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二 实用类文本阅读
真题多维细目表
考题 考查内容
素养要求
年份 卷别 题号 设分 题型 体裁 考点 考查能力 难度 试题结构 (高考方向)
选择 题 / 理解 / 分 析
3 分 / 3 分 考点 1 / 考点 3
课标全国Ⅰ 4 / 5 / 6 选择 题 / 新闻调查 综合 / 分 析 中 四选一 思维发展与提升
/ 6 分 / 考点 3
简答题 综合
选择 题 / 分析综合 /
3 分 / 3 分 考点 3 / 考点 3
2019 课标全国Ⅱ 4 / 5 / 6 选择 题 / 新闻调查 分析综合 / 中 四选一 思维发展与提升
/ 6 分 / 考点 6
简答题 鉴赏评价
选择 题 / 理解 / 分 析
3 分 / 3 分 考点 1 / 考点 3
课标全国Ⅲ 4 / 5 / 6 选择 题 / 新闻调查 综合 / 鉴 赏 中 简答 思维发展与提升
/ 6 分 / 考点 6
简答题 评价
选择 题 /
3 分 / 3 分 考点 3 / 考点 3
课标全国Ⅰ 7 / 8 / 9 选择 题 / 新闻调查 分析综合 中 四选一 思维发展与提升
/ 6 分 / 考点 6
简答题
选择 题 /
3 分 / 3 分 考点 3 / 考点 3
2018 课标全国Ⅱ 7 / 8 / 9 选择 题 / 新闻调查 分析综合 中 四选一 思维发展与提升
/ 6 分 / 考点 4
简答题
选择 题 /
3 分 / 3 分 考点 3 / 考点 3
课标全国Ⅲ 7 / 8 / 9 选择 题 / 新闻调查 分析综合 中 简答 思维发展与提升
/ 6 分 / 考点 4
简答题
总计 考点 1 考点 3 考点 4 考点 6
平均分值 3 分 3.3 分 6 分 6 分
占比 2% 2% 4% 4%
考频 2 题 / 6 卷 11 题 / 6 卷 2 题 / 6 卷 3 题 / 6 卷
考点 1.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 考点 2.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 考点 3.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 考点 4.分析语言特色,把握文章结
构,概括中心意思 考点 5.分析文本的文体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 考点 6.评价文本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 考点 7.评价文本产生的社会
价值和影响 考点 8.对文本的某种特色作深度的思考和判断 考点 9.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掘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 考点 10.
探讨作者的写作背景和写作意图 考点 11.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
命题规律与趋势
01 考查内容 和一道简答题,单选题多要求考生选出 04 命题趋势
“不正确 ” 的一项, 每题 3 分; 简答 题 6
1.新闻调查成为近年高考实用类文本阅读 1.命题符合考生的认知水平和理解层次,
分,共 12 分。
的重点考查对象。 主要考查理解、分析综合和鉴赏评价三
3.综合性更强,难度也有所增加。
种能力,能够让考生有方向可寻,有线索
2.多以几则非连续性文本的形式呈现,材
03 命题特点 可找,有根据可查,有话可说。
料三至四则不等,但都围绕一个明确的
2.除选文外,命题者还增加了相关的图表
1.作为命题材料的新闻调查,具有正能量,
中心。
等,既帮助了考生准确把握选文内容,也
它们内涵丰富,探究点较多。
02 考频赋分 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做题的难度,这也
2.从高考对新闻调查的考查趋势看,选材
1.题型、分值稳定。 上既体现时代特色,又注重文本所具有 是对考生平时阅读的引导———阅读时要
拓宽视野,不能单独停留在某则材料上。
2.近两年来均设置两道四选一式的单选题 的实用价值。
专题二 实用类文本阅读
对应学生用书起始页码 P46
动、形象地反映新闻事件或典型人物的一种新闻报道形式。 它比消
清单一 新闻的相关知识
息更详细、更生动。 一般来说,通讯有五大特点:①严格的真实性;
一、新闻的定义
②报道的客观性;③较弱的时间性(相对于消息而言);④描写的形
新闻是对新近已经发生和正在发生或者早已发生却是新近
象性(通讯对新闻事实做较为详细而完整的报道,且侧重于写人,突
发现的有价值的事实的及时报道。
出人物在事件中的能动作用);⑤议论色彩较浓。
二、新闻的基本特征
通讯一般可分为四类:人物通讯、事件通讯、工作通讯、概貌
这是新闻最基本的要求。 报道的内容要真实准确,有根 通讯。
真实性
有据,讲究用事实说话。 ( 1)人物通讯
准确性 新闻语言多客观叙述,主观评论很少。 所谓人物通讯,就是以报道各条战线上的先进人物为主的
通讯。 它着重揭示先进人物的精神境界,通过写人物的先进事
新鲜性 报道内容一般是以前没有过的,讲究从新角度说话。
迹,反映出人物的先进思想,使之成为社会的共同财富。
报道要迅速及时,在日趋激烈的新闻竞争中,及时性是新
及时性 ( 2)事件通讯
闻价值的保障。
即以写事为主的通讯。 它主要记述事件的演变、结果,交代
三、新闻的分类 来龙去脉,介绍具体情况,点明事件的典型意义,以体现时代的
新闻有广义、狭义之分。 广义的新闻包括消息、通讯、访谈、 新气象、新变化。
特写、新闻评论等;狭义的新闻则专指消息。 ( 3)工作通讯
1.消息 即反映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中的成绩,总结实际
( 1)消息的定义 工作中的经验和教训,或者探讨有争议的亟待解决的问题的报
消息又称简讯 、短讯或快讯 ,是用概括性的叙述方式 、简 道。 它是报纸上经常用以指导工作的重要报道形式。
明扼要的文字 ,迅速及时地报道国内外具有新闻价值的新近 ( 4)概貌通讯
发生的事实的一种文体 。 它是新闻报道中最简练 、最短小的 又称风貌通讯,它是以反映社会生活、风土人情、自然风光
一种 。 和日新月异的建设成就为主的报道。 概貌通讯不是围绕一个人
( 2)消息的基本特征:①真———真实准确,有根有据,用事实 物或一个中心事件来写,也不要求写一件事演变的完整过程,而
说话;②新———内容要新,从新的角度说话;③活———生动活泼, 是围绕主题集中表现各方面的风貌和特色。
用形象说话;④短———篇幅短小,中心明确,用重点说话。 3.访谈
( 3)消息的要素:“五个 W” ,即何时(When) 、何地( Where) 、 访谈是基于某个人、某件事或某个特定问题去访问专家或
何人(Who) 、何事(What) 、何故(Why) 。 知情者,请他们对提出的问题进行解答,运用谈话纪实的方式进
( 4)消息的结构:一则消息一般由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 行报道的文章。 它以记录、传达被采访对象的观点、言论为主,
语五部分组成,其中不可缺少的是标题、导语和主体。 既可以使用问答实录的形式,也可以使用被采访者自述的形式,
比较灵活。 而访谈札记、访谈随笔、访谈手记等,则偏重于记叙
标题要求准确凝练、新颖醒目。 有的新闻有多行标题,多行标
题包括引题(引标) 、正题 ( 主标) 、副题 ( 副标) 。 引题一般交 记者或主持人个人在见闻、调查基础上所发的感想。 访谈的主
标题
代形势,烘托气氛,说明背景等;正题是对一则消息内容的高 题要深刻,有针对性、时效性和典型性。
度概括;副题往往是对重要事实、结果的提要。 访谈的基本结构为:开头、主体、结尾。 ①开头:吸引对方,
引起对方兴趣,积极进入主题。 ②主体:要有敏锐的眼光,善于
导语大多是消息的第一句话或第一段话,以凝练简明的语言
导语 概述新闻的主要内容或事实,鲜明地揭示新闻的中心。 其写 发现新问 题、 新 材 料、 新 亮 点, 准 确 判 断 它 们 所 蕴 含 的 价 值。
法有叙述式、描写式、评论式、提问式、结论式等。 ③结尾:适当总结,表示对访谈对象的感谢,并记录访谈对象个
主体是对导语内容的展开和补充,是消息的主干,一般按事件 人资料,如姓名、性别、年龄、教育程度、电话号码等。
主体 发生发展的先后顺序展开叙述,或按事物之间的逻辑关系安 访谈文体的基本特征:从形式上看,是由一问一答组成的。
排层次。 从内容上看,有以下三个特征。
背景是指新闻事实发生发展的历史条件和环境条件。 历史条 由于访谈主要是针对一定的对象、一定的事件或一定的问
针对性
件指事实自身的历史状况,环境条件指事实与周围事物的联 题进行提问的,因此它的针对性是十分明确的。
系。 介绍背景,能对新闻事实起到说明、补充、衬托的作用,故
背景 要访谈的问题需经过高度提炼,突出某一方面的问题,集中
背景又被称为“新闻背后的新闻” 。 交代背景有利于了解新闻
专题性 在某一点上。 专访的问题多半带有现实意义,应突出一定
发生发展的来龙去脉,加深对新闻的认识和理解,深化新闻的
的主题。
主题,并有丰富内容、增加知识性和趣味性的作用。
访问的对象、设定的问题、谈论的事件应有一定的典型性,
结语是消息的最后一句话或最后一段话。 有的消息没有结 典型性 也就是说访谈的内容必须具有代表性,要对大众普遍关心
语。 结语可对全文内容做概括性小结,可用带有启发性、激励 的、能引起共鸣的问题进行专访。
结语
性的语言作结,可对事物发展趋势做出预测,可提出值得读者
4.特写
深思的问题,不一而足。
特写,是一种以描写为主要手段,截取新闻事实中最富有特
2.通讯 征的片段和细节,做形象性的再现与放大的新闻体裁。 特写借
通讯是运用记叙、描写、抒情、议论等多种表达方式,具体、生 用电影拍摄特写镜头的手法,通过形象描绘来再现生活片段,给
5 年高考 3 年模拟 B 版(教师用书)
读者留下鲜明而深刻的印象。 续表
从题材角度出发,新闻特写可分为四种:
通过 传 主 的 语 传主的语言要充分个性化,能表现传主的出身、教
( 1)人物特写:以人物为中心,但既不是人物消息,也不是人
言写人 养、经历和性格,让人读了如闻其声,如见其人。
物通讯,而有些类似于文学作品中的人物素描。
传主的行动要符合生活的本质,符合传主的性格
( 2)事件特写:侧重于事件过程的描写,为了写出特点给读 通过 传 主 的 行
发展的逻辑。 可以选择具体的、富有特征的行动
者以深刻印象,一般截取事件的一两个精彩片段或精选一两个 动写人
来展现传主的性格和心理活动。
场面进行浓墨重彩的描绘。
( 3)景物特写:景物特写与概貌通讯有些相似,但侧重于场 传主的内心世界是很丰富的,心理描写就是要充
通过 传 主 的 心
面的描写。 分揭示出传主内心的喜、怒、哀、乐等。 常见的心
理写人
( 4)专题特写:写一个问题或一种社会现象。 理描写方式有内心独白、联想等。
5.新闻评论 人总是生活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传主的个性的
通过 传 主 的 活
新闻评论是报刊、电视、广播等新闻媒体阐述观点、发表议论、 形成与他所处的环境有关,写好环境对表现传主
动环境写人
表达立场的评论性文章,属议论文的范畴。 它具有较强的针对性、 的性格极为有用。
鲜明的思想性和广泛的公众性。 夹叙夹议是其主要的表达方式。
根据传主性格发展的逻辑,捕捉、挑选最具有特征
的细节,进行准确、真实的描写,使传主的性格更
清单二 传记的相关知识 通过细节描写、
加鲜明。 侧面描写是指通过描写其他人物来衬托
侧面描写写人
一、传记的定义 传主,又叫间接描写。 侧面描写常常与正面描写
传记是遵循真实性原则,用形象化的方法记述人物的生活 结合运用。
经历、精神风貌以及其历史背景的一种叙事性文体。
五、传记的阅读要求
二、传记的一般类型
1.理清作品陈述的基本事实,把握传主的人生经历。
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传记可分为不同的类型。
2.分析传主的性格、情感,把握传主的性格、情感与基本事实
分类标准 分类类型 之间的关系。
传记可分为自传和他传。 前者是作者自己撰写的,后者 3.理解作者的评论、思想,分析作者的评论、思想与基本事实
是他人撰写的,往往通过对传主的典型事迹的叙写,突出 之间的关系。
叙述人称
传主的形象、性情、品格、成就,表达出对传主的崇敬之情 4.通过分析作品的选材、表现手法、修辞手法、语言特色等,
(为反面人物立传则相反) 。
了解作者这样处理的意图。
篇幅长短 传记可分为大传和小传。 5.探讨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能对作者所持的观
创作方法 传记可分为史学性传记和文学性传记。 点和艺术处理提出自己的看法。
一般的传记以记叙为主,还有一类传记则记叙与评论各半,
清单三 报告的相关知识
叫评传。 评传是人物传记夹杂着作者评述的一种带有文学
表达方式
评论色彩的体裁,它由传主、本事、作者的思考与评析三要素 一、报告的定义
构成。 “传中有评,评中有传,评传结合”是其特点。 报告是对某项工作、某个事件、某个问题,经过深入细致的
调查后,将调查中收集到的材料加以系统整理,分析研究,以书
三、传记的文体特点
面形式向组织或领导汇报的一种文书。
1.人物的时代性和代表性。 传记里的人物都是某时代某领
二、报告的特点
域较突出的人物。
1.写实性。 报告在占有大量现实资料和历史资料的基础上,
2.选材的真实性和典型性。 传记的材料比较翔实,作者从传
用叙述性的语言实事求是地反映某一客观事物。
主的繁杂经历中选取典型的事例,来表现传主的人格特点,有较
2.针对性。 报告一般有比较明确的意向,相关的调查取证都
强的说服力。
是针对和围绕某一综合性或专题性问题展开的。
3.选文兼具史实性与文学性。
3.逻辑性。 报告离不开确凿的事实,但又不是材料的机械堆
四、传记的表达方式及刻画方法
砌,而是对核实无误的数据和事实进行严密的逻辑论证。
1.表达方式
以记叙为主,综合运用描写、议论、抒情等多种表达方式。 三、报告的主要类型
人物传记一般要介绍传主的人生经历,记叙是主要的表达方式; 1.介绍典型经验的报告
作品既可对传主的人生经历做纵向的叙述,也可抓住传主的个性特征 某一地区、某一单位、某一企业,在贯彻落实党和国家的各
和历史功绩做横向的叙述。 人物传记以刻画人物特征为中心,典型人 项方针政策的过程中,或在日常的思想政治、经济建设、科学教
物的刻画离不开多种多样的描写手法。 传记末尾一般总述传主的功 育等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绩,为了把它们的具体做法和成功经
绩成败,也可以在叙述人生经历的同时加入一些议论和抒情。 验反映出来,可以对它们进行专题调查,然后写出报告,这就是
2.刻画传主的方法 介绍经验的报告。
人物传记以记叙传主的活动、经历、事迹为主,重在刻画传 2.揭露问题的报告
主的性格,并通过这种性格的刻画来反映生活,表达一个深刻的 跟上种类型相反,这是针对存在的某一问题展开调查,以揭
主题。 一般有以下几种方法: 示这一问题的种种现象和深层原因为主要目的的报告。 它的主
要功能是探究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问题的症结所在、提供解决
通过 传 主 的 肖 传主的肖像主要指传主的外貌,包括容貌、服饰、姿态
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像写人 和神情等。 肖像描写可以写静态,也可以写动态。
3.反映新生事物的报告
这是针对社会现实中某种新近产生或新近有了长足发展的
专题二 实用类文本阅读
事物而写的报告。 在现实社会中,新生事物总是不断涌现的。 2.作诠释:对事物进行解释。
反映新生事物的报告的文体功能,就是全面报道某一新生事物 3.举例子:举出有代表性的具体实例来说明事物或现象。
的产生背景、情况和特点,分析它的性质和意义,指出它的发展 4.引用:引用有关的科学道理、文献资料、故事传说、诗文名
规律和前景。 句、俗语谚语等作为依据进行说明。
4.反映社会情况的报告 5.分类别:把被说明事物按一定标准分成若干类,依类进行
这是针对一些社会情况所写的报告。 这里所说的社会情 说明。
况,主要是指社会风气、百姓意愿、婚恋赡养、衣食住行等群众生 6.列图表:用图画、表格对被说明事物做较直观明晰的说明。
活的各方面的基本情况。 7.作比较:把两种或两种以上同类或异类事物作比较,通过
四、报告的形式结构 对共同点或差异点进行分析,达到说明事物本质的目的。
从外部形式上看,报告由标题、前言、主体、结语四个部分 8.列数字:列举数字说明事物特征。
组成。 9.打比方: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借助事物之间的相似点,形
1.标题有单标题、双标题两种形式。 象地说明事物的性质特征。
2.前言有提要式、交代式、问题式三种形式。 10.摹状貌: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具体描绘事物的特征。
3.主体部分有以观点串联材料、以材料的性质归类分层、以 四、科普文章的特点
调查过程的不同阶段自然形成层次三种形式。
科学性是指科普文章必须准确无误地讲述科学知
4.结语部分常显示作者的观点,对主体部分的内容进行概 科学性 识,传播科技信息,普及科学教育,在内容上要揭示
括、升华,常见的写法有三种:①概括全文,明确主旨;②指出问 客观事物的某一方面的规律,且要有科学依据。
题,启发思考;③针对问题,提出建议。
文学性是指科普文章把科学知识形象化,用文学的
文学性 手段加以表现,用文学的形式讲述科学的道理,是文
清单四 科普文章的相关知识
学与科学的完美结合。
一、科普文章的定义 通俗性是指科普文章为了达到普及科学知识的目
通俗性
科普文章是介绍、普及科学知识的说明文体。 科普文大致 的,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来深入浅出地讲述科学道理。
分为科学说明文和科学小品文。
五、科普文章阅读的考查要求
二、科普文章的作用
1.分析综合能力。 能够分析文章的结构,能够理解重要概念
科普文章在社会传播中有三大作用:一是介绍和普及科学
的内涵,能够筛选并整合文章中的信息,了解说明对象的本质属
知识,二是解释、示范科学方法,三是体现、培养科学精神。
性、发展趋势、社会影响、前景应用等。
三、科普文章的主要表达方式
2.鉴赏评价能力。 能够评价科普文章的说明方法,鉴赏文章
科普文章的主要表达方式是说明。 常见的说明方法有以下
的语言特色等。
几种:
3.探究能力。 能够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分析科普文章中反映
1.下定义:用简洁、准确、周密的语言揭示某一事物区别于其
的时代精神和人文内涵,在理解文章的基础上进行合理想象和
他事物的本质属性。
推断预测等。
对应学生用书起始页码 P49
方法一 新闻、报告的阅读要领
1.定向速读,理清关系,提取碎片信息 息。 同时,根据初步阅读时的圈画,比对原文和客观选择题的选
阅读文本前,可先阅读文本后的题目,初步确认在阅读过程 项,判定正误。
中应重点关注的内容。 然后根据自己对题目的印象,对文本进 3.深度阅读,整合要点,善于反思问题
行定向速读,在速读的过程中圈画重点关键词,提取碎片化信 非连续性文本的主观题往往要求归纳文中的重要信息,或
息,以便做题吋随时回归原文,进行比对。 根据文本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只有在阅读中质疑、探究、发
2.比较阅读,整合信息,对比选项正误 现,才能对文本进行正确的整合、推理、判断。 筛选信息需把握
阅读非连续性文本中的图表重在对数据进行比较分析,分 住表面的和隐含的要点,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需反思文本中
析数据变化趋势和背后原因,抓住数据变化规律,获取有效信 提出的问题。 只有真正吃透文本,才能随机应变。
方法二 传记的阅读要领
1.必须懂得传记作品与其他文学作品的区别 传记作品真实性与文学性相结合、哲理性与形象性相结合、思辨
传记属于纪实性作品,纪实性要求传记记述的事实是客观 性与审美性相结合所产生的魅力,赏析传记中的想象艺术,多角
存在的、准确的、真实的,不允许有任何夸张与虚构。 但历史的 度地培养自己的鉴赏能力。
真实,只能是相对的真实,任何已经成为过去的历史是不可能全 2.要关注传主具有典型意义的事件和细节
面复现的,任何对历史的叙述,也只能是相对真实的叙述。 因 典型事件往往是传主一生的关键所在,能反映传主一生中
此,传记允许作者对个别细节、某些场景进行符合时代环境的合 的主要功过,而且可以显示有关的历史进程及特点,有利于读者
理的有限度的想象,以便丰富、生动地描绘人物,凸显人物特性。 把握文章的重点,理清其人生发展的脉络;富有特性的细节能使
了解了传记作品的这些特点,就可以在学习的过程中欣赏、品味 传主的形象更加丰满,能帮助读者更准确地了解传主的性格、思
5 年高考 3 年模拟 B 版(教师用书)
想。 同时,关注这些还可以引发读者的思索,使之从中获得更多 主动规划人生的意识和能力。
的人生教益。 4.必须联系传主生活的时代背景和社会环境
3.必须认识到传主的成长经历并感悟传主的心路历程 一个人的成长不可能完全取决于内因,他的个性、思想的形
只有深刻地认识传主的成长经历并感悟其心路历程,注重 成必定会受到所处的特定时代及其成长环境等外因的影响,了
分析传主的先天禀赋和后天环境、志向和命运、奋斗和机遇、挫 解这些重要事实可以使我们对传主成长的各种因素做出符合实
折和成功、事业和情感等诸多因素对其人生发展的重要意义,才 际的分析,以便更立体地了解人物,对其思想、品格及功过做出
能在评价传主的思想、感情、品格、气质、成就等方面的同时,从 客观公允的评价。
中汲取精神养料,获得有益的启示,丰富自己的人生经验,形成
方法三 科普文章的阅读要领
1.抓特征,理顺序 它们梳理出来,再结合具体语境,体会其作用。
抓特征,阅读科普文章,要准确地把握说明对象的特征或本 品语言,即品味说明语言。 首先,要品味语言的准确周密。
质,要学会从说明对象的形态、性质、结构、功用、制作方法、发展 科普文章担负着传播科学知识的重任,要准确无误地传播知识,
变化等方面去领会。 阅读时可从语句、语段中找出事物的特征, 就必须注重准确、全面,避免含糊、偏颇,否则就“ 差之毫厘,谬以
也可逐层概括归纳,然后提炼出事物的特征。 千里” 。 阅读时要重视具有修饰性功能的词语表意的准确性,一
理顺序,就是理清说明顺序,理清文章脉络。 说明顺序一般 般要从它所表示的程度、范围、语气、数量、方位等方面着手分
有三种,即空间顺序、时间顺序、逻辑顺序。 分析说明顺序时要 析。 其次,品味语言的生动、有趣。 如运用比喻等方法进行说
注意从文中读出语言标志:时间顺序往往有时间名词做标志;空 明,生动形象,风趣活泼,耐人寻味。
间顺序有空间方位名词做标志;逻辑顺序,可以从概括各段落的 3.感文本,悟内涵
段意入手,来理清文章脉络。 感,即感悟文本的人文内涵。 文章不是无情物,优秀的科普
2.找方法,品语言 文章在传播科学知识的同时,也在弘扬科学和人文精神。 我们
找方法,即寻找说明方法。 常用的说明方法有:下定义、举 阅读这些文章时,要重视科学精神的熏陶,关注科学探索的过
例子、打比方、列数字、分类别、作比较、画图表、摹状貌等。 此 程,领悟科学家追求真理所体现出的人格魅力,以及知识所折射
外,为了增加形象性和生动性,科普文章还常用拟人、讲故事等 出来的人文情怀。
方法。 我们首先要弄清各种说明方法的特点,然后在阅读时将
方法四 新闻、报告的阅读解题步骤
1.看材料,了解文体特征 人物、时间、地点,事件发生的原因、经过、结果等要素,时评、报
非连续性文本的阅读材料,体裁各异,要重点把握这些材料 告、新闻综述、访谈也各有特点,要按照文体分类把握。
的文体特点。 比如报告,首先应把握调查的主题、对象 ( 人物或 3.明手法,用好三步解题
事件) ;其次,要把握调查得出的结论、数据、调查方法等。 新闻 新闻阅读,采用的是非连续性材料,试题有两道综合性选择
综述要抓住其专题、评述、深度等特点。 新闻,要抓住它的六要 题和一道简答题,主要从“理解” 的角度和“ 分析” 的角度考查考
素。 时评,要紧扣作者的观点与评论对象。 生对文本信息的掌握程度。 从命题角度看,这类题目的命制方
2.抓要素,把握新闻内容 式与论述类文本相似,其设误角度也有相同之处,因而解题方法
新闻要素要结合新闻文体特征予以把握,新闻、通讯离不开 仍是:标注敏感点,找准对应点,落实设误点。
( 2018 课标全国Ⅱ)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1.看材料,了解文体特征
材料一: 材料一是一段“综述”性文字。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知识产权是加快动能转换、结构优化的重要支撑。 我国经 材料二是报告中的图表。
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 材料三是一则新闻。
要顺利跨越这个关口,就必须激发出创新这个第一动力,走创新驱动发展道路;就必须“ 倡导 材料四是一篇时评性文章。
创新文化,强化知识产权创造、保护、运用” 。 我们要进一步发挥好知识产权的技术供给和制 2.抓要素,把握新闻内容
度供给的双重作用,通过加强知识产权的创造和运用,不断为实体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通过 材料一围绕 “ 创新引领发展 ”
强化知识产权保护,推动构建更加公平公正、开放透明的市场环境。 这一观点,阐述了如何对待知识产
(摘编自社论《播撒创新种子,守护创新中国———写在 2018 年全国知识产权宣传 权的创造、保护和运用的问题。
周活动启动之际》 ,《中国知识产权报》 2018 年 4 月 20 日) 材料二用形象的柱状图形式
材料二: 对比了 2011 ~ 2016 年企业、高校、
科研单位、个人和总体遭遇专利侵
权的情况。
材料三对中南大学科研团队
一科技成果的转让问题进行报道。
材料四指出了科技成果转化
的实际过程中,高校普遍遇到的两
2011 ~ 2016 年遭遇过专利侵权的比例(单位:%)
专题二 实用类文本阅读
(摘编自国家知识产权局知识产权发展研究中心《 2017 年中国专利调查报告》 ) 大障碍。
材料三: 3.明手法,用好三步解题
继山东理工大学、同济大学等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相继取得突破后,近日,中南大学冶金与 ①标注敏感点。 对 选 项 中 的
环境学院科研团队的“电化学脱嵌法从盐湖卤水提锂” 技术专利,成功转让给一家科技公司, 关键词句、敏感信息做标记,这是
许可使用费超过 1 亿元。 双方将共同组建平台公司,由平台公司具体负责专利的产业化。 长 重点思考的部分。
期以来,我国高校科研创新工作偏重基础理论研究,拥有深厚研发创新能力的科研人才未能 ②找准对应点。 将 题 目 与 文
将智力资源转化成市场价值。 根据市场发展趋势探寻科技创新方向、不断更新升级科技创新 本相对 应 的 内 容, 在 文 中 圈 画 标
思路,正是提升专利质量、实现专利市场价值的核心之义。 2015 年修订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 注。 这一步, 最重要的是找准, 找
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打破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藩篱,鼓励高校对持有的科研成果采取转让、许 全, 不 要 遗 漏, 也 不 要 随 意 扩 大
可等方式进行转移转化,对高校以实践为导向的科技创新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范围。
(摘编自王康等《创新为市场,转化显效益》,《中国知识产权报》2017 年 9 月 29 日) ③落实设误点。 看 选 项 是 否
材料四: 存在张冠李戴、以偏概全、无中生
在科技成果转化的实际过程中,高校普遍遇到了一些障碍。 首先,科技成果与企业需求 有、强加因果等问题。 有些选项,
脱钩的矛盾长期存在。 大学科研工作与企业技术创新在目标、路径、组织方式、评价标准及环 概括的范围较大,可能是对作者观
境要求等方面存在着很大的差别,因此高校的成果很难直接转化成适应市场需求的新产品和 点的分 析, 在 文 中 没 有 直 接 对 应
新技术。 其次,成果转化的机制不畅。 高校传统体系是为了适应学术研究和人才培养而设计 处,就要采用深刻分析的方式。
制订的,对于科技成果转化、产学研合作等社会服务方面的需求,现有体系在机构设置、管理
制度、激励机制等方面匹配性不足。
(摘编自胡罡等《地方研究院: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模式新探索》 )
第二步,关注图表细节数据。 注意图表细节,如图表下“ 注”
考点一 图表材料的信息筛选 高频考点
等提示文字;重视数据变化,数据的变化往往说明了某个问题,
“三步法”筛选图表信息
这可能正是图表的关键处,也是信息的源头。
第一步,整体认读图表内容。 关注题目、表头、表注,确立图
第三步,把握选项转述词语。
表主题或方向。
5 年高考 3 年模拟 B 版(教师用书)
下列对材料二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B ) 续表
标注敏感点 找准对应点 落实设误点 标注敏感点 找准对应点 落实设误点
A. 2011 到 2013 年, B.根 据 市 场 发 展 趋
从 柱 状 图 看, 2011 材料三中“ 根据市场
科研单位遭遇侵权 势判断科技创新方 从材料三看,没有 “ 充
年为 25. 3% ;2012 年 发展趋势探寻科技
的比 例 由 25. 3% 下 分析科研单位 5 年来 向,充 分 考 虑、 合 理 分考 虑、 合 理 安 排 成
为 21.5% ;2013 年为 ᚷᚷᚷᚷᚷ 创新 方 向 …… 正 是
降到 13. 4% ,降幅较 的数 据 情 况 可 知, 表 安排成果转化中企 果转化中企业方的利
13. 4% ; 2014 年 为 提升专利质量、实现
为明 显, 但 2014 年 述正确。 业方的利益诉求 益诉求” 的表述,选项
ᚷᚷᚷᚷ 14. 6% ; 2015 年 为 ᚷᚷᚷᚷᚷ,这 专利市场价值的核
有 微 小 回 升 样才能体现出大学 属于无中生有。
ᚷᚷᚷᚷ, 2015 8.4% 。 心之义” 。
年则回落至 8.4% 。 科研工作的价值。
B.2015 年 企 业 和 高 2015 年企业与前四年 材 料 三 中 “ 2015 年
校遭遇侵权的比例 对比,由 29.7%、22.7%、 修订的《中华人民共
较之以往四年有所 19.3%、18.4%到 19.5%, 将企业与高校数据纵 C.随 着 高 校 的 科 研 和国促进科技成果
2015 年高校与前四年 向 排 列 对 比 发 现。 团队与企业共同合 转化法》打破高校科
ᚷ,总体侵权比例
也略有反弹 对比,由 28.2%、23.1%、 “较之以往四 年 有 所 作的创新路径日益 技 成 果 转 化 藩
ᚷᚷᚷ;而 2016 对材料三整体内容的
年各项侵权比例均 6.7%、 5. 5% 到 8. 8%。 提高 ” 错,应为 “ 较上 受到重视,一些科技 篱…… 产 生 了 巨 大
概括分析。 正确。
呈下降态势 2016 年企业为 13.4%, 两年有所提高” 。 成果正被逐渐转化 的推动作用” 及中南
ᚷᚷᚷᚷ ,总体遭
遇 侵 权 比 例 为 高校为 7.5%。 总体为 为可以实现市场价 大学冶金与环境学
10.7% 。 10.7%。 值的高质量专利。 院科研团队成果转
让许可使用费超过 1
C. 2012 至 2016 年
亿元。
间,比例一直下降
ᚷᚷᚷᚷᚷ 的 个人 2012 年至 2016 结合 上 面 对 企 业、 高
仅有个人遭遇侵权 材料四中“高校普遍
年 的 比 例 分 别 是 校 和 科 研 单 位 的 分 D. 高校在科研 工 作
这一项,企业、高校、 遇到了一些障碍
22.2% 、16% 、11.4% 、 析, 可 知 C 项 表 述 和人才培养的管理 ᚷᚷᚷᚷᚷ……
科研单位以及总体 对于科技成果转化、
10.8% 、8.2% 。 正确。 制度、评价标准等方 只 是 遇 到 了 一 些 障
这四项数据,均有回 产学研合作等社会服
ᚷᚷ 面的不足,导致科研 碍,并不是“ 无法直接
升的现象发生 ᚷᚷᚷ 务方面的需求,现有
ᚷᚷᚷᚷᚷ 。 成果无法直接转化 转化” 。 程度不同。
体系在机构设置、管
D. 专利侵权总 体 比 成适应市场需求的
近 6 年遭遇过专利侵 理制度、激励机制等
例的下降,一定程度 新技术和新产品。
权的总体比例分别为 方面匹配性不足”。
上体现了我国知识
28.4%、22.6%、17.1%、 从图上的曲线和数字
产权保护工作所取
14.5%、18.1%、10.7%。 看,专 利 侵 权 总 体 比
得的 成 效, 当 然, 我 考点三 内容要点的概括分析 高频考点
虽然不是一直持续下 例下 降, 原 因 分 析 也
国专利数量的快速
“三步法”概括内容要点
降( 2015 年略升),但 正确。
增长也可能在一定
曲线反映的整体情况 确立问题意识,要带着问题把所给的材料仔细通读,
程度上拉低专利侵
第一步,通读
是下降的。 从整体上把握材料的内容。
权的比例。
新闻内容要点的提取,因新闻体裁不同而各异。 报
第二步,提取 告看结论、观点,新闻看标题与导语,时评看作者的
考点二 文字材料的信息筛选 高频考点
观点句,新闻综述看文章层次与材料。
1.找准。 通读材料和选项,找出选项与文本的对应处,这是
根据题目要求,用简明的语言作答;有时还需要分点
阅读的第一步,这一步的关键是准确,不遗漏。 第三步,整合
作答。
2.对比。 这与论述类文本阅读的解答方式是一致的,也是多
促进高校科技成果转化需要哪些相关方协作? 简述各方所
重对比,但还要对比文体特征、新闻手法等。 对比要细心,不遗
漏,不添加。 起的作用。
3.深析。 题目中有些选项,在文中可能没有直接的对应文 解析 作答本题,第一步是审题,抓住两个关键点,一是
字,但其观点要依据文本,要善于依据文本分析。 “促进高校科技成果转化” 的相关方,二是 “ 各方所起的作用” 。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C ) 第二步,根据原文内容,确定第一问中的 “ 促进高校科技成果转
化”的相关方。 从材料二、三里很容易就找到 “ 高校” “ 企业” 这
标注敏感点 找准对应点 落实设误点
两方,而结合材料一中的“ 推动构建更加公平公正、开放透明的
材料一中“ 我们要进
A. 只有大力倡 导 创 市场环境” 、材料三中的 “ 《 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一步发挥好知识产
新文化,提高全社会 法》 ”等,可知还有一个重要的“相关方” ,即“ 政府” 。 第三步,回
权的技术供给和制 A 项 仅 强 调 了 “ 知 识
的创新意识,增加知
到原文,找到与三方作用相关的表述,并进行归纳整合,形成答
度供给的双重作用” 产权的技术供给” ,没
识产权的技术供给,
案要点。 根据材料三“ 我国高校科研创新工作偏重 ……转化成
“通过加强知识产权 有强调 “ 知识 产 权 保
才能够形成全民尊
的创造和运用 ” “ 通 护” ,以偏概全。 市场价值”等,可知高校拥有丰富的人才和知识储备,较强的研
重知识、诚信守法的
过 强 化 知 识 产 权 究和开发能力,是相关科技成果的创造者和提供方;根据材料三
社会风尚。
保护” 。 “成功转让给一家科技公司,许可使用费超过 1 亿元” 等,可知企
业是科技成果的需求方,可以提供较为充裕的转化资金;根据材
料一“通过强化知识产权保护,推动构建更加公平公正、开放透
明的市场环境”和材料三“ 《 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专题二 实用类文本阅读
法》 ……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可知政府具有较强的组织调 1.新闻的对象。 依据文体确定比较对象。 这类题目,在新闻
控能力,可以创造良好的转化环境,给科技成果转化提供坚实的 材料的对象上基本相同,都是针对某一现象进行的。
政策动力。 2.新闻的深度。 有的新闻材料,是就某一专题、某一现象进
答案 相关方:①高校;②企业;③政府。 行调查、分析、评论;有的新闻材料是新闻报道,仅就新闻事实进
作用:①高校拥有丰富的人才和知识储备,较强的研究和开 行报道,典型的特征是仅有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新闻要素;
发能力,是相关科技成果的创造者和提供方;②企业是科技成果 而有的新闻为综述类,除这些新闻要素之外,还有新闻背景、原
的需求方,可以提供较为充裕的转化资金;③政府具有较强的组 因分析和结果预测。
织调控能力,可以创造良好的转化环境,给科技成果转化提供坚 3.新闻的宽度。 所谓新闻的宽度,就是新闻涉及内容的广
实的政策动力。 度,反映现实的广泛性,新闻话题的大众性和新闻中心的公共
性。 有的新闻,涉及面比较窄,仅就某一新闻事件进行客观报
考点四 多则新闻材料的异同比较 高频考点 道;有的新闻,不仅是对这一事件的报道,还有与之相关或相似
比较新闻材料的异同涉及的三个维度 的事件。
方法五 四步骤读懂人物传记
步骤 一: 通 读 全 文,
弄清作者是按照时间顺序还是事件发展顺序来组织文章的。
弄清线索
结构是思路的具体表现,思路是结构安排的依据和理由。 阅读传记文本,可以从划分段落层次、观察段与段的衔接、判断叙
步骤二:把握文章结
事的详略、抓过渡句和关联词语等方面入手,快速理出文章的脉络,并在此基础上概括段意。 另外,“ 相关链接” 的内容是
构,概括每段段意
对传记正文的重要补充,主要表现为对传主的身份、功绩和精神品质等方面的评价,阅读时要把它当成一个段落来概括。
文章写了什么人? (主要人物及次要人物,以及他们之间的关系) 文章是从哪几个方面来介绍主人公的? ( 一般是通过叙
事来表现这个人物的。)做了什么事? 主人公具有哪些品质特征? 这个人怎么样? ( 是好人,还是坏人? 一般是好人,主要
步骤三:概括主要事
看作者是怎样评价的。)提取与传主相关的重要信息,了解传主的生活经历或人生轨迹;感知传主的性格特征或人生追求、
件,弄清中心意思
思想个性;认识传主的历史地位和作用;明确作者对传主的态度与评价或者传主的自我评价;等等。 一般按“ 事实要点 +品
行、德行要素(或精神内涵) ”的结构来概括,这也是答题时的表述形式。
传记采用的表达技巧与一般记叙文相似。 结构章法上,有单线推进,有双线并行;表达方式上,以记叙、描写为主,记叙是其
步骤四:分析表达技
基本特征,此外还有议论、抒情等,用以揭示传主的历史贡献、思想主张、生活的时代背景等,要关注事件的因果关系、作者
巧,弄清塑造人物的
的评论或抒情,从中发现表现传主形象特点的内容;描写方法上,人物描写有肖像、语言、动作、心理等多种描写;在表现手
方法
法上,有对比、衬托、象征等手法。
方法六 传记客观选择题的八大设误类型及识别方法
课标全国卷考查传记阅读时,选择题是其中的一种考查形式,一般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能力、对信息的筛选整合能力和对人物
形象的分析能力。 命题者对文本的有关内容进行分析概括时,往往通过增添、删减、拼凑、调换等方式,改变原文说法,让考生判断正
误。 熟知设误陷阱,是解答选择题的突破口。
传记客观选择题的常见八大设误类型如下:
一、以偏概全
把个别的、特殊的、局部的、少数
[选项信息] 1999 年,吴良镛起草的《北京宪章》 在国际建协第二十届建筑师大会上通过,这标志
设误类型 的表述成普遍的、全部的、整体
着中国的建筑理论开始在世界上占主导地位。
的、多数的。
[原文信息] 在 1999 年国际建协第二十届建筑师大会上,作为中国建筑学与城市规划学的领军
者,吴良镛宣读了由他起草的《北京宪章》并获得通过。 这标志着“广义建筑学”与“人居环境”学说
找到选 项 对 应 的 内 容, 逐 句 核
已被世界建筑学界普遍接受和推崇,扭转了长期以来西方建筑理论占主导地位的局面。
对,关注原文表述是涵盖全部还
识别方法 [比对分析] 原文“广义建筑学”与“人居环境” 学说不能涵盖“中国的建筑理论” ;“ 接受和推崇”
是有所针对,是统一而论还是具
“扭转……局面”不能表述为“占主导地位” 。 选项以偏概全。
体分析,是特称还是全称。
二、混淆是非
选项 在 肯 定 与 否 定、 是 与
[选项信息] 克罗齐主张,历史与艺术都着力于表现普遍法则,都以人为焦点,历史与艺术的区分界限
非、有与无、表扬与批评等
在于真实和虚构。
设误类型
方面 设 置 干 扰, 与 原 文 相
[原文信息] 他结合自己从未放弃的美学志趣,把历史与艺术联系起来进行思考。 他发现,历史与艺
悖,造成与事实不符。
术都以人为焦点,着力于表现独特而个别的事实,不关心抽象概念或一般法则。 艺术不是世俗理解中的
娱乐手段,它创造的是一个可能的事实;历史则提供实有的真实,表现为真实发生过的一切。
找到选项所对应的内容,逐
[比对分析] 选项与原文观点相反:选项认为“历史与艺术都着力于表现普遍法则”,原文认为“着力于表现
句核对,关注原文中阐述观
识别方法
独特而个别的事实……一般法则”;选项认为“历史与艺术的区分界限在于真实和虚构”,原文认为艺术“创造
点、明确是非、陈述有无的
的是一个可能的事实”,“历史则提供实有的真实”,没有说“虚构”。 选项混淆是非。
句子。
5 年高考 3 年模拟 B 版(教师用书)
三、夸大缩小
①描述或陈述性语句,程度、
情状与原文不符,故意加重或 [选项信息] ( 2015 课标全国卷Ⅱ,12〈 1〉 ,B)在给夫人王荷馨的家书中,戴安澜表明了为国战死的
设误类型 减轻。 决心,认为这是军人的极大光荣,唯一放心不下的,就是妻子儿女日后的生活。
②条件、范围与原文不符,故 [原文信息] 他给夫人王荷馨写了绝命家书:“ 余此次奉命固守东瓜,因上面大计未定,与后方联络
意扩大或遗漏。 过远,敌人行动又快,现在孤军奋斗,决以全部牺牲报国家养育。 为国家战死,事极光荣。 所念者,你
们母子今后生活,当更痛苦。 望你珍重,并爱护诸儿,侍奉老母。 老父在皖,可不必呈闻。”
找到选项所对应的内容,逐句
[比对分析] 选项中“唯一放心不下的,就是妻子儿女日后的生活” 不恰当,把原文的“ 所念者” 说成
识别方法 核对,关注原文表程度、情状、
了“唯一放心不下的” ,缩小了范围,与原文不符。
条件、范围的词句。
四、无中生有
①选项中的内容在原文中没 [选项信息] ( 2015 课标全国卷Ⅱ,12〈 1〉 ,A)戴安澜自幼对岳飞的《满江红》 、文天祥的《 过零丁洋》
有提及。 等诗篇熟读成诵,常常手自笔录并吟唱,以此激发自己和官兵的爱国热忱。
设误类型
②选项中的内容在原文中没 [原文信息] 戴安澜任第 73 旅旅长后,回顾多年对日作战的经验教训,认定要取得胜利必须依靠部
有暗示或根据,属主观臆断。 属努力,而部属的旺盛士气来自他们的爱国热情。 他特意抄录岳飞的 《 满江红》 和文天祥的 《 过零丁
洋》 ,印发给各级官兵背诵吟唱,激发大家精忠报国的爱国热忱。
找到选项所对应的内容,逐句
[比对分析] 选项中“戴安澜自幼对岳飞的《满江红》 、文天祥的《过零丁洋》 等诗篇熟读成诵” 错,原
识别方法 核对,看原文有无此说法,或
文只说他特意抄录并印发给各级官兵背诵吟唱,并没有提到他自幼熟读成诵的信息,故该项无中
原文有无支持此说法的依据。
生有。
五、张冠李戴
①在有关联的表述对象上设置干扰,把甲事
[选项信息] 侯仁之发现有着 800 多年历史的卢沟桥受损严重,便强烈呼吁保护卢沟
物说成乙事物,或把甲人的事迹、言行、成绩
桥,禁止机动车和兽力车通行,最终使卢沟桥得到了妥善保护。
说成是乙人的。
[原文信息] 有 800 多年历史的卢沟桥在 20 世纪 80 年代还是进京要道。 卡车、拖拉
设误类型
②在同一对象的不同方面设置干扰,把同一
机往来穿梭,卢沟桥受损严重。 侯仁之对此心急如焚。 他写了《 保护卢沟桥刻不容缓》
事物的甲方面说成乙方面,如把某一时间、
一文,发表在《北京日报》上。 6 天后,北京市政府决定,卢沟桥禁止机动车与兽力车通
地点、事件说成另一时间、地点、事件。
行。 如今,经过多次整修的卢沟桥已经得到妥善保护。
找到选项所对应的内容,逐句核对,注意原 [比对分析] “禁止机动车和兽力车通行” 是北京市政府的决定,原文只提到侯仁之
识别方法
“写了《保护卢沟桥刻不容缓》一文” ,选项张冠李戴。
文涉及的人、事、物、理的对应关系。
六、混淆时态
命题者故意把现实中未
[选项信息] 侯仁之主张沙漠研究要走出小书房,走进现场,不要依靠旧书堆中的文献资料。 他在陕北
发生的事 ( 又称 “ 未然” )
榆林附近沙漠的考察研究纠正了人们的错误认识。
设误类型 表述为已发生的事( 又称
[原文信息] 侯仁之反驳道:“必须勇敢打破旧传统,坚决走出小书房,跳出旧书堆。” 此后数年,侯仁之
“已然” ) ,或把已发生的
多次奔赴西北沙漠进行考察……经过细致的调查研究,侯仁之得出结论,统万城的沙化,是人类不合理活
事说成还未发生的。
动的结果。 那时,人们普遍认为西北沙漠中很多古城被废弃是“ 大漠流沙” 造成的。 而侯仁之却证明,这
是“肤浅的广为流传的错误观点” ,人类活动才是沙化的主要原因。 这直接为后来人们治理沙漠打下了
在辨析选项时,应当注意
认识基础,侯仁之也因此成为“沙漠历史地理研究的先驱” 。
时态 词 语, 如: 已 经、 曾
识别方法 [比对分析] 原文用“证明” “打下了认识基础” 来叙述评价侯仁之的研究,选项用 “ 纠正了” 一词,把未
经、过去;现在、目前;将
然表述为已然,选项混淆时态。
要、尚未;之前、之后等。
七、偷换概念
把原材料中某个名词或
[选项信息] 在卢作孚看来,中国战后建设的首要目标就是减轻人民的痛苦,增进人民的幸福,造公众
设误类型 名词性短语的内容,故意
福,急公众难,并为此身体力行,全力趋赴。
换成其他内容。
[原文信息] 相关链接② 乡村建设在消极方面是要减轻人民的苦痛,在积极方面是要增进人民的幸
在辨析选项时,应当注意 福。 造公众福,急公众难。 ……我们要做这样的事业,便要准备人、准备钱、准备东西、准备办法,尤其要许
所表述的名词同原文的 多人分工合作,继续不断地去办。
识别方法 内容在概念上是否相符, (卢作孚《乡村建设的意义》 )
有无遗漏或偷换了原文 [比对分析] 原文的“乡村建设”被表述为“中国战后建设” ;乡村建设的“消极方面” 和“积极方面” 被表
中的一些重要内容。 述为“首要目标” ,选项偷换概念。
专题二 实用类文本阅读
八、因果混乱
①因果颠倒:把“因”说成“果” ,“ 果” 说 [选项信息] ( 2015 课标全国卷Ⅰ,12〈 1〉 ,A) 当年有所大学的中文系开传记研究课,课程
成“因” ,颠倒了两者的关系。 内容却是韩愈、柳宗元的古文,朱东润就是因为这件事决心献身传记文学的研究。
设误类型
②强加因果:把没有因果关系的说成有 [原文信息] 大约是 1939 年吧,一所内迁的大学的中文系在学年开始,出现了传记研究这
因果关系。 一个课,其下注明本年开韩柳文。 传记文学也好,韩柳文学也不妨,但是怎么会在传记研究
这个总题下面开韩柳文呢? 在当时的大学里,出现的怪事不少,可是这一项多少和我的兴趣
在遇到涉及因果关系的选项时,一定要 有关,这就决定了我对于传记文学献身的意图。
在原文中找出相应的句子,比较一下, [比对分析] 选项中的“朱东润就是因为这件事决心献身传记文学的研究”对应原文“ 可是
识别方法
仔细分析有无因果关系,或者因果关系 这一项多少和我的兴趣有关,这就决定了我对于传记文学献身的意图” ,由此可见作者献身
是否倒置。 传记文学主要是因为兴趣,而不只是因为开了韩柳文的课。
方法七 传记阅读常见题型的答题方法
1.如何把握传主的形象,概括传主的精神品质 首先,明确传记类别,了解不同类别的传记具有不同的特
阅读文章,梳理出主要事件,通过人物在事件中的表现来把 点,在此基础上结合具体文本加以分析。 如自传一般采用第一
握其形象。 如果是评传,要区分传记中的叙与评,把握事件与观 人称,语言或自然亲切或幽默调侃,通常以记叙为主,兼有描写、
点的关系,同时还要注意细节描写。 抒情;他传一般采用第三人称,语言或朴实自然或文采斐然。
注意从传主与时代、传主与他人的关系的角度去把握传主 其次,了解传记常用的表现手法,结合文本加以判断分析。
形象。 首先,要关注时代、社会、家庭背景下的传主( 要理解传主 传记采用的表现手法与一般记叙文相似,有首尾照应、详略得
其人其事,就要了解他所处的时代背景、社会背景、家庭生活背 当、叙议结合等。
景等因素) 。 其次,要理解关系网中的传主( 传主的人际交往是 3.如何解答传记的探究题
组成他人生经历的重要方面,通过传主与他人的关系去把握传 解答探讨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或时代精神的试题时,要在
主形象是阅读传记的一条通道) 。 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的基础上,紧扣文本的主旨大胆探索,发表自
这类题目通常是简答题,要注意筛选出文章的主要信息,归 己的看法,但切忌脱离文本任意发挥。 解题思路:①明确表述观
纳出观点,并举出文中的具体例子加以分析论证。 点;②分点列出事实依据(或理由) ;③结合文本内容进行合理分
2.如何分析传记的语言特色、基本特征和表现手法 析;④联系现实,对相关内容做个性化解读。
( 2015 课标全国Ⅰ)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由题目“朱东润自传” 可知,本文
朱东润自传 属于传记中的自传,传主是朱东润。
1896 年我出生在江苏泰兴一个失业店员的家庭,早年生活艰苦,所受的教育也存在着 通读全文后,可知本文所写的主要内
一定的波折。 21 岁我到梧州担任广西第二中学的外语教师,23 岁调任南通师范学校教师。 容是传主的传记文学观的形成过程。
1929 年 4 月间,我到武汉大学担任外语讲师,从此我就成为大学教师。 那时武汉大学
的文学院长是闻一多教授,他看到中文系的教师实在太复杂,总想来一些变动。 用近年的 第一部分 ( 1—3 段 ) :以时间为
说法,这叫作掺沙子。 我的命运是作为沙子而到中文系开课的。 序,叙写 了 自 己 受 教 育 和 任 教 的 经
大约是 1939 年吧,一所内迁的大学的中文系在学年开始,出现了传记研究这一个课, 历,特别指出了自己研究传记文学的
其下注明本年开韩柳文。 传记文学也好,韩柳文学也不妨,但是怎么会在传记研究这个总 原因:一是当年某所大学的中文系开
题下面开韩柳文呢? 在当时的大学里,出现的怪事不少,可是这一项多少和我的兴趣有关, 设了研究韩柳文的传记研究课,二是
这就决定了我对于传记文学献身的意图。 作者有兴趣研究传记文学。
《四库全书总目》有传记类,指出《晏子春秋》 为传之祖,《 孔子三朝记》 为记之祖,这是
三百年前的看法,现在用不上了。 有人说《史记》 《汉书》为传记之祖,这个也用不上。 《 史》
《汉》有互见法,对于一个人的评价,常常需要通读全书多卷,才能得其大略。 可是在传记文 第二部分 ( 4—6 段 ) :探讨古代
学里,一个传主只有一本书,必须在这本书里把对他的评价全部交代。 经典传记作品对近代传记文学是否
是不是古人所作的传、行状、神道碑这一类的作品对于近代传记文学的写作有什么帮 有用处,吸取别传作品写作方法中的
助呢? 也不尽然。 古代文人的这类作品,主要是对于死者的歌颂,对于近代传记文学是没 精华。
有什么用处的。 这些作品,毕竟不是传记文学。 在第 4 段和第 5 段中,作者不惜
除了史家和文人的作品以外,是不是还有值得提出的呢? 有的,这便是所谓别传。 别 笔墨提及《晏子春秋》 《 孔子三朝记》
传的名称,可能不是作者的自称而是后人认为有别于正史,因此称为“ 别传” 。 有些简单一 《史记》 《 汉书》 以及古人所作的传、
些,也可称为传叙。 这类作品写得都很生动,没有那些阿谀奉承之辞,而且是信笔直书,对 行状、神道碑等作品,意在表明自己
于传主的错误和缺陷,都是全部奉陈。 广泛阅读了中国的各类传记作品,并
是不是可以从国外吸收传记文学的写作方法呢? 当然可以,而且有此必要。 但是不能 比较过它们的异同,为下文写自己传
没有一个抉择。 罗马时代的勃路塔克是最好的了,但是他的时代和我们相去太远,而且他 记文学观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的那部大作,所着重的是相互比较而很少对于传主的刻画,因此我们只能看到一个大略而 第 6 段,作者称赞 “ 别传” ,借此
看不到入情入理的细致的分析。 表明自己的传记文学观,即传记文学
英国的《约翰逊博士传》是传记文学中的不朽名作,英国人把它推重到极高的地位。 这 作品应该信笔直书,全面评价传主的
部书的细致是到了一个登峰造极的地位,但是的确也难免有些琐碎。 而且由于约翰逊并不 优缺点。
处于当时的政治中心,其人也并不能代表英国的一般人物,所以这部作品不是我们必须模
仿的范本。
是不是我国已经翻译过来的《维多利亚女王传》可以作为范本呢? 应当说是可以,由于 第三部分 ( 7—9 段 ) :从国外吸
作者着墨无多,处处显得“颊上三毫”的风神。 可是中国文人相传的做法,正是走的一样的 收传记文学的写作方法。 传记作品
道路,所以无论近代人怎么推崇这部作品,总还不免令人有“穿新鞋走老路”的戒心。 应有入情入理的细致分析,不能太琐
国内外的作品读过一些,也读过法国评论家莫洛亚的传记文学理论,是不是对于传记 碎,也不能太简略。
文学就算有些认识呢? 不算,在自己没有动手创作之前,就不能算是认识。
5 年高考 3 年模拟 B 版(教师用书)
这时是 1940 年左右,中国正在艰苦抗战,我只身独处,住在四川乐山的郊区,每周得进 第四 部 分 ( 10—11 段 ) : 交 代 认
城到学校上课,生活也很艰苦。 家乡已经陷落了,妻室儿女,一家八口,正在死亡线上挣扎。 识传记文学的阶段以及选择写作对
我决心把研读的各种传记作为范本,自己也写出一本来。 我写谁呢? 我考虑了好久,最后 象的原则。
决定写明代的张居正。 第一,因为他能把一个充满内忧外患的国家拯救出来,为垂亡的明 第 10 段,作者认为认识传记文
王朝延长了七十年的寿命。 第二,因为他不顾个人的安危和世人的唾骂,终于完成历史赋 学不仅要阅读传记文学作品、阅读传
予他的使命。 他不是没有缺点的,但是无论他有多大的缺点,他是唯一能够拯救那个时代 记 文 学 理 论, 还 要 进 行 传 记 文 学
的人物。 创作。
(有删改) 第 11 段,作者选择为明代的张
居正写传记,因为张居正是关心国计
相关链接 民生的有为之士,这体现了作者的家
①自传和传人,本是性质类似的著述,除了因为作者立场的不同,因而有必要的区别以 国情怀。
外,原来没有很大的差异。 但是在西洋文学里,常会发生分类的麻烦。 我们则传叙二字连 相关链接①介绍了关于“ 传叙文
用指明同类的文学。 同时因为古代的用法,传人曰传,自叙曰叙,这种分别的观念,是一种 学”的内容,使读者对本文有更全面
原有的观念,所以传叙文学,包括叙、传在内,丝毫不感觉牵强。 的了解。
(朱东润《关于传叙文学的几个名词》 ) 相关链接②介绍了作者的风度、
②朱先生确是有儒家风度的学者,一身正气,因此他所选择的传主对象,差不多都是关 品格,便 于 读 者 了 解 作 者 的 传 记 文
心国计民生的有为之士。 他强调关切现实,拯救危亡,尊崇气节与品格。 这都是可以理
学观。
解的。
(傅璇琮《理性的思索和情感的倾注———读朱东润先生史传文学随想》 )
考点一 综合选择题 高频考点
题 目 解题锦囊
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
多项考点综合考查解题四步骤
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①快速浏览各个选项,将选项大致分成筛选信息(概括内容)和评价赏析两类。
( )
②圈画出评价赏析选项中有关思路、主题判断、作者情感、艺术手法等方面内容的名称术语。
答案 答 D 给 3 分,答 B 给
③根据选项内容回归原文寻找对应信息,筛选信息类的选项注意是否改变原文内容,评价赏析类的选项要特
2 分,答 A 给 1 分;答 C、E 不
别关注圈画的名称术语是否有原文依据。
给分。 回答三项或三项以上,
④根据“知识性错误”优先的原则,先将有“知识性错误”的选项挑选出来,然后再考虑分析不当的选项。
不给分。
A.当年有所大学的中文系开 本题为多项选择题。 五个选项的设置,既考查了对材料的总体分析和概括能力,又考查了学生对材料中的一
传记研究课,课程内容却是 些细节与材料总体的关系的掌握能力,明确阅读实用类文本时必须将泛读与细读相结合的要求。
韩愈、柳宗元的古文,朱东 A 项,根据原文第三段可知,“朱东润就是因为这件事决心献身传记文学的研究” 不符合原文意思,因为朱东
润就是因为这件事决心献 润是对传记研究感兴趣才为之献身的。
身传记文学的研究。 B 项分析的是本文的一个局部表述,考查的目的是通过细读文章的局部表述来理解作者的立场、思想和心
B.“我的命运是作为沙子而到 态。 “ ‘我的命运是作为沙子而到中文系开课的’ ,这样的表述与其说写出了自己过去的经历,不如说反映了朱东
中文系开课的 ” ,这样的表 润写自传时的心态” ,较为准确地说明了朱东润过去的经历一旦通过语言表述出来,即便是本人表述出来的,也
述与其说写出了自己过去 已经不是他过去经历的本来面貌。 “掺沙子”这样一个“近年的说法”的采用直接表明,本文的写作不可能与具体
的经历,不如说反映了朱东 的历史语境和写作者的心态无关。 不过,B 项的分析虽然深刻,但也只是说出了本文的一个侧面,对于本文的客
润写自传时的心态。 观性评价不足,因此选 B 项只能得 2 分。
C.朱东润虽然认可国外的传 C 项是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推断。 选项中“拒绝把近代人推崇的《 维多利亚女王传》 作为写作范本” 不
记文学,但却担心 “ 穿新鞋 符合原文意思。 原文第 9 段说“是不是……《 维多利亚女王传》 可以作为范本呢? 应当说是可以” “ 不免令人有
走老路 ” ,因此拒绝把近代 ‘穿新鞋走老路’的戒心” ,可见朱东润并未拒绝把它作为范本。
人推 崇 的 《 维 多 利 亚 女 王 D 项既是对本文整体内容的一个概括,也是对本文和相关链接之间关系的一种理解,更是对相关链接中的观
传》作为写作范本。 点的分析和评价,因此是对题目所给材料的一次整体和局部、字面和字里行间相关联的分析、理解和评价。 本文
D.出于自己的现实关怀来选 最后一段在前文指出过去的传记作品都各有得失的基础上表示,在抗战期间,国家内忧外患,家庭非常困难,自己
择传主,是朱东润传记文学 也生活艰苦的背景下,选择给拯救了明王朝的张居正写传,意味着朱东润是出于现实关怀选择传主。 而相关链接
创作的一贯原则。 有学者 ②说“朱先生……所选择的传主对象,差不多都是关心国计民生的有为之士。 他强调关切现实,拯救危亡,尊崇
总体上对此表示理解,但在 气节与品格” ,则说明朱东润经常出于现实关怀选择传主。 而说“这都是可以理解的” ,字面上的意思是对朱东润
态度上略有保留。 的“理解” ,字里行间的意思则是一种态度上的保留。 D 项准确、深刻、细致地包括了本文和相关链接的核心观
E.朱东 润 虽 然 认 为 “ 传 叙 文 点,因此选 D 项得 3 分。
学” 的说法更加科学,但为 E 项是对本文所用的基本概念“传记文学”和相关链接①核心概念“传叙文学” 之间关系的一种推断。 首先,
了避免常会发生的分类麻 由于这两个概念之间的关系在所给材料中并无交代,而二者之间又颇有分歧,从逻辑上来说,不能凭空建立二者
烦, 还 是 在 自 传 中 采 用 了 之间的关系。 其次,相关链接①说的是“传叙文学”概念的使用可以避免西洋文学里常会发生的分类的麻烦,与 E
“传记文学”的说法。 项说法不符。 因此,E 项是错误选项,选 E 项不得分。
专题二 实用类文本阅读
考点二 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 高频考点
题 目 解题锦囊
朱东润的传记文学观是如何
①审清题干要求,确定信息筛选的目标。 ②浏览全文,确定筛选的范围。 ③在筛选的范围内,分层整理,选取
形 成 的? 请 结 合 材 料 简 要
关键词或句子。 ④按照考题的要求,从文中选择要点材料进行归纳和整合。
分析。
答案 ①广泛阅读古今中
本题要求考生通过阅读文章和相关链接①,梳理朱东润传记文学观形成的大致情形。 朱东润在本文中提及
外的传记作品,如 《 史记》 《 汉
《晏子春秋》 《孔子三朝记》 《史记》 《汉书》 《约翰逊博士传》 《 维多利亚女王传》 和中国古代文人写的传、行状、神
书》 《约翰逊博士传》 《 维多利
道碑和“别传” ,并指出它们的优点和不足,说明他广泛阅读了古今中外的传记作品,并进行了精细的比较,在大
亚女王传》 等,并比较它们的
量感性经验的基础上认识了什么是传记文学。
异同;
当他在文中说史传和古代文人偏于歌颂传主的作品不是实际意义上的传记文学,说勃路塔克的作品不重细
②深入研究传记文学理论,辨
致分析、《约翰逊博士传》过于琐碎、《维多利亚女王传》过于简约时,则意味着他开始在理论上思考什么是传记文
析不同概念,如阅读莫洛亚的
学。 这使他阅读法国评论家莫洛亚的传记文学理论,辨析自传和传人的关系,提出传叙文学的概念。 因此,朱东
传记文学理论,分辨史传、别
润还通过理性思考加深了自己对传记文学的认知。
传、自传、传叙文学等;
但朱东润认为感性的经验和理性的思考都必须付诸实践,经得起实践的检验,才能算得上真正认识了什么是
③进行传记文学写作实践,如
传记文学,因此他通过传记文学的写作实践验证了自己的传记文学观。
给张居正写传。
考点三 分析文本的文体特征、语言特色和主要表现手法 高频考点
题 目 解题锦囊
①从选材组材上分析。 作者在反映传主的事迹和表现传主的精神品格时,会选取真实可信且具有典型意义的材
作为带有学术性质的自 料,选材上往往以小见大、点面结合。
传,本文有什么特点? 请 ②从表现手法上鉴赏。 如传记类文本用传主之外的人物来进行对比、映衬。
简要回答。 ③从语言风格上揣摩。 相对而言,语言的风格有含蓄与明快、文雅与通俗、生动与平实、简洁与繁复等,结合具体
的语境进行分析,体会语言的特色和效果。
答案 ①偏重学术经
《朱东润自传》的主要内容是关于传记文学的,因此考生不难发现本文内容偏重于学术经历,主要写传主的传记
历,主要写自己的传记文
文学观及其形成过程,但值得注意的是,传主的“ 学术经历” 是传记的有机组成部分,而不是游离于传记之外的学术
学观及其形成过程;
讨论。
②写生平与写学术二者
朱东润将自己的学术经历和生平融合在一起叙述,而且将自己对于学术研究的态度渗透到字里行间,很好地呈现
交融,呈现学术背后的家
了他学术背后的家国情怀。 也就是说,学术对于朱东润来说,是他的生平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是关切现实的一种方式。
国情怀;
或许是深知学者自传的特殊性,也深知学术话题的读者有限,朱东润有意采用了一种平易近人的叙述风格。 从本文来
③行文平易自然,穿插使
看,可以发现作者用语平易,穿插使用口语,有问有答,如“是不是对于传记文学就算有些认识呢” “我写谁呢”等,就像和老朋
用口语,就像和老朋友闲
友闲谈一样。
谈一样。
考点四 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 高频考点
题 目 解题锦囊
①亮出自己的观点。 这个观点可以是题目规定的,也可以是探究者对文本中的某些问题自己得出
朱东润认为传记文学作品应如何刻画
的。 ②寻找支持理由。 理由必须源于材料,必须于文有据,于情合理。 ③要尽最大的可能从多个角度多
和评价传主? 你是否 同 意 他 的 观 点?
个层面与探究的问题建立起这样或那样的联系,而后依照由表及里、由浅到深的顺序分条逐层地展示出
请结合材料说明理由。
认识的过程,让自己见解的正确性或合理性得到证明。
5 年高考 3 年模拟 B 版(教师用书)
续表
答案 第一问:
①应该入情入理地细致刻画传主的个 本题第一问考查的是考生对文章中的信息进行概括的能力,第二问则较为开放,考查其对问题的判
性。 如果只重比较,就看不清传主的个 断和探究能力。
性,而要是像 《 维多利亚女王传 》 那样 在文中,朱东润说勃路塔克的作品重比较轻刻画,看不到入情入理的细致分析,说明他认为传记应
就不够细致,像 《 约翰逊博士传 》 那样 该入情入理地细致地刻画传主的个性;他又说 《 约翰逊博士传》 因为细致而显得琐碎, 《 维多利亚女王
细致则难免琐碎。 ②应该信笔直书,全 传》因为着墨不多而处处显得“颊上三毫” 的风神,则说明他认为传记不能太琐碎,也不能太简略。 因
面评价传主的优缺点。 要是像有些古 此,朱东润认为应该入情入理地细致刻画传主的个性。 如果只重比较,就看不清传主的个性,而要是像
代文人的作品那样只是歌颂死者,就不 《维多利亚女王传》那样就不够细致,像《约翰逊博士传》那样细致则难免琐碎。
是传记文学。 朱东润在文中说《史》 《汉》有互见法,不能在单篇作品中看见一个完整的传主形象,而传记文学必
第二问: 须在单篇作品中全部交代对传主的评价;又说古人所作的传、行状、神道碑等作品主要是对死者的歌颂,
观点一:同意。 ①只有入情入理地细致 对于近代传记文学没有什么用处;而“别传” 则没有阿谀奉承之辞,信笔直书,对于传主的错误和缺陷,
刻画传主的个性, 才能给人深刻的印 都是全部奉陈,这些说明他认为传记文学应该全面地、客观地评价传主。 因此,朱东润认为应该信笔直
象,且具有可读性;②人无完人,只有全 书,全面评价传主的优缺点,要是像有些古代文人的作品那样只是歌颂死者,就不是传记文学。
面评价传主的优缺点,才能给读者一个 考生如果同意朱东润先生的观点,就应当顺着朱先生的思路给出理由。 给出理由可以从两个方面
完整的人物形象。 入手:一是简单说明朱先生的观点如何言之成理,二是简单说明按照朱先生的观点写作出来的传记有什
观点二:不同意。 ①细致刻画个性需要 么好处。
史料支撑,如果史料不足而仍然强调这 考生如果不同意朱东润先生的观点,就应当指出朱先生难以自圆其说的地方,并给出理由。 这同样
一点,就会导致不够客观,显得矫揉造 可以从两个角度入手:一是说明朱先生的观点只是一家之言,其理论前提值得讨论;二是说明朱先生的
作; ②追求全面评价传主的优缺点,不 观点在传记写作的具体实践中,会有一些不足。
能有效凸显传主的个性。
斗卫星导航系统及其兼容产品对国内卫星导航应用市场的贡献
率达到 60%,重要应用领域达到 80%以上。 按北斗导航 60%的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产值贡献率计算,2020 年北斗总产值有望达到 2400 亿元,2016
材料一:世界主流手机芯片大都支持北斗,北斗正成为国内
年至 2020 年复合增速约为 22%。
销售的智能手机的标配。 要让普通公众真正用上北斗,并感受
2012—2020 年北斗总产值发展趋势表
到北斗的存在,只有与其他科技深度融合,扩大垂直行业应用业
务,一个最直接的方式就是和手机融合。
当前,我国北斗三号尚处于在轨测试阶段,能够提供导航服
务的还只有北斗二号系统。 北斗二号系统建成并投入运行至今
已 5 年半,从未发生服务中断现象,其定位精度逐渐提升。
目前手机定位采用的几乎都是多模式的卫星定位模式———
不仅有中国的北斗,还有美国的 GPS,俄罗斯的 GLONASS 等导
航系统。 当手机需要定位的时候,系统会自动搜索导航卫星,选
取信号较好的卫星进行定位———这个过程,则 “ 隐匿” 于底层运
(有删改)
行,普通用户感受不到。
材料三:不久前,我国首艘国产航母下水。 航母上列装了企
此前,相比 GPS 芯片,北斗芯片价格偏高。 如今北斗芯片工
业自主研发的北斗导航设备。 事实上从辽宁舰到首艘国产航
艺已跨入 28 纳米新时代,最低单片价格不到 6 元,但总体性能
母,参与北斗导航产业研究的海格通信一直在为中国航母贡献
达到甚至优于国际同类产品。 截至 2017 年 4 月底,北斗导航型
力量,信息化水平的提高被公认为首艘国产航母实现的三大突
芯片模块销量已突破 6500 万片,高精度板卡和天线销量已占据
破之一。
国内 30%和 90%的市场份额。
以往 ,我国民航 空 管 部 门 地 空 通 信 设 备 长 期 依 赖 于 进
为解决高精度服务的“ 最后一公里” 问题,我国正在编织天
口 ,技术设 备 迫 切 需 要 国 产 化 。 作 为 “ 北 斗 导 航 装 备 研 制
地两张北斗“网” :天上的 “ 网” ,即逐渐覆盖全球的北斗卫星网
专家 ” 的海格通信 , 其 研 发 的 具 有 自 主 产 权 、 完 全 国 产 化 、
络,已为人所熟知;另一张是地上的“ 网” ,即一张可以实现厘米
可靠性强的 高 频 电 台 和 甚 高 频 电 台 , 正 逐 步 打 破 德 国 、 英
级、毫米级定位精度的地基增强网。
国 、意大利 、澳大利亚等国家的 垄 断 地 位 , “ 进 口 替 代 ” 时 代
(摘编自邱晨辉 《 北斗应用如何打通 “ 最后一公里” 》 ,有删
已然开启 。
改)
目前大家熟悉的 GPS 是美国的导航系统,可以根据需要关
材料二:目前,北斗是唯一兼具通导功能的导航系统,能够
闭特定区域的服务。 因此,发展自主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非常
实现双向通信,为用户提供北斗短报文服务,在远洋渔船监管、
重要。
重大险情灾害等特殊应用场景中具有绝对优势。 北斗系统后来
(摘编自《已有 GPS,为什么还要北斗导航?》 ,有删改)
者居上,率先进入三代组网,到 2020 年将实现 2.5 至 5 米的民用
1.下列对材料二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
定位精度,超越其他全球导航系统。 而美国 GPSⅢ推迟至 2018
A.北斗具有实现双向通信、提供短报文服务等优势,因而对于
年 3 月才开始组建,预计 2025 年组建完毕。 北斗系统有望在未
重大险情等特殊场景中的救助有广阔前景。
来三到五年内保持后发优势,先行进入泛高精度引领的新增
B.北斗系统的定位越来越精准,加上美国 GPSⅢ推迟组建等原
市场。
因,北斗系统的发展开始导致 GPS 的没落。
预计到 2020 年,我国卫星导航产业规模超过 4000 亿元;北
专题二 实用类文本阅读
C.即使观察 2012 年到 2016 年的柱状图,北斗系统以及其兼容 造飞机捍卫我们的蓝天,制造军舰从海上抵御外国的侵略 ” 。
产品的总产值也是以惊人的速度持续增长。 1945 年 7 月,从小在海边长大、对海洋有着深厚感情的黄旭华,
D.北斗系统具有后发优势及对相关应用市场有较高贡献率, 以专业第一名的成绩考取了上海交通大学造船系船舶制造专
可预期到 2020 年其产值依然有很大的增幅。 业,开始毅然追寻“造船造舰”抵御外侮的报国梦想。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 1954 年,美国核潜艇首次试航。 1958 年,面对占据核垄断
A.北斗导航型芯片、高精度板卡和天线的销量取得突破和增 地位的超级大国不断施加的核威慑,我国启动研制导弹核潜艇
长,主要是因为北斗芯片价格降下来,提升了竞争力。 工作。 毛主席下令:“核潜艇,一万年也要搞出来!” 怀着科技强
B.不仅要做为人熟知的北斗卫星网络,而且还要建设高精度的 国的梦想,面对 “ 苦干惊天动地事,甘做隐姓埋名人” 的严苛誓
地基增强网,后者才是打通“最后一公里”的关键。 言,黄旭华一颗火热的赤子心开始熊熊燃烧。 在当时一穷二白
C.海格通信自主研发的产品开启了我国通信技术“ 进口替代” 的中国,工业基础薄弱,研制核潜艇谈何容易! 没有人见过核潜
的时代,有利于我国摆脱对发达国家的技术依赖。 艇,加之国外严密封锁,没有任何参考资料,一切都要靠自己摸
D.北斗导航系统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民用、军事等领域都可看 索。 黄旭华和同事们大海捞针般从国外的新闻报道中搜罗有关
到它的身影,而广泛运用正是它过硬质量的体现。 核潜艇的只言片语,仔细甄别这些信息的真伪,拼凑出核潜艇的
3.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及其相关技术的发展,需要哪些相关方协 大致轮廓。 当时国内还没有手摇计算机,大量数据只能用老式
作? 请结合材料简述发展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所起的作用。 算盘和计算尺来计算。 每一组数字由两组人计算,获得相同答
一、 案才能通过。 黄旭华还想出了更 “ 土” 的办法———磅秤称设备。
1. 答案 B “ 北斗系统的发展开始导致 GPS 的没落” 错,该 为了确保潜艇的重心严格控制在设计范围内,黄旭华要求,所有
信息在材料二中没有依据,材料二中说明北斗系统的发展,但 拿到船上的设备、管线都要过秤,登记在案,凡是拿出船体的边
看不出北斗系统的发展导致 GPS 的没落。 角余料,也要一一登记,几年来天天如此。 他还要求记录的重量
2. 答案 D A.“主要是因为北斗芯片价格降下来” 错,从文中 必须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并逐一检查,不合格的退回去重称。
来看,价格降下来是原因,但重要的是 “ 总体性能达到甚至优 世界上有两样东西亘古不变,一是高悬在我们头顶上的日
于国际同类产品” 。 B. “ 后者才是打通‘ 最后一公里’ 的关键” 月星辰,一是深藏在每个人心底的情怀和信仰。 对于黄旭华来
错,从文中来看,两张网应该同时加强,只不过 “ 北斗卫星网 说,他的信仰是祖国的需要。
络”已经为人熟知。 C.“海格通信自主研发的产品开启了我国 为了祖国的需要,他和年轻的
通信技术‘进口替代’ 的时代” 错,原文为“ 我国民航空管部门 同事们忍饥挨饿,笑对困难
地空通信设备长期依赖于进口” ,应该说海格通信自主研发的 三年 自 然 灾 害 后, 中 央 决 定 全 面 上 马 核 潜 艇 研 制 工 作。
产品开启了“地空通信设备”的“进口替代”时代。 1965 年,研究所组建,黄旭华任副总工程师。 1966 年,黄旭华拖
3. 答案 ( 1)相关方:①政府;②企业。 家带口,带领同事们进驻荒岛葫芦岛。 岛上一年四季狂风怒吼,
( 2)作用:①占据市场份额,为我国经济发展服务;②开拓泛高 黄沙肆虐,不仅自然环境恶劣,物资也极其匮乏,常常是吃了上
精度引领的新增市场;③打破发达国家的市场垄断;④有利于 顿没下顿,半年见不到一滴油水。
国家安全。 为了祖国的需要,他是父母的“信箱”
解析 本题的答案包括两个方面,一是“ 哪些相关方协作” , 越是有成就,就越需要把自己埋得深,黄旭华就像深海里的
一是发展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所起的作用。 第一问,从文中来 潜艇一样,无声,但有无穷的力量。 为了积蓄这撼山震地般的力
看,如材 料 一 “ 我 国 正 在 编 织 天 地 两 张 北 斗 ‘ 网 ’ : 天 上 的 量,他的割舍超乎寻常。
‘网’ ,即逐渐覆盖全球的北斗卫星网络,已为人所熟知;另一 1957 年,黄旭华出差到广东,经组织批准回了趟老家。 临别
张是地上的‘网’ ,即一张可以实现厘米级、毫米级定位精度的 时,母亲叮嘱:“以前战争纷乱,交通不便,你回不了家,现在社会
地基增强网” ,材料三“事实上从辽宁舰到首艘国产航母,参与 安定,交通恢复了,希望你常回家来看看。” 黄旭华含泪答应。 但
北斗导航产业研究的海格通信一直在为中国航母贡献力量, 他没想到,这一别就是 30 年,30 年间,他和父母只靠书信往来。
信息化水平的提高被公认为首艘国产航母实现的三大突破之 再相见时,黄旭华已双鬓斑白,母子对视却无语凝噎,而父亲和
一” ,由此可知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及其相关技术的发展需要政 二哥都已去世。
府和企业的协作。 第二问,材料一“ 截至 2017 年 4 月底,北斗 为了祖国的需要,他是妻儿的“客家人”
导航型芯片模块销量已突破 6500 万片,高精度板卡和天线销 同丈夫一个单位,妻子李世英对黄旭华的事业多了一份理解和
量已占据国内 30%和 90%的市场份额” ,材料二“ 北斗系统有 支持,她选择了‘不打扰’的相守,独自扛起家庭重担,毫无怨言。
望在未来三到五年内保持后发优势,先行进入泛高精度引领 而这一切,黄旭华都不曾知道。 他正带领同事们向一道道
的新增市场” ,材料三“正逐步打破德国、英国、意大利、澳大利 技术难关发起冲击。 功夫不负有心人,他们突破了核潜艇中最
亚等国家的垄断地位,‘进口替代’时代已然开启” 等。 考生可 为关键、最为重大的核动力装置、水滴线型艇体、艇体结构、人工
以围绕这些内容概括发展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所起的作用。 大气环境、水下通讯、惯性导航系统、发射装置七项技术难关,也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就是“七朵金花” 。
誓言无声,初心永恒 1970 年 12 月 26 日,中国第一艘核潜艇终于成功试航,从此劈波斩
———记我国第一代核潜艇总设计师、中国工程院院士黄旭华 浪,遨游在深蓝大洋之中,为保卫世界和平释放着巨大的震撼力。
1924 年,黄旭华出生于广东汕尾,祖辈大多从医,很小的时 1988 年初,我国在南海进行核潜艇设计极限深潜试验。 为
候,父母就希望他未来能够从医。 然而在他颠沛流离求学之时, 了稳定军心、鼓舞士气,原本不必下水的总设计师黄旭华决定亲
正值抗日战争时期,黄旭华目睹了山河破碎、同胞受难的景象, 自参与深潜。 惊心动魄的深潜开始了: 100 米、 200 米、 250 米、
“如果国家太弱,那我们只会任人欺凌、宰割!” 黄旭华在心里默 300 米……巨大的水压使艇身多处发出 “ 咔嗒” “ 咔嗒” 的声响,
默发下了誓言,“我不学医了,我要读航空、读造船,将来我要制 黄旭华沉着应对,指挥若定,给了大家无穷的信心。 试验成功
5 年高考 3 年模拟 B 版(教师用书)
了,新纪录诞生了,全艇沸腾了! 黄旭华笑了,当即写下:“ 花甲 D.文本列出“ 100 米、200 米……”的数据记录了核潜艇不断下
痴翁,志探龙宫。 惊涛骇浪,乐在其中!” 潜的深度,既体现出传记的文学性,同时也暗含崇敬仰慕之
(摘编自 2017 年 12 月 26 日《光明日报》 ,有删改) 情,增强了感染力。
[相关链接] 3.文章的标题 “ 誓言无声,初心永恒” 体现了黄旭华哪些精神?
①在著名的“护校运动” 中,黄旭华一腔热血,振臂疾呼;在 请简要概括。
让国民党当局悚然心惊的“五四营火晚会”中,黄旭华敢为人先, 二、
不仅积极参加各种表演,而且竭力维护晚会秩序,阻挡国民党特 1. 答案 A B. “ ……所以没有继承祖业学医” 错,从文中来
务的破坏;在“大江歌咏团”与“晨社” 里,黄旭华更是身先士卒, 看,第一段说“然而在他颠沛流离求学之时,正值抗日战争时
机智地与国民党当局周旋,领导同学们坚持对敌斗争。 经过一 期,黄旭华目睹了山河破碎、同胞受难的景象……黄旭华在心
系列的血与火的洗礼,黄旭华终于在 1949 年春天成为一名光荣 里默默发下了誓言,‘ 我不学医了,我要读航空、读造船,将来
的共产党员,完成了从一名进步学生到革命者的蜕变。 我要制造飞机捍卫我们的蓝天,制造军舰从海上抵御外国的
(王艳明《黄旭华:许身报国铸辉煌》 ) 侵略。’ ……开始毅然追寻‘造船造舰’抵御外侮的报国梦想” ,
②1994 年,因在核潜艇研制方面功勋卓著,黄旭华当选中国 由此可知,最重要的原因应该是他有着强烈的爱国报国之志。
工程院院士,被媒体誉为“ 中国核潜艇之父” 。 他却说:“ 中国核 C.“但家人一直理解和支持他,对他毫无怨言” 错误,从文中来
潜艇是在毛泽东、周恩来、聂荣臻的直接领导下,由大批科研人 看,文中说“同丈夫一个单位,妻子李世英对黄旭华的事业多
员和工人师傅集体创造出来的,是集体智慧的结晶,我只是其中 了一份理解和支持,她选择了‘不打扰’ 的相守,独自扛起家庭
一员,在自己的岗位上尽心尽力做了应该做的事。” 重担,毫无怨言” ,由此可知,“ 对他毫无怨言” 的是他的妻子。
(方凡《 “中国核潜艇之父”黄旭华:隐姓埋名 D.“为获得第一手资料……大胆做出了与艇员一同下水,亲自
三十载,许身报国铸辉煌》 ) 参加极限深潜试验的决定” 错,从文中来看,做出该决定的目
1.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的是“稳定军心、鼓舞士气” 。
A.我国的第一代核潜艇研制不仅面临着无经验、无资料的严 2. 答案 B A.“在攻克难关的过程中,黄旭华的‘ 土’ 办法,体
酷现实,而且遭受国外势力严密的技术封锁,因此独立研制 现了他高超的技术 ……” 错,文中第二段说 “ 黄旭华还想出了
非常不易。 更‘土’的办法———磅秤称设备” ,用秤来称的土办法并非“ 高
B.因为出生在海边,黄旭华对海洋有深厚的感情,后来他又成 超的技术” 。 C.“ ……因而被媒体誉为‘中国核潜艇之父’ ” 错,
功考取上海交通大学学习船舶制造专业,所以没有继承祖 从文中来看,黄旭华被媒体誉为 “ 中国核潜艇之父” 的原因是
业学医。 “在核潜艇研制方面功勋卓著 ” 。 D. “ 文本列出 ‘ 100 米、 200
C.黄旭华 1957 年至 1987 年这 30 年间从未回过老家,甚至父 米……’的数据……体现出传记的文学性” 错,下潜深度的数
亲和二哥去世也没有回去,但家人一直理解和支持他,对他 据体现的是传记的真实性。
毫无怨言。 3. 答案 ①矢志报国、坚定执着的爱国精神。 ②攻坚克难、一
D.为获得第一手资料,62 岁的黄旭华不顾年事已高和深潜试 丝不苟 的 科 学 精 神。 ③ 不 怕 吃 苦、 身 先 士 卒 的 担 当 精 神。
验的危险,大胆做出了与艇员一同下水,亲自参加极限深潜 ④谦逊淡泊、默默无闻的奉献精神。
试验的决定。 解析 先要理解标题“誓言无声,初心永恒” 的意思,然后分
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最恰当的一项是 ( ) 析文中事件体现出的精神。 “誓言无声,初心永恒” ,“ 誓言” 是
A.在攻克难关的过程中,黄旭华的“土” 办法,体现了他高超的 指“ ‘苦干惊天动地事,甘做隐姓埋名人 ’ 的严苛誓言 ” , “ 初
技术和科学创新的能力,为我国第一代核潜艇的研制作出 心”是指黄旭华矢志报国、坚定执着的爱国精神。 从文中来
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看,“我不学医了,我要读航空、读造船,将来我要制造飞机捍
B.交大的学习与锤炼使黄旭华不仅成长为一名专业人才,而且 卫我们的蓝天,制造军舰从海上抵御外国的侵略” “ 几年来天
成为一个铮铮的革命者,为他后来铸造国之重器奠定了专 天如此。 他还要求记录的重量必须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并
业基础和思想基石。 逐一检查,不合格的退回去重称” “ 世界上有两样东西亘古不
C.黄旭华带领同事们突破了核潜艇中最为关键、最为重大的核 变,一是高悬在我们头顶上的日月星辰,一是深藏在每个人心
动力装置、水滴线型艇体等七项技术难关,因而被媒体誉为 底的情怀和信仰。 对于黄旭华来说,他的信仰是祖国的需要”
“中国核潜艇之父” 。 等,考生可以根据这些内容来分析传主的精神。
文档由机器转码 排版混乱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请下载原文档
本文档的下载地址为http://www.gaokaotiku.com/portal.php?mod=view&aid=27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