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为高考题库的VIP用户

2020版高考语文新素养一轮课件:专题十三 小说阅读 第3讲

标签: 暂无标签
第五部分 
文学类文本阅读
专题十三 小说阅读

第3讲 鉴赏小说形象
• 小说的形象,既指小说所塑造的人物形象,又包括作为人物形象陪衬
的事物形象(物象)。鉴赏小说形象是小说的考查重点,常见的题型是
分析概括人物形象题和分析形象作用题。
• 考向一 分析概括人物形象
•      
• 考向二 分析形象的作用
                考向一 分析概括人物形象
• 人物形象的概括与分析是高考命题的热点,基本的命题形式有以下两
  种:①整体概括与分析人物形象;②指定语段分析人物的心理或性格
  特点。在具体命题时,部分考题只要求概括,不要求分析;部分考题
  要求概括之后再分析。
• 把握小说人物的形象特征要从以下两点入手:一是注意小说中人物的
身份、地位、经历等,因为它们直接决定着人物的言行,影响着人物
的性格;二是结合小说对人物肖像、语言、心理和动作的直接描写,
以及对环境、与他人的关系等的间接描写把握人物的思想感情和性格
特征。
描写手法                      具体分析
    类型                    特点、作用
         肖像描写是对人物形象的外部特征的描写,包括人物
         的容貌、身材、服饰等。它对于人物性格和人物形象
正        的完整体现,有着重要的烘托作用。从人物肖像描写
面        入手,可以迅速掌握人物的外在特征、身份、地位、
    肖像
描        教养,甚至内在性格。小说人物的肖像描写可以是相
    描写
写        对静止的整体显示,如同电影中的人物特写镜头一样,
         从正面刻画人物肖像,如《林黛玉进贾府》中对林黛
         玉的肖像描写;也可以是对某一局部的重点刻画,如
         鲁迅在《祝福》里对祥林嫂的眼神的三次描写
描写手法                      具体分析
     类型                   特点、作用
           小说的语言描写包括对话和独白。个性化的对话,
           可以显示人物的不同性格。鲁迅笔下人物的语言,
           都极有性格特征,孔乙己的迂腐斯文,杨二嫂的尖

           刻利己,阿Q的自欺自慰,无不绘形绘色,跃然纸
面    语言
           上。富有特征的内心独白,也能照见人物内心隐秘、
描    描写
           展现人物性格特点。如《守财奴》中葛朗台在得知

           妻子病情加重,自己有可能会损失很多财产时,情
           不自禁地对自己说道:“那简直是抹自己的脖子!
           ”它直接揭示了人物对金钱赤裸裸的占有欲
描写手法                      具体分析
    类型                   特点、作用
        心理描写直接表现人物的思想和内在情感(矛盾、焦虑、
        担心、喜悦、兴奋等),表现人物思想品质,刻画人物
        性格,推动情节发展,可以使人物“深刻化”,在人物
正       描写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如《老人与海》中对桑地亚哥
面   心理  的心理描写,他在和鲨鱼的搏斗中遭受了打击:“这要
描   描写  是一场梦多好,但愿我没有钓到这条鱼。”然而他又坚
写       信:“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给打败。”这些心理
        描写生动地表现出桑地亚哥绝不放弃每次机会,也绝不
        向命运低头,即使失败了,同样坦坦荡荡,不失“重压
        下的优雅风度”
描写手法                      具体分析
   类型                    特点、作用
         动作描写是指作家对人物富有性格特征的动作所做的
         生动、具体的描绘和刻画。人的行为动作是人物的思
   动作
         想感情的外在显现,是人物性格的具体展露。如《林
   描写
正        黛玉进贾府》中“便不上炕,只向东边椅子上坐了”
面        就表现了林黛玉的小心谨慎
描        细节描写是指对文学作品中的人物、环境或事件的某
写        一局部、某一特征、某一细微事实所做的具体、深入
   细节
         的描写,能更细腻地展示人物的某一特征。如《林黛
   描写
         玉进贾府》中林黛玉对“读书”问题的两次不同的回
         答,就展现了林黛玉小心谨慎的性格
描写手法                    具体分析
    类型                  特点、作用

   侧面描写又叫间接描写,是从侧面烘托人物形象,通过

   对周围人物或环境的描绘来表现所要描写的对象,以使

   其鲜明突出

     题点一 整体概括与分析人物形象
    1.作品中×××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
设问
    2.小说中×××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请简要分析。
方式
    3.请概括×××与×××的性格特点,并作简要分析
     理   情节往往是人物性格形成发展的过程。从人物行为、情
     情   节的发展、矛盾冲突中,可以推断其价值取向、性格特
解题   节   点、内心状态
技巧   看   找出小说中描写人物的句子,对这些直接描述人物外貌、
     描   神态、语言、动作和心理的语段进行提取和整合,进而
     写   概括出人物的性格和形象特点
          从主要人物与次要人物、人物与环境等关系中分
          析形象特征。形象的典型意义往往要结合故事发
解  析关系
题         生的历史背景来思考,而人物活动的具体场所、
技         人物之间的关系等,往往也与其典型意义有关
巧         借助作者或他人对相关人物的介绍或评价来把握
   找评语
          人物基本特征
   注意:人物形象题题干中的“形象”与“性格”用语是有

   区别的,审题时要注意区分。“人物形象”这一概念的内

   涵大于“人物性格”的内涵。人物性格是指人物的品性、

   情感、精神等,而人物形象除了指人的性格特点外,还包

   括人物的外貌、身份、职业、地位等
答  综合表    用一个判断句表述:×××是一个……(思想、性
题   述式    格、特点)+……(身份、地位)的人
模  分点列    ×××的形象特点:①特点一+分析;②特点二
板   举式    +分析;③特点三+分析
• (2016·全国卷Ⅲ)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 玻 璃
                         • 贾平凹
• 约好在德巴街路南第十个电杆下会面,去了却没看到他。我决意再等
一阵,踅进一家小茶馆里一边吃茶一边盯着电杆。旁边新盖了一家酒
店,玻璃装嵌,还未完工,正有人用白粉写“注意玻璃”的字样。
• 吃过一壶茶后,我回到了家。妻子说王有福来电话了,反复解释他是
病了,不能赴约,能否明日上午在德巴街后边的德比街再见,仍是路
南第十个电杆下。第二天我赶到德比街,电杆下果然坐着一个老头,
额头上包着一块纱布。我说你是王得贵的爹吗,他立即弯下腰,说:
我叫王有福。
• 我把得贵捎的钱交给他,让给娘好好治病。他看四周没人,就解开裤
带将钱装进裤衩上的兜里,说:“我请你去喝烧酒!”
• 我谢绝了。他转身往街的西头走去,又回过头来给我鞠了个躬。我问
他家离这儿远吗,他说不远,就在德巴街紧南的胡同里。我说从这里
过去不是更近吗,老头笑了一下,说:“我不走德巴街。”
• 他不去德巴街,我却要去,昨日那家茶馆不错。走过那家酒店,玻璃
墙上却贴出了一张布告——
• 昨天因装修的玻璃上未作标志,致使一过路人误撞受伤。
• 敬请受伤者速来我店接受我们的歉意并领取赔偿费。
• 我被酒店此举感动,很快想到王有福是不是撞了玻璃受的伤呢,突然
萌生了一个念头:既然肯赔偿,那就是他们理屈,何不去法院上告,
趁机索赔更大一笔钱呢?我为我的聪明得意,第二天便给王有福打电
话,约他下午到红星饭店边吃边谈。
• 红星饭店也是玻璃装修。我选择这家饭店,是要证实他是不是真的在
酒店撞伤的。他见了我,肿胀的脸上泛了笑容,步履却小心翼翼,到
了门口还用手摸,证实是门口了,一倾一倾地摇晃着小脑袋走进来。
• “我没请你,你倒请我了!”他说。
• “一顿饭算什么!”我给他倒了一杯酒,他赶忙说:“我不敢喝的,
我有伤。”
• “大伯,你是在德巴街酒店撞伤的吗?”
• “你……那酒店怎么啦?”
• “这么说,你真的在那儿撞的!”
• “这……”
• 老头瓷在那里,似乎要抵赖,但脸色立即赤红,压低了声音说:“是
在那儿撞的。”一下子人蔫了许多,可怜得像个做错事的孩子。
• “这就好。”我说。
• “我不是故意的。”老头急起来。“我那日感冒,头晕晕的,接到你
的电话出来,经过那里,明明看着没有什么,走过去,咚,便撞上了。

• “你撞伤了,怎么就走了?”
• “哗啦一声,我才知道是撞上玻璃了。三个姑娘出来扶我,血流了一
脸,把她们倒吓坏了,要给我包扎伤口,我爬起来跑了。我赔不起那
玻璃呀!”
• “他们到处找你哩。”
• “是吗?我已经几天没敢去德巴街了,他们是在街口认人吗?”
• “他们贴了布告……”
• 老头哭丧下脸来,在腰里掏钱,问我一块玻璃多少钱。
• 我嘿嘿笑起来。
• “不是你给他们赔,是他们要给你赔!”
• “赔我?”
• “是赔你。”我说,“但你不要接受他们的赔偿,他们能赔多少钱?
上法院告他们,索赔的就不是几百元几千元了!”
• 老头愣在那里,一条线的眼里极力努出那黑珠来盯我,说:“你大伯
是有私心,害怕赔偿才溜掉的,可我也经了一辈子世事,再也不受骗
了!”
• “没骗你,你去看布告嘛!”
• “你不骗我,那酒店也骗我哩,我一去那不是投案自首了吗?”
• “大伯,你听我说……”
• 老头从怀里掏出一卷软沓沓的钱来,放在桌上:“你要肯认我是大伯,
那我求你把这些钱交给人家。不够的话,让得贵补齐。我不是有意的,
真是看着什么也没有的,谁知道就有玻璃。你能答应我,这事不要再
给外人说,你答应吗?”
• “答应。”
• 老头眼泪花花的,给我又鞠了下躬,扭身离开了饭桌。
• 我怎么叫他,他也不回头。
• 他走到玻璃墙边,看着玻璃上有个门,伸手摸了摸,没有玻璃,走了
出去。
• 我坐在那里喝完了一壶酒,一口菜也没吃,从饭馆出来往德巴街去。
趁无人理会,我揭下了那张布告:布告继续贴着,只能使他活得不安
生。顺街往东走,照相馆的橱窗下又是一堆碎玻璃,经理在大声骂:
谁撞的,眼睛瞎了吗?!
• 我走出了狭窄的德巴街。
                                                • (有删改)

• 答案 ①性情谦卑,甚至有点窝囊:见了晚辈,也弯腰鞠躬,说话谦
和。②胆小怕事,有些狡黠:撞了玻璃偷偷溜掉,别人问起也不敢承
认。③有点固执,但不失本分善良:怀疑酒店诚意,承认自己责任,
不愿借机发财。
• (2016·全国卷Ⅱ)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 战 争
                       • [美]迈尔尼
• 1941年9月,我在伦敦被炸伤,住进了医院。我的军旅生涯就此黯然结
束。我对自己很失望,对这场战争也很失望。
• 一天深夜,我想给一位朋友打电话。接线生把我的电话接到了一位妇
女的电话线上,她当时也正准备跟别人通话。
•  “我是格罗斯文诺8829,”我听见她对接线生说,“我要的是汉姆普
斯特的号码,你接错了,那个倒霉蛋并不想跟我通话。”
• “哦,我想是。”我忙插嘴。
• 她的声音很柔和,也很清晰,我立刻喜欢上了它。我们相互致歉后,
挂上了话筒。可是两分钟后,我又拨通了她的号码,也许是命中注定
我们要通话,我们在电话中交谈了20多分钟。
• “你干吗三更半夜找人说话呢?”她问。
• 我跟她说了原因,然后反问:“那么你呢?”
• 她说她老母亲睡不好觉,她常常深夜打电话与她聊聊天。
• 之后我们又谈了谈彼此正在读的几本书,还有这场战争。
• 最后我说:“我有好多年没这样畅快地跟人说话了。”
• “是吗?好了,就到这里吧,晚安。祝你做个好梦。”她说。
• 第二天整整一天,我老在想昨晚的对话情形,想她的机智、大方、热
情和幽默感。当然还有那悦耳的口音,那么富有魅力,像乐曲一样老
在我的脑海里回旋。到了晚上,我简直什么也看不进。午夜时,格罗
斯文诺8829老在我脑海里闪现。我实在难以忍受,颤抖着拨了那个号
码。电话线彼端的铃声刚响,就马上被人接起来。
• “哈罗?”
• “是我,”我说,“真对不起,打扰你了,我们继续谈昨晚的话题,
行吗?”
• 没说行还是不行,她立即谈起了巴尔扎克的小说《贝姨》。不到两分钟,
我们就相互开起玩笑,好像是多年的至交。这次我们谈了45分钟。午夜
时光和相互的不认识,打破了两人初交时的拘谨。我提议彼此介绍一下
各自的身份,可是她婉言谢绝了。她说这会把事情全弄糟,不过她留下
了我的电话号码。我一再许诺为她保密,直到战争结束。于是她说了一
些她的情况,17岁时她嫁给一个自己不喜欢的男人,以后一直分居。她
今年36岁,唯一的儿子在前不久的一次空袭中被炸死了,年仅18岁。他
是她的一切。她常常跟他说话,好像他还活着。她形容他像朝霞一样美,
就跟她自己一样。于是她给我留下了一幅美丽的肖像。我说她一定很美,
她笑了,问道:“你怎么知道的?”
• 我们越来越相互依赖,什么都谈。我们在大部分话题上看法相似,包
括对战争的看法。我们开始读同样的书,以增加谈话的情趣。每天夜
晚,不管多晚,我们都要通一次话。如果哪天我因事出城,没能通话,
她就会埋怨说她那天晚上寂寞得辗转难眠。
•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愈来愈渴望见到她。我有时吓唬她说我要找辆出
租车立刻奔到她跟前。可是她不允许。她说如果我们相见后发现彼此
并不相爱,她会死掉的。整整12个月,我是在期待中度过的。我们的
爱情虽然近在咫尺,却绕过了狂暴的感情波澜,正平稳地驶向永恒的
彼岸。通话的魅力胜过了秋波和拥抱。
• 一天晚上,我刚从乡间赶回伦敦,就连忙拿起话筒拨她的号码。一阵
嘶哑的尖叫声代替了往日那清脆悦耳的银铃声,我顿时感到一阵晕眩。
这意味着那条电话线出了故障或者被拆除了。第二天仍旧是嘶哑的尖
叫。我找到接线生,请求他们帮我查查格罗斯文诺8829的地址,起先
他们不理睬我,因为我说不出她的名字。后来一位富有同情心的接线
小姐答应帮我查查。
• “当然可以。”她说,“你好像很焦急。是吗?嗯,这个号码所属的
那片区域前天夜里挨了炸弹,号码主人叫……”
• “谢谢,”我说,“别说了,请你别说了。”
• 我放下了话筒。
                                       • (沈东子译,有删改)
• 小说中的女主人公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
• 解析 作答本题,要抓住文中有关女主人公的描写、评价进行具体分
析。如“她的机智、大方、热情和幽默感。当然还有那悦耳的口音,
那么富有魅力,像乐曲一样老在我的脑海里回旋”,可知她大方热情,
机智幽默;“她说她老母亲睡不好觉,她常常深夜打电话与她聊聊天
”“唯一的儿子在前不久的一次空袭中被炸死了,年仅18岁。他是她
的一切。她常常跟他说话,好像他还活着”,可知她关心母亲,思念
儿子;
•她婉言谢绝“我”“介绍一下各自的身份”的提议,“她说这会把事
情全弄糟,不过她留下了我的电话号码”,可知她善良真诚,理性克
制,有责任感,真诚待“我”;她在战争中仍然坚持读书,可知她乐
观向上,热爱生活。
•答案 ①大方热情、机智幽默,懂得及时化解生活矛盾;②乐观向上、
热爱生活,战争和不幸都不能阻止她对美好生活和爱情的追求;③善
良真诚、理性克制,有责任感,关心母亲,思念儿子,真诚待“我”。
  题点二 指定语段分析人物的心理或性格特点
     1.文中画线句表现了×××怎样的心态?
     2.文中画横线的文字对×××的描写,表现了他怎
设问
     样的性格特点?
方式
     3.结合文本×××内容,分析×××的心理变化过
     程
    第一步:分清描写,抓关键词。看所给画线句子是什么描
    写,如语言描写、动作描写、肖像描写等,抓住描写中的
    关键词语,看其凸显了人物什么样的性格或心理。
    第二步:瞻前顾后,联系上下文。看看人物在这一语段之
    前或之后发生了什么,哪些情节与这些描写有关系,从而
解题
    揣测出人物的内心活动。
技巧
    第三步:深入文本,换位思考。替小说中的人物想想:此
    时此刻,他做了什么?他为什么要这样做,这样说,这样
    想?是在什么情态下做的?答题时你就是一位心理分析大
    师,要做好对小说人物内心的具体分析工作。同时还要充
    分估计到人物内心活动的复杂性和情感的丰富性
• (2015·安徽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 蓑衣(节选)
                         • 张 炜
• 秋天,刚刚收获过的土地湿润、疏松,可爱极了。稼禾的秸秆都拉走
了,香气却遗留在田埂上。杂生在玉米和豆棵里的草叶儿显露出来,
又绿又嫩。蚂蚱在草棵间蹦跳、起飞,很欢快的样子。
• 人们都忙着整理自己的土地,准备又一次播种。小格细心地揪掉青青
的草叶,整齐地堆放在一块儿。她觉得这么嫩的草叶,扔掉怪可惜的,
留着回家喂小兔子吧。那些蚂蚱碰到她手上,她就把它们逮住了;很
肥大的,用一根草棒串了,别在衣襟上。
• 邻地里的达子走过来,搓着手上的草汁和泥巴,站在那儿笑。
• 小格往一边看了看,达子的脚上穿了一双又结实又漂亮的胶鞋,鞋帮
上好像还印了一只鹰!她瞥了一眼,禁不住又瞥了一眼。这个达子和
她在小学一块读过书的,现在正用一辆轻骑贩卖葡萄,听人说去年一
年就挣了五千元……一个大灰蚂蚱用生了刺的双腿猛劲儿蹬了她一下,
她的手背上立刻渗出了小血珠。她使劲摔了它一下,说:“一变肥,
你就浑!”
• 达子蹲下来,说:“歇歇吧,又逮植物又逮动物,这个活儿太累。”
• 小格干脆仰起了脸,看着笑吟吟的达子。她已经不歇气地在地里忙了
三天。父亲病了,这么多的活儿全是她一个人做的。她不光有些累,
还有些烦呢。她觉得达子在看她的笑话。
• 达子和她对看着,一瞬间神情严肃起来。他看到她那双从来都很美丽
的眉毛,这时候微微皱着——她好像有些恼怒……他眨了眨眼睛,把目
光移开,仰脸看天了:“天快下雨了,嗯……快下雨了!”他咕哝着。
• “下吧!”她的眼睛盯着他,赌气似的说道。
• 达子站起来,活动了一下穿着“鹰鞋”的脚,说:“我是说,下了雨,
你的地也快整好了,我明天雇来一辆小拖拉机,咱们一块儿耕地吧。

• 小格的心里一热。但她还是垂下眼睫,有些执拗地说:“不,不。还
是我自己用铁锹翻吧……”
• 达子笑了笑,走开了。
• ……
                                              • 1984年11月
                • (选自《张炜中短篇小说年编·采树鳔》,有删改)
• 答案 因达子要帮忙,小格内心有所触动,可是由于自尊要强,犹豫
后还是决定自己翻地。
• (2017·江苏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 一个圣诞节的回忆
                    • [美]杜鲁门·卡波特
• 请设想一下二十多年前一个十一月的早晨,一个白发剪得短短的妇人
站在窗口,大声说:“这是做水果蛋糕的好天气!巴迪,去把我们的
车推来,我们要烤三十个水果蛋糕呢。”
• 那时我七岁,她六十光景,我们是很远的表亲。从我记事起,我俩就
住在一起。她叫我“巴迪”,为了纪念她以前最好的朋友。那个巴迪
早死了,当时她自己还是个孩子。她现在仍是个孩子。
• 我们把童车推进山核桃树丛。童车是我出生时买的,快散了,轮子摇
来摆去,像醉鬼的腿。奎尼是我们养的一条小狗,她挺过了一场瘟疫
和两次响尾蛇的噬咬,现在一路小跑跟在小车旁。
• 三小时后我们回到厨房,把拉回家的满满一车风吹自落的山核桃的壳
剥去。欢快的裂壳声像是微弱的雷鸣,核桃肉散发着甜美的香气。奎
尼求我们给她点尝尝,我的朋友时不时偷偷给她一点,但我俩是绝对
不可以吃的,“这些山核桃还不见得够做三十个水果蛋糕呢”。明月
高照,小车空了,碗满满的。
• 第二天,我最喜欢的事开始了:大采购。樱桃,柑橘,香草,葡萄干,
威士忌,大量的面粉和黄油……嗬,简直要一匹小马才能把车拉回家。
我们没钱,但每年总能用尽各种办法,筹到一笔水果蛋糕基金:卖破
烂,卖摘来的一桶桶黑莓、一罐罐自制的果酱、苹果冻,为葬礼和婚
礼采集鲜花。
• 黑炉子加足了煤和柴火,烧得像一只发光的南瓜。打蛋器旋转着,调
羹在一碗碗黄油和糖里搅动,香草让空气变得甜甜的,姜又增加了香
味。厨房里浓香扑鼻,弥漫到整幢屋子。四天后,大功告成,三十只
蛋糕放在窗台、搁板上晾着。
• 蛋糕给谁呢?朋友呗。不一定是邻近的,大半倒是只见过一次,甚至
素未谋面的,我们喜欢的朋友。例如罗斯福总统,一年来镇上两次的
小个子磨刀人,帕克(班车司机,他每天在尘土飞扬中嗖的一声驶过时
和我们互相挥手招呼)。
•是不是因为我的朋友太害羞了,才把这些陌生人当作真正的朋友?我
想是的。我们的纪念册里有用白宫信笺写的的答谢信,有磨刀人寄来
的一分钱明信片——它们让我们觉得和外面丰富的世界联系在一起。
• 厨房空了,蛋糕都送走了,我的朋友要庆祝一下——还剩下一点威士忌。
奎尼分到满满一勺,倒在她的咖啡碗里(她喜欢菊苣香的浓咖啡),我
们平分剩下的。奎尼躺在地上打滚,爪子在空中乱抓。我身子里热烘
烘地冒火星,像快要烧成灰烬的木柴。我的朋友围着炉子跳圆舞曲,
两只手提起那身蹩脚的花布连衣裙的裙边,就像是舞会上穿的礼服,
唱着“指给我回家的路”。
• 下一个任务就是准备礼物。我想给她买整整一磅樱桃巧克力,不过,
我给她做了只风筝。她希望给我一辆自行车,不过,我肯定她也是给
我做风筝——和去年一样,和前年也一样。我们又凑了五分钱给奎尼买
了一大根还有余肉可啃的牛骨头,用彩纸包起来,高高地挂在圣诞树
顶上一颗银星边。奎尼知道那是牛肉骨头,馋得坐在树下呆望着,该
睡了还不肯走。我的兴奋不亚于她,踢被子,翻枕头,就像是热得不
可开交的夏天夜晚。
• 她还待在那里,有奎尼做伴,后来只剩她一个人。(她写道:“昨天,
梅西的马踢伤了奎尼,伤得很重。谢天谢地,她没有太痛苦。我把她
包在一张条纹床单里,用童车推到草地……”)以后几年的十一月里,
她还是做水果蛋糕,她一个人,没有从前做得多,不用说,总是把“
最好的那个”寄给我。渐渐地,她在信中把我和早已死去的巴迪混淆
起来。  终于,又一个十一月的早晨来临,一个树叶光光、没有小
鸟的冬天早晨,她再也爬不起来大声说:“这是做水果蛋糕的好天气
!”
                                                • (有删改)
• 文中画线句表达了“我”什么样的情感?
• 解析 根据小说的情节,“我的朋友”一直和“我”住在一起,“我
们”有共同做水果蛋糕的快乐,有养小狗的乐趣,有与上至总统下至
普通人的友情,那么,“我”离开后一定是留恋这个“家”、思念“
我的朋友”的。后来小狗死了,她也死了,而“我”却“再也没回去
过”,画线句表现了“我”的感伤、遗憾。
• 答案 对“我的朋友”深沉的爱与依恋,为自己再也没有回去过而感
伤、遗憾。
              考向二 分析形象的作用
• 小说中的形象,包括人物形象和物象(动植物等艺术形象),其中,人
物形象又可分为主要人物形象和次要人物形象。
        (1)对情节的作用:主要人物形象的塑造和性格的完
        成,与情节密切相关,人物的一言一行,都对情节
主要人
        产生推进作用。
物形象
        (2)对主题的作用:主要人物形象多具有典型的社会
的作用
        意义,因为小说的目的就是通过塑造人物形象(尤其
        是主要人物形象)来反映社会现实,从而表现主题
      (1)对主要人物起陪衬作用,如《范进中举》中的胡屠
      户。
      (2)是贯穿全文的线索。特别是采用第一人称叙述的小
      说中的“我”,多起到叙述和见证的作用,增加小说
次要人
      的真实性,如《祝福》《孔乙己》中的“我”。
物形象
      (3)推动情节发展或造成情节陡转,如《林教头风雪山
的作用
      神庙》中陆谦和富安的出现就推动了小说情节的发展。
      (4)营造氛围,同主要人物一起揭示或凸显主题,如《
      祝福》中的柳妈、四婶等人物共同营造了鲁镇这个半
      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害人的迷信氛围,揭示了主题
       (1)对人物的作用:烘托人物性格或情感。
       (2)对情节的作用:①推动情节发展;②作线索,
       串联故事情节,使结构更加严谨。
物象的
       (3)对环境的作用:①揭示或暗示时代特色氛围;
作用
       ②具体刻画人物活动环境。
       (4)对主题的作用:物象往往具有象征、隐喻意
       味或特殊的文化内涵,能够揭示或深化主题
  题点一 人物形象的作用
   1.小说中×××的形象有什么特点?对表现小说主题有

   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2.小说刻画×××这个人物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

   3.“我”在小说中的作用是什么?

   4.作者刻画×××这一人物有什么用意
              分析主要人物形象的作用“三考虑”
                 分析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考虑其对情节
        考虑对情
                 的推进作用。如果人物性格发生了变化,
        节的作用
解                就要考虑情节是否发生了变化
   主要
题                分析人物形象的典型性,考虑对文章主题
   人物   考虑对主
技                的作用,也就是作者塑造人物的用意:反
   形象   题的作用
巧                映社会现实和寄托情感
                 结合社会现实深切理解人物对当代社会的
        考虑对读
                 思想产生的影响或作用,体会人物形象的
        者的作用
                 艺术价值给读者带来的某种启示
              分析次要人物形象的作用“五考虑”
                    次要人物不只是一个线索或情节上
         从“自身作用     的关联人物,有的自身还具有鲜明
解          ”考虑      的性格特点,其具有的作用首先是
   次要
题                   自身的作用
   人物
技                   衬托主要人物是次要人物的主要作
   形象    从“衬托主要
巧                   用,衬托有正衬和反衬两种,要指
         人物”考虑
                    明是哪种衬托,是怎样衬托的
         从“情节作      考虑是否起线索作用,是否推动故
          用”考虑      事情节发展
          从“主题作      次要人物与主要人物一起丰富、
           用”考虑      深化了主题

   次要                小说中的“我”是一个特殊人物,

   人物                它不同于散文中的“我”,它是

   形象    从“‘我’的      小说中的人物,不是作者自己。
巧         作用”考虑      因为“我”是第一人称,也有作
                     为见证人,增强小说的真实性的
                     作用
   文章通过对×××形象的塑造,表现……;对……(主题)
   ,或……(情节)等起到了……作用。如下图示意:




• 1.(2015·浙江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 捡烂纸的老头
                         • 汪曾祺
• 烤肉刘早就不卖烤肉了,不过虎坊桥一带的人都还叫它烤肉刘。这是
一家平民化的回民馆子,地方不小,东西实惠。卖大锅菜。炒辣豆腐、
炒豆角、炒蒜苗、炒洋白菜,比较贵一点是黄焖羊肉,也就是块儿来
钱一小碗。在后面做得了,用脸盆端出来,倒在几个深深的铁罐里,
下面用微火煨着,倒总是温和的。
•有时也卖小勺炒菜:大葱炮羊肉、干炸丸子,它似蜜……主食有米饭、
花卷、芝麻烧饼,罗丝转;卖面条,浇炸酱、浇卤。夏天卖麻酱面。
卖馅儿饼。烙饼的炉紧挨着门脸儿。一进门就听到饼铛里的油吱吱喳
喳地响,饼香扑鼻,很诱人。
•烤肉刘的买卖不错,一到饭口,尤其是中午,人总是满的。附近有几
个小工厂,厂里没有食堂,烤肉刘就是他们的食堂。工人们都正在壮
年,能吃,馅饼至少得来五个(半斤),一瓶啤酒,二两白的。女工则
多半是拿一个饭盒来,买馅饼,或炒豆腐、花卷,带到车间里去吃。
有一些退了休的职工,不爱吃家里的饭,爱上烤肉刘来吃“野食”,
想吃什么要点什么。
•有一个文质彬彬的主儿,原来当会计,他每天都到烤肉刘这儿来,他
和家里人说定,每天两块钱的“挑费”①都扔在这儿。有一个煤站的
副经理,现在也还参加劳动,手指甲缝都是黑的,他在烤肉刘吃了十
来年了。他来了,没座位,服务员即刻从后面把他们自己坐的凳子提
出一张来,把他安排在一个旮旯里。有炮肉,他总是来一盘炮肉,仨
烧饼,二两酒。给他炮的这一盘肉,够别人的两盘。因为烤肉刘指着
他保证用煤。这些,都是老主顾。还有一些流动客人,东北的、山西
的、保定的、石家庄的。大包小包,五颜六色。男人用手指甲剔牙,
女人敞开怀喂奶。
• 有一个人是每天必到的,午晚两餐,都在这里。这条街上人都认识他,
是个捡烂纸的。他穿得很破烂,总是一件油乎乎的烂棉袄,腰里系一
根烂麻绳,没有衬衣。脸上说不清是什么颜色,好像是浅黄的。说不
清有多大岁数,六十几?七十几?一嘴牙七长八短,残缺不全。你吃
点儿软和的花卷、面条,不好么?不,他总是要三个烧饼,歪着脑袋
努力地啃啮。烧饼吃完,站起身子,找一个别人用过的碗(他可不在乎
这个),自言自语:“跟他们寻一口面汤。”喝了面汤:“回见!”没
人理他,因为不知道他是向谁说的。
• 一天,他和几个小伙子一桌。一个小伙子看了他一眼,跟同伴小声说
了句什么,他多了心:“你说谁哪?”小伙子没有理他。他放下烧饼,
跳到店堂当间:“出来!出来!”这是要打架。北京人过去打架,都
到当街去打,不在店铺里打,免得损坏人家的东西搅了人家的买卖。
“出来!出来!”是叫阵。没人劝。压根儿就没人注意他。打架?这
么个糟老头子?这老头可真是糟。从里糟到外。这几个小伙子,随便
哪一个,出去一拳准能把他揍趴下。小伙子们看看他,不理他。
• 这么个糟老头子想打架,是真的吗?他会打架吗?年轻的时候打过架
吗?看样子,他没打过架,他哪是耍胳膊的人哪!他这是干什么?虚
张声势?也说不上,无声势可言。没有人把他当一回事。
• 没人理他,他悻悻地回到座位上,把没吃完的烧饼很费劲地啃完了,
情绪已经平复下来——本来也没有多大情绪。“跟他们寻口汤去。”喝
了两口面汤,“回见!”
• 有几天没看见捡烂纸的老头了,听煤站的副经理说,他死了。死后,
在他的破席子底下发现八千多块钱,一沓一沓,用麻筋捆得很整齐。
• 他攒下这些钱干什么?
                                • (选自《汪曾祺全集》第二卷)
• 【注】 ①挑费:京津冀方言,指家庭日常生活开支。

• 答案 ①作者刻画这个“老头”,意在揭示:即使是看似微贱、遭人
轻视的小人物,也有丰富、复杂的内心世界和自己的尊严。②作者以
深切的人文关怀,呼唤人们关注那些处于生活底层和社会边缘的小人
物,给予他们更多的同情、理解和尊重。

• 答案 ①讲述故事:小说故事是由“我”叙述出来的,真实可信。②
推进情节:“我”是事件的参与者,由于“我”的提议,情节得以发
展变化。③衬托人物:小说主人公王有福的性格,由于“我”的存在
而更加鲜明。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 鲜花岭的星星
                         • 余同友
• 2016年初夏的一天,我到有“将军县”之称的皖西金寨县组织一篇稿
件。因为2016年是红军长征胜利八十周年,主编曾提前半年约请了省
内外好几位有名气的作家创作有关金寨县的红色题材作品,但她看了
后均不满意。于是让我直接到金寨县,看看当地作家有没有这方面的
作品。
• 我在金寨县城宾馆待了三天,翻看事先联系好的本土作家送来的作品,
没有发现一篇符合主编大人要求的,索性给自己放一天假,到乡下四
处走走。
• 一个多小时后,城乡公交到了终点站鲜花岭。同车的一位画家在一幢
旧房子前支起了画架,开始画画,我凑到他身后一看,画架上已经有
了一个很完整的画面了,画的应该是夜间的景象:岭上有一角房子,
房檐上挂着一只灯泡,灯泡泛着微黄的光芒,一个看不清面容的人站
在夜空下看着前方,前方的山道上,隐约可见一个人骑着自行车,戴
着头灯,自行车旁跑着一只土狗。山、人、道路等,都画得简约而模
糊,反而是夜空上的星星却画得灿烂、清晰。
• 老先生,您这是画什么呢?我忍不住问。
• 他缓缓抬起头,看了我一眼说,这幅画从一九九六年画起,我画了二
十年了,我每年都要来画一次,可是我总觉得还没有画好,没有画出
我想要画的全部内容。
• 他说着,从拎包里又掏出了一本笔记本,打开来,本子上记着密密麻
麻的字。这样吧,你看看我写的这些,你就明白我要画一个什么样的
画了。
• 那声音好像是骤然响起来的,愣了好一会儿,李大刚才明白那声音是
从床头的电话机里发出的。沈阳林在电话里急切地说,老李,不好了,
黑鼻头怕是难产,小牛硬是不肯从它肚子里出来。
• 他穿戴好,背上药箱,推出自行车,抬头看看夜空,天上繁星点点。
他整了整头上的矿灯,在眼前打开一条明亮的道路。土狗花子立即箭
一样冲了出去。
• 沈阳林住在岭下,从岭上到岭下有十里的样子。
• 1935年3月,红四方面军强渡嘉陵江战役时,他们在江边小镇被整编到
一个连队。半夜里突然下起了雪,冷气钻进单薄的棉衣,冻得人直哆
嗦,而他们就是要趁这样的夜晚强渡,漆黑的大江对岸,有数倍于他
们的敌方兵力在围堵。沈阳林指指头顶对他说,对老天发誓,如果我
们能活着回到鲜花岭,那我们就待在那里,一起待到老。他说着,伸
出了一只手,李大刚握住了他的手,冷冷的风雪中,他感觉到了对方
手心里的热气。
• 当年,从金寨转战川陕,长征后,接着又是平津战役,新中国成立后,
俩人都被安排在天津市。两个人一起跑到老领导面前哭闹,就是要回
家。他们回到了安徽,从省城、六安地区行署,一路降格降到了县城、
镇里,他们始终不愿意,硬是闹着,回到了鲜花岭,胜利争取到了做
自己以前的老本行,一个还是当兽医,一个还是当牛司令。
• 沈阳林的耳朵还很灵敏,听到花子的叫声,他已经在门口迎接李大刚
了。你慢点,他对李大刚喊,那里有个小土坎。李大刚说,知道了,
黑鼻头呢?还在牛栏里吗?
• 在呢,还是没有出来!
• 李大刚蹲下身子,拉起黑鼻头的牛鼻栓,示意沈阳林扶着黑鼻头的后
腿,努力让它站立起来。他拼命地拉着黑鼻头,像拉着一艘沉重的搁
浅的船。
• 他的手深入黑鼻头的骨盆腔,试着将小牛犊向后推,过了快二十分钟,
小牛犊才被推到了一个合适的位置。李大刚擦擦满头的大汗,又让沈
阳林给他点了一支烟,等到一支烟吸完了,他指指布绳说,好了,先
把腿拉出来。
• ……终于,小牛犊的头部露出来了。腰也露出来了。哗,牛犊整个拖
出来了。
• 沈阳林想站起来。可是,他发现自己站不起来了,腿肚里好像被抽空
了,支撑不起他的身体了,他不禁哼哼起来。
• 站不起来了吧。李大刚说着,托着沈阳林的大腿帮着他,他听到沈阳
林的膝盖发出喀喀声。沈阳林站起来了,又反过来伸手拉他,他听见
自己的关节也咯吱直响,像转动不灵的门轴。
• 星星散落在头顶,其中,启明星亮得最为耀眼。当年,他们都是哨兵,
看得最多的就是头顶的星星,各种季节的星星,各个地方的星星,还
是鲜花岭的星星最好看。
• 他见我看完了,便微笑着向我点点头。
• 我有些明白了,我说,您要画的是那样一个夜晚,在星空下面,两个
老人的故事。
• 两个回乡的老红军。他说。
• 老画家对着远处轻声说,好像不是说给我听的,而是说给远山听的:
李大刚就是我父亲,他回去后,可能因为太劳累了,第二天就悄然离
世了。父亲走了,沈叔叔也走了,只留了这幢房子,也闲置了很多年
了,可我每一次来到这里,都有新鲜的感受,我要把这些新鲜的感受
再添加到我的画里去。
• 我正准备说什么,手机响了,是总编打过来的。怎么样了?她问。
• 找到了,我大声说,主编,我确定我找到了!
                                                • (有删改)
• “我”在小说中的作用是什么?请简要分析。
• 解析 从情节发展来看,小说从“我”到金寨县组织稿件写起,以找
到稿件结束,“我”串起了全文的情节,起到了线索作用;另外,小
说的情节是通过“我”和作画老人的对话展开的,小说主人公李大刚
和沈阳林的故事是通过“我”的阅读讲述出来的,所以“我”还起到
了推动情节发展的作用。从表达主题的角度来看,“我”寻找稿件的
过程,其实是回顾革命历史,追忆李大刚和沈阳林的故事的过程,也
就是当代人心中红色记忆被唤醒的过程,所以“我”的行为传达出新
时代下发掘革命精神的共识,起到了深化主题的作用。
• 答案 ①小说围绕“我”组稿一事展开,以“我”寻找稿件开始,以
“我”找到结束,“我”是小说的线索人物,贯串小说始终。②“我
”是小说情节的主要推动者。“我”寻稿不得,去了鲜花岭,遇见老
画家,问他画的什么,老画家给“我”看笔记本 ,这才引出了李大刚
和沈阳林两位老一辈革命家的故事。③小说通过“我”的寻稿经历,
引发读者思考,唤醒当代人心中的红色记忆。“我”的行为传达出新
时代下发掘革命精神的共识,深化了主题。
题点二 物象的作用

     1.小说以×××(物象)为中心叙事写人,这样处
     理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
设问   2.小说多次写到×××(物象),分别有什么意图
方式   ?请简要分析。
     3.小说用不少笔墨写×××(物象),这对环境描
     写和人物刻画各有什么作用
    自身    指的是它作为小说形象的一个组成部分,有它自身的
    作用    独到特点、作用和审美价值,能够丰富文章的内容
    环境    一是指它对时代特点氛围作了怎样的揭示或暗示,二
    作用    是指它对人物活动的具体环境作了怎样的刻画

    人物    物象衬托了人物品格,突出了人物形象。应格外注意

    作用    物象本身的特点对主要人物的映衬,如梅、兰、竹等

          物象往往是组织和推动情节发展的线索物件。物象反
巧   情节
          复出现,串起相关情节,从而成为全文的线索,兼有
    作用
          使结构更加严谨的作用
    主题
                       指揭示了怎样的主题
    作用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 城市鸟巢
                         • 黄学友
• 在金生居住的这座城市里,不用说找到一只鸟巢,就连一只在天空中
飞翔的小鸟都很难看到。可金生却找到了一个鸟巢,还是在自己家的
阳台上。
• 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
• 这天是周六,金生一大早起床后,要到阳台上呼吸一些新鲜空气。刚
踏上阳台,一只鸟就从某个角落“扑棱”一声飞向天空,在天空划了一
道美丽的弧线后消失了。金生就在阳台上找那只鸟留下的蛛丝马迹。
最后,他在阳台一角的一个瓷罐里找到了一个鸟巢。他为自己的发现
感到兴奋。
• 他已经忘记了那只瓷罐是什么时候放到阳台角落里的。那是他的母亲
来城里看他时,从乡下带来的,说是让他放在厨房里当盐缸用。可他
觉得这只瓷罐太古老,太粗糙,与现时流行的用具格格不入,就随手
把它放在了阳台的角落里,想不到它竟成了鸟儿的栖身之地。
• 金生再仔细去看瓷罐里的鸟巢,那巢穴编制得很牢也很密。它的外一
层是一些干枯的枝棒,里面铺满了松软的杂草。他抬起头望一眼这高
楼林立的城市,心里想:“那只鸟是从什么地方衔来这么多枯枝棒和杂
草的呢?”
• 金生还在鸟巢里发现了三颗鸟蛋,鸟蛋的壳上布满了美丽的花纹。他
刚要用手去拿,却又马上停了下来。因为小时候他听人说过,遇见鸟
窝如果动里面的鸟蛋,那鸟就永远不再回来了。他没有去动那些好看
的鸟蛋,他希望那飞走了的鸟儿再回来,仍然把这里当作自己的家,
尽快让那三颗鸟蛋变成美丽的小鸟。
• 阳台上的鸟巢成了他的牵挂。他除了百般呵护外,还每天在阳台上撒一把
小米,喂鸟儿。鸟儿不仅回到了鸟巢,住在了阳台上,还渐渐地与金生产
生了感情,见到金生不再害怕,不再飞走。金生不断地走近鸟巢,仔细观
察那三颗美丽的鸟蛋,盼它们早一天孵化。终于有一天,那三颗鸟蛋变成
了三只黄嘴小鸟。小鸟刚刚睁开两只圆圆的小眼时,在巢穴里躁动不安地
“喳喳”叫,像对这个世界充满了新奇。金生是一个业余摄影爱好者,自
然想到了把这一景色摄入镜头,于是就跑回房间取来了照相机,把镜头对
准了瓷罐。这时大鸟嘴里也衔着一只小虫飞了回来,站在了瓷罐沿上,三
只小鸟抬着头“喳喳”叫着抢要虫食。金生快速按下了快门,把这一精彩
的时刻留在了相机里。
• 没多长时间,金生拍的照片获得了野生动物摄影一等奖。
• 金生的照片获奖后,有不少人慕名来他家观看阳台上的鸟巢。这天来了
一名参观者,是一位年逾花甲的老人,戴一副深度眼镜,脸上布满了沧
桑。金生把他领到阳台上的鸟巢前时,他似乎对里面的小鸟并不感兴趣,
两只眼睛紧盯着瓷罐。他问:“这只瓷罐是从什么地方弄来的?”金生
回答:“是我娘从乡下带来的。”那人刚要用手动那瓷罐,被金生阻拦
了。于是那人就俯下身去仔细观看,甚至还边观看边环绕鸟巢转了几圈,
然后站直了身说:“好东西,好东西啊!”金生不知他说的“好东西”
是指小鸟、鸟巢还是瓷罐,只是一脸茫然地站在那里。

• 答案 ①内涵丰富。母亲从乡下带来的瓷罐,既是鸟儿安巢之处,也
是人与鸟情感沟通的寄托物。②瓷罐与鸟巢共生,构成作品的线索,
使情节更集中、紧凑。③围绕瓷罐的命运,不同的价值观发生碰撞,
突出保护鸟儿、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主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 柳先生的正骨膏
                         • 刘玲海
• 邾镇东大街新开张的药铺叫汉春堂,坐堂的先生姓柳,人称柳先生,
从东北躲战乱来到邾镇。柳先生擅长骨科,跌打损伤脱臼骨折手到病
除。据说,他熬制的外敷膏药正骨膏更是神奇,无论多严重的骨折,
经柳先生手法复位后,贴上正骨膏再用竹片固定,少则十日多则一月,
断骨愈好如初。
• 日本人攻打邾镇的那天,一颗炮弹落在颜老爷的家里,三间大堂屋成
了废墟,颜老爷正在前厅伺候他的花树,震得昏了过去。半日后醒来,
他看到养在莲花缸里的那株花树,如小臂粗的树干被炸断,仅连接着
一部分树皮,颜老爷两眼一黑又昏过去。那株树是儿子带回来的,儿
子的喜好,颜老爷视为珍宝。儿子和他的部队在台儿庄与日本人决战
时,壮烈殉国,老人把儿子的一捧骨灰埋在树根下,更是视树为生命。
• 现在,儿子的树被日本人毁了,颜老爷像被挖了心一样。他失魂落魄
地在院子的残垣断壁间转圈,不知如何是好。许久,他一下子想起柳
先生。救人的命和救树的命都是救命,也是心急乱求医,柳先生成了
他救命的稻草。一路跌跌撞撞来到柳先生的药铺,全不顾大街上枪弹
横飞,见到柳先生,颜老爷扑通一声就跪下了。
• 柳先生来到花树前,小心地扶起来,把断茬对齐捏实贴上正骨膏,周
匝固定木棍。三日后,树叶竟振作起来,十日后,树叶重新泛绿,一
月后,树干断处长好了。
• 颜老爷一脸泪痕,紧抓着柳先生的手说:“你救了我儿子,也救了我
啊!”
• 邾镇沦陷后,病人挤满了柳先生的药铺,断胳膊断腿的病人很多。这
天,柳先生在药铺里配药,心里默念着药方,川续断十钱,右手去药
匣抓药,放进左手的戥子里一称,正好。继续一味味抓药,骨碎补十
钱,藏红花十钱……
• 汉春堂的大门咣当一声开了,听声音不是手推开的,是脚踢开的。一
群日本兵涌进来,后边还抬着一个嗷嗷乱叫的军官,候诊的病人吓得
四处躲藏。
• 翻译官提着手枪走近柳先生,说:“听说你医术高明,请你为少佐先
生治伤,伤愈后重赏。”说着指指乱叫的日本人,“少佐先生率兵进
山剿匪,被八路的地雷炸伤,两条腿骨头断了。”
• 柳先生一怔,然后缓步上前,看看担架上那张因疼痛而扭曲的脸,认
识。邾镇沦陷后,这个日本人牵着一条凶犬到处走,大街上被咬死咬
伤的人不计其数。
• 柳先生指点把病人放到诊床上,然后双手在断腿上拿捏,病人忽然疼
得又叫起来,日本兵哗哗地拉枪栓,黑洞洞的枪口一齐对着柳先生。
柳先生好像没看见,继续接骨,修正碎骨后外敷正骨膏再竹片固定。
一条腿整好换另一条腿,有条不紊。
• “好了,隔日过来换膏药。”柳先生说着直起身去洗手,不再说话。
翻译官放下大把银元,日本兵抬着少佐走了。  隔日,翻译官抬着
那个日本少佐来换膏药,又放下大把银元。
• 又隔日,那个日本少佐被抬过来换膏药,翻译官再放下大把银元。
• 这些日子,柳先生药铺里来治病的人越来越少,以致门可罗雀。
• 半月后,日本少佐是拄着拐杖来的,两个日本兵扶着,见了柳先生露
出一脸笑,不住地说:“你的,良民大大的!”柳先生也笑,只是不
多说话。日本少佐换完药走了,当然还留下许多银元。
• 柳先生听到大门口哗啦一声响,出门看,是颜老爷把他的莲花缸摔碎
在柳先生的门口,还把莲花缸里的花树嘎吱一下当腰折断,丢在地上
愤愤而去。街上好多围观的人,恨恨地吐下唾沫,转身散去。
• 柳先生一脸淡然。
• 一个月后,是日本少佐自己走着来的,翻译官跟在后面抱着一坛酒。
柳先生和日本少佐已成了熟人,最后一次换完药开始喝酒,喝酒的时
候,推杯换盏很是热闹,一坛酒喝光还没尽兴,柳先生提议翻译官再
去拿一坛酒来。
• 翻译官抱着酒坛子回来时,日本少佐躺在地上已经死了,面目狰狞,
胸口插着一把刀,刀柄深入,污血满地。
• 柳先生在院里正给颜老爷的那棵花树换药,莲花缸换了新的,缸里的
花树折断处周匝固定着木棍,花树枝青叶绿,一派盎然。
• 刑场上,翻译官问柳先生:“你当初为什么给少佐先生医伤?”
• “我是医病的先生,不能坏了先生的名声。”柳先生说。
• “那你干吗又杀死他?”翻译官追问。
• “我是中国人,不能坏了中国人的名声!”柳先生脱口而答。
                                                • (有删改)
• 文中多次提到颜老爷的花树,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 解析 作答本题,首先要找到花树在文章中出现的位置,然后从环境、
情节、人物等方面思考其作用。文章开头借花树的来历交代故事发生
的背景——抗日战争时期。主体部分借柳先生救活花树,颜老爷折断花
树,柳先生再救花树推动了情节的发展。救活这株抗日烈士留下的花
树既见其医术高明,又见其爱国情怀,凸显了柳先生的人物形象。
• 答案 ①交代故事发生的背景:借花树的来历交代故事发生在抗日战
争时期。②推动情节发展:柳先生救活花树,颜老爷折断花树,柳先
生再救花树,情节步步推进,前后呼应。③凸显柳先生的人物形象:
救活这株抗日烈士留下的花树既见其医术高明,又见其爱国情怀,强
化了爱国的主题。
课时达标43
  
  文档由机器转码 排版混乱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请下载原文档
本文档的下载地址为http://www.gaokaotiku.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5017
高三语文资料

写了 1378 篇文章,拥有财富 2762,被 0 人关注

代码测试
分享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高考题库网 www.gaokaotiku.com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欢迎注册高考题库
B Color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成为第一个吐槽的人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京ICP备13053688号-15|高考题库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