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部分
现代文阅读
——提升思维品质,审美鉴赏阅读
专题十二 论述类文本阅读
第4讲 论证分析题——定位原文信息,
厘清层次关系
论证类选择题直接体现论述类文本中的论点、论据、论证三要素,考查考生对
文本三要素和说理逻辑的把握能力。
栏
目
导
航 一、命题解读——五大命题角度要知道
二、解题技法——三步解题流程应用好
读文示范
随 堂 巩 固
一、命题解读——五大命题角度要知道
命题选项 命题角度 对应区间
(2017·全国卷Ⅰ·T2—B)文章以气候容量有限为立论前 考查论证的前提(写 对应全篇
提,并由此指向了气候方面的社会正义问题。 作的背景、原因等) 或段落
(2018年全国卷Ⅲ·T2—C)文章注重分析具体概念的正
反两面及相应的动态发展过程,具有辩证意味。
(2017·全国卷Ⅰ·T2—A)文章从两个维度审视气候正义,
并较为深入地阐述了后一维度的两个方面。
(2017·全国卷Ⅱ·T2—B)文章从民窑崛起、商业化和风 考查论证的角度和 对应全篇
格变化等方面论述了青花瓷成为世界时尚的过程。 特点 或段落
(2018·全国卷Ⅲ·T2—A)文章在理论论证的过程中提及
空间被私人性固化的现状,有其现实的指向。
(2018·全国卷Ⅲ·T2—C)文章注重分析具体概念的正反
两面及相应的动态发展过程,具有辩证意味。
命题选项 命题角度 对应区间
(2018·全国卷Ⅲ·T2—B)文章区分了文明弹性的层面,
也区分了城市体发展的阶段,论证结构清晰。 考查论证的思
对应全篇
(2018·全国卷Ⅱ·T2—B)通过讨论大数据对隐私、记忆 路(结构)
及主体身份等的影响,文章把论证推向了深入。
(2017·全国卷Ⅱ·T2—A)文章第一段通过元明两代瓷器 考查论证的方
对应段落
的比较,论证了瓷器发展与审美观念更新的关系。 法
(2017·全国卷Ⅱ·T2—C)文章论述青花瓷崛起的轨迹, 考查论点与论
对应段落
为中外交往推动明代社会转型的观点提供了例证。 据间的关系
二、解题技法——三步解题流程应用好
读 文 示 范
①诸子之学的内在品格是历史的承继性以及思想的创造性和突破性。②“新子
学”,即新时代的诸子之学,也应有同样的品格。③这可以从“照着讲”和“接着讲”
两个方面来理解。④一般而言,“照着讲”主要是从历史角度对以往经典作具体的实
证性研究,诸如训诂、校勘、文献编纂,等等。⑤这方面的研究涉及对以往思想的
回顾、反思,既应把握历史上的思想家实际说了些什么,也应总结其中具有创造性
和生命力的内容,从而为今天的思考提供重要的思想资源。
①与“照着讲”相关的是“接着讲”。②从思想的发展与诸子之学的关联看,“接
着讲”接近诸子之学所具有的思想突破性的内在品格,它意味着延续诸子注重思想
创造的传统。③以近代以来中西思想的互动为背景,“接着讲”无法回避中西思想之
间的关系。④在中西之学已相遇的背景下,“接着讲”同时展开为中西之学的交融,
从更深的层次看,这种交融具体展开为世界文化的建构与发展过程。⑤中国思想传
统与西方思想传统都构成了世界文化的重要资源,而世界文化的发展,则以二者的
互动为其重要前提。⑥这一意义上的“新子学”,同时表现为世界文化发展过程中创
造性的思想系统。⑦相对于传统的诸子之学,“新子学”无疑获得了新的内涵与新的
形态。
①“照着讲”和“接着讲”二者无法分离。②从逻辑上说,任何新思想的形成,都
不能从“无”开始,它总是基于既有的思想演进过程,并需要对既有思想范围进行反
思批判。③“照着讲”的意义,在于梳理以往的思想发展过程,打开前人思想的丰富
内容,由此为后继的思想提供理论之源。④在此意义上,“照着讲”是“接着讲”的出
发点。⑤然而,仅仅停留在“照着讲”,思想便容易止于过去,难以继续前行,可能
无助于思想的创新。⑥就此而言,在“照着讲”之后,需要继之以“接着讲”。⑦“接
着讲”的基本精神,是突破以往思想或推进以往思想,而新的思想系统的形成,则
是其逻辑结果。⑧进而言之,从现实的过程看,“照着讲”与“接着讲”总是相互渗入:
“照着讲”包含对以往思想的逻辑重构与理论阐释,这种重构与阐释已内含“接着讲”;
“接着讲”基于已有的思想发展,也相应地内含“照着讲”。⑨“新子学”应追求“照着
讲”与“接着讲”的统一。
(摘编自杨国荣《历史视域中的诸子学》)
[解题示范]
标注选项敏感点 定选项对应区间 梳理比对定答案
全文论证思路:回看上表[理层次·理关系]。由
A.文章采用了对
上面的梳理可知,文章主要论述了“新子学”
比的论证手法,以 “文章采用了”
对诸子之学的历史的承继性以及思想的创造性
突出“新子学”与 关键字眼显示出
和突破性,论证了“照着讲”和“接着讲”两
历史上诸子之学的 对应全篇。
方面的统一,因而A项的“突出‘新子学’与
差异。
历史上诸子之学的差异”说法错误。
第2、4段的行文脉络:回看上表中第2、4段[理
B.文章指出理解 层次·理关系]。
“新子学”的品格 由上面的图示可知,“‘新子学’的品格可从
由关键字眼可知
可从两方面入手, 两方面入手”对应第2段“这可以从‘照着讲’
对应第2、4段。
并就二者的关系进 和‘接着讲’两个方面来理解”,“就二者的
行论证。 关系进行论证”对应第4段“‘照着讲’和‘接
着讲’二者无法分离”,B项正确。
标注选项敏感点 定选项对应区间 梳理比对定答案
第3段的行文脉络:回看上表中第3段[理层次·理关系]。
由上面的图示可知,“以中西思想交融互动为前提”对应
C.文章以中西思
第3段中的“以近代以来中西思想的互动为背景,‘接着
想交融互动为前提,
由关键字眼可知 讲’无法回避中西思想之间的关系”,而“论证‘新子学
论证“新子学”“
对应第3段。 ’‘接着讲’的必要和可能”对应第3段“在中西之学已
接着讲”的必要和
相遇的背景下,[C项] “‘接着讲’无法回避中西思想之
可能。
间的关系……从更深的层次看,这种交融具体展开为世界
文化的建构与发展过程”,C项正确。
D.文章论证“照
第4段的行文脉络:回看上表中第4段[理层次·理关系]。
着讲”“接着讲”
由关键字眼可知 由上面的图示可知,“按从逻辑到现实的顺序推进的”对
无法分离,是按从
对应第4段。 应第4段“新的思想系统的形成,则是其逻辑结果”“进
逻辑到现实的顺序
而言之,从现实的过程看”,D项正确。
推进的。
文档由机器转码 排版混乱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请下载原文档
本文档的下载地址为http://www.gaokaotiku.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5017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