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为高考题库的VIP用户

2020版高考语文浙江一轮第三部分 专题十七文学类阅读散文阅读 限时综合训练一

标签: 暂无标签
限时综合训练一
(时间:40分钟 分值:40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40分)
母亲的信仰
李汉荣
①母亲是有信仰的人。虽然这种信仰有些混沌,处于“潜宗教”状态。这种“潜”的精神元素,恰恰根植于人的深邃的潜意识里,维系着人与宇宙万物的联系和沟通。
②母亲的神灵是“天”。母亲虔诚地敬天爱天。记忆中,我从没有听见母亲说过天的坏话。即使在愁苦惨淡的日子里,母亲也常常说,天是有眼睛的,天不会绝人之路。每逢快乐的时刻,母亲像孩子般由衷地高兴,目光和表情里洋溢着纯真的喜悦,还喃喃地说,天,真好。彩虹出现了,母亲说,天笑了,天也有好心情。打雷了,母亲说,天生气了,天在动怒,天在告诫世人不要作恶了。我问母亲,天的眼睛在哪里?母亲说,星星都是天的眼睛,天的眼睛数不清。有这么多眼睛,天,什么都能看清,蚂蚁虫虫都是天在养活着,要是天没眼睛,能照看这小不点儿的生灵吗?天创造一切,也包揽一切,一切似乎不可收拾的事情都由天收拾。
③“老天爷”,母亲一直是这样称呼天的,万事万物都是“老天爷”的小孙孙。母亲认为,在“老天爷”面前,谁都是小小的一个虫儿,都没有什么了不起,除非你真是个好人,不然,母亲是不会敬你的。对天的信仰,使母亲天然地成为一个“齐物论”者,一个平等主义者,也天然地排除了常人易染的奴性,使她能以一种平常心面对天地万物,面对是非曲直。在孤苦无助的时候,母亲脱口而出的一句话是,天哪!她显然是在求助于天,或者是将愁苦的心情昭告于天,或者是把自己无法承担的命运重压转移给天,让天替她承担。我觉得,“天哪”这两个字,浓缩着母亲潜意识里对命运对生命对无限未知的全部的恐惧疑惑和浩叹。
④母亲有自己的祈祷方式,自己的仪式。劳动,就是祈祷。俯身插秧、锄草、洗衣的时候,那正是母亲在祈祷。大地是教堂,万物都是有神性的,母亲以虔诚爱惜的心面对一泓水、一株草、一片庄稼、一朵野花以及一只鸟。一只蜜蜂或蝴蝶从她眼前飞过,都会让她感到一阵惊喜。母亲从来不伤害小生灵,她说,它们也是天生的,它们也有自己的天命和灵性。母亲劳动的时候,总是有着愉快的心情,除非太劳累,母亲很少厌恶劳动。母亲最喜欢在清晨下地干活,她在植物和露水间劳作着,微笑着,满眼的绿色,满手的露水,这是芳香和透明的时刻。我想,此时此刻,母亲的内心也是芳香和透明的,这正是信徒的灵魂受神性之光洗礼而达到的高度净化并满溢着神性喜悦的时刻,这是无神论者很难达到的与万物合一与神合一的境界。
⑤母亲也喜欢洗衣服,特别喜欢在小河边洗衣服。河水流着,如千年万年前那样流着,母亲在洗衣,母亲把“此刻”放进水里漂洗,把生活放进水里漂洗。千年万年的水流过母亲的手心手背,永恒地流过母亲的内心,这是没有时间的时刻,随着流水,母亲汇入了千年万载没有始终的混沌时间。我曾默默注视母亲洗衣的神态,她全神贯注,认真搓洗着手中的衣服,仿佛要洗尽生活中的烦恼和尘垢。
⑥有一次,我问河边洗衣的母亲怕死吗,母亲说,有一些怕,死了,就听不见河水的声音了。我说,那怎么办呢?母亲说,她想永远永远活下去。她做了个手势,两只手比画着两个相反的方向,那意思是说,岁月和生命从一个方向向另一个方向无限展开。哦,母亲也向往永恒和不朽!那一刻我真的很感动,我一直认为识字不多的母亲没有宗教感和无限感,生死观也很混沌,想不到母亲有如此深刻的时间意识和宗教体验,而且表达得如此富有诗意。她又抬起头望着河的下游,说,人要像河一样,永远永远流下去,不断流,流回来,又是一条河。哦,母亲在河边洗衣,她是在祈祷,向流水祈祷,向时间祈祷,母亲的心里,也奔涌着一条无始无终的河流。
⑦母亲生活在大自然中,大自然就是一座教堂。她热爱怜惜大自然中一切美好的事物,一切美好的事物又启示丰富培育了她的心灵。劳动就是祈祷,四时八节都是神性的季节,山川草木日月星辰都与她一同走在迢迢无尽头的天路上,也走在迢迢无尽的心路上。
⑧在我眼里,纯朴温柔善良的母亲,在道德上已达到至善境界。她的想象力,她对自然万物亲和空灵的感应方式,她朦胧的诗意心境,使她看上去更像是一位真正的诗人,虽然她不曾写过一句诗,甚至没有读过诗。
⑨母亲是有信仰的人。(有删改)
1.文章第②段是如何来表现“母亲虔诚地敬天爱天”的?(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侧面描写。“记忆中,我从没有听见母亲说过天的坏话”,从侧面表现出母亲敬天爱天。
(2)语言描写和神态描写。“天是有眼睛的”“天笑了”“天生气了”等谈论天的日常语言,“母亲像孩子般由衷地高兴,目光和表情里洋溢着纯真的喜悦”的细腻神态,均表现了母亲敬天爱天的虔诚之心。
2.请赏析第④段的语言特色。(5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长短句结合,文段中对母亲言行的描写多用短句,对母亲内心的剖析则使用长句,长短句相结合,感性和理性相融合,使文章生动、深情又深邃。(2)运用比喻的修辞方法,语言优美,自然清新。
3.请分析第⑤段在文中的作用。(5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承上启下。承接上文写母亲热爱劳动,劳动是母亲的祈祷方式,写母亲热爱劳动的表现之一——爱洗衣服;引出下文写母亲对时间和生命的朴素又深刻的认识。
(2)凸显母亲勤劳、朴实的形象,母亲洗衣服的过程表现了她认真踏实的人生态度。
(3)揭示了文章的主旨:人通过劳作来生活,来书写历史。
4.请联系全文,探究“母亲是有信仰的人”这句话的深层意蕴。(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母亲虔诚地敬天爱天,天是她的信仰,大地是她的教堂,劳动是她的祈祷方式。
(2)母亲热爱生命,有深刻的时间意识和宗教体验,而且能诗意地表达出来。
(3)母亲在道德上已达到至善境界,她对世间万物保有一颗怜爱之心。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20分)
面是一生最好的渴念
葛水平
①大约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一个阳光亮眼的正午,父亲做了面,是用三样面做的三和面:白面(麦子磨的面)、豆面(大豆磨的面)、粉面(玉米发酵后磨的面),和好擀成“三和面”。父亲说,好面啊,溜溜长。面在滚水的锅里打了几个滚后父亲捞了面,就着马扎坐在单位的食堂门口。过往的职工看着父亲碗里的面,心里就痒不住地翻出话来:葛师傅,吃面。
②父亲应和到:吃面。
③职工说:看着葛师傅的面就馋心。
④父亲说:想吃也能叫你尝一嘴。
⑤我记得就是这样一种单纯的对话感染了我,我从屋子里取出相机,给父亲照下了一张吃面的照片。照片上的面很长,父亲以幸福的姿态跷着二郎腿,同时,我感到了麦穗里面的福气正朝着美好的生活鼓出来。
⑥吃面有一种无法言说的解馋,就像南方人吃大米一样。北方人,几天不吃面便觉得心焦难耐。我最喜欢吃的面就是三和面,浆水菜哨子,捧着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的“为人民服务”大海碗,坐在自家的土窑炕上,边吃面边听妈唠叨,“吃饱饱的,出门在外吃不上妈的手擀面了。”世界那么大,阳光那么好,成长是多么不开心的事啊。我那时虽然只有十几岁,自小常想长大事,长大是要离家的,家是爸妈在灶前扬眉与低首之间的一个幸福,在家的日子就是蒙着爸妈的开恩,想吃面,不动手一碗面来了。出门的人,就算一碗面在眼前,可那面里头再没有了爸妈的唠叨,再好吃的面都显得寡淡了。成长让一个人岁月静好尘埃落地,好么?也好也不好。成长,刀锋似的,瞬间削你到老。
⑦偶尔翻书,看到面大约在一千九百多年前的东汉就有,东汉恒帝时有一个很喜欢吃面的尚书叫崔寔,写了一本《四民月令》的书。面在魏晋时称“汤饼”,南北朝称“水引”“馎饦”。我由是喜欢面的先祖“水引”。你来想象一下,就像中药罐中的药引子七粒红枣一样,失去了引子,中药药性就失去了大半。面是水引,在清水中一掩一映,一蓬一簇垂吊在筷上,散披在锅里,让静伏在炉畔的嘴,先是汩汩欲出口水;再是一阵难耐的下咽,时不时地涌进半帘香雾,拿了细瓷青花一舀一吆喝,馋得人真要举臂欲飞了。《齐民要术》介绍说:做水引,先要用肉汁将面和好,然后用手将面挼成筷子粗细的条,一尺一断,放在盘中用水浸,做时手临锅边,面条要挼得如韭叶一般薄,用沸水煮熟,即为“水引面”。我想也该就是我们如今人们吃的拉面了。
⑧面的发展要数宋朝,北宋汴梁城内,北食店有“淹生软羊面”“桐皮面”“冷陶榛子”等;川饭店有“插肉面”“大燠面”;面食店有“桐皮熟脍面”;寺院有“素面”。南宋城都临安城内,南食店有“铺羊肉”“煎面”“鹅面”等;面食店有“鸡丝面”“三鲜面”“银丝冷陶”等;菜店则专卖“菜面”“齑淘”“经带面”。面把那个特别喜欢爱情的李师师丰仪得如雪地春风,曾经浓墨重彩的汴梁城里,面于赵皇帝,赵皇帝于李师师,就是生活里的阳光,就是那爱情一传老远的声气,让走在万古无春的天边路上的赵皇帝有了星星点点的斑斓春梦。
⑨面是由花朵历经季候修成的正果,皆是雨露、日月凝结的养分。物竞天择,水到渠成,人们除了具有对面类饮食的惯性外,亦具备了对面的发现惯性,总应和着“民以食为天”的古训。经过两千年的发展,面条的做工进一步形成了扞、拽、抻、揪、切、削、压、捻、搓、拔、檫、剔、溜等多种制法,以及煮、蒸、炒、炸、烩、炝、卤、拌等多种烹调方法。春季烧卤面,夏季凉拌面,秋季肉炒面,冬季热烫面的四季吃法,吃得北方汉子人高马大,走南闯北,一碗面落肚,逞气要强的面子就显出来了。北京风味的打卤面、山西风味的刀削面、陕西风味的臊子面、山东风味的伊府面、河南风味的鱼焙面、上海风味的阳春面、四川风味的担担面、湖北风味的热干面、浙江风味的虾爆鳝鱼、江苏风味的锅盖面、新疆风味的回手面、福建风味的八宝面、广东风味的虾蓉面、安徽风味的酥鸭面、贵州风味的太师面、甘肃风味的清汤牛肉面、黑龙江风味的北城三丝面、吉林风味的朝鲜冷面、台湾风味的椒油凉拌面等。面如我们的五千年文明,飘溢着一股文化香风,也让我们闻到了一股平常过日子的优雅和闲逸之气。
⑩有面吃,实在是有一份无可比拟的踏实啊。面恩养了人的筋骨,大地上才能感觉到清晰的甩臂声。想想看,出产麦子的地方,每人每天都要吃面。一碗面下肚天塌下来也不会慌神,还扬起头说:“再来一碗!”面是北方人的天,是把日子快过成光景了,憋着足劲走在人前头去的精神。面是走长路的粮食,是把人安顿住了,以圆润姿态把持着每一颗或远或近的心,是诚实、稳当、知足、认死理和一好百好的德性根源,世上的山珍海味再好也抵不过实实在在的一碗面!
⑪我妈说,吃了由面粉揉精道的面,人才能长结实,才能长出硬面一样的肌筋,才敢向着离家很远的地方走。土地用它的出产养育着它上面的人,如果说吃是健康的肯定,那么,有面吃该是一生最好的渴念了。吃就是一种世俗呀,张家大爷海碗里的面拌了葱花的香气,那香气是什么呀,是心平气和翻闹出你对于旧时光阴的依恋。也许你爱过一个正当妙龄的女子,但是,最让你动心的怕是居家过日子香透窗棂的那一碗面吧!
⑫如今,照片上吃面的人已经离开我多年,走到我打听不到任何音信的地方,而活着的我几天无面便长夜难眠。原谅我对于其他食物认识有限,我是一个只知吃面的人,因为面,我无法长时间奔赴异乡。(有删改)
5.文章开头部分描写父亲在食堂门口吃面的场景,简析其作用。(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突出了父亲对面食的喜爱。
(2)表现了父亲内心幸福的状态,也表现了当时社会和生活的美好。
(3)与结尾部分“我”对父亲的怀念形成照应,加深了“我”的感慨。
6.赏析文中画线的句子。(5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运用想象、拟人手法,形象生动地写出了面的美味可口。
(2)运用一连串的动词,“下咽”“涌进”“拿了”“舀”“吆喝”“举臂欲飞”表达了“我”对水引面的喜爱。
7.文章第⑧⑨段运用了大量的列举,说说这样写的好处。(5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充分说明了面食制作方法之多样,面食种类之丰富。
(2)突出了我国面食历史之悠长,面食文化之发达,富有文化香气。
(3)突出了面对人的滋养,显示出生活的优雅和闲逸之气。
8.这篇文章以“面是一生最好的渴念”为题,请联系全文,说说你的理解。(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面代表了生活的幸福姿态。
(2)在家吃面,面里包含了父母之爱,是一份浓浓的亲情,让人牵挂一生。
(3)面文化博大精深,滋养了我们的品格,带给我们一股平常过日子的优雅和闲逸之气。
(4)有面吃,带给人无可比拟的踏实感,它恩养人的筋骨,以圆润姿态把持人心,是德性的根源。
(5)面让人引起自己对旧时光阴的依恋,对父母故乡的永恒怀念。
  
本文档的下载地址为http://www.gaokaotiku.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4529&extra=
[db:作者]

写了 833 篇文章,拥有财富 1674,被 37 人关注

代码测试
分享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高考题库网 www.gaokaotiku.com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欢迎注册高考题库
B Color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成为第一个吐槽的人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京ICP备13053688号-15|高考题库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