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为高考题库的VIP用户

语文一轮复习考点穿透专题04论述类文本阅读分析文章结构,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标签: 暂无标签
专题04 论述类文本阅读 分析文章结构,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考点穿透】
“分析文章结构,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是2020年高考论述类文本阅读的必考内容。试题要求考生能够从整体上把握文意,对具体的内容加以分析概括,对复杂的内容加以归纳。
一、分析文章结构
“分析文章结构”主要考查考生对文章结构、思路的理解和把握。命题的一般规律是:(1)对“分析文章结构”的考查多与理解语句含意结合起来,从分析、理解语句的含意、作用中考查文章的结构特点;(2)对“把握文章思路”的考查多与“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相结合。
1.辨明文体,选准角度。议论文体,可从总体上根据引论、本论、结论来划分,理清行文思路,并分析其内在逻辑关系、材料性质、论证方法,进一步按常见的论证结构——并列、对照、总分、层进——作切分;说明文体,可紧扣说明对象,根据其特定的说明顺序,或按时间、空间,或按事物自身的构成,或按事物发展,或按事理逻辑来划分。
2.辨明重要文句。如领起句、总结句、过渡句、前呼后应句(包括文中反复出现的文句)。
3.审辨标志性词语。可以作为标志性词语的有顺序词、关联词、指代词、范围词、类别词、过渡词。此外,还有文中不同地方反复出现的同义或近义的词语。
4.从形式方面分析:①重视具有前后衔接、关联、照应作用的语言标志,重视有区分层次作用的标点符号。②掌握文章因文体不同而具有的不同的结构规律:议论文常采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结构来论证事理,说明文常采用“总—分—总”式或并列式结构来说明问题。
二、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考查的是在阅读理解的基础上对文章进一步分析和整理的能力。分析是就概括的内容条分缕析,看看里面到底有什么,有几层意思;而归纳是就具体的现象加以概括、抽象,得出几条内容、几点认识。
能归纳阅读材料的内容要点和概括中心意思,是高中毕业生应具备的一种能力。近几年高考全国卷多采用选择题型,分析、判断正确体现中心意思的语句,或选出与原文意思不符的一项。
1.具体的内容能加以概括。具体的特点是“繁”,要加以概括就是化繁为简。概括的规范要求可以这样表述:科学性与倾向性的统一,概括性与具体性的统一。科学性,就是准确,词语要贴切,句式要妥当,角度要适当;倾向性,就是情感的褒贬,在准确的同时,还要注意该褒则褒,该贬则贬。概括性,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指内容的全面,一是指文字的简练;具体性,是要求反映出此句、此段、此篇的特定思想内容,而不至于与他句、他段、他篇混淆起来。
2.抽象的内容能加以阐发。所谓“抽象”,是与“具体”相对而言,抽象的也就是概括的。所谓“阐发”就是化抽象、概括为具体。阐发常见的有两种形式:一是举出实例,一是分析因果。
3.含蓄的内容能加以解说。语句的含蓄,一是作者为了表达的需要或某种目的,故意不直接表达想表达的内容,而把它隐含在字里行间;一是运用了象征、双关等修辞格,采用婉曲的手法来表达自己的思想、观点、看法。对此类材料,不仅要理解它字面的含意,而且要深入挖掘其所隐含的信息,即能用简洁明白的语言解说材料深层的内涵。
三、概括文章的中心意思
论述文的中心意思是文章的主脑,整个文章或段落都要围绕它选材、组材、构思、行文。概括中心意思,必须要对全文有整体把握,掌握整体和部分的关系,抓住本质,进行概括。
概括文章中心意思可以遵循从文内到文外,由客观到主观的原则,具体可采用以下方法:
1.抓住关键。对文章中心而言,文章标题、开头、结尾,文中的议论和抒情、文眼都是需要特别注意的关键部位。文题常能反映作者立意或命意角度,从不同方面与文章中心相关联;文章开头或开门见山,或设例引譬;文章结尾或卒章显志,或回顾全文、引申开拓,均与中心意思密切相关;而“文眼”更是作者思想情感的凝聚点。抓住这些关键部位不失为概括文章中心意思的好途径。
2.综合归纳。从文章中分解出要点,归纳各层层意,进而提炼出中心意思,是分析归纳文章中心意思最传统、最实在的方法,也是一种最有效的方法。
3.纵横联系。作者的人生经历及思想状况,作品的产生背景,甚至与文章运用的材料相关的一些情况,都是我们在分析归纳某些文章的中心意思时所要了解的,通过这些纵横联系,可以帮助我们揣摩作者意图,给文章内容正确定位,从而归纳出文章中心意思。
“分析文章结构,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是高考论述类文本常考考点,可单独设题,也可将该考点与概括要点、分析作者观点态度结合起来考查,呈现一种综合命题趋势。从高考试题来看,重点考查把握段落之间的相互联系,以及把握文段内部的层次。题型以客观选择题为主,个别省市有主观题形式。2020年高考仍会沿袭上述命题特点。
【真题导航】
一、(2019年高考江苏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17题。
书家和善书者
沈尹默
“古之善书者,往往不知笔法。”前人是这样说过。就写字的初期来说,这句话,是可以理解的,正同音韵一样,四声清浊,是不能为晋宋以前的文人所熟悉的,他们作文,只求口吻调利而已。笔法不是某一个人凭空创造出来的,而是由写字的人们逐渐地在写字的点画过程中,发现了它,因而很好地去认真利用它,彼此传授,成为一定必守的规律。由此可知,书家和非书家的区别,在初期是不会有的。
写字发展到相当兴盛之后(尤其到唐代),爱好写字的人们,一天比一天多了起来,就产生出一批好奇立异、相信自己、不大愿意守法的人,各人使用各人的手法,各人创立各人所愿意的规则。凡是人为的规则,它本身与实际必然不能十分相切合,因而它是空洞的、缺少生命力的,因而也就不会具有普遍的、永久的活动性,因而也就不可能使人人都满意地沿用着它而发生效力。在这里,自然而然地便有书家和非书家的分别了。
有天分、有休养的人们,往往依他自己的手法,也可能写出一笔可看的字,但是详细监察一下它的点画,有时与笔法偶然暗合,有时则不然,尤其是不能各种皆工。既是这样,我们自然无法以书家看待他们,至多只能称之为善书者。讲到书家,那就得精通八法,无论是端楷,或者是行草,他的点画使转,处处皆须合法,不能四号苟且从事,你只要看一看二王、欧、虞、褚、颜诸家遗留下来的成绩,就可以明白的。如果拿书和画来相比着看,书家的书,就好比精通六法的画师的画;善书者的书,就好比文人的写意画,也有它的风致可爱处,但不能学,只能参观,以博其趣。其实这也是写字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的现象。
六朝及唐人写经,风格虽不甚高,但是点画不失法度,它自成为一种经生体,比之后代善书者的字体,要严谨得多。宋代的苏东坡,大家都承认他是个书家,但他因天分过高,放任不羁,执笔单钩,已为当时所非议。他自己曾经说过:“我书意造本无法。”黄山谷也尝说他“往往有意到笔不到处”。就这一点来看,他又是一个道地的不拘拘于法度的善书的典型人物,因而成为后来学书人不须要讲究笔法的借口。我们要知道,没有过人的天分,就想从东坡的意造入手,那是毫无成就可期的。我尝看见东坡画的枯树竹石横幅,十分外行,但极有天趣,米元章在后边题了一首诗,颇有相互发挥之妙。这为文人大开了一个方便之门,也因此把守法度的好习惯破坏无遗。自元以来,书画都江河日下,到了明清两代,可看的书画就越来越少了。一个人一味地从心所欲做事,本来是一事无成的。但是若能做到从心所欲不逾矩(自然不是意造的矩)的程度,那却是最高的进境。写字的人,也需要做到这样。
(有删改)
15.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善书而不知笔法,这一现象出现在写字初期,当时笔法还未被充分发现和利用。
B. 唐代爱好写字的人渐多,有一批人好奇立异,自创规则,经生体就是这么产生的。
C. 二王、欧、虞、褚、颜诸家都是严格遵守笔法的典型,他们都属于书家的行列。
D. 元明清三代,书画创作每况愈下,优秀作品越来越少,与守法度的习惯被破坏有关。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分析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能力层级为C级。B项,“经生体就是这么产生的”错误,原文是“六朝及唐人写经,风格虽不甚高,但是点画不失法度,它自成为一种经生体”。
16.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在写字过程中,那些与实际不能完全切合的人为的规则,不具有普遍的永久的活动性,因而不能称之为笔法。
B. 书与画相似,书家之书正如画师之画,谨严而不失法度,而善书者之书正如文人的写意,别有风致。
C. 苏东坡天分高,修养深,意造的书画自有天然之趣,但率先破法,放任不羁,成为后世不守法度的借口。
D. 一味从心所欲做事是不可取的,但写字的人如能做到“从心所欲不逾矩”,却能达到最高的境界。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分析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能力层级为C级。C项,原文是“就这一点来看,他又是一个道地的不拘于法度的善书的典型人物,因而成为后来学书人不须要讲究笔法的借口”。故
17. 书家和善书者的区别体现在哪些方面?请简要概括。
【答案】是否尽合笔法;能否诸体皆工;是否适宜学习。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能力层级为C级。首先要正确地理解文意,然后依据试题概括。善书者:“尤其是不能各种皆工” “有它的风致可爱处,但不能学”。“书家,那就得八法精通”“处处皆须合法”。要立足文本第3、4两段,结合全篇内容概括。
二、(2018年高考新课标Ⅰ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诸子之学,兴起于先秦,当时一大批富有创见的思想家喷涌而出,蔚为思想史之奇观。在狭义上,诸子之学与先秦时代相联系;在广义上,诸子之学则不限于先秦而绵延于此后中国思想发展的整个过程,这一过程至今仍没有终结。
诸子之学的内在品格是历史的承继性以及思想的创造性和突破性。“新子学”,即新时代的诸子之学,也应有同样的品格。这可以从“照着讲”和“接着讲”两个方面来理解。一般而言,“照着讲”主要是从历史角度对以往经典作具体的实证性研究,诸如训诂、校勘、文献编纂,等等。这方面的研究涉及对以往思想的回顾、反思,既应把握历史上的思想家实际说了些什么,也应总结其中具有创造性和生命力的内容,从而为今天的思考提供重要的思想资源。
与“照着讲”相关的是“接着讲”,从思想的发展与诸子之学的关联看,“接着讲”接近诸子之学所具有的思想突破性的内在品格,它意味着延续诸子注重思想创造的传统,以近代以来中西思想的互动为背景,“接着讲”无法回避中西思想之间的关系。在中西之学已相遇的背景下,“接着讲”同时展开为中西之学的交融,从更深的层次看,这种交融具体展开为世界文化的建构与发展过程。中国思想传统与西方思想传统都构成了世界文化的重要资源,而世界文化的发展,则以二者的互动为其重要前提。这一意义上的“新子学”,同时表现为世界文化发展过程中创造性的思想系统。相对于传统的诸子之学,“新子学”无疑获得了新的内涵与新的形态。
“照着讲”和“接着讲”二者无法分离。从逻辑上说,任何新思想的形成,都不能从“无”开始,它总是基于既有的思想演进过程,并需要对既有思想范围进行反思批判。“照着讲”的意义,在于梳理以往的思想发展过程,打开前人思想的丰富内容,由此为后继的思想提供理论之源。在此意义上,“照着讲”是“接着讲”的出发点。然而,仅仅停留在“照着讲”,思想便容易止于过去。难以继续前行,可能无助于思想的创新。就此而言,在“照着讲”之后,需要继之以“接着讲”。“接着讲”的基本精神,是突破以往思想或推进以往思想,而新的思想系统的形成,则是其逻辑结果。进而言之,从现实的过程看,“照着讲”与“接着讲”总是相互渗入:“照着讲”包含对以往思想的逻辑重构与理论阐释,这种重构与阐释已内含“接着讲”;“接着讲”基于已有的思想发展,也相应地内含“照着讲”。“新子学”应追求“照着讲”与“接着讲”的统一。
(摘编自杨国荣《历史视域中的诸子学》)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对经典进行文本校勘和文献编纂与进一步阐发之间,在历史上是互相隔膜的。
B. 面对中西思想的交融与互动,“新子学”应该同时致力于中国和世界文化的建构。
C. “照着讲”内含“接着讲”,虽然能发扬以往的思想,但无助于促进新思想生成。
D. “新子学”要参与世界文化的发展,就有必要从“照着讲”逐渐过渡到“接着讲”。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分析文章结构,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的能力。能力层级为C级。A项,“在历史上是互相隔膜的”曲解文意,根据原文 “‘照着讲’与‘接着讲’二者无法分离”“从现实的过程看, ‘照着讲’‘接着讲’总是相互渗入”可知二者并不是互相隔膜的。C项,“无助于促进新思想生成”说法绝对。原文有条件限制是“仅停留在‘照着讲’,思想便容易止于过去,难以继续前行,可能 无助于思想的创新”。D项,“从 ‘照着讲’逐渐过渡到‘接着讲’”错误,曲解文意,从原文第五段“从现实的过程看,‘照着讲’与‘接着讲’总是相互渗入” “世界文化的发展,则以二者的互动为其重要前提”可推知。
【考场实战】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商品经济以货币为价值尺度和流通媒介。帝制国家控制商业的手段,除了超经济强制性的法规——如果定商人社会地位、户籍及垄断个别生产与交换部门等之外,最重要的手段是税收政策、货币政策和金融体制。中国帝制时代大多数时期,政府控制货币的制作、发行、各币种比价。政府对货币的一般控制,包括统一货币和控制货币供给量,对于维系市场秩序关系甚巨。这是帝制体系与商业长期共生的基础之一。但货币既被政府权力牵系,更由经济本身左右。即使集权专制的政府,也不能完全控制货币运行。。
一般说来,商品经济愈发达,货币运行控制的复杂性愈高;市场开放性愈强,政府对货币的控制力愈弱。明代以前,铜钱、纸币、白银皆已经作为货币使用,但相关的理论皆不甚透彻,很大程度上处于经验的水平。明前期参酌前代经验和政府需求,试图以完全由政府发行的纸钞作为主币,以铜钱为辅币运行,通过货币较大程度地控制社会财富。此种企图,盘剥社会的幅度过大,遭遇市场和社会抵抗。各种诉求博弈的结果,出现白银为主币、铜钱为辅币,伴随政府强行保持的少量纸钞有限法偿的局面。政府在货币流通领域地位的弱化,实际上部分消解了政府对商品经济的强控制,扩大了市场本身的自由度。稍后,大量域外白银进入中国,逐渐成为主要流通货币。
贵金属货币一般比铜币能够支撑更活跃的商品经济。但是明代的白银货币不是政府发行的,而是以银块的形态作为流通货币进入市场,所以,白银在发挥价值尺度和流通媒介的同时,通过摆脱政府铸造与发行过程,严重瓦解了帝制国家对商品市场的控制力。这其实是明代商品货币经济长足发展但明朝统治并没有从中汲取到巨大效益的主要原因。明朝政府难以通过货币发行调控货币供给、物价,更难以运用通货膨胀手段实现借贷或者隐性收取社会财富,增加财政收入的手段主要是增税,或者通过赤裸裸的掠夺,于是明朝迅速彻底失去社会支持。4明朝后期的财政危机,乃至明朝的崩溃,与此关系甚大。5中国帝制国家体系通过各种中央集权机制实现社会控制,然而在明中期市场经济大幅度渗透到社会各个领域的当口,政府失去了调控市场的最重要手段,因而也就失去了操控社会财富的一个重要手段。所以以明朝的瓦解,是雪崩式的。当时试图挽救明朝统治的士大夫绞尽脑汁,不惜牺牲生命,但既没有看到问题的症结,实际上也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手段。
(选自《明清商业与帝制体系关系论纲》,有删减)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税收政策、货币政策、金融体制和超经济强制性的法规是帝制国家控制商业最重要的手段。
B. 帝制体系与商业之所以能够长期共生是因为政府对货币的控制,对于维系市场秩序关系甚巨。
C. 政府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统一货币和控制货币供给量,但货币的运行却完全是由经济本身决定。
D. 界定商人社会地位、户籍及垄断个别生产与交换部门等法规超越经济却可以影响到商业发展。
【答案】D
【解析】A项,“税收政策、货币政策、金融体制和超经济强制性的法规是帝制国家控制商业最重要的手段”有误,文章第一段说的是“帝制国家控制商业的手段,除了超经济强制性的法规——如果定商人社会地位、户籍及垄断个别生产与交换部门等之外,最重要的手段是税收政策、货币政策和金融体制”,选项多了“超经济强制性的法规”。B项,“帝制体系与商业之所以能够长期共生是因为政府对货币的控制,对于维系市场秩序关系甚巨”有误,文章第一段说“政府对货币的一般控制,包括统一货币和控制货币供给量,对于维系市场秩序关系甚巨。这是帝制体系与商业长期共生的基础之一”,可见“政府对货币的控制,对于维系市场秩序关系甚巨”是帝制体系与商业能够长期共生的原因之一。C项,“货币的运行最终却是由经济本身决定”理解错误,文章第一段说的是“货币既被政府权力牵系,更由经济本身左右”。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第一段先指出商品经济中货币的作用,再讲到帝制国家控制商业的手段、影响及其局限性。
B. 文章后两段主要论述了明代国家控制货币的手段以及最后财政危机,揭示其崩溃的症结所在。
C. 文章列举明前期政府想要控制社会财富遭抵抗的事例说明集权专制的政府不能完全控制货币运行。
D. 文章最后一段指出政府失去了调控市场的手段无法操控社会财富直接导致了明朝的灭亡。
【答案】D
【解析】D项,“直接导致了明朝的灭亡”错误,该说法过于绝对,文章最后一段说“明朝后期的财政危机,乃至明朝的崩溃,与此关系甚大”,文中只是说“关系甚大”,选项变成“直接导致”不正确。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  )
A. 完全由政府发行的纸钞作为主币,实际就是为了通过控制货币达到较大程度控制社会财富,盘剥社会财富的目的。
B. 明代商品货币经济长足发展但明朝统治并没有从中汲取到巨大效益的主要原因是白银作为价值尺度和流通货币。
C. 明朝政府难以运用通货膨胀手段实现借贷或者隐性收取社会财富,说明明代国家不完全具备金融运行的能力。
D. 既掌握不了货币的发行权和流通控制,但又受货币、市场经济的重大影响,这些问题当时无法找到从根本上解决的手段。
【答案】B
【解析】B项,“主要原因是白银作为价值尺度和流通货币”错误,从文中来看,文章最后一段说的是“但是明代的白银货币不是政府发行的,而是以银块的形态作为流通货币进入市场,所以,白银在发挥价值尺度和流通媒介的同时,通过摆脱政府铸造与发行过程,严重瓦解了帝制国家对商品市场的控制力。这其实是明代商品货币经济长足发展但明朝统治并没有从中汲取到巨大效益的主要原因”,由此可知,最主要的是“白银货币不是政府发行的”而且“严重瓦解了帝制国家对商品市场的控制力”。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书与人的随想
梁衡
人类社会是一个连续发展的过程,我们常将它比作历史长河,而每个人都是途中搭行一段的乘客。我们上船之时,前人就将他们的一切发现和创造,浓缩在书本中,作为欢迎我们的礼物,同时也是交班的嘱托。由于有了这根接力魔棒,所以人类几十万年的历史,某一学科积几千年而有的成果,我们便可以在短时间内将其掌握,从而腾出足够的时间去进行新的创造。书籍是我们视接千栽、心通四海的桥梁,是每个人来到这个世界上首先要拿到的通行证。历史愈久,文明积累愈多,人和书的关系就愈紧密相连。。
养生家说:“健康是幸福,无病最自由。”这是讲作为物质的人。作为精神的人正好与此相反。他刚一降生,对这个世界一无所知。于是就识字读书,读一本书就获得一份 自由,读的书越多,获得的自由度就越大。所以一个学者到了晚年,哪怕他是疾病缠身, 身体的自由度已极小,精神的自由度却可达到最大,甚至在去世之后他所创造的精神世 界仍然存在。
古代有人之初性恶性善之争。我却说,人之初性本愚,只是后来靠读书才解疑释惑, 慢慢开启智慧。不读书的人无法理解读书人的幸福,就像足不出户者无法理解环球旅行 者或登月人的心情。既然书总结了人类的一切财富,那么读书就决定了一个人的视野、知识、才能、气质。当然读书之后还要实践,高尔基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如果 你脚下不踏一梯,那就只像一只不停刨洞的土拨鼠,终其一生也不过是吃穿二字。你可 以自得其乐,但实际上已比别人少享受了半个世界。
古语言:读书知理。谁掌握了真理谁就掌握了世界。所以读书人最勇敢,常一介书 生敢当天下。像毛泽东当年就是以一青年知识分子而独上井冈,面对腥风血雨坚信能再 造一个新中国,他懂得阶级分析、阶级斗争这个理。像马寅初,敢以一朽老翁面对汹汹 批判,而坚持到胜利。他懂得人口科学这个理。他知道即使身不在而理亦存,其身早已 置之度外。他们掌握了事物之理,看世界就如庖丁观牛,“以神遇而不以目视”,这是常 人之所难及。所以从一定意义上讲读书造人。一个民族的甚至世界的伟人,必定是一个 知识分子,一个读书人,一个读书最多的人。
我们作为一个历史长河中的旅人,上船时既得到过前人的书的赠礼,就该想到也要 为下班乘客留一点东西。如果说读书是一个人有求知心的标志,那么写作就是一个人有 创造力和责任感的标志。读书是吸收,是继承;写作是创造,是超越。当一个人读懂了 世界,吸足了知识,并经过了实践的发展之后才可能写出属于他自己而又对世界有用的 东西,这就叫贡献。这样他才真正完成了继承与超越的交替,才算尽到历史的责任。
写作是检验一个人的学识才智的最简单方法,写书不是抄书,你得把前人之书揉进 自己的实践,得出新的思想,如鲁迅之谓吃进草,挤出牛奶。这是一种创造。唐太宗称 以铜为锐、以史为镜、以人为镜,其实文章也是一面大镜子,验之于作者可知驽駿。古 往今来,凡其人庸庸,其言云云,其政平平者,必无文章。古人云立德立言,人必得有 新言汇入历史长河而后才能得到历史的承认。我们不妨把每个人留给这个世界的文章或 著作算作他搭乘历史之舟的船票,既然顶了读书人的名,最好就不要做逃票人。
不读书愚而可哀;只读书迂而可惜;读而后有作,作而出新,是大大智慧。
(有删改)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书籍是前人欢迎我们的礼物,让人在短时间内掌握人类历史和学科成果,使我们 视接千载、心通四海。
B. 人的自由存在于物质和精神两个层面,健康使人在物质层面获得自由,阅读与创 造使人在精神层面获得自由。
C. 读书决定了一个人的视野、知识、才能和气质,是一个人有求知心的标志,是其能尽到历史责任的条件。
D. 文章是一面镜子,只有读到了才能看出文章的好坏,就是作者所说的“验之于作 者可知驽骏”的意思。
【答案】D
【解析】D项,“验之于作者可知驽骏”是指当作者写完作品就知道他是不是创造,写出对自己和世界有用的东西。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多处运用比喻,如以“长河” “土拨鼠” “登月人”为喻体来论证读书与写作 对人生的意义。
B. 文章中引用毛泽东、马寅初的事例,是要证明读书能使人知理,更要证明伟人都 是读书最多的人。
C. 文章虽为随想,但思路清晰,逻辑严密,由读书到写作,由传承到创新,层层深 入,最后点题。
D. 文章论述的目的是要批判那些在吃穿中自得其乐以及其人庸庸,其言云云,其政 平平者,必无文章。
【答案】C
【解析】A项,“登月人”不是喻体。B项,“更是为了证明伟人是读书最多的人”错误,应是为了说明“读书造人”。D项,文章写作的目的不是为了批判“其人庸庸、言云云、政平平的人”没有文章。目的应是阐明“读而后有作,作而出新,是大大智慧”的观点。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读书能够使人知理,所以只要多读书,我们就能够达到看世界如庖丁观牛“以神 遇而不以目视”的程度。
B. 在读书人中,一些在搭乘历史之舟时,做了逃票人;一些虽然有了船票,但这船 票的分量也有轻重之别。
C. 读书会使人不愚蠢,但读书再多不能写作也是迂腐,经过实践,能写出新言论表 达新思想,是大智慧。
D. 我们活在世上,应该多读书,读懂世界,吸足知识,坚持实践,也要有敢为天下 先的勇气去为世界做贡献。
【答案】A
【解析】考查归纳内容要点,侧重根据文意进行推断。重点注意选项的表述和文中内容关联点的细微差别。A项,“只要多读书,我们就能够达到看世界如庖丁观牛‘以神遇而不以目视’的程度”说得过于绝对,不合逻辑。多读书,有时能达到,有时不一定能够达到那个程度。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尽管有很多人希望自己能够创作出超越时代、具有永恒意义的作品,但一个基本的问题是,人无论如何都难以脱离自己生活的土地而飞翔。创作也同样如此,企图漠视、回避、拒绝现实都是不可能的。任何一个时代的优秀文艺都是这个时代现实精神及其发展必然性的表现。它们或者呼唤新的社会理想出现,或者表现特定现实中人们的生活与努力,或者揭示出这一时代现实生活中人们的精神世界与情感追求。
有一种观点认为,表现现实,就不能回避现实中存在的问题,所以必须以批判的眼光来揭露现实中的负面现象。对这样的观点需要进一步分析。一种立场是为批判而批判,为揭露而揭露,看不到战胜这些困难、挑战的强大力量。这样的作品与现实不符,难免片面、浅薄,会消损其思想深度与艺术魅力。另一种立场是,在直面问题的同时,表现社会生活中的爱、正义、理想,并给人以未来与希望。对这些负面现象,不是不要反映,而是要解决好如何反映的问题。而真正具有强大艺术魅力的作品总是要给人以前行的力量。
还有的人认为,创作最关键的是要写出超越时空、具有普遍意义的生命状态,至于是不是表现了现实生活,并不重要。这种观点当然是有问题的。我们提倡艺术表达的百花齐放,也倡导表现各种各样的题材。但是,不论什么样的题材与手法,都难以脱离作家艺术家生活的现实。即使是那些历史题材、魔幻题材也是现实生活的某种反映。它们并不一定表现现实生活中的人与事,但依然彰显解决现实生活问题的精神与智慧,依然具有强烈的现实情怀。
存在上面错误观点的原因,是创作者对现实生活急遽变化的疏离、隔膜与迷茫。现实生活的快速变化要求进行更为深入的感受与研究——不仅仅是某种表面的,更应该是穿透表象进入本质的;不仅仅是局部的,更应该是透过局部通达全局的。任何自以为是、故步自封的行为都将被时代抛弃。
文艺作品不能满足于简单的真实与生动,虽然要做到这一点也很不容易。但是,那些能够成为一个时代文化标志的高峰之作,总是要给人以精神的激励,要为这个时代提供思想资源、价值引领、智慧启迪。现实生活丰富多彩、高下杂陈。我们感受到什么样的生活,并进行怎样的表达,决定了创作者的格局,也决定了作品的品格。这涉及创作者能否承担时代使命的问题。虽然并不否定那些小题材、小情调、小格局的作品,那也是文艺百花园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因为它们的存在,才能够有万紫千红的绚丽光彩。但是,更期待那些能够对时代的发展进步提供力量与启迪,具有宏阔气魄、博大品格,能够表现一个时代精神追求与历史必然性的史诗性作品出现。
(摘编自杜学文《呼唤深刻表现恢宏变革现实的文艺作品》,有删改)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任何时代优秀文艺的创作都不可能脱离社会现实,作品也不会产生永恒意义。
B. 揭露现实生活负面现象时,站在不同立场创作的作品实际上是有高下之别的。
C. 不论什么样的题材与手法的作品,都是用生活中的人与事体现现实情怀的。
D. 小情调、小格局的作品与时代文化高峰之作不同,它不会给人以精神的激励。
【答案】B
【解析】A项,无中生有,“作品也不会产生永恒意义”文中没有依据。C项,“都是用生活中的人与事”不当,由原文“即使是那些历史题材、魔幻题材也是现实生活的某种反映。它们并不一定表现现实生活中的人与事”可知,有些作品并不是用“生活中的人与事体现现实情怀”。D项,曲解文意,原文说的是“虽然并不否定那些小题材、小情调、小格局的作品,那也是文艺百花园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2. 试题分析:A项,对本文写作目的分析不恰当,由文章标题及结尾段可知,本文的写作目的是“呼唤深刻表现恢宏变革现实的文艺作品”。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用大量篇幅阐明了创作离不开现实的观点,这也是写作本文的根本目的。
B. 文章第二、三段采用驳论的方式,先破后立,分析阐述,明确了作者的主张。
C. 作者肯定文化高峰之作,也不否定小题材作品,这样分析说理使论证更严密。
D. 文章先阐明观点,再澄清错误认识,指明原因,最后呼吁创作者承担时代使命。
【答案】A
【解析】A项,对本文写作目的分析不恰当,由文章标题及结尾段可知,本文的写作目的是“呼唤深刻表现恢宏变革现实的文艺作品”。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给人前行力量、有强大艺术魅力的作品的创作者不能自以为是、故步自封。
B. 如果创作者对现实生活的急遽变化深入感受与研究,就能避免一些错误认识。
C. 改变为批判而批判,为揭露而揭露的立场,作品的艺术魅力就会有大的提高。
D. 创作者只有具有大的格局,才能创作出能够表现恢宏变革现实的文艺作品。
【答案】C
【解析】C项,“就会有大的提高”说法过于绝对。原文说“这样的作品与现实不符,难免片面、浅薄,会消损其思想深度与艺术魅力”,但并不能由此就推出“改变为批判而批判,为揭露而揭露的立场,作品的艺术魅力就会有大的提高”的结论。
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互联互通的时代,保持正义感将是一种考验。。
互联网尤其是移动互联网兴起,改变着社会面貌。网购、共享经济之类且不去说,社会治理也在极大变化中。网上时常洪波涌起,热点一个接一个,舆情一轮接一轮。在互联网的联结之下,人人都经受着考验。为这些“点”供热的人,时常会疲惫。
热点更替得越来越快,疲惫也就越来越深。在这个月的热点、舆情里放声呐喊的人,可能已不记得上个月、上半年或者更往前,曾为哪个热点呐喊,尽管当时可能和今天一样投入。再往后,有一天碰到新的,恍惚想起曾经遇过类似的,渐渐就没有当初的热力了。麻木,时常是疲惫的孪生姊妹。
这种状况,有首诗恰好可以形容:“日出扶桑一丈高,人间万事细如毛。野夫怒见不平处,磨损胸中万古刀。”“胸中万古刀”,并不是把刀,见不平而愤的正义感而已。天亮之后,“事随日生”,就是所谓“人间万事细如毛”。执着正义感的诗人见不平而鸣,却又抵不过日升日落、日日因事而鸣的磨损。
诗人慨叹的,是面对彼伏此起的世事风波,保持长久正义感之难。诗作者刘叉,主要生活在唐代元和年间。对生活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我们而言,这个问题只会更严峻。
过去的年代,我们能关注的,不过是近距离之事。但现在,我们关注的事件,已经和地理距离没有必然关系。天下都在掌上设备里,“人间万事细如毛”,在这个年代人们的视界里,早已是数量级的增长。“胸中万古刀”所要经受的磨损,也就更甚于前。
刘叉的《偶书》,偶然“预言”今天我们经历的一大考验。这个名字奇特的诗人,从诗到人,看起来似乎都算得上古典时代的“异类”。李商隐评价他“不在圣贤中庸之列”却“过人无限”。不合儒家的“中庸”之道,却依旧被时人肯定为“过人无限”,可见这个诗人是真的过人。
他的过人处,大概就生发于对“胸中万古刀”有非常的执着吧。正义感是万古流传的,虽然慨叹“磨损”,却并不会轻易磨灭。同时代的诗人孟郊欣赏刘叉,刘叉则有《答孟东野》,似调侃,似自嘲,又似袒露坚定的意念:“酸寒孟夫子,苦爱老叉诗。生涩有百篇,谓是琼瑶辞。 百篇非所长,忧来豁穷悲。唯有刚肠铁,百炼不柔亏……”
“唯有刚肠铁,百炼不柔亏”——有这样的意念,哪里算“异类”?在诗歌的长河、时间的长河里,简直是再经典不过的一道指路光源。
持守正义感而力不竭,经世事沧桑百炼而不柔亏,当然并不是光靠喊就能做到的。刘叉在另一首诗(《姚秀才爱予小剑因赠》)里“解说”了其中要点:“一条古时水,向我手心流。临行泻赠君,勿薄细碎仇。”友人姚秀才喜爱他的剑。他把剑送了,顺便写上一篇“使用说明”:这剑,就是从古到今那道不曾断的流水——在《偶书》里,它是“胸中万古刀”的“刀”。要怎样保持它的锋芒,“百炼不柔亏”呢?请“勿薄细碎仇”——不要把它用于细碎的私仇,磨损它万古的光芒。言外之意自在公义。
正是所谓——“胸中万古刀”,“勿薄细碎仇”,“百炼炼不柔亏”。这副刚肠,或许是时间留给我们的那把经过考验的钥匙。
(摘编自吴画成《不灭胸中万古刀》)
1. 下列关于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移动互联网兴起后,使社会各个方面产生了极大的改变,网上不断涌起洪波,形成了一个又一个热点。
B. 在互联互通的时代,热点更替得越来越快,当新的热点产生之后,人们就忘却了上一个热点。
C. 刘叉的《偶书》能够准确地“预言”当今我们经历的一大考验,堪称古典时代的“异类”,因此李商隐评价他“过人无限”。
D. 面对此起彼伏的世事风波,保持长久正义感很难,唐代有诗人对此产生慨叹,今天的我们感受会更深。
【答案】D
【解析】A项,“使社会各个方面产生了极大的改变” ,原文第1段是“改变着社会面貌”,扩大了原文的范围;B项,“人们忘却了一个热点”原文为“人们可能已经不记得上个月为哪个热点呐喊”;C项,强加因果,李商隐评价他“过人无限”,是因为他对“胸中万谷刀”非常执着,虽然慨叹“磨损,却并不会轻易磨损”。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开头写了网购、共享经济、社会治理的巨大变化等,这些材料为互联网改变社会面貌提供了例证。
B. 文章引用刘叉的三首诗意在反复说明“磨损胸中万古刀”的原因,这也是从古到今人们很难执着正义感的原因。
C. 作者引用李商隐对刘叉的评价和孟郊对刘叉的欣赏,表现了刘叉的过人之处,也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D. 文章层层递进,由互联网时代热点频发引出唐人诗句,指出勿在细碎的私仇上着意,方可让正义之刀闪亮。
【答案】B
【解析】B项,“这也是从古到今人们很难执着正义感的原因”属于无中生有。论证需要论据来作为载体,
论据的虚无会导致论证的荒谬。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进入互联网时代,在掌上设备里就可得知人间万事,且事件呈数量级增长。要想保持正义感,比从前更难。
B. 唐代诗人对“胸中万古刀”有非常的执着,认为正义感是万古流传的,虽然可以被磨损,但是不会被磨灭。
C. 刘叉名字奇特,从诗到人,似乎是古典时代的异类。其《偶书》可以说是对我们今天 要经历的考验的“预言”。
D. 不论时代如何发展,刘叉的“不灭胸中万古刀”精神就像一道指路光源,激励人们保 持对正义感的渴望并努力坚守。
【答案】B
【解析】注意选项的表述和文中内容的关联点的细微差别。B项,“唐朝诗人”扩大了范围,“认为正义感是万古流传的”是作者的观点。
五、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扇子作为实用器物产生,却被逐渐赋予了深层次的象征含义。 从统治者在重重“障扇”下出行,到读书人借“便面”遮面;从汉宫始人托执扇抒弃妇之情,到魏晋名士持麈尾扇谈经书之义……自古文人笔墨着重记叙的扇子,其实都与普通百姓的日常生活缺少联系。然而在宋代商业活动繁荣、市民文化兴起等种种历史大趋势的影响下,扇子第—次作为日用品受到了关注。
在南宋移民的笔下,林林总总可发现专卖扇牌的、专卖扇柄的、专卖折叠扇或团扇的各色商铺——这些悄然花样翻新的商品也许昭示着在温暖的江南,扇子受到了更大的欢迎。
那么这些商店中的扇子是怎样一番模样、又反映了普通百姓的何等观念?展开张择端《清明上河图》,持扇的人物形象屡屡出现,他们手中拿的大抵是竹扇纸扇一类。这样的材质称不上奢靡,似乎与时人连饮酒都要全套银器的性子不符,但贵在轻便、又有其他材质无可比拟的天然意趣。妇人的扇子则往往施加装饰,在绢面扇子上以逸笔勾画花草虫鸟,成为所谓“画扇”。然而,市井中的宋人并不喜新厌旧。比起奢靡的王孙贵族,百姓们总是务实的。当扇子坏了,还有那些走街串巷、以修扇子为业的匠人,用如今的我们已不能得知的技艺,将破损变为缺陷之美。
不论装饰如何、工艺如何,宋人所使用的各式扇子在形制上大抵还是团扇,这也是自汉代班婕妤《团扇诗》起就萌发的传统。然而两宋的街头,一股源自异邦的新风已悄然暗度,带来时人眼中尚且陌生的折扇。根据《宋史》记载,早至端拱年间,二十余把折扇就作为礼物,被日本使臣进奉给宋太宗。之后,在北宋最为繁华的商业中心相国寺里,也出现了进口自日本的高级折扇。扇面上一改本土“画扇”上的花鸟图案,绘以清远萧瑟的山水,意境独绝。
作为舶来品的折扇并未能在北宋民间流行开来。不过,在南宋这种情况可能有所改观。在《梦粱录》中,吴自牧记载了都城中的铺席,其中就有“周家折叠扇铺”一项。也许当时的匠人吸收了折扇的形式,仿制出了汉地的版本,并且成品受到了人们的欢迎,以至于有独立的铺席专门经营。同时,南宋人周密在其《癸辛杂识》中也提到了自己对“倭人之扇”的看法。不同于北宋前辈们的赞叹之情,他批评日本折扇“或作不肖之画于其上”。从“中国之善画者,或不能也”到“作不肖之画于其上”,这样的转变,是不是又暗示了中国匠人贩卖的仿制品,精致程度已出于发源地之上呢?
小市民的扇面一挥一摇,不止驱散江南酷暑的清风,更让礼仪伦理赋予的繁缛深意褪去。持一把图案灵动的画扇,或带着异国风情的折扇能为寻常的路途增添几分清凉与情趣。 扇子花样翻新,始终不变的是对美的追求。更难得的,是有生长于斯的文人将这些风貌,用始于宋的视角与风情,一一记叙下来。
(摘编自李怡淙《掌中暗度故城风——宋人生活中的扇子》)
1. 下列关于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扇子产生后逐渐被赋予象征含义,从统治者到读书人,从汉宫妇人到魏晋名士,他们有关扇子的故事,其实与普通百姓的生活缺少联系。
B. 在商业活动繁荣、市民文化兴起等历史大趋势的影响下,扇子第一次作为日用品在宋代受到了普遍关注。
C. 在宋代,有卖扇子的各色商铺,其中的商品花样翻新。这说明在温暖的江南,扇子受到了更大的欢迎。
D. 宋人的扇子多为纸扇竹扇,轻便又有天然意趣;妇人的扇子常用花草虫鱼装饰,成为 所谓“画扇”,宋人的喜新厌旧可见一斑。
【答案】A
【解析】B项,对应信息在原文第一段,原文为“然而在宋代商业活动繁荣、市民文化兴起等种种历史大趋势的影响下,扇子第—次作为日用品受到了关注”。C项,对应信息在原文第二段,原文为“在南宋遗民的笔下”,不是“在宋代”。D项,“宋人的喜新厌旧可见一斑”不当,选项对应信息在原文第三段,原文为“市井中的宋人并不喜新厌旧”。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第1段从扇子的演化历史谈起,指出扇子从实用器物到被赋予了象征含义,从古代说到宋代,引出论述的话题。
B. 第4段将团扇与折扇进行对比论述,指出折扇在装饰工艺上更加精巧,更加受到人们的欢迎。
C. 第5段以南宋人在《梦粱录》和《癸辛杂识》中的记载为例,说明折扇在南宋的流行情况。
D. 文章论述层层递进,介绍了扇子的产生、发展,同时表明贯穿扇子发展变化的是人们对美的永恒追求。
【答案】B
【解析】B项,“第4段将团扇与折扇进行对比论述”不当,第4段没有将团扇与折扇进行多方面对比论述。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也许是南宋匠人的模仿与借鉴,折扇受到了人们的欢迎,甚至有独立的铺席专门经营,这说明折扇在民间开始流行。
B. “作不肖之画于其上”“中国之善画者或不能也”这些评论,既是对日本折扇的批评, 也是对中国匠人仿制品精致程度的肯定。
C. 从团扇到折扇,工艺上和装饰上越来越讲究,从学习借鉴到不断改进,说明创新在发展超越中的重要性。
D. 扇子花样翻新、图案灵动,在一挥一摇之间,驱散了江南的酷暑,从而也削减了礼仪伦理赋予的繁缛深意。
【答案】D
【解析】D项,因果关系错误。选项对应信息在原文第六段,由原文“市民的扇面一挥一摇,不止驱散江南酷暑的清风,更让礼仪伦理赋予的繁缛深意褪去”可知,原文是递进关系。

  
本文档的下载地址为http://www.gaokaotiku.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3848&extra=
[db:作者]

写了 833 篇文章,拥有财富 1674,被 37 人关注

代码测试
分享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高考题库网 www.gaokaotiku.com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欢迎注册高考题库
B Color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成为第一个吐槽的人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京ICP备13053688号-15|高考题库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