙溶液去酸,可根据纸张酸化的程度调节去酸溶液的浓度和去酸时间,去酸
彻底,可操作性强,在操作处理过程中也不会使文件出现新的损坏。
(2)修复方案
纸浆补书机与边缘、局部裱相结合的修复法。用纸浆补书机修补书页,既不遮挡字迹又能增
强纸张强度。但纸浆补书机法也有其不足,如对书页的边缘残缺处和书口的断裂处补后的强
度不够,主要原因是书口的断裂处及书页上的裂口缝隙过小,使得纸浆难以通过,边缘残缺处的
纸浆与书页的连接方式属单侧直线连接,不够牢固。为了弥补这一缺陷,纸浆补书机与边缘、
局部裱相结合显然是必要的。
档案文件修复后,纸张的强度和柔韧性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原来一触即碎的文件纸张,现在不
但可以正常翻阅,甚至可以拿起抖动。对于文件修复前后的变化,毛里求斯大使馆人员表示惊
讶,称之为“魔术般的变化”。
(摘编自周崇润等《关于毛里求斯档案文件的去酸与修复》)
1.下列不属于可移动文化遗产“修复”工作的一项是(3分) ( )
A.使用真空干燥法对受潮的古代文献进行处理。
B.使用盐酸、硝酸等化学试剂给青铜器除锈。
C.使用纸浆补书机对破损的古籍进行修补。
D.使用树脂黏合剂粘接破碎的古代瓷器。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预防是为了减缓可移动文化遗产遭受损害而采取的必要措施和行动,其侧重点主要在于可
移动文化遗产的外部环境。
B.如果将温度25℃、相对湿度50%下纸张的寿命定为标准寿命,当湿度不变、温度降低10℃
时,纸张的寿命倍数就会达到5.81。
C.纸浆补书机修补法对于修复纸张的酸性特别理想,这种方法既可以增强纸张的强度,又不会
影响字迹的清晰度。
D.国家图书馆的技术人员对毛里求斯形成于18世纪的档案文件的修复工作是可移动文化遗
产保护的成功案例。
3.请结合材料,分析毛里求斯想要修复的档案文件的受损原因。(6分)
二、
1.答案 A 本题考查理解文本重要概念的能力,体现了发展逻辑思维的学科素养,涉及关注
社会发展、科技进步的价值观念。
A项,不属于修复方法,而是治理技术。
2.答案 C C项,“纸浆补书机修补法对于修复纸张的酸性特别理想”错误,根据材料三修复
方案中的“为了弥补这一缺陷,纸浆补书机与边缘、局部裱相结合显然是必要的”,可知修复
纸张的酸性应采用纸浆补书机与边缘、局部裱相结合的修复法。
3.答案 ①档案文件形成的年代久远;②档案文件的纸张严重酸化;③毛里求斯的气候湿热多
雨,不利于档案文件的保存。
解析 本题考查筛选和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体现了思维发展与提升、文化传承与理解的学
科素养,树立文化遗产是人类共同财富的价值观念。
首先需要找准答题区间,本题答题区间在材料三,可以从毛里求斯的气候、档案文件形成时
间、文件纸张的柔韧性、纸张酸化程度等方面入手分析。
三、(2019北京,1—6,22分)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6题。
材料一
随着全球人口的不断增长和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人类在创造文明的同时也缔造了一个深受
人类影响的全球生态系统。长期以来对生物资源及土地的过度利用,导致了动植物栖息地丧
失、环境污染等一系列问题的出现,生态环境及生物系统遭受了严重破坏。据专家估计,由于
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地球上的生物种类目前正在以相当于正常水平1000倍的速度消失,全球
已有约3.4万种植物和5200多种动物濒临灭绝,物种分布发生了大范围的变化,这些形成了全球
性的生物多样性危机。
生物多样性危机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城市化是其中重要的因素之一。城市化是伴随
工业化和现代化必然出现,反过来又推进工业化和现代化的一个历史过程;城市化水平是现代
文明的重要指标。但无序蔓延的城市开发使野生动植物的栖息地日益萎缩,一部分动植物不
得不和人类共同生活在城市之中。
城市中约60~70%的地表被道路、人工建筑、停车场等硬化,水不容易渗入,植物的种子难以
生根。全球很多城市的人口密度已达每平方千米数万人,密集的人流对诸多生物而言是潜在
的危险;除此之外,还有大量的汽车、摩托车等在飞驰。高楼大厦林立,热量不断聚集,城市中
心的温度有时甚至高出周边10℃之多,这种热岛效应对生物的生存也是一大干扰因素。
生物多样性为人类发展带来了巨大财富,目前它却面临着来自城市化等方面的威胁。城市化
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成为生态学研究者关注的焦点问题。
(取材于干靓等的相关文章)
1.根据材料一,下列表述不属于生物多样性危机的一项是(3分) ( )
A.生物种类以非正常速度消失。
B.大量动植物濒临灭绝。
C.物种分布发生大范围变化。
D.动植物和人类共同生活。
2.根据材料一,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 ( )
A.深受人类影响的全球生态系统利于缓解生物多样性危机。
B.第一段通过列举数据来凸显生物多样性危机的严重程度。
C.生态学者关注的焦点是生物多样性危机给人类带来哪些损失。
D.这则材料反映了对生物多样性危机的担忧并提出了应对策略。
材料二
近年来生物学家发现,城市中部分野生物种对相比地球漫长历史还十分年轻的人工环境有着
不可思议的适应力。
科学家正努力揭示各物种在城市中的进化情况。“坦白说,部分物种对这种极端约束适应能
力之强着实令人惊叹。”法国蒙彼利埃大学功能生态学与进化生态学研究中心主任皮埃尔-
奥利维耶·切普图评论道。“其中不仅存在微观进化,我认为在某些情况下还有宏观进化。”
荷兰国家生物多样性中心进化论研究员曼诺·希尔图森说,“我们在城市观察到的进化,其速度
接近理论上的最大值,这让我们感到不可思议。”
联合国预计21世纪城市化进程将步入快车道:2030年,全球城市面积将达140万平方千米;到205
0年,城市居民将新增25亿。城市作为人类文明的产物,最早出现于5000年前的美索不达米亚
平原。如今,城市化将成为地球生物最重大的进化动力之一。
的确,城市中生物进化的各类实证开始涌现,水泥路旁、大楼脚下、阳台边缘、地铁站楼梯等,
无处不在。繁衍在城市地铁通道的地下家蚊不再冬蛰,相较于鸟类的血液,它们现在明显偏好
哺乳动物;它们与其他蚊子种群之间,已经产生了明显的生殖隔离。除了野生物种和家养物种,
有的地方如今又出现了新型城市物种,这使人们重新审视城市生态环境与生物多样性问题。
科学家将城市与遭受高度集约化农业严重破坏的乡村环境进行对比后,发现城市中的物种往
往比乡村更多。相较于乡村,城市为物种提供了多样化的生境。动植物可以依附于各种各样
的角落、边沿、墙缝,生活在荒地、墓地和潮湿的水沟里,或者栖居于精心维护、富有情调的
花园中。它们可以全年获取水资源及食物,而在野外,水资源和食物的获得具有季节性。热岛
效应也成为城市生境的一大优势,城市冬季不再严寒。
在密集型农业时代,城市将成为全新的生态系统,有利于保护生物多样性,并且这一潜能还将不
断得到激发。
(取材于吴苏妹编译的相关文章)
3.材料二说,与遭受高度集约化农业严重破坏的乡村环境相比,城市中的物种往往更多。下列
对其原因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城市提供了更加多样的栖居地。
B.城市中的生物得到了精心保护。
C.城市中有持续性的水源和食物。
D.城市的冬季温度一般比乡村高。
4.下列对材料一和材料二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材料一分析了城市环境特点,认为应该减缓城市化的步伐。
B.材料二的引文表达了科学家对城市中生物进化速度的忧虑。
C.两则材料中关于城市化是人类文明的产物的看法是一致的。
D.两则材料中关于热岛效应是否有利于生物生存的看法相似。
材料三
研究发现,每个物种每一次成功适应城市生活的同时,会有多个物种在当地消失;而一个物种若
过于迅速地适应了城市生活,也意味着有众多个体要做出牺牲。城市化引发的生物快速进化
往往要付出代价。
多伦多、波士顿等城市里的白车轴草,为提高抗寒性而舍弃了释放氰化物的能力。释放氰化
物可抵御来自食草动物的威胁,但抗寒性会降低。而在市中心,城市高温使得积雪极易消融,没
有了积雪的覆盖,植物就难以抵御夜间冰冻。一项新的研究表明,包括徒步旅行在内的人类活
动,正在促使世界各地的哺乳动物在夜间变得更加活跃,呈现出夜行性增强的趋势。夜行性增
强会带来一系列的负面影响,包括习性的改变、繁殖能力的降低等。关于纽约市各公园白足
鼠的研究发现,相比乡村白足鼠,城市白足鼠体内涉及脂肪酸消化的基因出现过度表达。此种
进化选择极有可能与在城市中能够轻易吃到人类丢弃的油纸、吃剩的比萨饼和芝士汉堡有
关。自1940年以来,意大利城市地区家蝠的颅骨体积在不断增大,这或许是受路灯影响。路灯
会吸引并聚集大量的大型昆虫,随着世代更替,咬合力强的蝙蝠越发具有优势。
城市中的生物进化与生物多样性密切相关,生物进化是一个难以操控、可预见性低的课题。
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助理教授马克·约翰逊强调说:“我们观察到,一些物种在全世界大部分城市
中都呈现出趋同进化。在部分城市,物种未能顺利适应,个中缘由目前还不得而知。”
(取材于赵熙熙等的相关文章)
5.根据材料三,下列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 ( )
A.白车轴草为抵御积雪的覆盖而舍弃了释放氰化物的能力,这与城市高温有关。
B.哺乳动物因夜行性增强而改变了习性,繁殖能力降低,这与人类的活动有关。
C.城市白足鼠可能因为吃了比萨饼等食物,涉及消化的某种基因出现过度表达。
D.路灯吸引并聚集了大量的大型昆虫,家蝠或因捕食它们而颅骨体积不断增大。
6.就城市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关系,上面三则材料分别表达了什么观点?说说这些观点对你认识
这一关系有何启发。(7分)
三、
1.答案 D 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的能力,体现了思维的发展与提升的学科素
养,引导考生了解人类在创造文明的同时对全球生态系统的影响。
原文第1段写道“地球上的生物种类目前正在以相当于正常水平1000倍的速度消失”“全球
已有约3.4万种植物和5200多种动物濒临灭绝”“物种分布发生了大范围的变化,而“这些形
成了全球性的生物多样性危机”,故A、B、C三项都正确。由原文第2段可知,“无序蔓延的
城市开发使野生动植物的栖息地日益萎缩,一部分动植物不得不和人类共同生活在城市之
中”是“生物多样性危机”产生的原因之一,因此选D。
2.答案 B 本题考查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重点考查概括内容、分析论点与论据之
间关系的能力,体现了发展逻辑思维的学科素养,培养优秀思维品质。
A项,由材料一第1段可知,“利于缓解”错误。C项,由材料一第4段最后一句“城市化对生物
多样性的影响成为生态学研究者关注的焦点问题”可知,“焦点是生物多样性危机给人类带
来哪些损失”错误。D项,材料一中并没有针对生物多样性危机提出应对策略。
3.答案 B 本题考查社科类文本的相关知识,重点考查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体现了发展逻辑思维的学科素养,培养优秀思维品质。
由材料二第4段中的“相较于乡村,城市为物种提供了多样化的生境”“它们可以全年获取水
资源及食物”“城市冬季不再严寒”可知,A、C、D三项正确。由“或者栖居于精心维护、
富有情调的花园中”可知,“精心保护”的是“花园”,而非“城市中的生物”,故B项错误。
4.答案 C 本题考查对文本内容的分析,重点考查依据文本内容进行合理推断的能力,体现
了思维的发展与提升的学科素养,培养创新思维、创新意识。
材料一中并未阐述“应该减缓城市化的步伐”,属无中生有,故A项错误。材料二的引文表达
了科学家对城市中生物进化速度的惊叹,故B项错误。材料一中作者认为热岛效应对生物的
生存是一大干扰因素,材料二中作者对热岛效应的看法是“成为城市生境的一大优势”,两则
材料看法不同,故D项错误。
方法技巧 本题重点考查依据文本内容进行合理推断的能力,因此各个选项中表“推断”的
内容要加以推敲,如“应该减缓城市化的步伐”“对城市中生物进化速度的忧虑”“看法是
一致的”“看法相似”等。可以在文中找到相关内容,进行辨析,进而选出正确答案。
5.答案 A 本题考查整合文中信息并进行分析的能力,体现了思维的发展与提升的学科素
养,培养优秀的思维品质。
材料三第2段中说“为提高抗寒性而舍弃了释放氰化物的能力”“没有了积雪的覆盖,植物就
难以抵御夜间冰冻”,而选项却变成了“为抵御积雪的覆盖”,因此A项错误。
6.答案 观点:①材料一认为城市化严重破坏了生态系统,是使生物多样性面临危机的重要因
素之一。
②材料二认为在密集型农业时代,城市将成为全新的生态系统,有利于保护生物多样性。
③材料三认为城市化引发的生物快速进化往往要付出代价,生物进化是一个难以操控、可预
见性低的课题。
启发:①三则材料关于“城市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关系”的观点各有不同,启发我们要多方面
(辩证)看待城市化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②在城市化过程中应尽量减少对生态系统的破坏,秉持人类与其他生物和谐共处的理念,保护
地球家园。
解析 本题考查概括作者的观点态度以及对文本内容进行探究的能力,体现了思维的发展与
提升的学科素养,启示学生要树立全面、辩证地看待事物的价值观念,培养正确的科学精神。
由材料一第2段可知,城市化是造成生物多样性危机的重要因素之一;第3段论述了城市化严重
破坏了生物的生存环境。材料二表示城市化将成为地球生物最大的进化动力之一,城市对生
物多样性有保护作用;由最后一段可知,在密集型农业时代,城市将成为全新的生态系统,有利
于保护生物多样性。材料三表示城市化引发的生物快速进化往往要付出代价;由第3段可知,
生物进化是一个难以操控、可预见性低的课题。三则材料就同一个问题,分别从不同的角度
进行论述,启发我们要全面、辩证地去认识城市化进程的影响,要关注生态,关注城市建设,减
少对生态系统的破坏,保护家园。
审题要领 (1)关注题干关键词语,如“关系”“观点”“启发”;(2)依据这三个关键词在文
中进行筛选、概括;(3)围绕话题对象,由浅入深地谈对事物的认识,可以从方法论的角度入
手。
四、(2019江苏,18—20,12分)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3题。
天津的开合桥
茅以升
开合桥就是可开可合的桥,合时桥上走车,开时桥下行船,一开一合,水陆两便,是一种很经济的
桥梁结构。但在我国,这种桥造得很少,直到现在,几乎全国的开合桥都集中在天津,这不能不
算是天津的一种“特产”。南运河上有金华桥,子牙河上有西河桥,海河上有金钢桥、金汤
桥、解放桥。这些都是开合桥。为什么天津有这样多的开合桥呢?
对陆上交通说,过河有桥,当然是再好没有了。但是河上要行船,有了桥,不但航道受限制,而且
船有一定高度,如果桥的高度不变,水涨船高,就可能过不了桥。要保证船能过桥,就要在桥下
预留一个最小限度的空间高度,虽在大水时期,仍然能让最高的船通行无阻。这个最小限度的
空间高度,名为“净空”,要等于河上航行的船的可能最大高度。根据河流在洪水时期的水位,
加上净空,就定出桥面高出两岸的高度。如果河水涨落差距特别大,如同天津的河流一样,那
么,这桥面的高度就很惊人了。桥面一高,就要在桥面和地面之间造一座有坡度的“引桥”。
引桥不仅增加了桥梁的造价,而且对两旁的房屋建筑非常不利。这在城市规划上成了不易解
决的问题。这便是水陆交通之间的一个矛盾。为了陆上交通,就要有正桥过河,而正桥就妨碍
了水上交通;为了水上交通,就要有两岸的引桥,而引桥又妨碍了陆上交通,因为上引桥的车辆
有的是要绕道而行的,而引桥两旁的房屋也是不易相互往来的。在都市里,除非长度有限,影响
不大的以外,引桥总是一种障碍物,应当设法消除。开合桥就是消除引桥的一种桥梁结构。天
津开合桥多,就是这个原因。
开合桥的种类很多,一种是“平旋桥”,把两孔桥联在一起,在两孔之间的桥墩上,安装机器,使
这两孔桥围绕这桥墩在水面上旋转九十度,与桥的原来位置垂直,让出两孔航道,上下无阻地好
过船。一种是“升降桥”,在一孔桥的两边桥墩上,各立塔架,安装机器,使这一孔桥能在塔架
间升降,就像电梯一样,桥孔升高时,下面就可以过船了。一种是“吊旋桥”,把一孔桥分为两
叶,每叶以桥墩支座为中心,用机器转动,使其临空一头,逐渐吊起,高离水面,这样两叶同时展开,
就可让出中间航道,以便行船。一种是“推移桥”,把一孔桥用机器沿着水平面拖动,好像拉抽
屉一样,以便让出河道行船。
开合桥桥面不必高出地面,不用引桥,但开时不能走车,合时不能通船,水陆交通不可同时进
行。特别是,桥在开合的过程中,既非全开,又非全合,于是在这一段时间里,水陆都不能通行,这
在运输繁忙的都市,如何能容许呢?因此,在桥梁史上,开合桥虽曾风行一时,但在近数十年来,就
日益减少了。
那么,开合桥怎样才能更好地服务呢?应当说,有几种改进的可能:一是将桥身减轻,改用新材料,
使它容易开动;二是强化桥上的机器,提高效率,大大缩减开桥合桥的时间;三是利用电子仪器,
使桥的开合自动化,以期达到每次开桥时间不超过3分钟,如同十字道口的错车时间一样。这
些都不是幻想,也许在不久的将来就会实现。
(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引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引桥是建造在河的两岸有一定坡度的桥,其作用是引导车辆驶上正桥。
B.在设计引桥时,需要综合考虑空间高度、桥梁造价、城市规划等因素。
C.引桥方便了水上交通,但会妨碍陆上交通,因为上引桥的车辆必须绕道。
D.在都市里,长度过长、影响太大的引桥是一种障碍物,应该设法消除。
2.下列对原文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开合桥成为天津的“特产”,与天津河流水位涨落差距特别大密切相关。
B.建桥时,正桥桥面高出两岸的高度等于河流平时的水位加上桥的净空。
C.除平旋桥之外,升降桥、吊旋桥、推移桥这三种都属于一孔桥。
D.改进开合桥的关键是尽可能缩减桥的开合时间,提高通行效率。
3.请结合全文,概括开合桥的优缺点。(6分)
四、
1.答案 C 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能力,体现了思维发展与提升的学科素养,引导关
注生产生活的价值观念。
“因为上引桥的车辆必须绕道”错误,原文为“因为上引桥的车辆有的是要绕道而行的”。
2.答案 B 本题考查提取文本信息和概括分析各信息之间的关系的能力,体现了思维发展与
提升的学科素养,培养关注科技发展的意识。
“正桥桥面高出两岸的高度等于河流平时的水位加上桥的净空”错误,原文为“根据河流在
洪水时期的水位,加上净空,就定出桥面高出两岸的高度”。
3.答案 优点:一开一合,水陆两便;无需引桥,经济实用。缺点:开时不能走车,合时不能通船;开
合过程中水陆交通都停顿。
解析 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体现了思维发展与提升的学科素养,引导注重操
作技能和社会实践的观念。
根据原文第一段“开合桥就是可开可合的桥……是一种很经济的桥梁结构”,第二段“开合
桥就是消除引桥的一种桥梁结构”,可以概括出开合桥的优点;根据原文第四段“但开时不能
走车,合时不能通船……这在运输繁忙的都市,如何能容许呢”,可以概括出开合桥的缺点。
五、(2019浙江,7—9,1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材料一:
苗绣,苗族的刺绣。其历史可以追溯到楚绣,与湘绣、汉绣同流而异源。古代苗族妇女养蚕主
要是为了获得制作刺绣使用的丝线。苗绣主要用于装饰衣服,也用在裤脚和鞋面。在衣服上
以栏杆形式围在肩膀和袖口。黔东南苗族的盛装刺绣,衣饰部位不是栏杆形式。苗绣针法有
平绣、辫绣、结绣、缠绣、绉绣、贴花、抽花、打子、堆花等十几种,其中辫绣、结绣是苗
绣中特有。辫绣是先将8根或12根同色丝线编成“辫子”,然后再回旋缀于底布成花,多用于
“男性之衣”(“乌爸”)的盛装中,绣品风格粗犷凝重。结绣则将丝线在针头挽数结,然后抽
针,如此反复插满成花。苗绣图案多是鸟、鱼、花、果子。在盛装的大型图案中,出现庞大、
凶猛的动物,如龙、大象、狮子等。龙在苗绣中有虫龙、水龙、牛龙等形态。黔东南苗绣图
案中的蝴蝶多被解释为与神话传说中的图腾有关。苗绣一般先在绣布上绘或贴上图案。黔
东南苗族妇女不直接在衣物上刺绣,而是先制成与装饰部位大小相同的绣件,再缀到衣物上相
关部位,这样一方面便于操作,也便于单独取下来保护或替换。
(摘编自《中国少数民族文化大辞典·西南地区卷》)
材料二:
苗绣是苗族人的文化读本。从启蒙开始,苗族人就可以从苗绣里学习生活常识,认识草木动物,
学习纺线耕田,了解节日习俗,解读神话、宇宙天体等,无所不可。乍一看这本“书”,罗列的
事物真不少,率性随意,缺乏归纳,但如果仔细阅读,你便会发现,它所表现的内容也都是经过了
严格选择的,而且不乏思想深度。苗族先人把祖祖辈辈获得的人生智慧,都隐藏在一个个生动
鲜活的苗绣故事中。
苗绣一直无声无息深藏不露,20世纪后半叶才逐渐被发现。有趣的是,它被发现的时间与读图
时代几乎同步,苗绣本身的艺术特质和读图时代的美学趣味显然不谋而合。神秘的气息,独特
的想象,呆萌的造型,饱满的情感,让我们惊叹相见恨晚。
(摘编自解如光《十指春风 一绣千年》,
《人民日报》2019年2月23日)
材料三:
目前,民间手工技艺的主导传播形式多依托出版物或博物馆等相对静态的媒介,传播途径单
一。实际上,民间手工艺的文化形态非常丰富。以苗绣为例,其非物质文化形态至少包含三种:
苗绣中的图案,苗绣的针法和绣法,苗绣中承载的文化等。这些丰富的内容仅仅依靠静态形式
传播显然是不够全面和详尽的。尤其是苗绣的刺绣技法十分复杂,无法仅仅依靠静态形式记
录,借助摄像和三维动画等形式能更好地记录和还原刺绣复杂的过程。另外,传承主体的口述
记录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性传承的一种重要形式,利用视频记录显然比单纯用文字记录
更为方便、生动、鲜活。移动互联网上灵活多样的数字化观看模式可以改变传统出版物和
博物馆等媒介相对静态和单一的展示方式,观众能进行个性化的选择,深入、反复地观看自己
感兴趣的内容。
(摘编自罗丹《民间手工艺遗产基于移动
终端的数字化保护与传承研究》)
1.下列对材料中“苗绣”的相关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楚绣是苗绣、湘绣、汉绣共同的“祖先”,苗绣主要用于装饰衣服,古代苗族妇女养蚕主要
是为了获得制作刺绣使用的丝线。
B.黔东南苗族的盛装刺绣部位特别,妇女先制成与装饰部位大小相同的绣件,再将其以栏杆形
式缀在肩膀、袖口、裤脚和鞋面。
C.苗绣日常服饰的图案包括鸟、鱼、花、果子、龙、大象、狮子等,在表现刺绣对象时,苗绣
呈现造型上的呆萌特点。
D.苗绣这本“书”罗列事物看似随意,但实际上表现的内容经过严格选择,不乏思想深度,苗族
人从小就可以从中学习文化。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苗绣中的一些图案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如黔东南苗绣图案中的蝴蝶多被解释为与神话
传说中的图腾有关。
B.苗绣在20世纪后半叶逐渐被人们发现,主要是因为它与时俱进,改变了自身的审美特质,契合
了读图时代的审美趣味。
C.苗绣的文化形态丰富,它的传播形式也应多样化,除了依托传统出版物和博物馆等媒介,还可
以借助移动互联网。
D.借助视频手段记录和还原苗族刺绣的复杂过程,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性传承的一种形式,
其优点是人们可以反复观看。
3.根据上述材料,概括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苗绣的另外两方面特点。(4分)
(1)图案:具有丰富的艺术特质。
(2)针法和绣法: 。(2分)
(3)承载的文化: 。(2分)
五、
1.答案 D 本题考查理解文本重要概念的能力,体现思维发展与提升的学科素养,增强关注
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意识。
A项,“楚绣是苗绣、湘绣、汉绣共同的‘祖先’”说法错误,材料一中说“其(苗绣)历史可
以追溯到楚绣,与湘绣、汉绣同流而异源”。B项,“以栏杆形式缀在肩膀、袖口、裤脚和鞋
面”说法错误,材料一中说“黔东南苗族的盛装刺绣,衣饰部位不是栏杆形式”。C项,“苗绣
日常服饰的图案包括鸟、鱼、花、果子、龙、大象、狮子等”说法错误,材料一中说“在盛
装的大型图案中,出现庞大、凶猛的动物,如龙、大象、狮子等”。
2.答案 B 本题考查理解分析文本内容的能力,体现了关注思维的深刻性、灵活性、批判性
等方面的学科素养,增强保护与传承民族文化遗产的意识。
B项,“它与时俱进,改变了自身的审美特质”理解错误,材料二第二段中说“它被发现的时间
与读图时代几乎同步,苗绣本身的艺术特质和读图时代的美学趣味显然不谋而合”,选项曲解
文意。
方法技巧 分析文章内容“三关注”
(1)分析选项中进行比较的内容,关注作者的结论。
(2)分析选项中进行判断的内容,关注事物的性质。
(3)分析选项中富于情感的内容,关注作者的情感。
3.答案 (4分)(2)(2分)种类多,技法复杂,还有两种特有针法
(3)(2分)凝聚了苗族人祖祖辈辈的人生智慧(或:是苗族人的文化读本)
解析 本题考查分析概括文本内容的能力,体现了思维发展与提升、文化传承与理解的学科
素养,树立尊重、保护民族文化遗产的价值观念。
(2)结合材料一概括,抓住关键语句“苗绣针法有……十几种”“辫绣、结绣是苗绣中特有”
等,以及对辫绣、结绣的针法介绍来回答。
(3)结合材料二第一段的结论性语句,如首句或尾句来回答。
六、(2018课标全国Ⅱ,7—9,12分)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3题。
材料一: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知识产权是加快动能转换、结构优化的重要支撑。我国经济已
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要顺
利跨越这个关口,就必须激发出创新这个第一动力,走创新驱动发展道路;就必须“倡导创新文
化,强化知识产权创造、保护、运用”。我们要进一步发挥好知识产权的技术供给和制度供
给的双重作用,通过加强知识产权的创造和运用,不断为实体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通过强化知
识产权保护,推动构建更加公平公正、开放透明的市场环境。
(摘编自社论《播撒创新种子,守护创新中国——写在2018年
全国知识产权宣传周活动启动之际》,《中国知识产权报》
2018年4月20日)
材料二:
2011~2016年遭遇过专利侵权的比例(单位:%)
(摘编自国家知识产权局知识产权发展研究中心
《2017年中国专利调查报告》)
材料三:
继山东理工大学、同济大学等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相继取得突破后,近日,中南大学冶金与环境
学院科研团队的“电化学脱嵌法从盐湖卤水提锂”技术专利,成功转让给一家科技公司,许可
使用费超过1亿元。双方将共同组建平台公司,由平台公司具体负责专利的产业化。长期以
来,我国高校科研创新工作偏重基础理论研究,拥有深厚研发创新能力的科研人才未能将智力
资源转化成市场价值。根据市场发展趋势探寻科技创新方向、不断更新升级科技创新思路,
正是提升专利质量、实现专利市场价值的核心之义。2015年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
科技成果转化法》打破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藩篱,鼓励高校对持有的科研成果采取转让、许可
等方式进行转移转化,对高校以实践为导向的科技创新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摘编自王康等《创新为市场,转化显效益》,
《中国知识产权报》2017年9月29日)
材料四:
在科技成果转化的实际过程中,高校普遍遇到了一些障碍。首先,科技成果与企业需求脱钩的
矛盾长期存在。大学科研工作与企业技术创新在目标、路径、组织方式、评价标准及环境
要求等方面存在着很大的差别,因此高校的成果很难直接转化成适应市场需求的新产品和新
技术。其次,成果转化的机制不畅。高校传统体系是为了适应学术研究和人才培养而设计制
订的,对于科技成果转化、产学研合作等社会服务方面的需求,现有体系在机构设置、管理制
度、激励机制等方面匹配性不足。
(摘编自胡罡等《地方研究院: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模式新探索》)
1.下列对材料二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2011到2013年,科研单位遭遇侵权的比例由25.3%下降到13.4%,降幅较为明显,但2014年有
微小回升,2015年则回落至8.4%。
B.2015年企业和高校遭遇侵权的比例较之以往四年有所提高,总体侵权比例也略有反弹;而20
16年各项侵权比例均呈下降态势,总体遭遇侵权比例为10.7%。
C.2012至2016年间,比例一直下降的仅有个人遭遇侵权这一项,企业、高校、科研单位以及总
体这四项数据,均有回升的现象发生。
D.专利侵权总体比例的下降,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我国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所取得的成效,当然,我
国专利数量的快速增长也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拉低专利侵权的比例。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只有大力倡导创新文化,提高全社会的创新意识,增加知识产权的技术供给,才能够形成全民
尊重知识、诚信守法的社会风尚。
B.根据市场发展趋势判断科技创新方向,充分考虑、合理安排成果转化中企业方的利益诉求,
这样才能体现出大学科研工作的价值。
C.随着高校的科研团队与企业共同合作的创新路径日益受到重视,一些科技成果正被逐渐转
化为可以实现市场价值的高质量专利。
D.高校在科研工作和人才培养的管理制度、评价标准等方面的不足,导致科研成果无法直接
转化成适应市场需求的新技术和新产品。
3.促进高校科技成果转化需要哪些相关方协作?简述各方所起的作用。(6分)
六、
1.答案 B A.先确定主体——科研单位,确定范围——2011到2013年;再依次对应数值,可知
此项正确。B.“2015年企业和高校遭遇侵权的比例较之以往四年有所提高”错。据图表可
知,2015年企业和高校遭遇侵权的比例较2011年和2012年降低了。C.抓住选项中的关键词
“仅有”“回升”对应图表查看,可知此项正确。D.先观察图表内容,再分析选项的推断是否
合理。此项正确。
2.答案 C A.“增加知识产权的技术供给”理解片面,据材料一的“我们要进一步发挥好知
识产权的技术供给和制度供给的双重作用”,可知选项概括不全面。B.“这样才能体现出大
学科研工作的价值”错,大学科研工作的价值并不只体现在它的市场价值上。C.筛选材料三
中的关键信息,如“山东理工大学、同济大学等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相继取得突破”,据此可知
此项正确。D.“导致科研成果无法直接转化”说法错误,材料四中是说“很难直接转化”。
3.答案 相关方:①高校;②企业;③政府。
作用:①高校拥有丰富的人才和知识储备,较强的研究和开发能力,是相关科技成果的创造者和
提供方;②企业是科技成果的需求方,可以提供较为充裕的转化资金;③政府具有较强的组织调
控能力,可以创造良好的转化环境,给科技成果转化提供坚实的政策动力。
解析 综合四则材料,分别概括。材料一、二主要讲知识产权对于创新的意义以及侵权情况;
材料三主要讲科技成果转化的正面事例,其中提到2015年修订的法律;材料四主要讲科技成果
转化的障碍。可确定相关方为高校、企业、政府,依次概括其作用,注意要将具体作用加以概
括,不能只是对内容的简单罗列。
七、(2018课标全国Ⅰ,7—9,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材料一:
日前,中国科学院在京召开新闻发布会对外宣布,“墨子号”量子科学实验卫星提前并圆满实
现全部既定科学目标,为我国在未来继续引领世界量子通信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通信安全是国家信息安全和人类经济社会生活的基本需求。千百年来,人们对于通信安全的
追求从未停止。然而,基于计算复杂性的传统加密技术,在原理上存在着被破译的可能性。随
着数学和计算能力的不断提升,经典密码被破译的可能性与日俱增。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潘建
伟教授说:“通过量子通信可以解决这个问题。把量子物理与信息技术相结合,利用量子调控
技术,用一种革命性的方式对信息进行编码、存储、传输和操纵,从而在确保信息安全、提高
运算速度、提升测量精度等方面突破经典信息技术的瓶颈。”
量子通信主要研究内容包括量子密钥分发和量子隐形传态。量子密钥分发通过量子态的传
输,使遥远两地的用户可以共享无条件安全的密钥,利用该密钥对信息进行一次一密的严格加
密。这是目前人类唯一已知的不可窃听、不可破译的无条件安全的通信方式。量子通信的
另一重要内容量子隐形传态,是利用量子纠缠特性,将物质的未知量子态精确传送到遥远地点,
而不用传送物质本身,通过隐形传输实现信息传递。
(摘编自吴月辉《“墨子号”,抢占量子科技创新制高点》,
《人民日报》2017年8月10日)
材料二:
潘建伟的导师安东·蔡林格说,潘建伟的团队在量子互联网的发展方面冲到了领先地位。量子
互联网是由卫星和地面设备构成的能够在全球范围分享量子信息的网络。这将使不可破解
的全球加密通信成为可能,同时也使我们可以开展一些新的控制远距离量子联系的实验。目
前,潘建伟的团队计划发射第二颗卫星,他们还在中国的天宫二号空间站上进行着一项太空量
子实验。潘建伟说,未来五年“还会取得很多精彩的成果,一个新的时代已经到来”。
潘建伟是一个有着无穷热情的乐观主义者。他低调地表达了自己的信心,称中国政府将会支
持下一个宏伟计划——一项投资20亿美元的量子通信、量子计量和量子计算的五年计划,与
此形成对照的是欧洲2016年宣布的旗舰项目,投资额为12亿美元。
(摘编自伊丽莎白·吉布尼《一位把量子通信带到太空
又带回地球的物理学家》,《自然》2017年12月)
材料三:
日本《读卖新闻》5月2日报道:中国实验设施瞄准一流(记者:莳田一彦、船越翔)
在中国南部广东省东莞市郊外的丘陵地带,中国刚刚建成了大型实验设施“中国散裂中子
源”。该实验设施建设费用达到23亿元人民币,3月正式投入运行。中国是继美国、英国、日
本之后第四个拥有同样设施的国家。日本的J-PARC加速器设施中心主任齐藤直人说:“虽然
日本在技术和经验上领先,但中国发展得实在太快,亚洲的中心正在从日本向中国转移。”
中国推进的这类大型工程还有很多。3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开幕。政协委员潘建伟被媒
体记者团团围住。潘建伟是利用2016年发射的“墨子号”人造卫星进行量子通信研究的研
究团队负责人,其团队2017年以后相继发布了多项世界首创的实验成果。潘建伟今年当选美
国《时代》杂志“全球百大最具影响力人物”。
使用人造卫星的实验要耗费巨额资金,欧洲和日本还在犹豫不决。日本的研究人员认为,“在
基础科学领域,中国正在踏入他国难以涉足的领域,领先世界”。
(摘编自《参考消息》2018年5月7日)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量子通信把量子物理与信息技术结合起来,利用量子调控技术,对信息进行编码、存储、传
输和操纵,可以有效解决经典密码被破译的问题。
B.潘建伟研究团队在天宫二号空间站上进行太空量子实验,并计划发射“墨子号”后的第二
颗卫星,他对未来五年会取得更多成果充满信心。
C.中国继美国、英国、日本之后成为第四个拥有散裂中子源设施的国家,有些日本科学家有
了危机感,认为亚洲的中心正逐渐向中国转移。
D.在基础科学研究领域,比如使用人造卫星开展科学实验,需要耗费巨额资金,欧洲和日本都还
在犹豫不决,因而尚未涉足这些领域。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利用“墨子号”科学实验卫星研究量子密钥分发和量子隐形传态的量子通信技术,对国家
信息安全和人类经济社会生活具有重要意义。
B.量子密钥分发是通过量子态的传输,使双方共享无条件安全的量子密钥,对信息进行一次一
密的严格加密,从而确保信息传递绝对安全。
C.考虑到千百年来人们对于通信安全的追求从未停止,市场潜力巨大,中国和欧洲都投入巨额
资金,首要目的是抢占尽可能多的市场份额。
D.材料二和材料三中,国外媒体对我国量子通信技术研究的相关情况进行了报道,认为中国无
论是投资力度还是研究水平都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3.以上三则材料中,《人民日报》《自然》《读卖新闻》报道的侧重点有什么不同?为什么?
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6分)
七、
1.答案 D A.对应信息在材料一第二段潘建伟教授的那段话中,该项表述正确。B.对应信息
在材料二第一段中,该项表述正确。C.对应信息在材料三中,该项表述正确。D.“因而尚未涉
足这些领域”于文无据。
2.答案 C 本题考查分析概括文本内容的能力。A.对应信息在材料一中,“通信安全是国家
信息安全和人类经济社会生活的基本需求。千百年来,人们对于通信安全的追求从未停止”
“(量子通信)是目前人类唯一已知的不可窃听、不可破译的无条件安全的通信方式”,可见
该项“对国家信息安全和人类经济社会生活具有重要意义”表述正确。B.对应信息在材料
一中,“量子密钥分发通过量子态的传输,使遥远两地的用户可以共享无条件安全的密钥,利用
该密钥对信息进行一次一密的严格加密。这是目前人类唯一已知的不可窃听、不可破译的
无条件安全的通信方式”,可见该项表述正确。C.“首要目的是抢占尽可能多的市场份额”
于文无据。D.材料二中说,“中国政府将会支持下一个宏伟计划——一项投资20亿美元的量
子通信、量子计量和量子计算的五年计划”;材料三中说,潘建伟团队“2017年以后相继发布
了多项世界首创的实验成果”“中国正在踏入他国难以涉足的领域,领先世界”。可见该项
表述正确。
3.答案 第一问:①《人民日报》侧重介绍我国在量子通信研究方面的巨大成就,彰显中国速
度与中国创造;②《自然》杂志侧重介绍潘建伟研究团队在量子通信领域的贡献,强调个人能
力和经费投入;③《读卖新闻》以“墨子号”为例,侧重介绍中国实验设施先进,突出投入之大
和发展之快给日本带来压力。
第二问:三家媒体的定位和出发点不同,因此对同一事件报道的侧重点不同。
解析 《人民日报》是我国官方主流新闻媒体,关注的是中国日新月异的变化和举世瞩目的
成就;《自然》着重报道自然科学方面的新闻;《读卖新闻》是日本的报纸,着重从日本的视角
来解读新闻。三家媒体的定位和出发点不同,对新闻的报道侧重点就会不同。
解题步骤 解答比较材料异同题三步法
八、(2017课标全国Ⅱ,7—9,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 题。
材料一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垃圾的总量也在不断加
大。部分城市在市郊露天堆放垃圾,对大气、土壤、水的环境造成污染。大量餐厨垃圾与其
他垃圾混合填埋或焚烧,产生有毒物质,威胁着居民健康。这种现象正在向农村地区蔓延。
垃圾分类作为垃圾处理的前端环节,其作用早已得到世界的公认,分类收集不仅能大幅度减少
垃圾给环境带来的污染、节约垃圾无害化处理费用,更能使资源得到重复利用。有人将垃圾
称为“放错了地方的资源”,据保守估计,我国城市每年丢弃的可回收垃圾价值在300亿元左
右。但我国的垃圾分类工作一直难以有效推进。相关调查显示,约四分之一的受访者认为垃
圾分类效果不明显或完全没有效果。
(摘编自《垃圾变资源!这不是魔法,而是垃圾分类》,2017年4月5日新华网)
材料二 笔者所在的小区,居民楼前三个垃圾桶分别标示出应放置可回收物、其他垃圾和餐
厨垃圾。可是大多数居民还是把垃圾混杂在一起,一扔了之。问及原因时,有人说:“我辛辛苦
苦分了类,环卫车辆却混在一起运走了,分类还有什么意义?”
这种现象可以说屡见不鲜。垃圾分类处理是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包括分类投放、分类收集、
分类运输、分类处理,各个环节必须配套衔接,才能高效运行。分类投放是居民的责任,分类收
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是政府的责任。分类投放的参与率和准确率较低,会影响垃圾分类
制度的实施效果;而分类的目标和途径不十分清晰,后端分类处理不到位、不完善,又影响前端
居民分类的积极性。
前不久,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发改委、住建部《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实施方案》,给出了我国
推进垃圾分类的总体路线图。但是,这一方案即便再科学合理,如果缺乏全民动员、全民参与,
也难以由蓝图变为现实。我们应当认识到,生活垃圾虽然有资源属性,但污染属性更不可忽
视。不按要求扔垃圾,并不只是“把资源放错了地方”而已,实际上,那就是随意丢弃污染物、
危害环境的行为。垃圾分类是我们作为“污染者”的基本责任,责无旁贷。当然,各地政府同
样不能以“居民没有分类”“缺乏资金”等理由拖延、观望,应当落实政府主体责任,坚持政
府主导,根据本地特点,做好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设施体系建设,同时制定完善的惩
罚和奖励的政策措施。
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持续推进、国民素质的提升和垃圾处理设施的进步,普遍推行垃圾分类
制度的条件已经成熟。重要的是,居民和政府快把自家的“门前雪”打扫干净吧!各负其责,
各尽其力,形成合力,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目标一定能够实现,垃圾分类前景可期。
(摘编自刘毅《垃圾分类应自扫门前雪》,
2017年5月6日《人民日报》)
1.下列关于民众对垃圾分类认知与实践相关情况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大多数民众都知道垃圾分类的概念,而50.9%的民众“仅了解常见的可回收/不可回收垃
圾”。
B.民众对垃圾分类的认知程度与实践情况大致吻合,基本不了解和从未进行分类的都是少
数。
C.有些居民不是缺乏垃圾分类意识,而是后端分类处理不到位、不完善,挫伤了他们分类的积
极性。
D.居民分类投放的参与率和准确率较低,是我国以往垃圾分类工作难以有效推进的主要原
因。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正确的两项是(5分)( )
A.材料一揭示了垃圾分类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并对民众的认知与实践情况作了统计;材料二分
析了垃圾分类难以有效推进的原因并提出破解之道。
B.居民对垃圾分类的认知与实践制约着垃圾分类的实施效果,新闻媒体的宣传报道,有助于形
成舆论氛围,增强居民分类投放、分类收集的意识。
C.生活垃圾既有资源属性,可以回收再利用,但也有污染属性,会对环境造成污染,所谓垃圾是
“放错了地方的资源”这类说法并不准确。
D.针对一些地方政府常以各种理由对垃圾分类工作拖延、观望的情况,《生活垃圾分类制度
实施方案》制定了完善的惩罚和奖励的政策措施。
E.《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实施方案》的发布,明确了我国推进垃圾分类工作的总体规划,具有重
要的新闻价值,受到主流媒体的关注。
3.怎样才能有效推进我国的生活垃圾分类?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4分)
八、
1.答案 D 据材料二第二段尾句可知,我国垃圾分类工作推进困难,既有前期居民参与率低
等原因,也有后期政府分类处理不到位等原因,作者并未说孰轻孰重,但选项却错误地将前者表
述为主要原因。
2.答案 AE B.“增强居民分类投放、分类收集的意识”表述有错,分类收集不是居民的事
情,而是政府的责任。C.“所谓垃圾是‘放错了地方的资源’这类说法并不准确”错,原文的
表述是“不按要求扔垃圾,并不只是‘把资源放错了地方’而已,实际上,那就是随意丢弃污染
物、危害环境的行为”,可见并非“不准确”,而是“不全面”。D.“应当落实政府主体责任
……同时制定完善的惩罚和奖励的政策措施”只是作者对各地政府的建议,而《生活垃圾分
类制度实施方案》中并没有完善的惩罚和奖励措施,故选项表述不符合文意。
3.答案 ①从居民来说,要提高认识,掌握分类方法,养成良好习惯;②从政府来说,要完善处理
设施,建立配套系统,制定奖惩措施。
解析 有效推进我国生活垃圾分类的措施主要集中在材料二后三段:第二段指出垃圾分类处
理是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分类投放是居民的责任,分类收集等是政府的责任;第三段指出政府在
这个工程中占主导地位,要做好相关设施体系建设,完善奖惩政策;尾段指出居民和政府要各负
其责,各尽其力。综合以上三方面信息即可得出答案。
九、(2017课标全国Ⅰ,7—9,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 题。
材料一:
2011年1月1日8点整,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正式开播,信号覆盖全球。作为中国第一个国家级
的专业纪录片频道,也是第一个从开播之始就面向全球采用双语播出的频道,它向世人亮出了
拥有人文精神的中国影像。央视纪录频道在内容编排上进行了详细的规划,主要呈现四大主
体内容、六大主题时段的播出特点,以期达到规模化的播出效应。央视纪录频道同时采用国
际纪录片频道的通行方式,淡化栏目概念,强化大时段编排,以主题化、系列化和播出季的方
式,提升自身的影响力和美誉度。
(摘编自杨玉洁等《真实聚焦:2010—2011中国纪录片频道
运营与纪录片产业发展纪录》)
材料二:
2011年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在71个大中城市的观众构成和集中度
(资料来源于中国广视索福瑞媒介研究)
[注] 观众构成反映的是收视人群的构成,回答了“谁在看该频道”的问题。集中度是目标
观众收视率与总体观众收视率的比值,表示的是目标观众相对于总体观众的收视集中程度,能
够回答“谁更喜欢收看这个频道”的问题;集中度的比值大于100%,表示该类目标观众的收
视倾向高于平均水平。
材料三:
在制播运营模式方面,央视纪录频道实行的是频道化运营模式。央视是纪录片的主要制作基
地,制作出的精品节目数量众多。当然,频道化运营模式也有其自身的劣势,劣势在于频道可以
调动的资源非常有限,其融资渠道、产品设计、人财物资源调度都会受到种种限制。央视纪
录频道目前正积极推进制播分离模式,节目制作以社会招标、联合制作、购买作为主要方式,
并辅以自制精品,为建立较为健全的制作管理模式做好准备。
(摘编自张同道等《2011年国家纪录片频道发展报告(下)》)
材料四:
总部位于美国首都华盛顿的国家地理频道是一个全球性的付费有线电视网。目前,国家地理
频道已经以34种语言转播至全球166个国家和地区逾2亿9千万用户。作为一个纯纪录片频道
能够取得如此卓越的成就,除了高质量、高观赏性的节目内容之外,与其频道自身的制播运营
模式是分不开的。其制播运营模式如下:有线电视系统是在地方政府的批准下由有线电视系
统运营商投资建立的,有线电视系统直接面向订户收取费用。有线电视系统运营商是指拥有
并运营有线电视系统的企业实体。有线电视节目提供商为有线电视系统运营商提供节目。
具体到国家地理频道而言,美国国家地理电视公司以及其他渠道承担提供片源的任务;国家地
理频道承担的是节目制作等任务,即让来自国家地理电视公司等渠道的单个的片源变成有机
结合的整体,适于在电视上播放;康卡斯特电信公司作为有线电视系统运营商,则承担把电视信
号传送到千家万户的电视机上的技术性播出任务。
(摘编自楚蕙萍《多元延伸,有机互动——美国
国家地理频道运营模式初探》)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梳理,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 四大主体内容六大主题时段 达到规模化的播出效应
B.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 以央视自制为主 节目品质有保障
C.美国有线电视节目提供商 有线电视系统运营商 有线电视系统
D.美国国家地理电视公司 国家地理频道 电视观众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两项是(5分)( )
A.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在内容编排上进行了认真详细的规划,以期将来能够呈现出主题化、
系列化的节目播出方式。
B.根据材料二中性别、年龄、学历这三项,我们能够了解到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的观众构成
和集中度的基本情况。
C.2011年,在71个大中城市的观众调查中,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观众构成最高的三类人群分别
是:男性、45~54岁以及高中学历。
D.根据材料二可知,随着目标观众年龄的增加以及学历的增高,集中度的比值也在不断地攀
升。
E.美国国家地理频道的制作管理模式较为健全,它在融资渠道、产品设计、人财物资源调度
等方面不存在受到限制的问题。
3.根据上述材料,概括说明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开播初期与美国国家地理频道在制播运营模
式方面的不同。(4分)
九、
1.答案 D 由材料四可知,国家地理频道承担的是节目制作等任务,而承担把节目传送给电
视观众的是有线电视系统运营商康卡斯特电信公司。
2.答案 BC A.由材料一“央视纪录频道在内容编排上进行了详细的规划……以期达到规
模化的播出效应”可知,选项“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在内容编排上进行了认真详细的规划,以
期将来能够呈现出主题化、系列化的节目播出方式”错误。D.由材料二目标观众年龄“55~
64岁”集中度的比值最高,且“65岁及以上”集中度的比值有所下降可知,选项所述随着目标
观众年龄的增加,集中度的比值在不断地攀升错误。E.“它在融资渠道、产品设计、人财物
资源调度等方面不存在受到限制的问题”于文无据。由中国央视纪录频道实行的频道化运
营模式有此劣势,并不能推出美国国家地理频道的制作管理模式不存在这些问题。
3.答案 ①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在开播初期采用的是频道化运营模式,央视是纪录片的主要
制作基地;②美国国家地理频道采用的是制播分离的运营模式,节目的制作与播出相对分离。
解析 解答本题,应当明确题中的具体要求,找到材料中的相关文字,提取有效信息,概括回
答。材料三介绍了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在制播运营模式上的特点,对应的句子主要是“在制
播运营模式方面,央视纪录频道实行的是频道化运营模式。央视是纪录片的主要制作基
地”。注意题中只是要求概括央视纪录频道“开播初期”的制播运营模式,无须回答现在制
播运营模式的转变情况。材料四介绍美国国家地理频道的制播运营模式,文中对应的句子主
要有“美国国家地理电视公司……技术性播出任务”。本题要求考生“概括说明”,所以在
组织答案时不需要作具体分析。
C组 教师专用题组
一、(2018浙江,7—9,1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材料一:
我很高兴发现一群和我一样喜欢自然的孩子,但聊着聊着就发现他们中有一半人最喜欢的是
在自然里骑车。有个男孩说:“我和爸爸在沙漠里骑车,基本上都不走大路。我爸爸和越野车
们赛车。他说就算走大路去沙漠也很好玩,因为还是可以看到动物,而且和汽车比赛很有
趣。”还有个男孩说:“我们每年8月都去犹他州,我妈妈的朋友有3辆全地形车。我们骑着好
玩,但最主要是晚上看鹿啊臭鼬啊之类的动物。你要是把鱼的内脏丢在外面,晚上出去就能看
到5头黑熊。太好玩了!”第三个男孩说:“我们每周末都去沙漠,他们那儿有比赛。有个小山
没人去,因为上面都是石头,所以我们把它改造了一下,上山后可以跳下去,我们在那儿看到蛇
洞和蛇了。热的时候我们就出去找蜥蜴。”还有一个女孩天真地补充说:“我爸爸有辆四轮
驱动的卡车,我们去沙漠,不去自然之类的地方。”
(摘编自理查德·洛夫著,郝冰等译
《林间最后的小孩——拯救自然缺失症儿童》)
材料二:
(资料来源于刘正源等著《中国自然教育行业发展现状》)
[注] 其他,指机构一类的特殊群体,如政府机构等。自然教育,指以有吸引力的方式,让
人们在自然中体验、学习关于自然的知识,建立与自然的联结,树立生态的世界观。
材料三:
去爱非人类的生物,其实并不太困难,只要多了解它们就不难办到。这种能力,甚至是这种倾
向,可能都是人类的本能之一。这种现象被称为“亲生命性”,是一种与生俱来、特别关注生
命以及类似的生命形式的倾向,有时甚至会想与它们进行情感交流。人类能够很敏锐地分辨
出生命与无生命。我们认为其他生物是新奇、多样的。未知的生物,不论生活在深海、原始
林,还是遥远的深山中,都会令我们觉得兴奋。其他星球上可能有生物的想法,也总是吸引着我
们。恐龙更是人们心目中生物多样性消失的象征。在美国,参观动物园的人数要超过职业运
动比赛的观众数。而在华盛顿的国家动物园,最受欢迎的是昆虫馆,因为这儿展示的物种最新
奇,样式也最多。
(摘编自爱德华·威尔逊著,杨玉龄译《生命的未来》)
材料四:
与亲生命性相对的是生物恐惧症。和亲生命性一样,这些生物恐惧症也是通过学习而获得
的。恐惧的强度会因个人的遗传与经历差异而有所不同。最轻微的症状只是稍微厌恶,或感
觉不安。但严重的案例,可能就是标准的临床恐惧症,激发交感神经系统,造成恐慌、恶心以及
冒冷汗。这种根植于天性里的生物恐惧感,随时准备为危险源所激发,而危险源就是人类进化
过程中,在自然界中所遭遇到的危险,包括高度、密闭空间、湍急的水流、蛇、狼、老鼠、蝙
蝠、蜘蛛以及鲜血,却不包括刀子、磨损的电线、汽车以及枪支,虽然它们比起古代的危险源,
更具杀伤力,但在进化历史上还是太过近代,不足以形成可遗传的天性。
(来源同材料三)
1.下列对材料中“亲生命性”和“生物恐惧症”的相关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人类生来就可能有对生物的爱和恐惧,天生就能与自然界的生物进行感情交流。
B.人类生来就有对生物的爱和恐惧,随时都会因自然危险源而激发生物恐惧症。
C.人类对生物的恐惧是与生俱来的本能,我们的遗传基因里便具有对生物爱的反应能力。
D.人类对生物的爱可能是与生俱来的本能,我们对生物恐惧的反应是通过学习而获得的。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喜欢自然的孩子中有一半喜欢在自然里骑车,这种自然体验符合儿童天性,有利于他们形成
亲近自然、热爱生命的意识。
B.从当前我国自然教育的受众群体特征看,值得注意的是,政府和公司占比较小,二者是自然教
育行业很大的潜在市场。
C.在美国,去动物园参观的游客比去体育场馆看职业运动比赛的观众多,这一事实是人类“亲
生命性”的证据之一。
D.人对高度、密闭空间、湍急水流的恐惧,跟他具备的知识有关,也可能跟他的经历有关,还可
能跟人类基因有关。
3.根据上述材料,概括出重视自然教育必要性的事实和理论依据。(4分)
(1)事实依据: (2分)
(2)理论依据: (2分)
一、
1.答案 D 本题的答题区间在材料三和材料四中。A.“天生就能与自然界的生物进行感情
交流”错,材料三中原文有“有时甚至会想与它们进行情感交流”。B.“人类生来就有对生
物的爱和恐惧”错。C.“人类对生物的恐惧是与生俱来的本能”错,材料四中有“这些生物
恐惧症也是通过学习而获得的”。D.材料三中有“这种能力,甚至是这种倾向,可能都是人类
的本能之一”,材料四中有“这些生物恐惧症也是通过学习而获得的”。正确。
2.答案 A 答题区间在材料一中,由原文“我很高兴发现……在自然里骑车”可知,选项扩
大范围。并不是喜欢自然的孩子就有一半喜欢在自然里骑车,这只是“我”发现的一部分人
而已。
3.答案 (1)①没有接受完整的自然教育,会在自然活动中妨害生物。②自然教育主要集中在
儿童和亲子方面,受众群体单一。
(2)①人类具有与生俱来的“亲生命性”,也有根植于天性里的生物恐惧感。②自然教育能够
引导人们热爱自然,保护自然,正确应对自然界的危险。
解析 事实依据主要在材料一和材料二中,材料一的事实是用来说明对自然的喜欢不完美;材
料二的事实说明自然教育受众群体中儿童和亲子所占比例太大。理论依据在材料三和四
中。材料三理论强调“亲生命性”与生俱来。材料四讲述生物恐惧症产生的原因。
二、(2018北京,1—7,23分)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7题。
材料一
当前,科学技术的巨大进步推动了人工智能的迅猛发展,人工智能成了全球产业界、学术界的
高频词。有研究者将人工智能定义为:对一种通过计算机实现人脑思维结果,能从环境中获取
感知并执行行动的智能体的描述和构建。
人工智能并不是新鲜事物。20世纪中叶,“机器思维”就已出现在这个世界上。1936年,英国
数学家阿兰·麦席森·图灵从模拟人类思考和证明的过程入手,提出利用机器执行逻辑代码来模
拟人类的各种计算和逻辑思维过程的设想。1950年,他发表了《计算机器与智能》一文,提出
了判断机器是否具有智能的标准,即“图灵测试”。“图灵测试”是指一台机器如果能在5分
钟内回答由人类测试者提出的一系列问题,且超过30%的回答让测试者误认为是人类所答,那
么就可以认为这台机器具有智能。
20世纪80年代,美国哲学家约翰·希尔勒教授用“中文房间”的思维实验,表达了对“智能”的
不同思考。一个不懂中文只会说英语的人被关在一个封闭房间里,他只有铅笔、纸张和一大
本指导手册,不时会有画着陌生符号的纸张被递进来。被测试者只能通过阅读指导手册找寻
对应指令来分析这些符号。之后,他向屋外的人交出一份同样写满符号的答卷。被测试者全
程都不知道,其实这些纸上用来记录问题和答案的符号是中文。他完全不懂中文,但他的回答
是完全正确的。上述过程中,被测试者代表计算机,他所经历的也正是计算机的工作内容,即遵
循规则,操控符号。“中文房间”实验说明看起来完全智能的计算机程序其实根本不理解自
身处理的各种信息。希尔勒认为,如果机器有“智能”,就意味着它具有理解能力。既然机器
没有理解能力,那么所谓的“让机器拥有人类智能”的说法就是无稽之谈了。
在人工智能研究领域中,不同学派的科学家对“何为智能”的理解不尽相同。符号主义学派
认为“智能”的实质就是具体问题的求解能力,他们会为所设想的智能机器规划好不同的问
题求解路径,运用形式推理和数理逻辑的方法,让计算机模仿人类思维进行决策和推理。联结
主义学派认为“智能”的实质就是非智能部件相互作用的产物,在他们眼里人类也是一种机
器,其智能来源于许多非智能但半自主的组成大脑的物质间的相互作用。他们研究大脑的结
构,让计算机去模仿人类的大脑,并且用某种数学模型去重建一个简化的神经元网络。行为主
义学派认为“智能”的实质是机器和人类的行为相似,研究人工智能应该研究人类感知和行
动的本能,而不是高级的逻辑推理,不解决基本问题就无法实现复杂的思维模拟。因而他们让
计算机模仿人的行为,建立人工智能系统。
时至今日,研究者们对“智能”的理解仍未形成共识。但是,正是对“何为智能”这个核心问
题的不断思考和解答,推动了人工智能技术在不同层面的发展。
(取材于谭营等人的文章)
1.下列对材料一第一段“人工智能”定义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人工智能是对一种智能体的描述和构建。
B.人工智能是能感知行动的智能体。
C.人工智能是计算机对环境的描述和构建。
D.人工智能是对计算机思维的实现。
2.根据材料一,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数学家图灵提出了用机器来模拟人类行为的设想。
B.“图灵测试”提出了机器是否具有智能的判断标准。
C.“中文房间”实验是为了证明计算机无法理解中文。
D.图灵和希尔勒全都认为计算机是可以拥有智能的。
3.根据材料一,下列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 ( )
A.符号主义学派认为“智能”表现为解决具体问题的思维能力。
B.联结主义学派和符号主义学派都认为应研究人类大脑的结构。
C.行为主义学派主张应把人类感知和行动的本能作为研究的内容。
D.三个学派对“智能”的理解不同,因而他们的研究思路也不同。
材料二
2018年5月,谷歌Duplex人工智能语音技术(部分)通过了“图灵测试”。这个消息进一步引发
了人们对于人工智能的思考:当机器越来越像人,我们应该怎样做?
在人工智能的开发过程中,设计者会遇到伦理问题的挑战。比如著名的“隧道问题”:一辆自
动驾驶的汽车在通过黑暗的隧道时前方突然出现一个小孩,面对撞向隧道还是撞向行人这种
进退维谷的突发情况,自动驾驶汽车会怎么做?
自动驾驶汽车依靠的是人工智能“大脑”,它会从以往案例数据库中选取一个与当前情景较
相似的案例,然后根据所选案例来实施本次决策。当遇到完全陌生的情景时,汽车仍然会进行
搜索,即在“大脑”中迅速搜索与当前场景相似度大于某个固定值的过往场景,形成与之对应
的决断。如果计算机搜索出来的场景相似度小于那个值,自动驾驶汽车将随机选择一种方式
处理。
那么,如果自动驾驶汽车伤害了人类,谁来负责呢?有的学者认为不能将人工智能体作为行为
主体对待。因为“主体”概念有一系列限定,譬如具有反思能力、主观判断能力以及情感和
价值目标设定等。人工智能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智能”,它所表现出来的智能以及对人类社
会道德行为规范的掌握和遵循,是基于大数据学习的结果,和人类主观意识有本质的不同。因
此,人工智能体不可以作为社会责任的承担者。以上述自动驾驶汽车为例,究竟由人工智能开
发者负责,还是由汽车公司负责甚至任何的第三方负责,或者各方在何种情形下如何分担责任,
应当在相关人工智能的法律法规框架下通过制订商业合同进行约定。
人工智能在未来还可能产生的一个问题就是“奇点(singularity)”。所谓“奇点”就是指机
器智能有朝一日超越人类智能,那时机器将能够进行自我编程而变得更加智能,它们也将持续
设计更加先进的机器,直到将人类远远甩开。尽管研究者对“奇点”到来的时间和可能性还
有争议,但是不管“奇点”时刻能否真的到来,在技术不断完善的过程中,我们都要小心被人工
智能“异化”。在我们训练人工智能的同时,有可能也被人工智能“训练”了。我们的一举
一动、生活爱好都将被人工智能塑造,人工智能在无形中暗暗决定了我们的思维方式,当我们
还在为自己的自由意志而骄傲的时候,也许已不知不觉地沦为了数据的囚徒。
面对人工智能可能带来的种种冲击,上世纪50年代美国科幻小说家阿西莫夫提出的机器人三
大定律,今天对我们依然有借鉴意义。这三大定律是:机器人不得伤害人,也不得见到人受伤害
而袖手旁观;机器人应服从人的一切命令,但不得违反第一定律;机器人应保护自身的安全,但
不得违反第一、第二定律。归根结底,人是智能行为的总开关。人工智能的开发者应该始终
把对社会负责的原则,放在对技术进步的渴望之上。人类完全可以做到未雨绸缪,应对人工智
能可能带来的威胁。
(取材于芮喆等人的文章)
4.下列对材料一、材料二中加点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无稽之谈:没有根据的言论。稽,考证。
B.进退维谷:进退两难,很难做出选择。
C.袖手旁观:置身事外,不提供帮助。
D.未雨绸缪:比喻虽然事情不会发生也要做好准备。
5.根据材料二,下列表述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 ( )
A.自动驾驶汽车能够根据情景的相似度进行决策。
B.人工智能体的“智能”和人类的主观意识相同。
C.人们认为人工智能的“奇点”总有一天会到来。
D.在任何情况下,机器都应该服从人的一切命令。
6.根据材料二,下列现象属于被人工智能“异化”的是(3分)( )
A.经常使用“健康手环”来检测自己的运动健康状况。
B.工作繁忙无暇做家务,购买智能产品帮助清扫房间。
C.出行全依赖手机导航,丧失了应有的路线识别能力。
D.从事某一职业过久,习惯了用行业思维来思考问题。
7.请根据材料一、材料二,简要说明人类对人工智能的认识是如何不断深化的。(5分)
二、
1.答案 A “能从环境中获取感知并执行行动”是“智能体”的定语,因此B项错误;人工智
能是对“智能体的描述与构建”,而非对“环境”,故C项错误;人工智能是“通过计算机实现
人脑思维结果”,而非“对计算机思维的实现”,因此D项也错误。
2.答案 B A.偷换概念,图灵“提出利用机器执行逻辑代码来模拟人类的各种计算和逻辑思
维过程的设想”,而非“提出了用机器来模拟人类行为的设想”。C.“中文”只是一种符号,
实验是为了说明“看起来完全智能的计算机程序其实根本不理解自身处理的各种信息”,从
而提出“如果机器有‘智能’,就意味着它具有理解能力”。D.希尔勒用“中文房间”的思
维实验,表达了对“智能”的不同思考,文中“所谓的‘让机器拥有人类智能’的说法就是无
稽之谈了”,表明希尔勒并不认为计算机可以拥有智能。
3.答案 B “都”以偏概全,联结主义学派研究人类大脑结构,符号主义学派不研究人类大
脑结构。
4.答案 D 未雨绸缪:趁着天没下雨,先修缮房屋门窗,比喻事先做好准备。
5.答案 A B.“和人类的主观意识相同”错,原文为“它所表现出来的智能以及对人类社会
道德行为规范的掌握和遵循,是基于大数据学习的结果,和人类主观意识有本质的不同”。C.
“总有一天会到来”太绝对,与原文不符。原文为“研究者对‘奇点’到来的时间和可能性
还有争议”。D.“在任何情况下”错误,原文中有“但不得违反第一定律”。
知识拓展 分析推断设题“三陷阱”:以偏概全、曲解文意、武断绝对。
6.答案 C “异化”指的是“我们的一举一动、生活爱好都将被人工智能塑造,人工智能在
无形中暗暗决定了我们的思维方式”,“我们”“沦为了数据的囚徒”,据此可知C项中“丧
失了应有的路线识别能力”属于“异化”。
7.答案 (要点)①早期研究的关注点是在对机器有无智能、何为智能的认识上。
②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人类认识到必须应对由此带来的伦理、奇点、异化等问题的挑战。
③人类应始终把对社会负责作为发展人工智能技术的前提。
解析 材料一围绕机器有无“智能”、“何为智能”进行论述,图灵提出设想,希尔勒用“中
文房间”的思维实验提出不同思考,不同学派对“智能”的思考和解答都推动了对人工智能
认识的深化。材料二围绕人类如何对待“人工智能”进行思考,包括对伦理问题的思考、对
“奇点”问题的思考、对“异化”的思考。阿西莫夫提出的三大定律指出“人是智能行为
的总开关”“人工智能的开发者应该始终把对社会负责的原则,放在对技术进步的渴望之
上”。
审题方法 题干关键词分析法:题干要求解答“人类对人工智能的认识是如何不断深化的”,
首先明确关键词有“认识”“如何”“深化”;然后围绕题干将文本进行准确分层,提炼每一
层的中心词语;最后归纳作答。
三年模拟
A组 2017—2019年高考模拟·考点基础题组
每篇建议用时15分钟
一、(2019贵州黔东南一模,4—6,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材料一:
随着北斗系统建设和服务能力的发展,相关产品已广泛应用于交通运输、海洋渔业、水文监
测、气象预报、电力调度、救灾减灾、应急搜救等领域,逐步渗透到人类社会生产和生活的
方方面面,为全球经济和社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卫星导航系统是全球性公共资源,多系统兼
容与互操作已成为发展趋势。中国始终秉持和践行“中国的北斗,世界的北斗”的发展理念,
服务“一带一路”建设,积极推进北斗系统国际合作。与其他卫星导航系统携手,与各个国
家、地区和国际组织一起,共同推动全球卫星导航事业发展,让北斗系统更好地服务全球、造
福人类。
(摘编自《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
材料二:
(摘编自央视新闻)
材料三:
众所周知,GPS是美国的,它也是全世界最早出现的导航系统,简单点说它就是从一个地方移动
到另一个地方的过程,它包含陆地导航、海洋导航、航空导航和空间导航这四个类别,导航可
以指涉及确定位置和方向的任何技能或研究,它涵盖的范围很广。我们的导航系统相比于
GPS有哪些优点呢?我们是三个轨道协同工作。第一个是在赤道上的地球同步轨道,起到电文
传输的作用。第二个是椭圆轨道,能提高我国范围内定位的精度。第三个就是全球定位的轨
道。而GPS就只是一个单轨道,而且没有电文传输,GPS只是一个单向的数据信息传输,而我们
的北斗导航是双向传输。北斗导航系统能够在全球范围内全天候为人们提供高精度定位服
务,定位精度在10米范围内,而GPS的精度在50米以上。
现阶段,GPS仍然是技术最完善的导航系统,也是全球用户最多的导航系统。北斗导航的全面
铺开应用还需要两年的时间,它是最能与GPS相抗衡的导航系统,虽然北斗有着众多的优势,但
是市场占有率远远不及有着几十年历史的GPS。我们要走的路还很远,面对着美国的技术封
锁和打压,自主研发是我们唯一的出路。
(摘编自《科技斋》)
材料四:
北斗系统作为全球四大卫星定位系统之一,与美国的GPS、俄罗斯的“格洛纳斯”系统和欧
洲的“伽利略”系统比肩而立。
冉承其表示:“跟其他卫星导航系统相比,我们非常有信心保持很好的性能。另外,我们有很多
新增的服务。”他还说,“可为包括‘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在内的世界各国提供连续稳定
服务。”他还表示,北斗芯片模块等基础产品销量突破7000万片,北斗高精度产品出口90多个
国家和地区,北斗已服务于俄罗斯、泰国、印度尼西亚、巴基斯坦以及科威特等国家。
(摘编自《北斗系统正式迈入全球时代!》)
1.下列对材料二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中国自行研制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也是联合国卫星导航委员会已经
认定的四大供应商之一。
B.中国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制定了“三步走”的发展战略,目前已经走完了前面两步,到2020
年将完成第三步。
C.北斗一号、北斗二号、北斗三号代表北斗系统的不同阶段,不是独立的卫星,而是由多个卫
星组成的定位系统。
D.北斗系统民用设备难觅踪影是因为其芯片功耗大且体积较大,零部件成本较高但制作水平
不高。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北斗系统的相关产品已经广泛应用于人类社会生产和生活的多个领域,为全球经济和社会
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B.GPS是美国的,它是全世界最早出现的导航系统,在现阶段也是技术最完善的、全球用户最
多的导航系统。
C.虽然北斗有着众多的优势,但是市场占有率远远不及已经有几十年历史的GPS,我们还有很
远的路要走。
D.目前,我国的北斗已经服务于俄罗斯、泰国、印度尼西亚、巴基斯坦以及科威特等国家,实
现了全球覆盖。
3.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有哪些优势?请结合材料三、材料四概括说明。(6分)
一、
1.答案 D D项答题区间是材料二的图表。图三说明了制约北斗系统民用发展的三个因素,
并没有表明它们之间存在因果关系。选项强加因果。
2.答案 D “实现了全球覆盖”分析不当,根据材料二可知,实现全球覆盖要到2020年。故
选D项。
方法技巧 准确全面地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①把握材料的主要内容。②依据题干要求,确
定信息筛选的目标。③浏览全文,确定信息筛选的范围。④对材料进行分类整理,选取关键词
或句子(去枝叶,留主干;去实例,留结论;去表象,留本质;分清主次,辨别有关和无关),明确显性信
息,挖掘隐性信息。⑤按照考题要求,将材料中的有效信息与各选项进行比较,辨别各选项与文
中有效信息是否吻合,进而做出选择。
3.答案 ①三个轨道协同工作,定位精度高。②数据双向传输,有电文传输的功能。③有很多
新增的服务。能为世界各国提供连续稳定服务。(每点2分)
解析 本题要求“结合材料三、材料四概括说明”,答题区域已经锁定,考生只能从材料三、
四中筛选信息。题干中“哪些优势”说明有同类比较,所以抓住材料三中提示语“我们的导
航系统相比于GPS有哪些优点呢?”抓住材料四中提示语“跟其他卫星导航系统相比”,在提
示语的后面找到北斗系统和GPS等其他导航系统相比较的几个优点即可。
二、(2019广西梧州联考,7—9,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材料一:
今年第三季度,全球智能手机市场报告显示,截至第三季度,全球智能手机总出货量为3.552亿
台,同比下降了6%,而这已经是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连续第六个季度同比下滑了。然而,2018
年度华为手机发货量(含荣耀)已突破2亿台,今年华为预计将实现销售收入1085亿美元,同比猛
增21%。华为的年度手机发货量从2017年的1.53亿台冲至2亿台,创造了8年来的最大增幅。
华为消费者业务CEO余承东分析,过去8年,华为用创新为消费者创造价值,在影像、续航、通
信、人工智能等多个领域引领了行业创新趋势。据了解,华为已经和全球领先运营商签订了2
6个5G商用合同,1万多个5G基站已发往世界各地;全球160多个城市、世界500强企业中的211
家,选择华为作为其数字化转型的伙伴。有统计显示,全世界5G标准立项并且通过的企业是爱
立信6项、高通5项、日本NTT DoCoMo 4项、诺基亚4项、英特尔4项等,而中国移动和华为
则分别以10项和8项居于总量前列。
(摘编自赵鹏《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持续下滑
国产品牌手机市场领军逆袭》)
材料二:
据外媒报道,红米Note4助推小米成为印度市场头号手机品牌。IDC(互联网数据中心)最新季
度智能手机数据显示,小米携手三星成为印度2017年第三季度第一大手机品牌。目前小米和
三星在印度都持有23.5%的市场占有率,紧随其后的是摩托罗拉、ViVO和OPPO手机。
小米的价格战使得它在e-Tailer和直销网络平台上获得了销量冠军。IDC称,小米通过Pre-
ferred Partner stores和小米之家的线下规模扩张,相比上一个季度,销量足足翻了一番。小米凭
借着线上销量,在2017年第一季度就开始加大线下市场投入力度,形成了零售伙伴合作、小米
Preferred Partner stores和小米之家的三角销售策略,撼动了印度智能手机市场格局。基于O2O
策略,能够实现线上到线下和线下到线上的直销。
(摘编自环球网《小米成为印度市场手机销量领头羊》)
材料三:
近一年间,国产手机市场风起云涌,一批中小厂商努力突围却“有心无力”。分析指出,手机行
业常年来存在高投入、低产出的现象,利润空间相对有限;此外,相对头部厂商,中小品牌在渠
道、资金、技术等方面缺乏竞争力,迫于无奈需要主打“性价比”优势,而当下全行业不景气
导致头部品牌纷纷加入“性价比”之争,更使得中小品牌“无利可图”,前景一片灰暗。
国内手机出货量统计
2018年1—11月国内手机厂商出货量占比
(摘编自许隽《国内手机市场颓势
难挽 中小厂商或被迫“出局”》)
1.下面对材料三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2016年到2018年,国内手机出货量连续下降,2018年的同比增速降至-17.40%,比2017年的下
降速度更快。
B.国内品牌手机厂商虽然在出货量上占压倒性优势,但迫于行业发展的低迷,不得不着眼于
“性价比”手机以保持市场。
C.2014年到2018年,国内手机的出货量没能实现5亿台大关的突破,同比增速也不稳定,发展前
景不容乐观。
D.中小品牌在渠道、资金、技术等方面缺乏竞争力,导致一批中小厂商在国内激烈的竞争中
努力突围却“有心无力”。
2.下面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华为之所以能在全球手机业的颓势中实现增收,跟其用创新为消费者创造价值,在多个领域
引领了行业创新趋势密切相关。
B.由于红米Note4的助推,据IDC最新季度智能手机数据,小米携手三星成为2017年第三季度第
一大手机品牌。
C.不久的未来,我国的手机用户将会与拥有更多人性化设计、优质化技术服务及性价比更高
的国产品牌手机见面。
D.零售伙伴合作、小米Preferred Partner stores和小米之家的三角销售策略,是小米在智能手机
竞争中占优势的重要原因。
3.面对国内外手机产业的残酷竞争压力,要如何振兴我国的手机产业尤其是中小品牌?请根据
材料概括措施。(6分)
二、
1.答案 A 本项需在图表中横比年度,竖比增速。注意2017年的增速在右竖轴0轴下方,为负
数,在此基础上进行简单的数学运算不难得知2017年的下降速度更快。
方法技巧 解答图表题“三不要”:(1)不要漏掉任何细节,树立每一个信息都有它存在的作用
的意识。(2)不要机械地照搬原文,有些内容是针对原文的推断或预测,不可盲目判错。(3)不
要孤立割裂,可借助其他几则材料的信息来理解图表。
2.答案 B 范围不当,答题区间为材料二,对比原文“小米携手三星成为印度2017年第三季
度第一大手机品牌”,可知选项漏掉关键词语“印度”。
3.答案 ①加大科技研发和创新力度;②发展海外市场,拓宽销路;③优化营销策略,利用互联网
打开线上、线下市场;④加强国内外企业合作,强强联合,互通有无。
解析 答题时注意仔细阅读文章,找准有效答题区间,然后对文中重要内容要认真分析、筛
选、整合。首先要找到我国的手机产业尤其是中小品牌厂商的发展问题,再对症下药,提出切
实有效的方法。材料一,“华为用创新为消费者创造价值,在影像、续航、通信、人工智能等
多个领域引领了行业创新趋势”,材料二,“小米携手三星成为印度2017年第三季度第一大手
机品牌”“小米凭借着线上销量……市场格局”,借鉴华为和小米的成功经验,可提出“加大
科技研发和创新力度,发展海外市场,拓宽销路,优化营销策略”等措施。针对材料三提出的中
小品牌厂商的问题,还应该加强国内外企业合作,强强联合。
三、(2019广西柳州模拟,7—9,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材料一:
据国外媒体报道,可再生能源在2017年里的发展轨迹如同过山车一般,太阳能和风能的价格出
现跌幅,中国圆满完成全年太阳能设备安装目标。自2009年以来,太阳能价格跌幅大约为62%,
而离岸风能的成本在近几年中也减少了一半,其在2017年内达到每兆瓦57英镑。
由此产生的结果是:各国政府将会在能源拍卖市场继续寻找成本达到历史谷底的太阳能和风
能。而目前无需补贴的太阳能和风能农场正处于开发过程中。荷兰国际集团油气方向技术
总监兹瓦指出,整个2017年内可再生能源领域的投资持续保持高位发展,但增幅却并不明显,其
中很大原因正是中国和德国等国家出现能源产能过剩以及能源价格下跌的情况。事实上,能
源领域产能过剩的趋势将会一直延续到2018年。按照中国政府的计划,到2020年中国将在可
再生能源领域投资2920亿英镑。中国政府在巴黎气候大会上还承诺将为国内煤炭使用量设
置上限,事实上燃烧煤炭已经在多个中国城市造成严重空气污染,而中国国内的二氧化碳排放
量预计到2030年将达到峰值。备受各方期盼的中国国家排放交易机制已于2017年12月正式
实施,该机制使得中国发电站在碳排放方面都会受到国家定价的制约。值得一提的是,目前中
国国内的发电站仍严重依赖燃烧煤炭来生产电力。
(摘编自《凤凰国际》2018年1月)
材料二:
(摘编自《中国报告网》2018年11月)
[注] 由于新能源负荷的需求很难用计划进行硬性规定,需求会不断变化,再加上新能源不方
便储存,不用掉就会浪费,所以就要将富余的经调度送到有需求的负荷点,这个过程就是消纳。
材料三:
进入新时代,可再生能源的发展问题日益呈现出系统化和复杂化的特点,因此必须更加重视对
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律的整体认识和把握,更加重视对市场、技术、消费者等各种驱动因素及
驱动机理的深入研究;在此基础上,明确可再生能源发展的国家战略,合理规划可再生能源发展
的地区布局和系统结构,构建长期有效的可再生能源发展路径。当前,可再生能源发展呈现出
多主体复杂动态博弈的特征,可再生能源的边际社会效益逐渐降低,激励政策实施的成本压力
越来越大,政策投资的资源配置效率问题日益突出,政策的杠杆作用也在逐步削弱。亟须有关
部门从不同主体的内在需求出发,深入探讨其决策动机、决策行为及其影响,在此基础上,综合
各主体的利益诉求,完善利益分配机制,设计更加有效稳健的政策。一些地方由于产业结构、
消费结构的差异,在可再生能源发展道路选择上同样也呈现多样化。当前,亟须研究政策的普
适性与差异性,确定好长期战略性引导政策,在此基础上,立足国情、省情、区情,从资源禀
赋、经济结构、环境状况等方面制定更加有针对性和灵活有效的政策,构建符合“美丽中
国”总要求的可再生能源发展路径。
(摘编自《经济日报》2018年11月)
1.下列对材料二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国家宏观调控,在全国各省实施配额制政策,主要是为了促进可再生能源的存量消纳。
B.从图表中可以看出,2018年国家在配额指标的下达上北方绝大部分省份要高于南方。
C.各省份配额目标在逐年上升,2020年的预期指标都明显高于2018年的配额指标。
D.内蒙古、云南两个省份应该算是可再生能源消纳大省,目前消纳比已明显高于配额目标。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据国外媒体报道,可再生能源在2017年里的发展轨迹,犹如过山车一般,价格都出现了跌幅。
B.中国和德国等国家出现能源产能过剩及能源价格下跌的情况,导致2017年可再生能源领域
的投资增幅并不明显。
C.虽然中国目前仍严重依赖燃烧煤炭来生产电力,但国内煤炭使用量的上限设置可让二氧化
碳排放量逐年减少。
D.中国只有严格推行减煤措施,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才有可能实现绿色转型,建设成为真正的
“美丽中国”。
3.以上三则材料报道的重点分别是什么?针对我国可再生能源发展存在的问题,我们该怎么
做?请依据材料简要概括。(6分)
三、
1.答案 C 仔细观察材料二的图表,可发现辽宁、四川、云南、甘肃等地2020年的预期指标
与2018年的配额指标的柱条高度基本持平,故C项说法错误。
2.答案 D A.答题区间在材料一第一段,原文只是讲“太阳能和风能的价格”出现了跌幅,
并不是所有的可再生能源。B.答题区间为材料一第二段,原文是说“很大原因”,并非唯一原
因。C.“逐年减少”的说法于文无据,锁定答题区间材料一第二段,原文是“二氧化碳排放量
预计到2030年将达到峰值”。故选D项。
方法技巧 第一步,锁定区间,筛选信息。第二步,比较辨别关键词语。第三步,注意以偏概
全、因果倒置、偷换概念、张冠李戴等问题。
3.答案 (1)①第一则:可再生能源在2017年里的发展轨迹及原因;②第二则:全国各省配额制政
策规定可再生能源消纳比例情况;③第三则:可再生能源的发展问题及应对策略。(2)做法:①
把握发展规律,加大可再生能源投资与消费,深入研究各种驱动因素和机理;②从战略层面上进
行合理规划,构建长期有效的可再生能源发展路径;③制定稳健灵活、富有针对性的政策。
解析 第一问,仔细阅读三则材料,筛选关键信息进行概括。材料一抓住关键信息“由此产生
的结果是”和“其中很大原因正是”。材料二是图表,抓住图表的标题。材料三分两层,抓住
关键信息“因此……在此基础上……构建长期有效的可再生能源发展路径”和段尾总结句
“从资源禀赋、经济结构……可再生能源发展路径”。在此基础上整理概括即可。第二问,
通读材料,可以确定本问的答题区间在材料三,抓住关键信息分条概括。
方法技巧 解答实用类文本阅读可以按如下几个步骤进行:首先是阅读,注意整体阅读,抓三个
方面:一是要有文体特征意识(如新闻、传记);二是要有思路分析意识(边读边概括各段落意思
及段与段之间的关系);三是要有寻找中心句意识(段落的中心句,文章的开头、结尾、过渡句
以及标题)。其次是审题:从题干中求启示,寻求解题的突破口,确保准确答题。题干具有以下
作用:暗示答题区域,暗示答题思路,暗示答题方法,暗示答案本身。审题时注意:是否选准题眼
(答题重点),是否选全要点(要答几个方面),是否选准角度(以谁为陈述主体)。最后是答题:“规
范作答”不能忘记的三个原则:(1)答案在文中(直接来源于文中或从文中提炼);(2)选择并重组
文中关键词句(注意原文表述角度与设问角度是否一致);(3)分点分条作答(高考阅卷采点给
分)。即问什么答什么,怎么问怎么答;就近找答案,尽量抄原文;抓住关键词,短语答题目,分条
来排列;要用肯定句,原文中找依据。
四、(2019云南大理统测,7—9,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材料一: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以来,“脱贫”一词代替“扶贫”一词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在此次中央
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脱贫攻坚战”的表述更是格外引人注目。
脱贫攻坚首战之年,进展喜人。然而,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方略的落实过程中,也出现了不少
问题。一些地方形式主义比较严重。驻村干部“走读式”“挂名式”帮扶,聪明才智没放在
踏实帮贫困群众勤劳致富上,却花在怎么通过“巧算”收入账把贫困群众“算脱贫”上。作
为精准扶贫的责任主体,地方政府不认真想办法、出实招帮贫困群众增收脱贫,却为完成任务
搞“数字脱贫”。一些扶贫主体功利主义严重。比如,一些在贫困地区投资兴业的企业,以扶
贫为名要优惠、要政策扶持,实际上却“扶富不扶贫”,还往脸上贴“扶贫济困模范”“社会
责任楷模”的标签。抢摘贫困帽凸显政绩的冲动在一些地方也不同程度地存在。
(摘编自人民网)
材料二:
扶贫干部在工作中感受到,不怕“难”字当道,就怕“懒”字沾身。如果没有“靠人不如靠
己”的斗志,只寄希望于更好的政策、更多的援助,显然很难根本脱贫。这更证明了“扶志”
的重要性。帮助群众脱贫,推动当地发展,其实正如对人的身体,不能只是简单输血。输血只能
救急,让人体自身可以“造血”,这才是保持人体健康的正确方式。“授人以鱼,三餐之需;授
人以渔,终生之用”,讲的也是这个道理。
精准扶贫需要用心扶志。扶贫干部不能急躁,不要埋怨,要多些耐心,善加引导,努力让制定的
帮扶措施更加扎实细致,更加符合贫困家庭的实际。要“多开院子会”“多交政策底”,让贫
困群众看到改善境遇的希望,增强脱贫致富的信心,从而调动起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激情与斗
志。
(摘编自新华网)
材料三:
记者近日在部分贫困地区采访了解到,少数群众一味追求物质上的“获得感”,视党委政府和
社会各界的帮扶为“理所当然”,在热火朝天的帮扶工作中,自己则“袖手旁观”;还有少数群
众不愿意通过自身的勤劳和智慧脱贫致富,坐等“天上”掉“现金”;有的甚至恃“穷”而骄,
为满足自身不当欲望无理要挟,阻碍扶贫工作。
贫困群众既是扶贫攻坚的对象,也是必不可少的参与者。在此背景下,少数贫困群众“参与
感”不强,其弊端显而易见。这不仅会导致党委政府和社会各界“白费力气”,难以形成扶贫
攻坚合力,延缓乃至阻碍扶贫攻坚进程,而且有可能影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
少数群众在扶贫攻坚过程中的“参与感”不强,与其自身存在的“等靠要”等依赖思想甚至
懒惰习惯密切相关,更重要的原因则是基层干部的工作缺位。在扶贫工作中,一些基层干部仍
然习惯于传统的“漫灌”“扶持”“救济”等思维,习惯扮演“给予者”的角色,没有将贫困
群众真正纳入到扶贫体系中,不注重发挥甚至忽视贫困群众的主观能动性和聪明才智。
(摘编自《人民日报》)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以来,“脱贫”一词已经替代了“扶贫”一词,这在本次中央的会议中
得到了确立。
B.一些企业扶贫时功利主义严重,以扶贫为名要优惠要扶持,实际上却“扶富不扶贫”,还往脸
上贴金。
C.脱贫攻坚不能仅仅考虑经济帮扶,还要善于引导群众转变观念积极参与。
D.精准扶贫中,不仅政府官员等扶贫主体要转变观念,调整心态,落到实处,一些群众也应该改
变不好的观念和做法。
2.下列对材料的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材料一主要分析了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方略在落实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目的是告诫人们要
正确对待精准扶贫问题。
B.材料二是从扶贫干部的角度讨论精准扶贫问题,广大群众认为这些扶贫干部不怕困境,但会
因时间长以及扶贫对象的问题而产生偷懒现象。
C.地方政府和企业在脱贫攻坚工作中存在功利主义、形式主义的倾向,很多时候抢摘贫困帽
只是为了凸显政绩。
D.精准扶贫中,群众“参与感”不强,保持老一套的“等靠要”思想,这样就会影响全面建成小
康社会目标的实现。
3.根据上述材料,结合现实谈谈如何做好精准扶贫。(6分)
四、
1.答案 A 答题区间在材料一第一段,说“‘脱贫’一词已经替代了‘扶贫’一词”不合文
意,原文为“‘脱贫’一词代替‘扶贫’一词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得到确立”为无中
生有。
2.答案 A B.答题区间在材料二,选项曲解文意,不是广大群众认为,而是扶贫干部的观点。
另外,根据原文,“懒”指的是一些扶贫对象,即他们只想得到好政策和更多的援助而没有自己
努力奋斗的斗志与行动。C.答题区间在材料一,原文为“一些地方形式主义比较严重”,不是
所有地方政府和企业都存在功利主义、形式主义的倾向。D.答题区间在材料三,“这样就会
影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说法绝对,原文为“而且有可能影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目标的实现”。故选A项。
3.答案 ①不能搞形式主义、功利主义,要把精准扶贫落到实处。不能为了凸显政绩,谋取私
利,而不顾群众的真正需求。②扶贫先扶志。精准扶贫要用心扶志,要增强贫困户的信心,激发
他们“靠人不如靠己”的斗志,教给贫困户致富的方法。③政策要宣传到位,工作要落到实
处。广大基层干部要不断增强自身工作能力,要善于引导贫困户转变观念,让他们积极参与到
脱贫攻坚中来。多方施力,形成扶贫攻坚合力。
解析 仔细阅读三则材料,可以筛选出“一些地方形式主义比较严重”“抢摘贫困帽凸显政
绩的冲动在一些地方也不同程度地存在”“精准扶贫需要用心扶志”“贫困群众既是扶贫
攻坚的对象,也是必不可少的参与者””等关键信息,根据这些信息概括如何做好精准扶贫即
可。
方法技巧 实用类文本简答题“三突破”
突破一:全面准确,避免偏漏。通读相关材料,确定区间,宁宽勿窄,逐步缩小范围。突破二:完全
针对。仔细审读题干,对应问题来回答。突破三:语言精练。依次梳理有关信息,分条概括,再
将相同的条目整合,用精练的语言加以表述。尽量使用理论性强的概念来表述。
五、(2018广西南宁一模,7—9,12分)(改编)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材料一:
截至2017年末,国内“GDP万亿俱乐部”成员已扩大至14座城市。此外,还有5座城市被列为
“观察者”名单,这意味着这些城市的GDP有望在两年内突破万亿元。
从“GDP万亿俱乐部”及准万亿城市所属的省份看,19座城市中,广东省有三城上榜,即GDP破
两万亿的广州、深圳以及准万亿城市佛山。浙江省有杭州、宁波入围。江苏省进入榜单的
包括南京、苏州、无锡。在东北地区,辽宁省的大连、沈阳有望在两年内实现GDP万亿突
破。
从所属区域看,GDP万亿以上及准万亿城市,主要集中于中东部地区,尤其是以珠三角和长三角
为主,西部地区仅成都和重庆两地上榜。这一现象与中国经济发展趋势相关,从沿海地区到内
陆地区,城市发展水平呈梯度状态。
在中东部地区,GDP突破万亿的城市,不再局限于一线城市,无锡、青岛、长沙等二线城市,其
经济总量也在近两年先后突破万亿元。这不仅表明了这些城市有着超强的经济活力,也说明
中东部地区的经济正在由“一城独大”局面逐步向“多点多极”整体强大的方向发展。西
部地区成都和重庆GDP突破万亿的时间较早,这表明在西部大开发战略推动的18年内,成都和
重庆两地已经率先“富裕起来”,但西部地区的整体经济活跃度仍有待加强。
(摘编自《GDP万亿城市竞争力报告:9座城市新星崛起》)
材料二:
回顾过去5年,长沙市委书记易炼红说,面对经济下行压力、发展转型阵痛和城市治理难题,在
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全市人民的团结奋斗中,长沙各项事业再攀新高。地区生产总
值由5 000亿元跨越至9 000亿元,在全国省会城市排名上升至第六位;形成了新材料、工程机
械、食品、电子信息、文化创意、旅游六大千亿产业集群;深化改革440多项,行政审批提速5
0%;1 753万平方米违建消失殆尽,2 042公顷“绿色”拔地而起;成为全省首个全面建成小康社
会达标市。
易炼红说,未来长沙将立足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着力打造“三个中心”。即国家智能制造中心,
抢抓“中国制造2025”和“互联网+”行动的机遇,推动长沙制造业率先向高端、智能、绿色
转型升级;国家创新创意中心,推进文化跨界融合,让长沙成为全国重要的文化创新、运营、交
易、体验中心;国家交通物流中心,推动交通物流一体化、集装化、网络化、社会化、智能化
发展。到2021年,预计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4 000亿元以上,财政总收入突破2 000亿元。
(摘编自《长沙:建设“国家中心城市”》)
材料三:
苏州距离上海只有84公里,高铁车程只有半个小时。与一线城市上海在地理上的接近,让苏州
享受到了很多的“外溢作用”。但与此同时,却也让苏州很难摆脱“大上海”的阴影。事实
上,很多企业都选择将总部设在上海,而把厂房设在苏州。这样,这些企业虽然在苏州产生了大
量的产值,但它们至多只能算是企业“身体”运作的后果,而企业的“大脑”依然在上海。体
现在产业结构上也是如此。杭州和南京的第三产业比重都超过50%,苏州为47.2%,过于依赖
第二产业。其知名的新加坡工业园区承载的也是第二产业。
尽管由于周边的上海、无锡等地都有了机场,因此机场的缺失并不会对苏州的对外交通构成
太多的实际障碍。但是,缺席航班目的地列表却着实让苏州坐失了对外宣传的机会。在品牌
营销的时代,宣传需要的是无孔不入,苏州在全国交通版图上的劣势,也让其丧失了很多宣传机
会。这种安排之下,即使苏州能有更高的GDP,其在经济上的话语权也很难提升。
(摘编自《GDP达1.7万亿,苏州为何有一线城市实力
却无一线城市影响力?》)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梳理,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从材料一来看,当前主要城市分为三个档次,即GDP两万亿城市、万亿城市和准万亿城市。
B.近年来,无锡、青岛、长沙等城市的经济总量先后突破万亿元,说明中东部地区经济“一城
独大”的局面正在发生变化。
C.长沙正在抢抓发展机遇,将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着力打造“三个中心”作为远景宏愿。
D.苏州距离上海很近,具有良好的区位优势,但同时也无法摆脱“大上海”的阴影。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佛山、深圳、无锡高校数量偏少,一定会影响到这些城市后续的发展动力。
B.GDP万亿以上及准万亿城市集中于东部地区,西部仅有成都、重庆上榜,地区间发展不平
衡。
C.长沙面临众多发展难题,但各项事业再攀新高:地区生产总值大幅提升,形成六大千亿产业集
群,行政审批提速50%,等等。
D.苏州与杭州、南京一样,以第二、三产业支撑经济,它的很多企业总部在上海,限制了其发
展。
3.中国GDP突破万亿的城市有14座,请结合三则材料分析如何提高城市的综合实力。(6分)
五、
1.答案 D “无法摆脱”系夸大其词,原文是“但与此同时,却也让苏州很难摆脱‘大上
海’的阴影”。
2.答案 C A.“一定会影响”说法绝对,应为“可能影响”。B.“集中于东部地区”错误,武
汉、长沙属于中部地区。D.“苏州与杭州、南京一样,以第二、三产业支撑经济”错误,根据
材料三“杭州和南京的第三产业比重都超过50%,苏州为47.2%,过于依赖第二产业”,可知应
该是南京和杭州经济以第三产业为支撑,苏州经济以第二产业为支撑。
3.答案 ①增加上市公司数量,提高上市公司的总市值。②控制房价,加大人才的引进力度,增
强城市的创新能力。③加强高校建设,增加自身基础人才的供给与储备。④深化内部改革,加
快行政审批速度。⑤增强交通优势,建设机场,加大对外宣传力度。(答出其中四点即可)
解析 首先要从原文中筛选有关信息,然后对这些信息进行整合,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由
材料一谈到的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影响,以及表格所标明的GDP和上市公司数量、上市公司总
市值、平均房价、高校数量等,可以提出提高城市综合实力的建议。材料三谈到交通问题,特
别是提到苏州在全国交通版图上的劣势对苏州发展的影响,可据此提出建议。
B组 2017—2019年高考模拟·专题综合题组
每篇建议用时15分钟
一、(2019广西南宁二模,4—6,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材料一:
全国教育大会10日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会
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在党的坚强领导下,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
地位,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立足基本国情,遵循教育
规律,坚持改革创新,以凝聚人心、完善人格、开发人力、培育人才、造福人民为工作目标,培
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
人民满意的教育。
(摘编自人民网)
材料二:
四、八年级学生认为家长对孩子的各方面关注情况(%)[注]
(摘自《中国义务教育质量监测报告》)
[注] 以上图表数据来源于2018年7月教育部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中心发布的《中国义务教育
质量监测报告》,这份监测报告对全国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德智体美劳和学校教育教学等状况
进行了客观呈现,并对如何进一步提升义务教育质量提出了建议。
材料三:
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是我国教育一直以来的努力方向。加强德育,要在加强
品德修养上下功夫,教育引导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踏踏实实修好品德,成为有
大爱大德大情怀的人;加强智育,要在增长知识、见识上下功夫,教育引导学生珍惜学习时光,
心无旁骛求知问学,增长见识,丰富学识,沿着求真理、悟道理、明事理的方向前进;加强体育,
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开齐开足体育课,帮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
健全人格、锤炼意志;加强美育,要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坚持以美育人、以文化人,提高
学生审美能力和人文素养;加强劳育,要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
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长大后能够辛勤劳
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
(摘编自2018年9月15日《光明日报》)
材料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深化办学体制和教育管理改革,充分激发教育事业发展生机活力。
武汉大学校长窦贤康表示,为真正做到“择天下英才而育之”,近年来,武汉大学从回归大学本
真、优化大学秩序、推进内涵发展等方面深化教育体制改革,推进“双一流”建设。下一步,
学校将着力从完善校院两级管理体制、深化本科教学改革、推进三级评审制度等方面来推
进改革,把总书记的要求抓紧抓实。
“推进产学研协同创新,积极投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着重培养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
人才。”习近平总书记的话语,令江苏省教育厅厅长葛道凯深有感触,“好的教育,应该尊重每
个学生的个性,促进每个学生的核心素养和关键能力全面发展,充分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好的
教育,还要彰显每一所学校的特色,让每一所学校都有挡不住的发展劲头。”
宁夏回族自治区教育厅厅长李秋玲说,今年,教育部批复同意宁夏组织开展“互联网+教育”
示范省(区)建设,乡村学校与城市学校结对的“智慧同步课堂”和乡村教学点上的“数字教
育资源全覆盖”,让农村孩子能与城市学生一样享受到更好的教育资源。
“对于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教育改革将为持续发展带来源源不断的人才助力。”李秋玲信
心满满。
(摘编自2018年9月12日新华网)
1.下列对以上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必须要立足我国基本国情,遵循教育
规律。
B.德育要引导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踏实修好品德,成为有大爱大德大情怀的
人。
C.学校要开足体育课,帮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提高审美能力、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
志,从而树立健康第一的理念。
D.美育要坚持以美育人、以文化人;劳育要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
动。
2.下列对材料二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四年级和八年级学生都认为家长比较关心孩子在学校的学习情况,可见“德智体美劳”五
方面中“智育”最重要。
B.八年级学生家长比四年级学生家长更关注孩子的道德品质、行为习惯,但较少关注孩子的
兴趣爱好或特长。
C.四年级和八年级学生家长都不太重视孩子的审美教育和劳动教育,因而对孩子的兴趣爱好
和行为习惯也不太关注。
D.四年级和八年级学生家长都比较关注孩子的身体健康,但低年级学生家长比高年级学生家
长更关注孩子心理状况和人身安全。
3.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需要政府、学校、家长等相关各方
协同努力。请结合上述材料分别给政府、学校和家长提出关于如何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合
理化建议。(6分)
一、
1.答案 C C项的错误:第一,选项中的“提高审美能力”属于美育范畴。第二,选项中“从
而”一词表示目的关系或递进关系,原文是并列关系。第三,原文“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
念”是对于教育部门来说的,而按照选项语句理解,是对于学生来说的。
2.答案 B A.“‘智育’最重要”错误。C.无中生有,材料二没有审美教育和劳动教育相关
数据;强加因果。D.“低年级学生家长比高年级学生家长更关注孩子心理状况”错误。故选
B项。
3.答案 ①政府相关部门应该构建并完善教育管理体制,深化办学体制和教育管理体制改革,
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②学校要引导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尊重每个学
生的个性,促进每个学生的核心素养和关键能力的全面发展。③家长要全面关注孩子的成长,
德智体美劳五方面一个都不能少,摒弃重智育、体育轻德育、美育和劳育的观念,促进孩子全
面健康成长。(每点2分)
解析 此类题型常见设问形式有:①结合材料分析××应该如何做好某件事情;②结合材料分析
××给我们哪些启示;③结合材料分析××是如何做好……的;④就解决××问题提出建议。答案
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去找:(1)从材料中找方法:①如果材料呈现的是负面现象,其反面就是正确
方法;②如果材料呈现的是正确做法,对这种做法加以概括、总结即可。如材料三“构建德智
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是我国教育一直以来的努力方向”,材料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要深化办学体制和教育管理改革,充分激发教育事业发展生机活力”,都是正确做法,考生只要
抓住关键词句概括、总结即可。(2)从当前政策(党和国家重要会议提出的重大措施)中找方
法。(3)从主体的职责入手找方法。
方法技巧 1.要紧扣阅读材料;2.提出的建议要合理,具有操作性;3.分条组织答案。(示例)针对
……问题,我认为:①国家、政府应该……(政策、法律、制度等);②社会、学校应该……(风
气、氛围、教育、培养人才);③家长、青少年应该……(监督、引导、学习、理想等)。
二、(2019广西桂林钦州一模,7—9,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材料一:
2017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将“地球卫士奖”授予塞罕坝林场建设者,以表彰他们变莽莽荒漠
为郁郁林海的功绩。
55年来,从一棵松到百万亩林海,从最初的369人毅然上坝到三代人传承不息,塞罕坝人将荒山
沙地变成了绿水青山。塞罕坝林场的有林地面积,由建场前的24万亩增加到目前的112万亩,
塞罕坝林场已成为世界上面积最大的人工林。森林覆盖率由12%提高到80%。如果林木按一
米的株距排列,可以绕地球赤道整整12圈,给这个蓝色星球系上12条漂亮的“绿丝巾”。
55年来国家累计投入和林场自筹资金共约10.2亿元,如今塞罕坝资源总价值已达到200多亿
元。更重要的是塞罕坝的生态效益显著,据中国林科院评估,如今塞罕坝的森林每年固碳74.7
万吨,释放氧气54.5万吨,空气负氧离子是城市的8到10倍。
(摘编自《人民日报》)
材料二:
木材生产曾经是塞罕坝林场的支柱产业,一度占总收入的90%以上。近年来,林场大幅压缩木
材采伐量,木材产业收入占总收入的比例持续下降,最近这五年已降至50%以下。据预测,“十
三五”期间塞罕坝林场林木蓄积年生长量约为54万立方米。因此,只要年均消耗蓄积维持在2
0万立方米左右,完全可以保证森林资源总量的持续健康增长。塞罕坝林场的“十三五”采伐
限额为每年20.4万立方米,但林场实际的林木蓄积消耗量控制在13万立方米左右。
河北省下达的采伐限额,塞罕坝林场只用了六成,而且主要用于“森林抚育”,严格按照规章制
度,把林子里长势较差的林木伐掉,将某些地方过高的林木密度降下来一些,使留下的林木能更
好地生长,提升森林质量。林木蓄积量是反映森林质量的重要指标。塞罕坝林场的林木总蓄
积量,由建场前的33万立方米增加到1012万立方米,增长了约30倍。单位面积林木蓄积量,是全
国人工林平均水平的2.8倍。
(摘编自《塞罕坝林场运营模式的启示》)
材料三:
塞罕坝林场位于河北省最北端,在植被区划中属于温带草原地带。该区的典型植被为草甸草
原、针阔混交林及落叶阔叶林,特殊的自然地理环境使得该地区生物多样性很强,植物区系成
分相对复杂。林场从不同角度做了大量调研,如华北落叶松人工林不同林分密度下灌木及草
本植物植被的科、属构成分析:
图1 不同林分密度下灌木的科、属组成
图2 不同林分密度下草本的科、属组成
扎实的科学研究,积极引领林场发展,是林场发展的有力保障。
(摘编自《塞罕坝机械林场植物指标分析》)
材料四:
近年来,全国各地生态环境建设力度空前加大,绿化苗木需求大增。塞罕坝林场建设了8万多
亩绿化苗木基地,培育了云杉、落叶松等优质绿化苗木,销往京津、辽宁等十几个省市,现有18
00余万株多品种、多规格的苗木,已成为绿色“聚宝盆”。
春天,群山抹绿,雪映杜鹃;夏天,林海滴翠,百花烂漫;秋天,赤橙黄绿,层林尽染;冬天,白雪皑皑,
银装素裹……塞罕坝四季皆有美景,是摄影发烧友的天堂,是华北地区知名的森林生态旅游胜地。
森林旅游、绿化苗木等绿色产业的收入,已超过林场总收入的一半。近年来,随着产业转型升
级,塞罕坝人更有效地保护了绿水青山,收获了金山银山,开创了生态良好、生产发展、生活改
善的可喜局面。
(摘编自《护林营林再写华章》)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塞罕坝林场的森林覆盖率,55年里由12%提高到80%,塞罕坝人以其将荒漠变林海的功绩,荣
获联合国环境规划署颁发的“地球卫士奖”。
B.塞罕坝林场的树木按一米的株距一线排列,可以绕赤道12圈;森林每年固碳74.7万吨,释放氧
气54.5万吨,取得了显著的生态效益。
C.为保证森林资源总量持续增长,塞罕坝林场深度控制木材蓄积的消耗量,使单位面积林木蓄
积量达到全国人工林平均水平的2.8倍。
D.伐掉长势较差的林木,调低林木密度,只用了采伐限额的六成,塞罕坝林场就实现了“森林抚
育”目标,提升了森林质量与林木总蓄积量。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塞罕坝林场位于河北省最北端,在植被区划中属于温带草原地带。该地区的生物多样性很
强,植物区系成分相对复杂。
B.不同林分密度下植被科、属状况的调查统计表明:灌木和草本植物的属数随林分密度的增
加而减少的趋势不明显。
C.图1表明:在林分密度400~800株/hm2之间,灌木科数与灌木属数的变化基本趋同,在200~400
株/hm2之间变化却有较大差异。
D.塞罕坝的苗木基地已经能够向京津、辽宁等多地输送优质绿化苗木;塞罕坝四季皆有美景,
是著名的森林生态旅游胜地。
3.根据上述材料,概括说明55年来,塞罕坝林场发展采用的主要方式。(6分)
二、
1.答案 D D项答题区间在材料二,“伐掉长势较差的林木……只用了采伐限额的六成”错,
原文有“主要用于”的字样。
2.答案 B “属数……减少的趋势不明显”错,读图可知其降低趋势明显,故选B。
方法技巧 折线图读图技巧:①明确横纵坐标基本内涵;②确立横纵坐标关系;③观察曲线的
变化过程,注意曲线斜率大小;④对不同曲线段进行定性与定量分析评价。
3.答案 ①治沙种树,扩大林地面积;②木材生产曾占总收入的90%以上。近年来大幅压缩木
材采伐量,林木总蓄积量迅速增长;③用科研引领林场的发展;发展森林旅游、绿化苗木等绿色
产业,实现了生态、效益双丰收。
解析 由材料一中“55年来,……塞罕坝人将荒山沙地变成了绿水青山”,可概括出①;由材料
二中“近年来,林场大幅压缩木材采伐量,木材产业收入占总收入的比例持续下降”,可得出
②;由材料三中“扎实的科学研究……有力保障”,可概括出③;由材料四最后一段可概括出答
案④。
三、(2019四川绵阳二诊,7—9,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材料一:
近15年来,中国的杂交水稻技术已走向世界。不过,随着市场的发展,单纯的“种子输出”已不
能满足企业发展需要。“在国内进行杂交水稻种子的生产,再直接出口到目标国家市场的模
式是低水平、低效率的输出模式,实现属地化的科研、生产、推广、销售才是中国杂交水稻
高水平输出模式。”武汉科珈种业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刘善德认为。
杂交水稻的国际化贸易,在实际运作中受到目标出口国一定的贸易限制。印度是杂交水稻国
际市场空间最大的国家,但是印度完全禁止境外生产的杂交水稻种子进口。孟加拉国要求相
同品种第一次进入后,只可持续2年,过后必须在其境内制种生产才可销售。美国农业部外国
农业局2015年发布的《中国种子年报》显示,2008年以来,中国水稻种子在数量和金额上均以
2011年为拐点,前升后降,近几年趋于稳定。关于这个现象,业内人士认为是因为目前将种子作
为商品出口的发展模式已经接近天花板。
(摘编自《农财网种业宝典》)
材料二:
(摘编自《东方财富网》)
材料三:
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研究员肖国樱认为,稻米净进口283万吨,小麦净进口442万
吨,稻米和小麦的自给率均在95%以上,口粮安全性没有问题。大豆持续10年大量进口,反映了
我国对蛋白饲料进口的需求一直居高不下,而大量进口大豆是因为政府为了提高老百姓生活
水平而采取的开放大豆政策,即对大豆进口没有配额限制,而对进口玉米、水稻和小麦,中国是
有配额限制,超过配额,就征收20%以上的进口税。
根据海关总署公布的数据,2017年,我国大豆净进口9542万吨,约为上年度我国大豆生产量的7.
3倍。肖国樱强调,事实上,中国的土地已经维持不了中国人现有的生活水平,失去的是大豆产
业和大豆市场,保障的是中国人口粮的安全。在肖国樱看来,大豆榨油后也能用作饲料,其进口
保障了我国养殖业的饲料供应,维持了中国人民较高的生活水平。尽管如此,曾任中国水稻所
生物工程系第一任系主任的王大元认为,进口大豆主要是作为饲料,从而满足我国人民对肉蛋
油奶的需求,一旦国际形势有变,影响大豆的进口,对我国人民生活的影响是很大的。所以大量
进口大豆存在隐患,政府在这方面的应对预案显得十分重要。
肖国樱建议,一方面,我们没有那么多耕地来保障吃好的需求,只能委曲求全选择保障口粮生
产、饲料粮外购的策略。另一方面,大豆市场也是一张王牌,是我们手中很重要的筹码,要充分
利用好。再就是,要加强农业科技合作和农业走出去战略,培育周边国家的粮食生产能力。
(摘编自《2017年中国稻米大豆进口量
全球第一,中国口粮安全吗?》)
1.下列对材料二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2015年,中国粮食进口数量的增幅最大,但进口金额却出现了负增长,这或许与当年粮食进口
单价下降有关。
B.中国粮食进口金额的增长率,在2013—2017年之间,经历了“增速下降—负增长—快速上
升”的变化过程。
C.从前5年的数据来看,中国粮食进口数量最多的是2017年,达到了13062万吨,较2013年增加了
约1.51倍。
D.2018年1—5月,中国粮食进口金额近200亿美元,接近2016年的50%,由此可推知2018年有望
超过2016年。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虽然我国的杂交水稻已走向世界,但形势依旧严峻,企业要适应市场的发展变化,需要改变中
国杂交水稻的输出模式。
B.按照孟加拉国的相关政策,如果我国向其出口杂交水稻种子,两年后需在其境内制种生产,否
则不能销售其他种子。
C.我国对蛋白饲料进口的大量需求,以及政府为了保障老百姓基本生活水平而采取的开放大
豆政策,致使近10年来我国大豆进口量持续增加。
D.肖国樱认为,大豆进口不仅保障了我国口粮的安全,也保障了我国养殖业的饲料供应,但大量
进口依然存在着隐患。
3.请结合上述材料,简要概括我国粮食贸易面临着哪些挑战。(6分)
三、
1.答案 C 结合材料二柱状图数据分析可知,中国粮食进口量2013年是8645万吨,2017年是1
3062万吨,简单计算一下可知“较2013年增加了约1.51倍”错,2017年进口量约为2013年的1.5
1倍。故选C。
易错警示 注意图表题并不总是简单对比数据,本题需要在提取原始数据后进行简单运算得
出答案。
2.答案 A B.“否则不能销售其他种子”错误。结合文本内容“孟加拉国要求相同品种第
一次进入后,只可持续2年,过后必须在其境内制种生产才可销售”分析可知,是不能销售相同
品种,曲解文意。C.“致使近10年来我国大豆进口量持续增加”错,原文表述为“大豆持续10
年大量进口”。D.“存在隐患”的观点是王大元提出的,张冠李戴。故选A。
3.答案 出口:①只有产品输出,没有科技输出;②受到目标出口国的政策限制;③出口市场呈
下滑趋势。进口:①国内大豆产业和大豆市场的缺失;②大豆需求量大,对国际市场依赖大;③
国内耕地面积不足,难以满足人民现有需求。
解析 通读材料,可知材料一主要讲出口,材料三主要讲进口,抓住关键信息,整合概括即可。
如结合“杂交水稻的国际化贸易,在实际运作中受到目标出口国一定的贸易限制”分析可知,
出口受到目标出口国的政策限制。结合“大豆持续10年大量进口,反映了我国对蛋白饲料进
口的需求一直居高不下”可知大豆需求量大,对国际市场依赖大。
四、(2019四川达州二诊,4—6,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材料一:
自5G面世以来,人们最关注的话题就是,5G技术跟传统的3G、4G技术有什么区别?全国政协
委员、北京交通大学教授钟章队介绍,传统的3G、4G技术主要影响人们的通信方式,而5G主
要应用于“人-机-物”互联,将解决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之间的沟通问题,更多的是实现
与垂直行业融合,提升垂直行业信息化水平,“5G的大规模应用将彻底改变人们的生活,社会
信息化水平将显著提升。人们每时每刻都能享受高速宽带网络冲浪服务,打破环境、时间限制”。
技术的进步往往是层累叠加,比如越来越快的处理器,越来越清晰的屏幕,以及越来越快的网络
速度。这些变化甫一出现,便将带来革命,科技创新无疑会使这场革命加速。2019年将是5G元
年,也将是5G竞争真正开始的一年……
网络与交换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北京邮电大学教授彭木根表示,“人-机-物”互联
未来将成为常态,物联网或成为最大的主战场,各种物联应用将层出不穷,同时,彭木根也提醒,5
G技术在为社会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因其特有性质,也将带来信息安全和用户个人隐私等方
面的问题。
(摘编自人民网《全国两会“联姻”5G:科创引擎轰鸣强国未来可期》)
材料二:
(摘编自《光明日报》2019年3月6日)
材料三:
新华社北京2月28日消息 近期,西班牙、德国、奥地利、阿联酋等多国业界相继表示,不会
排斥中国企业的5G技术,越来越多的国家表示将向中企5G技术打开大门。当前,全球移动通
信网络正面临从4G向5G过渡的关键时刻。5G具有速率高、反应快、容量大等特点,有助于
大幅提升沟通效率,在与其他行业结合后,能够加速产能转换与技术创新。5G的到来,将为社
会发展和人类生活带来重大变革。目前,在5G标准版本中,中国企业占有重要份额,并在大规
模天线、超密集组网、车联网等关键技术方面具备领先优势。中国有可能成为最先实现5G
商用的国家。为了抢占先机,世界上没有一个国家愿意在这个技术进步的潮流中落后。欧洲
等地区业界以及舆论普遍指出,排斥中国企业可能导致自身5G普及的速度变慢。对于美国等
西方国家所谓因“安全原因”而对中企采取压制的做法,业界广泛表示,网络安全的未来应该
取决于事实而非臆断和凭空指摘。欧盟委员会警告不要在片面分析事实的基础上做出决
定。
1.下列对材料二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80年代末国内出现的移动电话属于1G时代的产物,可移动通话,不可发送短信。
B.从1G时代到3G时代,通信技术飞速发展,传送速度越来越快,传送内容越来越丰富。
C.由于4G技术可以传送视频、智能性更高、费用更便宜,其用户数比3G时代的两倍还多。
D.5G技术与前几代通信技术相比,不仅速率高、容量大、时延低,而且可实现万物互联。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5G技术的大规模应用将显著提升社会信息化水平,能加速产能转换与技术创新。追赶此轮
技术进步潮流,就可能占据先机。
B.中国是全球最早实现5G商用的国家。在5G标准版本中,中国企业占有重要份额,中国在一
些关键技术方面具有领先优势。
C.2019年是5G元年,拉开了5G竞争序幕,面对技术革新、互利共赢的潮流,海外各国纷纷对中
企5G技术打开大门。
D.5G技术是把双刃剑,它为社会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其带来的信息安全和用户个人隐私的问
题也受到了美国等西方国家的诟病。
3.5G时代为什么被称为“物联网时代”?5G时代来临,我们应如何面对复杂的国际形势?请结
合以上材料,简要概括。(6分)
四、
1.答案 C 阅读材料二图表可知3G就可以传输视频了,故C项错误。
2.答案 A B.“中国是全球最早实现5G商用的国家”变未然为已然,原文是“中国有可能
成为最先实现5G商用的国家”。C.“海外各国”扩大范围。D.美国等西方国家并不是诟病5
G技术,而是对中国的5G进行臆断和凭空指摘。
3.答案 第一问:5G主要应用于“人-机-物”互联,将解决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之间的沟
通问题,实现万物互联。第二问:①叠加技术进步,加强科技创新。②保持领先优势,引领技术
潮流。③破除藩篱,交流互通。④拥抱合作,互利共赢。
解析 第一问:结合材料一中“5G主要应用于‘人-机-物’互联,将解决人与人、人与物、物
与物之间的沟通问题”以及材料二表格中5G的特点来作答。第二问:结合材料中的关键词句
来分析概括,如材料一中的“技术的进步往往是层累叠加”“科技创新无疑会使这场革命加
速”,材料三中“中国企业占有重要份额……领先优势”“排斥中国企业可能导致自身5G普
及的速度变慢”等。
方法技巧 归纳概括题的解题技巧:(1)题干中常有概括、归纳、简述、指出、总结、整理等
类似的表述。(2)常提的要求:准确、全面、简明、有条理。①准确:来自材料,规范表达,书面
语言(方法:抄材料原词句一般是准确的)。②全面:要点全覆盖(方法:思维导图法)。③简明:不
说废话,表述清晰、简洁(方法:去掉数据、事例,去掉修饰语,保留核心观点)。④有条理:标序
号,逻辑清晰。
五、(2018云南大理二测,7—9,12分)(改编)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材料一:
日前,在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副局长于文明表示,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
讨论了《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这是首次在国家层面编制中医药发展
规划,标志着中医药发展已列入国家发展战略。
毋庸讳言,多年以来中医药发展面临着诸多困境。首先,中医药是个有机的整体,中药质量是中
医疗效的重要保障。药材不地道,药力达不到,中医疗效必然受影响。其次,中医药管理“令出
多门”。现行的中医药管理体制中,各部门之间各自为政,管理监督难以到位。
眼下,中医药终于迎来了最好的发展契机,不仅有自下而上的举国期待,期待中医药能够一扫颓
势,解民众看病之难,更有自上而下的国家扶持。有战略规划,有法律护航,可以说,中医药正走
在正确的发展道路上。
(摘编自2016年2月29日《人口导报》)
材料二:
近百年来,中医的发展出现了危机。从历史环境中看,伴随着新文化运动,中国的传统文化遭到
了猛烈的抨击,作为传统文化一部分的中医药学也不可避免地遭到前所未有的批判。
从现实的情况看,离开了中国传统人文文化的教育和传播,中医药执业人员单纯学习中医诊
断、方剂、药性,终究难成一代名家(即使一时出名,也后劲不足)。中药难以保持和发展道地
药材与传统炮制方法,与中医药相关的产品包括中医药文化产品也难以形成良好持久的市场
氛围。离开文、史、哲等文化的滋养,中医理论也难以得到健康持续的发展。现代中医院校
完全按照西方科学的模式进行构建,用所谓的现代科技来研究中医药。中医院校一版又一版
的教材也变得越来越“现代化”,语言表达也越来越“标准化”“客观化”,而与传统文化密
切相关的很多课程,也越来越被边缘化。
(摘编自《中国医药报》总第3187期)
材料三:
虽然近年来中医在海外的传播以及地位都有了较为明显的改观,但现实状况远比数据呈现的
要复杂、微妙得多。
与隋唐、两宋时期中医作为整体对外传播不一样,如今中医作为医疗手段在海外生存,扛起大
梁的仅仅是针灸。在很多西方人眼里,针灸几乎是中医的代名词。以现代西医的科学标准来
衡量,中医理论属于“前科学”体系,这也是中医相对于西医呈弱势的一个重要原因。在国际
上,中医通行的表述是“传统中国医学”,这似乎无形中给中医贴上了与现代科学“对立”的
标签。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中国药学家屠呦呦因发现青蒿素而获得诺贝尔奖,被视为主流医
学对中医的认可也显得不那么有底气。因为她所使用的化学合成手段完全是现代科学,与中
医理论毫无关系。从某种程度上说,中医理论“文化他者”的身份并没有改变。
(摘编自《走向海外,孤独的“文化他者”》)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中药质量是影响中医疗效的重要因素。药材不地道,疗效势必不理想。
B.中医的危机从根本上说,就是中医药高等院校没有承担起弘扬传统文化的责任。
C.“传统中国医学”是国际对中医的通行表述,这仿佛就把中医放到了与现代科学对立的位
置上。
D.近年来中医在海外的影响力逐渐加强,但是弱势和次要的地位并未改变,现实情况并不乐
观。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推断,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传统文化语境的淡化,相关体制的不完善,国际地位的弱势都是影响中医药发展的不利因
素。
B.中医是我国传统优秀文化的一部分,在历史上也曾有过比较强的影响力,所以为了重振传统
文化,我国第一次把中医药纳入了国家发展战略。
C.在现代西医的科学标准之下,中医药学属于“前科学”体系,故而“传统中国医学”这一表
述,包含着中医背离现代科学的偏见。
D.因为所使用的合成手段与中医理论毫无关系,所以虽然屠呦呦因发现青蒿素而获得诺贝尔
奖,却并不能完全体现主流医学对中医的认可,中医理论“文化他者”的身份会一直持续下
去。
3.根据上述材料,谈谈阻碍中医药发展的因素有哪些。(6分)
五、
1.答案 B 据材料二,可知中医危机的根本原因是新文化运动对中医药学前所未有的批判。
2.答案 A B.无中生有,文中并没有说中医药发展列入国家发展战略的理由。C.偷换概念,属
于“前科学”体系的是“中医理论”;“故而”前后没有因果关系。D.“会一直持续下去”
说法错误,材料三中表述的是“从某种程度上说,中医理论‘文化他者’的身份并没有改
变”。
3.答案 ①国家战略规划的长期缺位;②中药质量参差不齐;③中医药管理部门各自为政,使管
理监督难以到位;④传统文化语境的淡化,中医院校不重视传统文化的系统教育;⑤人们思想观
念上对中医药的偏见,中医药国际影响力不够。
解析 根据题中的要求筛选材料中的相关信息,然后归纳概括即可。注意分条作答。
C组 2017—2019年高考模拟·应用创新题组
每篇建议用时10分钟
一、(2019 5·3原创冲刺卷六,4—6,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材料一:
近年来,民用无人机迅速发展,最简易的只需几百元就可购得。民用无人机手柄遥控操作,简单
而惬意,在航拍美景、巡查交通、喷洒农药等方面大展拳脚。一时间,无人机迅速进入人们生
活。与此相伴相生的是,一些无人机的无序飞行严重影响了公共安全,对监管的考验可谓“步
步紧逼”。
据悉,成都、杭州等地都发生过无人机影响航班运行的事件,造成航班备降、返航或延误,其带
来的安全隐患不容小觑。“在人员密集的活动场所,盘旋在半空的无人机一旦发生问题,后果
不堪设想。”业内人士忧心忡忡。目前,许多无人机处于“黑飞”状态。我国现行法律体系
对无人机的规定偏向于原则性、指导性、临时性意见,而对技术研发、生产制造、市场准
入、适航审批、安全运行、监督管理等,没有作出切实有效的指引、规范,无法“对症下药”。
业内专家认为,无论是护航既有经济形态的健康发展,还是密切关注新业态、新模式的成长演
变,监管都应因时因地因事地不断进行调整,秉持“让子弹飞一会儿”的包容,摒弃“把孩子和
脏水一起泼掉”的观念,把监督前置,让管理兜底。只有帮助新生事物克服“成长的烦恼”,才
能最大程度孕育新动能。
(摘编自《共享单车、无人机等迅速进入生活
新业态带来监管新课题》,中华网2018年9月6日)
材料二:
据报道,日本东北部的研发商和农民几个月来测试了一种新型无人机,它能在稻田上飞行,用约
15分钟喷洒农药和肥料。而如果让农民亲自完成这项工作,用时则要超过1个小时。无人机也
可以快速地分析稻米并决定需要多少农药或化肥,这能让农民更容易地分析所投入的资源并
预测收成。69岁的稻农勇堀江说:“这样的高科技史无前例。”作为当地农业合作社负责人,
勇堀江表示,年轻人离开乡村前往大城市,所以要研发新型农业无人机以解决劳动力短缺的问
题。“我们面临下一代农民短缺的问题,所以需要想出新点子,通过高科技产品如无人机来提
高生产力和农民的收入。”
据介绍,这款新型的无人机名为“Nile-T18”,是由初创企业Nileworks研发。和配备喷洒工具
的无线电迷你直升机相比,无人机相对更小也更便宜,只售400万日元。此外,无人机可通过i-
Pad指控,并使用容易操作的地图软件系统。
Nileworks计划在明年5月开始售卖无人机,眼下正与当局商讨,让操作者无需执照就能使用无
人机。
(摘编自《日本企业研发新型无人机应对农民老龄化问题》,
中国新闻网2018年9月3日)
材料三:
自20世纪30年代以来,无人机的发展和使用已有超过90年的历史。经历了20世纪漫长的萌芽
期和酝酿期之后,无人机在21世纪初迎来高速成长期,并逐步从军用领域扩展到了民用领域。
如今,民用无人机已在应急救援、环境检测、电力巡线、航拍测绘、农业植保等多个领域得
到广泛应用。
目前我国无人机主要集中于民用消费领域。虽然无人机专利申请量急剧增长,申请人的数量
也在快速增加,同时应用领域得到迅速扩展,但是整体而言依然以研究为主,缺乏核心专利,在
关键技术上与国外仍存在一定差距。不过,国外尚未开始在我国进行大规模的专利申请、布
局,我国的相关企业应该抓住机遇进一步加强专利申请、布局和应用,同时积极寻求在国外进
行专利申请、布局以扩大自己的市场。全球第二大市场研究咨询公司Markets and Markets认
为,2020年全球小型无人机市场规模将达到19亿美元;市场研究机构ABI Research预测,到2019
年,商业用途的小型无人机市场规模将达到51亿美元;Lux Research指出,2025年商用无人机市
场规模将达到17亿美元。
(摘编自《中国无人机行业现状及未来展望解读》,
电子发烧友网2018年5月17日)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民用无人机由于价格便宜、操控简单而得以广泛运用,但一些无人机的无序飞行严重影响
了公共安全,带来了安全隐患,对它的监管迫在眉睫。
B.我国关于无人机的现行法律体系还不够健全,相关规定偏向于原则性、指导性、临时性意
见,多个方面缺乏切实有效的指引、规范,难以有法可依。
C.业内专家认为,对待无人机这种新产生的业态,我们应该秉持包容的态度,给予它成长的空
间,不能因为发展中存在问题而对其完全否定。
D.目前我国无人机专利申请量和申请人数都在快速增加,无人机应用领域也迅速扩展,但缺乏
核心专利和关键技术是我们需要解决的问题。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日本初创企业Nileworks研发的无人机“Nile-T18”工作高效,可以节约人力资源,从而解决
了劳动力短缺的问题;它还能进行智能分析,预测收成。
B.无人机经历了20世纪漫长的萌芽期和酝酿期之后,在21世纪初迎来高速成长期,运用范围也
逐步从军用领域扩展到了民用领域。
C.材料三对我国无人机目前的发展现状提出了建议,希望我国的相关企业抓住机遇,在国内外
加强专利申请、布局,以扩大自己的市场。
D.从相关机构提供的数字可以看出,世界无人机市场尤其是商业用途的无人机市场前景大好,
这也预示着我国无人机领域将迎来更大发展。
3.未来我们需要从哪些方面努力,以促进中国无人机领域更好发展?(6分)
一、
1.答案 A “民用无人机由于价格便宜、操控简单而得以广泛运用”错,“价格便宜、操控
简单”与无人机“得以广泛运用”不构成因果关系;“价格便宜、操控简单、运用广泛”和
“迅速进入人们生活”才构成因果关系。
2.答案 A “解决了劳动力短缺的问题”错,“Nile-T18”尚未投入使用。
3.答案 ①制定切实有效的法律体系,指引、规范、监管无人机市场,促使其健康发展,杜绝安
全隐患;(2分)②加强对关键技术的研发,掌握更多的核心专利;(2分)③进一步加强无人机国内
专利申请、布局和应用并积极寻求国外专利申请、布局以扩大市场。(2分)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于材料信息的提炼和概括。答案主要从材料一和材料三中分析得出,
材料一主要通过分析无人机运用方面存在的问题从而得出应对的措施,材料三从世界无人机
发展的前景指出我国市场需做的努力。
创新点 题材创新:实用类文本阅读,关注目前高科技产品在现实生活中的运用,以及存在的问
题,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和对待新业态。
二、(2019 5·3原创预测卷二,4—6,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材料一:
移动支付平台,属于第三方的服务中介机构,它实际上就是买卖双方交易过程中的“中间件”,
它是在银行监管下保障交易双方利益的独立机构。国内第三方支付产品主要有:支付宝、微
信支付、财付通等。用户数量最大的是PayPal和支付宝。据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央行各分
支行公布的第三方机构罚单超30张,逾25家支付公司“踩雷”。2017年以来,支付巨头支付宝
也因跨境和境内支付各种不规范被处三张罚单。在央行的强监管风暴之下,第三方支付行业
正在加速洗牌。随着监管的强化,支付行业走向规范是必然趋势,在这一过程中部分不合规的
机构将逐渐被淘汰。
(摘编自百度百科及《经济参考报》《第三方支付强监管延续
今年罚单已超30张》2018年5月22日)
材料二:
2008—2015年中国移动支付注册账户规模及增长情况(单位:亿户,%)
材料三:
Strategy Analytics移动支付服务最新研究报告《2010—2022年移动支付预测更新》称,全球移
动支付用户将在2016年年底突破10亿,相当于20%的独立移动用户。受无银行账户支付及社
交支付的驱动,移动支付交易额在2022年将会是2016年的两倍以上——将从2016年的2000亿
美元上涨至2022年年底的5710亿美元。
(摘编自人民网《2016年底全球移动支付用户
有望突破10亿》2016年6月20日)
从2013年的55.45亿笔,到2016年的1228.6亿笔。我国移动支付业务发展十分迅速。在2016年
第三方支付交易规模结构中,移动支付占比高达54.8%。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数据显示,我
国手机支付用户规模增长迅速,截至2017年12月,达到5.27亿,较2016年年底增加5783万人。
《2017微信数据报告》显示,截至2017年9月,微信支付月社交支付次数较上年增长23%,月线
下支付次数较上年增长280%,微信支付绑卡用户已超过8亿。
(摘编自《人民日报》《我国手机支付用户达到5.27亿,
交易规模全球第一》2018年2月2日)
材料四:
2017年8月,央行支付结算司印发《中国人民银行支付结算司关于将非银行支付机构网络支付
业务由直连模式迁移至网联平台处理的通知》,自2018年6月30日起,支付机构受理的涉及银
行账户的网络支付业务全部通过网联平台处理。这也就是业内所称的“断直连”。越来越
多的机构将会收取服务费,从此,移动支付机构告别“补贴”时代。
第三方支付“江湖规矩”变了,自2018年8月1日起,微信信用卡还款,每笔还款按还款金额的0.
1%收费。
(摘编自《科技日报》《支付行业迎“断直连”监管新规
告别“补贴”时代》2018年7月12日)
1.下列对材料二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2010年到2014年,移动支付注册账户规模由1.35亿户增长到3.25亿户,增长率最高达73.08%,
最低8.12%。
B.2008年至2015年移动支付注册账户规模在不断增加,2015年达到3.50亿户,但8年间注册账户
规模增长率却一直下降,并且降幅明显。
C.2014年移动支付注册账户规模为3.25亿户,较上年增长24.88%;2015年移动支付注册账户规
模达3.50亿户,年增长率7.79%。
D.2008年至2015年8年间,2009年移动支付注册账户规模增速最快,增长率达178.57%,2015年注
册账户规模最大,达到3.50亿户。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移动支付,是在银行监管下进行的买卖双方直接交易的支付方式,从某种意义上讲,这一方式
确保了消费者利益和资金流动安全。
B.我国移动支付业务发展十分迅速。在2016年第三方支付交易规模结构中,移动支付占比高
达54.8%,其中主要是手机支付。
C.央行“支付机构受理的涉及银行账户的网络支付业务全部通过网联平台处理”的举措,意
味着非银行支付机构将会收取服务费。
D.Strategy Analytics预测,全球移动支付用户将在2016年年底突破10亿,实际上手机用户截至2
017年年底才达到5.27亿,预测差错明显。
3.移动支付有着很好的发展前景,但也面临困境,需要找到出路,请综合材料内容简述移动支付
的困境与出路。(6分)
二、
1.答案 B “8年间注册账户规模增长率却一直下降”不正确,图片显示2014年注册账户规
模增长率是24.88%,与2013年8.12%的增长率相比明显回升。
2.答案 C A项,“买卖双方直接交易的支付方式”错。从材料一可知,移动支付是第三方支
付平台,“是买卖双方交易过程中的‘中间件’”,买卖双方不直接交易。B项,“其中主要是
手机支付”于文无据,材料三只说“我国手机支付用户规模增长迅速”。D项,命题人故意混
淆了“全球移动支付用户数量”和“我国手机支付用户数量”两个概念。
3.答案 困境:①面对移动支付全球化,跨境支付如何更加规范、安全、合法;②“断直连”后,
如何适应支付新规则;③告别“补贴”时代后,如何兼顾用户利益,合理界定服务费标准。
出路:增强合规性,苦练内功,主动迎接监管,加大科技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力度。(意思对即可,
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解析 困境的概括应充分把握材料一和材料四中的内容,合理整合概括。提出的出路要具有
发散性,应把握材料的内容提示,并结合自身对法制社会的理解答题。
文档由机器转码 排版混乱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请下载原文档
本文档的下载地址为http://www.gaokaotiku.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5017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