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
语言文字应用
专题三 扩展语句,压缩语段
第2讲 压缩语段
• “压缩语段”就是将内容丰富的长语段按照要求浓缩成语言简洁、意
思明了的短句或词语。
考向一 新闻类压缩
考向二 概括内容型压缩
考向三 提取关键词
考向四 下定义
考向一 新闻类压缩
• 新闻类压缩主要包括拟写新闻标题、新闻导语、一句话新闻以及概括
新闻消息等。
• 题点一 拟写新闻标题
• 拟写新闻标题要注意以下几点:
• (1)题文一致。标题所揭示的事实要与新闻内容完全一致。
• (2)一语破的。新闻中的事实往往不止一件,标题要突出新闻中最新鲜、
最有特点、最重要的事实。
• (3)旗帜鲜明。标题要是非明确,爱憎鲜明。新闻中所报道的事实,有
的令人气愤,有的令人欣喜,有的令人同情,有的令人悲哀,拟写新
闻标题时不能无动于衷,要明确表达作者的立场。
• (4)生动活泼。标题要有表现力,除事实以外,还要关注听到了什么,
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在感染中给人以启迪,做到言有尽而意无
穷。如:中国经济一直在“升温”(比喻)。
| 对点小练 |
• (2017·天津卷)给下面短文拟写一个标题。(12字以内)
• 事实上,“一带一路”推动的不仅仅是经济上的合作,更是文明互通
的基础建设,是连接世界上不同文明的“带”与“路”。它以文明对
话为引领,强调不同文明的相互尊重、平等对话与交流融合,其路径
很清晰:基础设施建设先行,贸易发展紧随,伴着人民交往、文化交
流,逐渐实现沿线国家民众相互理解、相互包容、和平共处、共同发
展,最终达至民心相通,文化相融。
•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解析 先从所给语段中找出一级信息“一带一路”;再找出二级信息
“推动的……更是文明互通”,最后在规定的字数内将标题拟写出来
即可。
• 答案 (示例)“一带一路”推动文明互通
• 题点二 拟写新闻导语
• 新闻导语为:①新闻单位名称+②消息发出地名称+③发出时间+④
主体事件+⑤(主体事件发生的必要的)条件或原因+⑥主体事件的简
约过程+⑦状态、结果、影响或发展趋势。
• 说明:如果试题材料不包括前三项内容,前三项内容可舍去;④⑤两
项可互换位置;⑥中的过程要用句子完成,如果字数要求极严格,可
以用主体事件名称带出过程。
• 试题若要求根据新闻的主体写导语,考生应仔细阅读主体部分,从中
提炼出各个要素,然后加以连缀。
| 对点小练 |
• 请为下面的消息拟写一条导语。(不超过40字)
• 最近,法国科学研究中心和欧洲南方天文台说,天文学家去年利用位
于智利的超大望远镜拍摄到另一个“太阳系”行星的照片。这颗系外行
星的体积是太阳系最大行星(木星)的5倍,温度是它的10倍。这颗系外
行星围绕一颗年轻的棕矮星运动。但棕矮星与行星很难区分。
• 解析 新闻的导语是对新闻报道的总的概括,通常包括时间、地点、
人物、事件。本则消息的主要人物是“欧洲天文学家”,事件是“第
一次拍到系外行星的照片”。
• 答案 (示例)欧洲天文学家最近表示,他们相信自己第一次拍到了另
一个“太阳系”行星的照片。
• 题点三 拟写一句话新闻
• 新闻分为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等五部分。拟写一句话新闻,
主要抓两点:一是充分利用新闻的导语,二是整合新闻主体信息。
• (1)充分利用导语。导语如果满足了新闻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
”等方面的要求,只需对其进行适当压缩就可以写成一句话新闻。
• (2)整合主体信息。有时候,新闻的主要信息在导语中并不呈现,在新
闻中也没有明显的层次表现,这就要考生认真分析新闻主体的内容,
标出新闻的内容要点,再根据新闻“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要
求,对内容要点进行整合。
| 对点小练 |
• (2015·安徽卷)请根据示意图,提取文字材料中的相应信息,并用一句
话表述出来。要求:简明、准确,不超过70字。
• 2015年4月15日,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的57个意向创始成员国已全部
确定。在完成各国审批程序后,亚投行有望在2015年底之前正式成立
并投入运行。
• 据测算,2010~2020年,亚洲每年大约需要8 000亿美元的基础设施投
资,而现有的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等国际多边机构都无法满足需
求。亚投行将有效弥补其中的资金缺口,具体方式有贷款、股权投资
以及提供担保等。
• 可以预期,在亚投行的支持下,亚洲各国将掀起新一轮基础设施建设
高潮,建设项目集中在公路、铁路、港口、通信、电力电网、油气运
输等方面,这必将带动亚洲经济未来的强劲增长。
•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解析 根据示意图,首先确定,叙述的主体是“亚投行”,重点描述
亚投行的投资方式(贷款、股权投资以及提供担保等)、投资领域(公路、
铁路、港口、通信、电力电网、油气运输等方面)和投资对象(亚洲各
国),以及它的意义(必将带动亚洲经济未来的强劲增长)。结合文字材
料,将以上信息全部提炼出来,并用准确的语言表述出来即可,要注
意字数限制。
• 答案 (示例1)亚投行将采用贷款、股权投资等方式,在交通、通信、
能源等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向亚洲各国提供资金支持,这必将带动亚洲
经济未来的强劲增长。
• (示例2)亚投行在交通、通信、能源等基础设施建设领域以贷款、股权
投资等方式向亚洲各国提供的资金支持必将带动亚洲经济未来的强劲
增长。
• 题点四 概括新闻消息
• 概括新闻消息要注意以下几点:
• (1)要把消息中最基本、最核心的内容用最简明的语言表达出来。
• (2)它一般是由时间、人物、事件的经过和结果所组成的主谓句。
• (3)一般来说,它比一句话新闻要详细些,包含的信息要点要多些。
| 对点小练 |
• (2014·山东卷)概括下面这段话的主要内容,不超过55字。
• 近来,共青团中央发起了一项“青年好声音”网络活动,鼓励青少年
结合自身学习工作实际,写下对24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识和体
会。活动开展一周多的时间里,33万余名青少年在网站、微博、微信、
手机报等网络平台上,编创和传播内涵丰富、形式时尚的网络文化产
品,仅话题微博总阅读量就超过9 000万次。这项以弘扬社会主义核心
价值观为主旨的活动,为网络空间注入了强有力的青春正能量。
•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解析 这段话一共三个句子:第一句交代共青团中央发起的一项活动
及其要求,第二句是介绍活动开展的情况,第三句是总结这次活动的
意义。三个层次概括起来就是:团中央发起了网络活动,广大青少年
积极响应,弘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网络注入了正能量。据此
整合答案,注意字数的限制。
• 答案 (示例)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团中央发起了“青年好声
音”网络活动,广大青少年积极响应,为网络注入了正能量。
考向二 概括内容型压缩
• 概括内容型压缩指提取所给材料的主要信息,对材料进行概括。从所
给材料来看,主要可分为四类:说明类、议论类、记叙类、描写类。
说明类语段侧重考查它的说明对象及其特征或事理;议论类语段侧重
考查它的论点和论据;记叙类语段侧重考查它的六要素;描写类语段
主要考查景物及其特征,描写的角度及其抒发的感情等。
• 题点一 说明类语段压缩
• 说明类语段一般包括两部分:一是解说说明对象(比如概念)的内涵和
外延,二是用具体的说明方法解说说明对象的特点。压缩说明类语段
时,应关注以下两个要点:
• (1)明确语段(材料)的说明对象是什么。
• (2)分析语段(材料)每一句话的具体内容,归纳出说明对象的特点。
| 对点小练 |
• (2014·重庆卷)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答题。
• 雾是由贴近地面空气层中大量水汽凝结成的微小水滴(或冰晶)组成的
悬浮体。出现雾时,空气中相对湿度大于95%,含水量一般为0.1~1
克/立方米,形成人们的视觉障碍,一般情况下,水平能见距离低于1
千米,而轻雾能见距离在1千米到10千米之间,给人朦胧飘渺的感觉。
• 霾由空气中浓度较大、直径很小的烟、尘等颗粒组成,它们形成悬浮
体弥漫于空中。出现霾时,虽然没有沙尘暴、扬沙等恶劣天气现象,
但大气混浊,空气相对湿度小于80%,水平能见距离明显缩短,一般在
10千米以下,给人不甚透明的感觉。
• (1)概括雾和霾的不同点,要求:16字以内。
•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概括雾和霾的相同点,要求:16字以内。
•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解析 作答本题可分两步:第一步提取信息,第二步进行整合。第一
段写雾,第二段写霾,分别介绍了组成物、形成条件和能见度等方面
的信息。概括信息时可以分点比对,寻找异同点。最后组合成句时,
要注意是否符合字数要求。
• 答案 (1)(示例)雾、霾组成物质与形成条件不同。
• (2)(示例)雾、霾都是悬浮体,都会缩短能见距离。
• 题点二 议论类语段压缩
• 作答议论类语段压缩题,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 (1)划分语段结构,分别概括语段每个层次的主要内容。这个环节可以
确保压缩的方向不跑偏。
• (2)找出语段的观点和论据。议论类语段往往会亮明观点(论点),并用
相关的论据来证明,因此,压缩议论类语段时,一定要找到观点和论据。
• (3)分析论据的关键点。找出相关论据后,注意理解、分析、筛选出符
合题干要求的关键点。
• (4)根据题干要求进行概括或转换。对于筛选出来的主要内容,一定要
再加以概括和压缩,且要注意转换成符合题干要求、语言通顺的句子。
| 对点小练 |
• 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
• 某翻译家在《文艺报》上撰文指出:有人说中国人称自己的国家为“中
国”,表示自己是坐镇在世界中央的天朝,说明中国人自傲。但从国名
的中文翻译来看,译名却能够表达中国人的情感。例如,“英国”为什
么不译作“阴国”?“美国”为什么不译作“霉国”? “德国”为什么不译作“
歹国”?这是因为中国人要从同音字中选出具有最美好含义的字来命名
这些国家。
• 解析 这段材料属议论性材料,作答本题,首先要把握该段材料的核
心观点,即中文翻译较外文翻译更能表达美好的感情。另外,压缩语
段时要注意句子结构的完整,不要把句子写成短语。
• 答案 (示例)对别国国名的翻译,中文能表达美好的感情,而外文不能。
• 题点三 记叙类语段压缩
• 作答记叙类语段压缩题,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 (1)明确语段的记叙要素,如时间、地点、人物、事件以及事件所体现
的意义等。
• (2)把握记叙要素与题干的关系。明确具体的记叙要素后,要分析这些
要素与题干的具体要求的关系。
• (3)调整语序。筛选出重要信息后,在组织答案时,要注重具体的语序,
一般可以表述为:时间、地点、人物、事件,以及事件的过程和意义。
| 对点小练 |
• (经典高考题)概括下面语段的主要信息,不超过50个字(含标点符号)。
• 近日,一些网友发布信息,号召节约粮食。随后,新浪网发起“光盘行
动”:拒绝浪费,从我做起,晒出自己吃光的盘子,一起向舌尖上的浪
费说“不”,争做节约达人。该信息被转发约5 000万次。
• 解析 这是一段叙述性文字,作答时,首先要关注叙述的是一件什么
事,行为主体是谁,事情的发展和结果怎么样,然后再把这些主要信
息整合起来进行简要概括。材料一共六句话,可逐句提炼主要信息,
归类概括:第一句可概括为“网友号召节约粮食”;第二至五句可概
括为“新浪网发起拒绝浪费的‘光盘行动’,网民和各大网站积极响
应”;第六句可概括为“众多志愿者进行实地宣传”。整合以上信息,
按照“人、事、果”的顺序表达出来即可。
• 答案 (示例)网络发起拒绝浪费的“光盘行动”,网友及媒体纷纷响
应,众多志愿者进行实地宣传。
• 题点四 描写类语段压缩
• 作答描写类语段压缩题,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 (1)具体分析语段的每一句话,把握描写对象的特点。
• (2)对描写性语言进行转换。描写类语段中的很多语句是形象化的表达,
而回答问题的语言是需要高度概括的,这就要求在组织答题语言时对
描写性语言进行转换,即把形象化的语言转换为平实、质朴的语言。
• (3)调整语序。组织描写类语段压缩题的答题语言时,一般按照语段呈
现的顺序进行;同时,还要关注时间、空间顺序。
| 对点小练 |
• 阅读下面的语段,概括出“打碗碗花”的特点,不超过45字。
• 在我的老家,有一种野花叫打碗碗花。每当盛夏,在崖根、田间地埂、
房前屋后,到处都是,像藤蔓似的花茎缠绕在矮墙和灌木丛上。小花
有粉色、 白色、蓝色,一串串、一簇簇。它的花瓣很薄,薄如蝉翼,
花开时却朴实、 清丽。清风吹来,花瓣卷成小喇叭状,晃来晃去,有
种要被风吹走的样子。
• 解析 作答本题,要注意信息筛选和关键点的语言转化等问题。文段
共有九句话:第一句,介绍家乡有一种野花叫“打碗碗花”。第二句,
写“打碗碗花”开放的时间、生长的环境以及花茎的形态。 第三句,
写花的颜色和开放的状态。第四、五句,写花瓣的特点。第六、七句,
写花在下雨时的情况以及“我”对花的怜爱之情。第八、九句,写家
乡的传说。分析可知,描写“打碗碗花”特点的语句集中在语段的第
二、三、四、五句。概括这种花的特点,就可以从“打碗碗花”生长
的环境、 开放的时间、开放的状态、花的特点以及花茎的特点等角度
入手。
• 答案 (示例)“打碗碗花”不择生长环境,盛夏成簇开放,花如喇叭,
颜色多样,花瓣薄,花茎像藤蔓似的缠绕在其他事物上。
考向三 提取关键词
• “关键词”原指一篇文章或一段文字中最紧要的词语,一般放置在文
段的前面,让读者了解文段的基本内容;后出现在网络搜索中,指人
们输入到搜索框中的文字。提取关键词是在概括主要内容的基础上进
行的。
| 解题锦囊 |
• 关键词提取“四步走”
• 第一步:仔细研读原文提供的信息,弄清其内在联系,明确材料所陈
述的对象或议论的中心观点,然后尽可能简练地概括文段的主要内容。
• 第二步:对原文内容有了初步认识后,将相同或相近的信息进行归类
总结,提取概括原文最主要的信息,可用一句话将材料内容概括出来。
• 第三步:在概括出来的主要信息中作进一步的筛选,从中提炼出最能
反映材料内容的关键词。一般情况下,关键词就“镶嵌”在主要信息
之中,只需将关键词按题目要求逐一提取出来。
• 第四步:对所选关键词进行检验。先看一下关键词中内容有无重复之
处,再看一下信息要点是否有遗漏,最后将关键词连缀起来,看意思
是否连贯,是否准确地反映了原语段的中心内容。
| 对点小练 |
• (2016·浙江卷)提取所给材料的主要信息,在横线处写出四个关键词。
• 引力全称万有引力,指具有质量的物体之间加速靠近的趋势,简单说
就是物体之间相互吸引的作用力。在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的视野里,
引力等价于弯曲的时空。而引力波就是在弯曲的时空这个大背景下,
当发生有质量的物体加速运动导致的扰动时,由此产生的波动如波纹
一样向外传播的现象。
• 一个世纪前,爱因斯坦预测了引力波的存在,但近百年来,科学家们
并未找到证明它存在的直接证据。华盛顿当地时间2016年2月11日,美
国激光干涉引力波观测台(LIGO)实验组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首次直
接观测到了由两颗恒星级黑洞13亿年前并合产生的引力波。这是科学
史上又一次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发现。
• 引力波的发现对普通人的生活会产生什么影响?科学家们表示,一个
新的重大科学发现,总会给人类社会带来无法预估的发展。18世纪描
述电磁波的麦克斯韦理论确认的时候,也没有人知道会给人类带来什
么,但是现在不管是电视机还是移动电话,都与电磁现象有关。
• 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 解析 作答概括内容型压缩类题目可以先给文本分层,然后分别概括
各层大意,再把各层大意提炼为一句话。提取关键词的题目在此基础
上多了一个环节,即把句子主干提炼出来。该语段一共三个自然段,
可分为三层。第一层的大意是“引力波是什么”,第二层的大意是“
美国首次发现引力波”,第三层的大意是“引力波的发现将对人们的
生活产生影响”。概括起来就是:美国首次发现引力波,它将对人类
生活产生影响。这两个句子的主干为:主语——美国、引力波,谓语中
心词——发现、产生,宾语中心词——引力波、影响。分析提炼后可得出
答案。
• 答案 (示例)引力波 美国 发现 影响
考向四 下定义
• “下定义”是一种用简洁明确的语言对事物的本质特质作概括说明的
方法。下定义时,所下定义的外延必须和被定义概念的外延相等;定
义概念不能直接或间接包括被定义的概念,也就是说下定义不能同语
重复;定义不能用否定形式,不能用比喻等修辞手法。
| 解题锦囊 |
• “套公式”“三步走”下定义
• 1.套公式
• 2.三步走
• 第一步:找“大”,即找到被定义概念的邻近属概念。如给“笔”下
定义,要先找到“笔”的邻近属概念——“文具”。以“东西”“物质
”为“大”不行,前者太俗,后者太“宽”,也就是说,“笔是东西
”与“笔是物质”都不贴切。以“工具”为“大”,说“笔是工具”,
也不太贴切,只有说“笔是文具”才贴切、准确。
• 第二步:找“特”,即找到被下定义概念的本质特点。“笔”的本质
特点为“用来写字画图”;而“细长的”“可以握在手中”等,是次
要特点,可以略去。
• 第三步:连接“小”与“‘特’加‘大’”,套用上面的公式来表述。
表述一:笔是用来写字画图的文具。表述二:用来写字画图的文具叫
作笔。表述三:笔这种文具是用来写字画图的。
| 对点小练 |
• (经典高考题)对下面这段文字提供的信息进行筛选、整合,给“创造
”下定义,不超过30字。
• 作为人的一种活动,创造包括思维活动和行为活动。创造一定要获得
成果。形形色色的创造成果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类是精神性的,即
新的认识;另一类是物质性的,即新的事物。这些创造成果不管以何
种形式表现出来,都必须具备“首次获得”这个必要条件。
•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解析 首先确立“创造是……”的答题格式。其次找出被定义项的邻
近属概念:“人的一种活动(思维活动和行为活动)”。再次筛选相关
信息:第二句介绍“创造”的特点,第三句介绍创造的两种类型;最
后一句介绍其必要条件。最后是整合,把二至四句的内容整合为句子
的修饰限制成分。为了满足字数要求还要把重复的内容、次要的内容
删去。
• 答案 (示例)创造是人首次获得精神或物质成果的思维活动和行为活动。
课时达标5
文档由机器转码 排版混乱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请下载原文档
本文档的下载地址为http://www.gaokaotiku.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5017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