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为高考题库的VIP用户

2020语文一轮新课改省版讲义:专题三名篇名句默写

标签: 暂无标签
专题三 名篇名句默写
从高考阅卷来看,考生在名篇名句默写方面出现的失误无非就是“选不准句”“写不对字”。名句默写关键在平时下功夫,没有多少技法可谈,故本专题只针对题型方法、失误点稍作点拨,不做过多无谓劳动。
一、解构3类提示方式——知怎么考
方式一 从内容方面给予提示
 类型1 呈现原句大意(相当于翻译或转述)
(1)(2018·全国卷Ⅱ)苏轼《赤壁赋》中描写明月初升的句子是“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2)(2017·全国卷Ⅰ)曹操《观沧海》中“水何澹澹,山岛竦峙”两句描写了海水荡漾、峰峦矗立的景象。
类型2 给出上下文文意
(1)(2018·全国卷Ⅲ)《荀子·劝学》中举例论证借助外物的重要性时说,终日殚精竭虑思考,却“不如须臾之所学也”,踮起脚极目远望,也“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2)(2017·全国卷Ⅱ)《庄子·逍遥游》中以八千年为一季的大椿为例,阐述何为“大年”,随后指出八百岁的长寿老人实在不算什么:“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众人匹之,不亦悲乎!”
方式二 从结构方面给予提示
(1)(2015·全国卷Ⅰ)苏轼《念奴娇(大江东去)》中“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两句,收束了对赤壁雄奇景物的描写,引起后面对历史的缅怀。
(2)(2014·全国卷Ⅱ)李白《行路难(金樽清酒斗十千)》一诗经过大段的反复回旋,最后境界顿开,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两句表达了诗人的乐观和自信。
方式三 从写作技巧方面给予提示
(1)(2017·山东高考)《论语·述而》中将“君子”与“小人”的心态进行对比的两句是:“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2)(2017·山东高考)曹操《短歌行》中“明明如月,何时可掇(辍)”两句,把贤才比作光照宇内,可望而不可即的明月,表达了对贤才的渴望。
上述三种分类方式只是根据题干中的解题提示侧重于哪一方面人为地分类,但很多考题并非分类这么明显,大多考题2~3个提示方式兼有。不同的考生做题时依据的句子定位点会有所不同。如上面“方式三”第(2)题,有的考生会依据“明月”(内容方面)定位,有的考生会依据“比喻”(技巧方面)定位。     
二、从3个角度定位——知考什么
一看句意明不明,二思结构有何征
句意结构都难定,再把技巧来锁定
抓住题干这三点,准确定位不会偏     
[示例解读]
一看句意明不明(句意明,就锁定)

二思结构有何征(句意不明,看结构有何特征)
句意结构都难定,再把技巧来锁定(此类题目需综合三者才能定)
三、警惕7种常见失误——不丢冤枉分
(一)生僻难写字掌握不准造成错误
[典例] 李白的《蜀道难》中,“         ,         ”两句描写了飞流直下,瀑布喧嚣,水石激荡的动人场景。
根据语境,本题的答案是“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两句,但这两句中“豗”“砯”及“壑”都是比较难写的字,其中“豗”容易写成“辉”,而“砯”容易把“水”上的点丢掉,“壑”也容易丢掉一些笔画。
[典例] 《离骚》中可以证明“既因为屈原用香蕙作佩带而贬黜他,又因为他采集白芷而给他加上罪名”的诗句是:“         ,         。”
本题的答案是“既替余以蕙兮,又申之以揽茝”,而其中的“蕙”和“揽茝”属于生僻字,容易写错。
[名师点拨] 对于生僻字和难写的字,最好的办法就是多写,通过多次强化记忆,准确记忆。
(二)句子或词语顺序颠倒造成错误
[典例] 《出师表》中陈述作者临危受命的千古名句是:“         ,         。”
本题要求填写的句子难度不大,答案是“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但是考生在书写时极容易把这两个分句调换顺序,写成“奉命于危难之间,受任于败军之际”。
[名师点拨] 要想避免这类错误,需要我们对于常考的句子用心识记。
(三)虚词用错或漏掉造成错误
[典例] 《阿房宫赋》中,作者杜牧借“       ,        ”两句告诫当朝统治者要吸取秦灭亡的教训,否则会重蹈覆辙。
本题所填的句子是“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但是本句中“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中“而”和“也”容易丢掉,导致出错。
[名师点拨] 对于这类错误,考生若想避免,必须在复习时做到字字落实。
(四)音同形异字记错造成错误
[典例]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中,在琵琶声低沉徘徊,近似停顿之后,猛然爆发出一阵雄壮铿锵、激越昂扬的强音,将全曲推向高潮的句子是:“        ,        。”
本题的答案是“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但有些考生极容易把“乍”写成“炸”,尤其是与后面的“破”联系在一起。但这里“乍”是“突然”的意思,而“炸”没有这层意思。
[典例] 崔护《题都城南庄》中“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写出了桃花依旧,但人面不见的物是人非的情景。李煜的《虞美人》中,也有写出这样物是人非之感的句子,这个句子是:“         ,         。”
本题的答案是“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但很多考生容易把“砌”写成“器”。“玉砌”是指“玉砌成的物件”,而“玉器”与“雕栏”意义相差较远,所以在识记时一定要考虑字词的意义。
[名师点拨] 对于这类错误,考生在复习时要注重理解背诵。
(五)记忆错位造成错误
[典例] 王湾的《次北固山下》中“        ,         ”两句,蕴含新事物孕育于旧事物解体之时的哲理。
本题的答案是“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但有些考生却写成“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这主要是因为考生注意到了题干中“新事物孕育于旧事物解体之时”的提示,但忽略了“王湾的《次北固山下》”的要求。
[名师点拨] 考生若想避免这类错误,在备考时,一定要记准作者和篇目,做题时要认真审题,找出关键点。
(六)通假字记错造成错误
[典例] 《荀子·劝学》中,“           ,         ”两句表达了君子本性与普通人没什么不同,只是他们善于借助外物的观点。
本题的答案是“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但考生在书写时,极容易把“生”写成“性”。
[名师点拨] 在我们高中阶段,涉及这类问题的主要有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中的“尊”;韩愈《师说》中“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中的“受”;《荀子·劝学》中“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中的“知”等。熟记这些常考的通假字,就可以避免出现这类错误。
(七)形近字记混造成错误
[典例] 苏轼《赤壁赋》中“            ,         ”两句,运用比喻手法,抒发了作者对个体生命的短暂和渺小的感慨。
本题的答案是“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但有些考生把“粟”写成“栗”。
[名师点拨] 形近字的错误,主要是大家平时复习时辨析不清,这就要求大家在复习时要注重字形字意。
总之,要想避开以上这些“坑”,考生在备考时需要注意以下两点:一是对容易出错的地方进行重点记忆;二是书写时要留心,不要写错别字。

  
本文档的下载地址为http://www.gaokaotiku.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4529&extra=
[db:作者]

写了 833 篇文章,拥有财富 1674,被 37 人关注

代码测试
分享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高考题库网 www.gaokaotiku.com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欢迎注册高考题库
B Color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成为第一个吐槽的人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京ICP备13053688号-15|高考题库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